9月25日,日本近畿地區西部有個兵庫縣,其西南部(播磨地方)都市叫姫路市。今天這個的天空蔚藍深遂,一片片潔白的雲朵,隨風飄曵,瀨戶內海的水色湛藍清澈,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大海的氣息。
姬路市是兵庫縣內僅此於神戶市的第二大城市。國人團隊極少來此觀光。廉價的去東京、大阪,貴點的也只是加個京都、奈良、名古屋之類的城市。而隨便問一個日本人,日本第一名城是哪?相信答案必定會是我們所達的姬路城。
我們八點出發,就近先去了賓館後面的姫路城遺址公園。走近這裡,一眼望去便是高聳入雲的、城頭大王旗經常變幻的天守閣。其屋脊是自東向西的單簷歇山式,白色的城牆以及曲折蜿蜒的屋簷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白鷺,怪不得也被稱作「白鷺城」。
整個城堡建造在海拔45.6米的姬山之顛,據介紹,姬路城最早建成於1346年,而現存的建築大多建於17世紀早期,城堡由83座建築物組成,其中八棟是日本的國寶級文物。結構嚴密,固若金湯的防禦城堡建築、恢弘壯闊,是17世紀早期建築最為完好的典範,使得日本在這個時代的防禦建築技術達到了頂峰。
這個姬路城堡又是日本現存的古代城堡中規模最宏大,風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由於其代表了日本古木建築的最高成就,而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這是當年建造者池田大名做夢也未料到的吧!
姬路城,1346年開始築城;1580年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武將豐臣秀吉,在這裡繼續擴建;1681年,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輝政,又再次擴建至今日的規模。前後有53個諸侯的家族,居住在此,歷時達530多年
遠遠望去,一塊塊巨石堆砌的城牆巍峨雄壯,城堡中心的五層天守閣,潔白亮麗的外形和充滿魅力的美感,越發顯出姬路城的出類拔萃,起伏蜒綿的山牆與白色的灰泥牆達到一種優美的平衡,又給予人們寧靜、雅致的感覺。高超絕倫的建築技藝及超群不凡的藝術風格,著實讓人感動不已!
九點四十分,我們驅車來到了姫路港車渡船碼頭。經過一個小時四十分鐘航行,路過了家島,西島等幾座小島,到達了著名的旅遊勝地一小豆島。
車輛一登船,工作人員便拎著木墊,每輛車輪下全都墊上防滑木塊。記得之前的崇明車渡的情景,也不知改進了多少?
小豆島位於四國東北方,夾在四國與本州之間。瀨戶內海三千個島嶼中,它是第二大島,也是頗受歡迎的熱門度假島嶼。小豆島上的最高山峰是 817 米的星城山,它的西側是一片平坦的高地,被稱為「美之原」。高地四周形成的陡壁,有「寒霞溪」,「銚子溪」等風景名勝。
小豆島猶如上帝散落在瀨戶內海的一顆璀璨明珠,山島竦峙,百草盛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彎彎繞繞的海灣,靜靜默默的小船,在港灣裡,隨著水波微微起伏;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海面,微波漣漪,閃閃爍爍;山蠻重重疊疊,植被茂盛輝映出黛帶綠;蒼穹之上,朵朵白雲四處遊蕩,仿佛仙女們正在尋找著風光旖旎的桃花源,欲下凡人間。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
我們一上小豆島,首先觀賞了號稱日本三大溪谷之一的「寒霞溪」山谷。它坐落在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中心地的小豆島中央,是賞楓名所。面積碩大的溪谷,1,300萬年前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火山巖。
灰角礫巖組成山體,歷經200萬年的風雨侵蝕,形成獨特的斷崖及奇巖怪石。聳立的奇巖怪石,節理分明,點綴著千姿百態的樹木,一幅山水畫景色。這些美景被日本人評選出「寒霞溪表12景、裡8景」,共20處名勝景點。果真如此美麗動人嗎?
這裡的山體陡峭卻不裸,春有杜娟花滿山谷,夏有海蔥悠漫漫,秋有楓葉紅紅火火,冬有寂廖肅靜幽幽。山不在高,有景則盛。觀光客一年四季人流如織,山色湖光交相輝映,盡收眼底。
可惜秋分時節,紅葉不紅只有翠綠滿坡,但有深遂清澈的海水鑲嵌相伴,倒也是一派風光無限!我們車至山頂,從上向下,來回坐著纜車觀賞了美麗的山水景色。纜車不長全長317米,10分鐘左右就可一個來回。
據悉,此溪谷有植物千種,其中紅葉有50多種,除了楓,還有櫸樹、櫟樹、山茱萸等,今天陽光明媚,但時節末到,使得我們並沒有感受到「萬片作霞延日麗,幾株含露苦霜吟」,的頌美楓葉的古詩神韻,也沒有因遊覽「寒霞溪」而得到其獨特的意境……。
午飯,各自為政,這裡的湯烏龍麵味鮮可口,價格實惠才500日元,!下午,又驅車來到了小豆島上「天使之路」。
這時海潮已退盡,露出了一條寬窄不一的沙礫淺道,把兩島攜手相連。寓意彼此各居一島的心中戀人,只能相約在此時此刻獲得相會。媒體一宣傳,便「造景」成功。不少年輕人,或雙雙戀人,來此神社佔卜算卦測命,
激情四射似地牽手捥臂地同走「天使之路」,以求到達愛情的彼端。或單相思者,寄託於貝殼,書寫幾句纏纏綿綿的情語,高高掛在樹上,只等另一半相遇約會。或失戀男女,最後一次在天使之路上,好歡好散,互祝天崖倫落人重生。
這樣一條普普通通的、大自然成就的沙礫淺道被付於了戀情之火,人性生命化了,成了日本集體人格的一部分。
其實,潮汐決定了「天使之路」的命運。潮退得太徹底,乾枯的沙礫淺灘枯燥乏味,一點浪漫與溫馨氣氛都沒有。只有當海水欲退間或欲漲之際才充滿了懸念與希望,令情人心懷更浪漫更期待更激蕩。
小豆島天然風光與人造景觀比比皆是,著名的有幾十處,不成器的舉不勝數。首先它的海岸線就是一道風景線,有的曲折蜿蜒,有的深入島內幾公裡,成了「峽灣」。有的懸岸畸岬直楞楞地佇立在海邊,任恁風吹浪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海岸奇景。
有的被築堤防浪,變成了大大小小的船艇碼頭。
其次山體造型千姿百態,奇石怪巖,陡峭山峰,崢獰嶙峋也成了一條條風景線。
再次植被茂密,物種繁多,百草豐盛,尤其是橄欖樹移植普及,又造就出了一個植物王國。
最後,島上又充實了人文藝術作品,三年一展匯集了世界大師的藝術作品,又使小島成了藝術之家。
小豆島大手筆,成了舉世公認的美麗島,羅馬教皇也貪玩到此一遊,留下了十字架紀念杆。成功了!小豆島!
下午四點許,我們又遊覽了橄欖樹公園,這裡也是全日本最早從歐洲移栽橄欖樹之地。如今2000株遍布半個山坡,19種樹種風彩各異,這裡有專門研究機構不斷創造新的樹種,也有橄欖樹的博物館,也有山巔之上的觀景臺,
還有荷蘭式的風車建築,更有橄欖的加工中心。一顆顆橄欖樹成就了一條條產業鏈,不僅植物果實的栽培、生長、採摘、加工的產品生產線,
還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拍了電影,成了攝影地,造就出了一個電影粉絲的追捧地。模仿影片主演的一把掃帚,將其夾在襠下跳躍一照成了遊客的拍照標配,年長者也成了掃帚黨一族。
近五點,又來到了一個著名人造景觀、「二十四眼」電影村。當初電影一播即刻轟動全日本,感動了全民心。故事講述了鄉村大石久子女教師,與她的十二個農村小學生的人生軌跡。1928年支教,五年後,日本軍國主義泛起,
因為戰爭,學生們遭遇了各種變故,大石女教師開始懷疑軍國主義的教育,辭去了老師工作。「24隻眼睛」十二位小學生畢業後第八年,盧溝橋事變、二戰的發生與動蕩中,當年的小學生們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大石老師與尚留人世的學生們重逢,感慨萬千,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晩飯,溫泉度假酒店內的自助餐。豐盛的菜餚,鮮美無比的新鮮生魚片,胃口大開。!
今晚入住的酒店是臨海的溫泉度假酒店。四周風景優美,環境優雅,溫泉富含各種礦物質。!
完。感謝團友老李、Jing jing、秋平等提供的照片。寫於香川縣小豆島Bay resort Hotel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