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
這部分內容分別了解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與經典條件反射的特點並且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對於我們的做題有很大幫助「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個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年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一個。而很多學員在備考過程中,總覺得這兩個理論比較難理解,也不太好區分清楚。下面中公講師就此問題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提供一些幫助。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都屬於條件反射的範疇。說到條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說一下反射這一概念。反射是有機體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外環境刺激做出的規律性應答。比如,吃東西流口水、手碰到燙的東西會迅速地縮回來等等現象都屬於反射現象。反射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種叫無條件反射,一種叫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是先天形成的,即本能,是反射活動的基本形式。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無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是機體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後天訓練和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的。
操作性條件反射:1954年斯金鈉Skinner提出。說明行為的後果直接影響該行為的增多或減少。有機體「知道」行為與後效的關係,並依據行為後效來調節行為。操作性條件反射形成的關鍵條件是強化。
強化:一個具體行為發生後,有一個直接結果緊隨著這個行為,導致這個具體行為在將來被加強的過程。
正強化—具體行為之後,刺激結果增加→具體行為增強
(給予行為者想要的東西)
負強化—具體行為之後,刺激結果移除→具體行為增強
(去除行為者不想要的東西)-行為的發生伴隨著一個有害或負面的影響,那麼此行為發生的頻率將隨之降低。】
以上就是關於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主要內容。那麼,對比來看,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者之間又有哪些異同點呢?
一、相同點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強化為基本條件,都有消退的現象;
第一、兩者實質都是刺激與反應聯結的形式
第二、兩者形成的關鍵都需要通過強化。不同的強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依賴於強化。
第三、有關條件反射的一些基本規律(消退、恢復等)對兩者都起作用。
二、不同點
第一、就條件反射長生的實質(刺激與反映之間的關係),經典條件反射的順序是「無條件刺激」在「反映」之前;而操作條件反射相反,「反應」在前,「無條件刺激」在後。
第二、從個體反應性質來看,經典條件反射中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極其相似。但操作條件反射中卻截然相反。
第三、從條件反射來看,經典條件反射中條件是誘發性行為,是被動的,是反應性行為;二操作條件反射中條件則屬於自發性行為,是主動的,是操作性行為。
第四、經典條件反射中動物往往是被動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條件反射過程中,動物是自由活動的,通過自身的主動操作來匪、達到目的。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