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黃河溼地首次發現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2021-01-09 河南一百度

連月來,眾多候鳥陸續往北遷徙,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迎來了許多旅鳥在此停留。保護區監測人員在觀測過程中,首次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均為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 草原雕屬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繁殖於東北西部、西北等地,常棲息於平原、草原及荒漠草地上。草原雕容貌兇狠,體羽以褐色為主,上體土褐色,尾型平。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10餘只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飛走。

鐵嘴沙鴴屬鴴形目、鴴科,繁殖於新疆、內蒙古等地,常與蒙古沙鴴混群,與蒙古沙鴴區別在於體型較大,喙較長、較厚,腿較長而偏黃色。監測人員觀測到了23隻鐵嘴沙鴴在淺水處悠閒的散步、嬉戲、覓食。

紅頸瓣蹼鷸屬鴴形目、鷸科,繁殖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在我國屬罕見旅鳥,遷徙季節在內陸水域偶有記錄。體型小而纖巧,喙極其細長,腿略短,常遊泳於水面。只見2隻紅頸瓣蹼鷸在水面上遊來遊去,怡然自得。近年來,孟津縣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採取多種措施不斷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保護區相繼發現了河南省鳥類新記錄物種黑雁、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火烈鳥和疣鼻天鵝等珍稀鳥類。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孟津黃河溼地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眼下,在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蒼鷺、斑嘴鴨等鳥不時從蘆葦蕩裡飛出,落到不遠處的河裡玩鬧嬉戲。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
  • 三門峽黃河溼地發現新鳥種:鐵嘴沙鴴
    鐵嘴沙鴴(資料圖)    工作人員拍到的鐵嘴沙鴴    鐵嘴沙鴴 大河網訊 近日,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靈寶溼地拍攝到7隻不知名鳥,經過鑑定,該鳥為鐵嘴沙鴴,屬於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新發現的鳥種。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記錄到疣鼻天鵝
    近日,有網友稱首次在孟津國家級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孟津黃河溼地)發現野生天鵝,並附了5張天鵝照片,目前有數千名名網友閱讀該消息。圖片由網友提供  近日,有網友稱首次在孟津國家級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孟津黃河溼地)發現野生天鵝,並附了5張天鵝照片,目前有數千名名網友閱讀該消息。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在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人員在稻田裡發現了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郭 準攝(中經視覺)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進行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為小型鳴禽。
  • 孟津黃河溼地黑鸛「扎堆」成風景
    (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馬朝紅供圖)初冬季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又成群出現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珍禽。
  • 小天鵝現身洛陽孟津黃河溼地 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
    近日,在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成群結隊的小天鵝成了黃河溼地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自11月上旬以來,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已發現有600多隻小天鵝在此停留歇息,今年不僅小天鵝來得早而且數量比往年多。小天鵝每年秋冬時節遷徙時部分路過孟津,一般在此停留一周左右,短則一天,它們短暫歇息,補充好營養,積蓄好體力,繼續向南遷飛。由於小天鵝非常警覺,人一旦靠近就飛走了,很少人能看到小天鵝。
  • 生態孟津|極危物種鳥類現身孟津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wú),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不過,隨著人們的捕殺和生態環境的改變,黃胸鵐的數量逐年減少,2004年,黃胸鵐由「無危」改為「近危」,2013年改為「瀕危」,直到2017年12月5日又升級為「極危」物種。
  • 世界極危物種鳥類黃胸鵐(wú)現身孟津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它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近年來,隨著孟津縣多措並舉持續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草原雕、火烈鳥、疣鼻天鵝等新物種首次被發現,黑鸛、灰鶴、鴛鴦、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均以較大種群出現。
  • 「極危」鳥類黃胸鵐再現孟津黃河溼地
    圖片由鳥友王大勇提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曼文圖片由鳥友王大勇提供  大河報訊 日前,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野外監測時,再一次發現了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的身影,這也是自2017年12月5日黃胸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列入「極危」物種後,黃胸鵐第二次現身孟津黃河溼地。
  • 孟津黃河溼地迎來冬天「常客」,「鳥中大熊貓」飛來越冬了
    這段時間,霜雪成為我省的常客,孟津黃河溼地也迎來一群「常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黑鸛,它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的珍禽。「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黑鸛的體態優美,大長腿,長脖子,嘴和腳紅色,除胸腹部毛羽為白色外,周身毛羽都是黑色。但黑色並不是純粹的黑,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耀下,可以反射多種色彩,有種金屬般的光澤。
  • 「落霞與孤鶩齊飛」 鐵嘴沙鴴現身大批冬候鳥來揚
    鐵嘴沙鴴  這兩天,鳥友在高郵湖、江都花魚塘等地發現了不少冬候鳥的身影,如綠翅鴨、鶴鷸等。  與此同時,鳥友還有了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  候鳥來揚越冬  有記錄的冬候鳥達90多種  揚州,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重要一站。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很多候鳥遷來越冬。根據多年來的記錄,揚州冬候鳥種類多達90多種。
  •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時間:2020-11-27 10:53:50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雄性黃胸鵐肚子上亮黃色的羽毛很醒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
  • 生態孟津|極危物種鳥類現身孟津
    生態孟津|極危物種鳥類現身孟津 2021-01-0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體型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4000隻左右,主要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越冬。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