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寵物到家人:墓碑揭示貓狗地位變化

2020-11-02 中國科學報

作者 |徐銳

一塊屬於愛犬的墓碑圖片來源:CHRISTOPHER SHIRE/ISTOCK.COM

1896年,一位悲傷的女士出現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位獸醫的辦公室,並提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要求,她想好好安葬剛剛死去的愛犬。

於是這位富有同情心的醫生在他位於城市北部的蘋果園裡提供了一個位置。

消息一經傳開,這位獸醫就被類似的要求包圍。

今天,他以前的鄉間度假地成為了美國首個寵物墓地——哈特斯戴爾寵物公墓,這裡是70000多隻貓、狗和其他動物的安息之地。

自此之後,人類與寵物的關係發生了巨大改變。

據《科學》報導,一項對1000多塊寵物墓碑的最新研究表明,許多寵物從人類單純的朋友變成了家庭的正式成員。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為紀念寵物會賦予它們家族姓氏,稱其為孩子,並給予安息之地和祝福。

2014年,在調查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一座19世紀中葉房屋的出土遺骸時,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動物考古學家Eric Tourigny發現主人在後院埋葬了一隻大狗,這讓他產生了分析寵物墓碑的想法,希望揭示貓狗在人類家庭中不斷變化的地位狀況。

Tourigny求助於英國4個最大的寵物墓地,其中包括英國最古老的海德公園,它可以追溯到1881年。

他收集並分析了1881~1991年共1169個墓碑上的文字和象徵意義等數據。

經過研究,Tourigny認為寵物墓地的激增本身標誌著人類與寵物關係的轉折。

「在此之前,許多人會把寵物屍體扔到河裡或垃圾堆裡,或是賣掉它們的皮肉。」

Tourigny說,也有一些主人像在多倫多發現的那樣把寵物埋在後院,但很少有人願意把寵物葬在專門的公墓裡。

早期的寵物墓碑很簡單,通常只有寵物的名字和日期,再加上一句「親愛的毛球」或者「老友,莫德」。

然而,Tourigny注意到了一些重大變化,二戰後,墓碑開始用「媽媽」或「爸爸」來表示主人。

1976年的一個墓碑上寫道:「這裡躺著我親愛的Pixie,媽媽的小天使。」

而「毛茸茸的」也變成了「毛茸茸的史密斯」,因為寵物也有了姓氏。

在1910年以前只有3塊墓碑將寵物稱為家庭成員,這一比例不足1%。

但二戰後,幾乎20%的主人在墓碑中將寵物描述為家人,11%的人賦予寵物姓氏。

隨著時間的推移,貓冢也變得多起來。

上述變化與寵物社會地位提高的時間相吻合。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英國和美國,狗和貓開始大量生活在室內。

家庭越來越富裕和家族人數的減少,給了人們更多時間去寵愛自己的動物同伴。

人們甚至期盼在死後仍可與自己的寵物夥伴相聚,因此,一些宗教也為寵物敞開了大門。

鑑於這項研究只涵蓋了英國的4個寵物墓地,Tourigny表示還不清楚這項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歐洲其他地方,更不用說世界的其他地方了。

在那裡,人們對寵物的態度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5184/aqy.2020.191

《中國科學報》 (2020-11-02 第2版 國際)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相關焦點

  • 墓碑研究揭示百年間人類與寵物的關係發生變化
    2014年,Eric Tourigny在調查多倫多市中心一棟19世紀中期房屋的挖掘遺蹟時,產生了分析寵物墓碑的想法。主人在後院埋葬了一隻大狗,紐卡斯爾大學的動物考古學家Tourigny開始想知道寵物墓碑能揭示貓狗在家中地位的變化。      他分析了英國最大的四個寵物墓地,包括英國最古老的海德公園,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
  • 「兒女雙全」變「貓狗雙全」,寵物的地位水漲船高
    如今,「萌寶」變「萌寵」,寵物的地位顯著提升,人們開始把「寵物」當成孩子,就和法國寵物品牌Dhohoo獨有的「humanization of pets」品牌理念一樣,即寵物也是家人。以前的人們都期盼「兒女雙全」,現在「貓狗雙全」卻成為人們想要的、羨慕的生活方式,「寵物」和「孩子」這兩個詞仿佛重疊了起來。其實在國外,「fur baby」、「pet parents」、「humanization of pets」這些詞很早便出現了。
  • 北京寵物墓地報價2000到5000元不等 火化和墓碑收費另算仍受熱捧
    墓碑分大小兩種,小的1200元,大的1600元。水泥砌的底座100元,大理石的要1600元。如果選擇火化,旁邊就有火化爐,費用根據寵物的體重計算,20斤以下通常不超過1000元。這家公司的辦公室裡張貼著一張價格表。被問到定價是否經過物價局審核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收費項目並不在審核範圍內,「物價局也沒法管」。
  • 從何時開始,寵物開始從同伴變為家庭成員的?寵物墓地告訴你答案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對英國四個寵物墓地(包括海德公園)的1000多塊墓碑進行分類和分析,研究人員追蹤了人類與其毛茸茸同伴關係的演變——這項研究揭示了,寵物是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單純的同伴演變成受人喜愛的家庭成員的。
  • 從什麼時候開始,寵物開始從同伴變為家庭一員的呢?寵物墓地告訴你...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對英國四個寵物墓地(包括海德公園)的1000多塊墓碑進行分類和分析,研究人員追蹤了人類與其毛茸茸同伴關係的演變——這項研究揭示了,寵物是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單純的同伴演變成受人喜愛的家庭成員的。
  • 那些婚前養寵物貓狗的女孩結婚會帶上自己的寵物貓狗嗎?
    婚前養寵物貓狗的女孩,結婚的時候會帶著自己的寵物貓狗嫁出去嗎?我想這一定是當今社會喜歡養寵物貓狗的女孩都會想的問題吧!面對這個問題,愛寵人士小佩的觀點是:婚前養寵物貓狗,婚後當然要帶著寵物貓狗嫁人了。實在不行如果女孩子的丈夫不同意,女孩也不能做出遺棄自己的寵物貓狗的事情吧!
  • "寵物墓地"受追捧:價格2000元起 墓碑等費用另計
    今年54歲的他已在「寵物天堂」幹了10多年。從看守「墓地」到修理水管、雕刻墓碑,他什麼活兒都幹,雙手幾乎永遠沾著黑灰。在這裡,張又旺見過形形色色的傷心人:有的夫婦沒有孩子,把貓狗當孩子養了十幾年,時常在墓前添上鮮花、飲料和水果。有的年輕人起初是一個人來,後來偶爾「領個朋友」,再後來又變成了一個人。
  • 「寵物墓地」為何受捧:價格2000元起 墓碑等費用另計
    墓碑分大小兩種,小的1200元,大的1600元。水泥砌的底座100元,大理石的要1600元。  如果選擇火化,旁邊就有火化爐,費用根據寵物的體重計算,20斤以下通常不超過1000元。  這家公司的辦公室裡張貼著一張價格表。被問到定價是否經過物價局審核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收費項目並不在審核範圍內,「物價局也沒法管」。
  • 墓碑是怎麼樣刻碑文
    墓碑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記載了躺在墳中的人的身份象徵,而有身份地位的人用的不只是墓碑提示,還有特殊的墓志銘,但是普通百姓的墳墓是沒有墓志銘的,只有墓碑來表現死者的基本身份信息,說白了就是墓碑其實就是一個死人的身份證明,讓人看到墓碑就知道裡面的人大概的信息,其實就是和我們現在活人用的身份證戶口本差不多
  • 「寵物墓地」受捧緣於親情缺位
    一路下行,進入佔地100多畝的樹林,才會發現每棵樹下都有一塊墓碑,上面刻的許多名字都是疊字,大多數落款寫著「爸爸媽媽」。 「好好照顧自己,寶貝我們永遠愛你。」墓碑上的一張照片下面刻著這句溫柔的叮囑。照片已經褪色,不過,仍能認清劉大壯的真容:一隻白色的小狗。在「寵物天堂」,一塊「墓地」的價格從2000元~5000元不等。棺材、墓碑和底座的費用都另外計算,有不同檔次可供選擇。
  • 月餅與寵物貓狗,何處是歸途
    先說月餅。出外時間短一點的,將寵物貓狗等,放在籠子裡,配上相應的食物和水;出外時間長一點的,要寄養在親友家,或是送到寵物店。寵物的陪伴,仿佛是一個剛柔並濟的需求,也催生著寵物市場的繁榮發展,包括洗澡、醫療、絕育、配種等等。這種「新家人」的出現,也在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周遭環境。看著,先前上萬,乃至幾十萬的藏獒,而今面臨迫切的去庫存,藏獒心裡苦!
  • 遼寧撫順鬧市區驚現寵物狗墓碑引關注(圖)
    近日,一座寵物狗的墓碑出現在撫順鬧市區,引起當地媒體的關注和市民的議論。  寵物屍體需要如何處理?是否需要專門的殯葬機構呢?遼瀋晚報記者採訪得知,撫順對於寵物殯葬,尚無法律規定,市場上也沒人公開經營寵物殯葬項目。而寵物屍體的處理,也存在管理的空白,便出現了寵物亂葬的怪象。
  • 寵物當家 日本貓狗總數比孩子多六百萬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日本社會進入「少子化」時代之後變化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寵物熱」即為一例。孩子少使得養寵物大為流行,日本貓狗的數目,竟然比小孩子多。貓狗總數 比孩子多600萬 據臺灣媒體19日報導,最近一項統計顯示,日本全國四歲以下的孩子,數目大約是1800萬,而貓狗等寵物的總數卻超過2400萬。日本的孩子少了,現在寵物替換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位女性朋友家裡就養了狗當寵物,而且一養就是兩隻。
  • 又到春節了,又有多少人要遺棄寵物貓狗了?
    ,大城市裡的流動人口,即將面臨如何處置自己寵物貓狗的問題。遺棄寵物貓狗的人,內心所受譴責第二小的方式是:把寵物貓狗遺棄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如果沒有人領養,這些寵物貓狗唯一的歸宿就是安樂死。
  • 寵物墓地是一個情感空間,自19世紀以來,期盼來世的觀念變流行
    當然,作為寵物屬於自己的單獨墓地,是出現在1881年。那時的人們,就成為迄今為止所被發現的,蓋的第一個完全為寵物服務的公共墓地。它位於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在這裡,考古學家們,也找到了一些有趣好玩的研究課題。比如,通過寵物的墓碑銘文,是否可以揭示人類與寵物的關係,在一個多世紀裡,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寵物墓地是一個情感空間,自19世紀以來,期盼來世的觀念變流行
    當然,作為寵物屬於自己的單獨墓地,是出現在1881年。 那時的人們,就成為迄今為止所被發現的,蓋的第一個完全為寵物服務的公共墓地。它位於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在這裡,考古學家們,也找到了一些有趣好玩的研究課題。比如,通過寵物的墓碑銘文,是否可以揭示人類與寵物的關係,在一個多世紀裡,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貓狗憑什麼當寵物?
     這種演化,看起來家禽家畜好慘,它們的變化就是為了讓人更好地吃它們。雞苗買來之後,必須在小雞成長一定時間段接種疫苗,否則會生各種疾病,完全不可能捱到長大。 而寵物貓狗看起來就好多了,它們「優化」出的能力——可愛、善解人意,似乎比家禽家畜「幸運」,其實它們同樣付出「殘化」的代價:比如為了讓寵物「血統純正」,經常實行近親交配繁殖,導致很多遺傳疾病出現;為了讓寵物數量不至於泛濫
  • 養寵物貓狗 對身心健康有好處?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養貓狗是否能夠降低心臟病的死亡風險,目前尚無定論。很多人只是愛聽好消息,甚至為此而養起了寵物。精神心理專家提醒,貓狗提升兒童智力水平、治療精神障礙之類的說法還缺乏科學依據,養個寵物不要期望太多,能給自己解解悶就好了。
  • 墓碑文化元素剖析,墓碑如何做的美觀?
    墓碑的作品款式多樣,簡單的墓碑就一塊石板,而豪華的墓碑,款式結構無比複雜,大大小小的構件上百種。但是不論墓碑款式如何變化,其核心的文化元素是不會變的。構圖文化是對整個墓碑的版式做一個設計,設計的過程稱為構圖文化,構圖文化是整個墓碑藝術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它把墓碑的外觀進行調整,讓墓碑可以看起來更加均勻、自然、奇特、協調,也更富有美感;倘若一款墓碑沒有構圖,那麼整個墓碑的造型會非常乾癟,文字也會異常雜亂,排版顛三倒四,這樣的做法,從小了說是太過隨意,往大了說,就是不尊重逝者,甚至是典型的不孝行徑,所以構圖文化,是整個墓碑文化元素非常重要的部分。
  • 日本孩子少了寵物當家 貓狗總數比孩子多六百萬
    日本孩子少了寵物當家 貓狗總數比孩子多六百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9日 09:41 來源:     中新網3月19日電 日本社會進入「少子化」時代之後變化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寵物熱」即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