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實施長江經濟帶近海海洋綜合治理

2021-01-09 浙江環保新聞網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九三學社中央向大會提交了題為《關於實施長江經濟帶近海海洋綜合治理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指出,長期以來,長江近海海洋環境、生態、災害問題突出和生態服務功能受損,具有明顯的系統性、區域性和複合性。陸源入海汙染負荷大,近海海洋環境汙染嚴重。據《2017年中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江蘇、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質為差和極差,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分別佔管轄海域的18.2%、70%、58.9%。近海富營養化加劇,生態系統呈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海平面和近海水溫持續升高,沿海地區海洋災害風險加大。

  同時,大規模人類活動導致海洋生態服務功能受損。區內圍填海強度高、規模大,約佔全國圍填海總面積的40%,其中填海導致濱海溼地大面積減少。儘管近年來實施了增殖放流等措施,但由於近海汙染嚴重和過度捕撈,包括舟山在內的東海近海漁業資源已陷入枯竭,幾乎無魚可捕。

  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儘快實施近海海洋綜合治理,科學、全面、系統地解決當前存在的各類突出問題。

  一是堅持陸海統籌,編制陸海一體化的國土空間規劃。堅持生態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化海域、海島、岸線功能分區,明確空間管控要求,形成海陸協調的生態、生活、生產空間布局,構建從山脊到海洋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加強長江、錢塘江等入海河流水利工程對河口水沙調控的綜合管理。

  二是重視以海定陸,實施陸源汙染減排和沿海養殖汙染管控。特別是要降低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排放總量,倒逼沿海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綠色發展。

  三是實施近海海洋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積極推進「藍色海灣」「生態島礁」和「生態堤防」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逐步修復濱海溼地和自然岸線。

  四是建設陸海一體化的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健全沿海地區生態環境、海洋災害、汙染風險的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制度,提升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能力。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相關焦點

  • 當好「領頭雁」扛起長江經濟帶汙染治理主體平臺責任——專訪中國...
    面對長江經濟帶汙染治理問題,中國節能充分發揮汙染治理主體平臺作用,全面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同時充分發揮中國節能汙染治理全產業鏈優勢,在生態環境監管、固廢綜合治理、土壤修復等多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江西地處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擁有152公裡長江岸線,全境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範圍,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4月,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把江西段岸線打造成長江『最美岸線』,將其擺在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突出位置,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
  • 河海大學以「四個能力提升」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河海大學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優勢,加快水利工程學科建設,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成立研究機構,提升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機構,組建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設立水生態與環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工程技術、岸線保護與綠色航道、智慧水利、綠色發展戰略等六個研究中心,構建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運輸體系、綠色城鎮體系,為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搭建科研平臺,提升服務長江大保護的科技創新能力。
  • 生態保護+產業提升 蘇州壘起長江經濟帶新高地
    一邊是生態保護,一邊是產業提升,如何答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選擇題?蘇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部署,主動扛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責任,沿江各地積極開展環境整治、改造提升,推動一批資源環境友好、高端產業鏈項目。滾滾長江,最美岸線。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5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相關負責人談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畫卷  ——訪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為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西把長江江西段與
  • 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礎與策略
    ,提出了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體策略,供相關研究和決策者參考。長江是我國最重要的淡水漁業種質資源庫。 長江經濟帶生態區位重要,是全球重要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長江經濟帶天然物種資源豐富。
  • 報告顯示:長江經濟帶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但仍存資源過度開發風險
    會上發布了由NSTL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態勢監測與評估2020》、及由NSTL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對比分析》這兩份報告均是NSTL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的信息服務成果。
  • 徐匯區召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警示教育會
    為進一步貫徹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貫徹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精神,深入開展長江經濟帶上海段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近日,徐匯區組織召開長江經濟帶上海段生態環境問題警示教育會。會上,各單位負責同志認真觀看了長江經濟帶上海段生態環境問題警示教育片。
  • 「微笑天使」江豚回歸視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5年來發生這麼多變化!
    1月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介紹,五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羅國三指出,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
  • 張嶽峰調研馬鞍山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據馬鞍山日報報導 1月3日,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調研雨山區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把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擺上重要位置,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加快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推動向山地區實現生態蝶變,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作出更大貢獻。
  • 新近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顯示
    本報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日前,華東師範大學發布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顯示,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中,上海連續5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與上年相比,各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差距呈縮小趨勢。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表明,協同發展能力前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蘇州、長沙、無錫、寧波。
  • 發改委:截至2020年11月長江經濟帶鐵路、高鐵通車裡程分別達到4.37...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1月5日,國家發改委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工作情況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表示,長江經濟帶綜合運輸大通道加速形成。
  • 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調研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1月3日,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調研馬鞍山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擺上重要位置,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加快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推動向山地區實現生態蝶變,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作出更大貢獻。雨山區向山鎮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轉折性變化 「微笑天使」回歸!
    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 關注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這裡互聯互通
    ▲ 「萬裡長江第一港」水富港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從此起航順長江可直達上海。(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雲南省商務廳廳長趙瑞君表示,設立自貿試驗區,給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 長沙等4市河長辦獲評長江經濟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先進單位
    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記者 潘文秀)近日,在「助推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長江」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2019年度競賽考核評比中,我省長沙市河長制辦公室、株洲市河長制辦公室、湘潭市河長制辦公室、邵陽市河長制辦公室被授予「長江經濟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先進單位」稱號,彭採鐵、李乙華被授予「長江經濟帶最美護河
  • 讓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綜述
    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華民族母親河煥發新顏,長江經濟帶正在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新樂章。
  • 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人民日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趙展慧)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當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一邊騰籠換鳥 一邊開籠引鳳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再上發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五年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長江沿江各省市加速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下遊的江蘇段,水面上船舶如織,岸邊綠意盎然。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省長江辦)副主任 王顯東:總書記說長江病了,這句話讓江蘇上上下下深刻警醒。如果我們不來一次人與長江的巨變,我們的生產會受到極大的制約。長江常州段是江蘇沿江八市岸線最短的,只有25.8公裡,最多時卻聚集了127家化工生產企業。當記者來到這裡時,正好遇到沿江1公裡內的一家企業在拆除,負責拆除安全督查的園區書記,正是二十年前招引這些企業入駐的園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