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現一塊神奇的遠古蚊子化石 胃部仍存血液

2021-01-17 中國網

中國網10月16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0月14日報導,10月14日,幾位美國的昆蟲學家宣布發現一塊神奇的遠古蚊子化石,其胃部仍存有血液。據研究人員考證,該化石來自於4600萬年前。

這份研究的報告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該報告的主要作者是生物化學家戴爾(Dale Greenwalt),他曾在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現已退休。他表示,「這是現存的第一塊胃中仍存有血液的蚊子化石」。

該蚊子化石在美國蒙大拿州西北部被發現,它被保存在一塊薄薄的沉積巖中。研究人員發現它的胃部含有較高濃度的鐵。通過非破壞性質譜法分析和核磁共振,最終證實鐵的來源是血紅素。

戴爾解釋說,目前為止,現存年代最久遠的蚊子化石是9500萬年前,大約是在恐龍時代。6500萬年前消失過一段時間,後又被人類找到。儘管它存在時間久遠,但是胃部並未保存著血液。雖然1.4萬種昆蟲都以血液為食,比如,壁蝨,跳蚤等,但在進化史上幾乎從未它們發現胃部存有血液的化石。只有在錐體蟲病和瘧疾的寄生蟲上發現的四塊化石標本中有血液的痕跡。

研究人員表示,這隻蚊子化石完好地保存至今是「一件極其不可思議的事」,這些數據可證明化石中複雜生物分子的保存在很古老的時期就已經存在,並且證實蚊子在4600萬年前就以血為食,這便是這隻蚊子的「最後一餐」。其他比較脆弱的大分子,如脫氧核糖核酸(DNA),通常無法在石化的過程中保存下來。另外,這項發現也擴展了該昆蟲家族的存在年限,豐富了蚊子化石的研究範圍。

戴爾表示,該蚊子化石本是一位美國昆蟲學家的收藏,他於25年前發現,後贈予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實習編譯:武婧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遠古蚊子的「最後一餐」
    「科學家」利用遠古蚊子體內的血液,提取恐龍基因信息,成功培育、復活恐龍——這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情節。
  • 探訪遠古化石:烏龜有長尾巴 蚊子也能叮死恐龍
    翠綠的蘇鐵盛開著一串串鵝黃色的花朵,高大的馬尾松、銀杏樹伸出修長的枝椏,在風中輕輕地搖動……遠古生靈們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大地上,無憂無慮地繁衍生息著。  請跟隨我走近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與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遠古精靈來一次零距離接觸,傾聽化石娓娓訴說我們未知的秘密……  奇哉怪哉,銀杏樹長著「竹葉」  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是中國的銀杏樹,它最早出現於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銀杏生長較慢,壽命極長,最長可活過千年,故有長壽樹之稱。
  • 切薩皮克灣發現鯊魚的化石,可是鯊魚的腹部,還藏有一個化石
    在美國的一座海岸沙灘之下,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塊鯊魚化石,而令人震驚的是,在鯊魚化石的腹部居然還有一塊「化石中的化石」。它們究竟神奇到什麼程度?「石中石」又會破解哪些遠古的秘密?作為美國境內的大型海灣,其岸邊沙灘面積自然極為寬闊,正因如此,在1945年時,美國有關部門便對此地進行大開發,將其改造成了一處旅遊勝地,每年都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享樂。不過有趣的是,就在開發大工程進行過程中,生物學家麥克,卻有了一個意外的大發現。
  • 科學家發現了一隻遠古蚊子,基因技術復活了恐龍,卻造成巨大災難
    大家好,我是愛撩電影的沐風,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科學家通過一隻遠古蚊子,復活了恐龍結果卻造成巨大災難的故事《侏羅紀公園》。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島上,科學家考古時意外發現一塊裡面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他們驚訝地發現,這隻蚊子曾吸食過恐龍的血液。
  • 宜賓發現罕見遠古生物化石,專家推測屬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時代
    宜賓發現罕見遠古生物化石,專家推測屬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時代 @宜賓電視臺酒都播報 2020-09-22 12:56
  • 化石胃部發現的最大獵物:5米長海洋爬行動物魚龍胃裡發現4米長海龍屍體
    化石胃部發現的最大獵物:5米長海洋爬行動物魚龍胃裡發現4米長海龍屍體(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沙森):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這是在化石的胃部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獵物。「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Ryosuke Motani說。魚龍類似於海豚,大約在2.5億到9000萬年前繁衍生息。
  • 令人驚詫的七大遠古化石:蛇竟吞食恐龍?
    1、恐龍死亡之戰1971年,考古學家發現7400萬年前的恐龍骨骼化石,呈現兩隻恐龍在山體滑坡掩埋之前曾激烈爭鬥。1993年,美國考古學家馬克-諾瑞爾在蒙古戈壁沙漠發現一具竊蛋龍骨骼化石,旁邊是數個未孵化的竊蛋龍蛋。
  • 遠古跳蚤化石大如馬蜂 20萬塊化石中篩選出9塊
    侏羅世跳蚤 白堊紀跳蚤   現在的跳蚤這些討厭的跳蚤,一代比一代小 古生物所供圖  黃迪穎發現的跳蚤化石 快報記者 顧煒 攝  快報記者 胡玉梅  發現·跳蚤化石黃迪穎從1995年開始研究遠古昆蟲,發現的古代跳蚤都是在琥珀裡的,距今四五千萬年前,和現代跳蚤幾乎沒啥兩樣,「跳蚤的演化過程一直沒有辦法研究。」  黃迪穎說,此前最早的跳蚤化石,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距今約1.2億年,但國際爭議比較大,很多科學家認為,那個化石可能不是跳蚤。  「跳蚤俗稱『吸血鬼』,通常寄生在哺乳動物或鳥類身上,靠吸食血液為生。
  • 在一片沙漠發現鯨類化石,竟長著四肢!早期的鯨魚化石。
    因為科研人員在這個幹谷裡發現了許多屬於早期鯨類的化石,而這個發現也進一步驗證了鯨魚谷曾是海洋的猜想。除了早期的鯨類化石外,科研人員還發現了其它海洋古生物的化石,比如像鯊魚、海龜等等。,有一條鯨類化石格外吸引科研人員,這條鯨類化石從脊椎到尾巴,幾乎每一塊骨化石都被保存得很完整,連起來足足有18米長。
  • 北美一對夫妻發現「遠古巨齒鯊牙齒」化石!
    日前一對夫妻在遊歷位於北美南卡羅來納州的斯託諾河(Stono River)時,意外發現一個史前巨齒鯊的牙齒化石,體積大於成年男子的手掌、重量約一磅。位於美國東岸的南卡羅來納州一直以來都是古生物考古學家的考察重地,至今以來已經發現了數以百萬計的化石,包含恐龍化石、鯊魚化石和恐龍糞便化石等,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常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尋找隱藏的寶藏。
  • 火星疑似發現生物化石?美國昆蟲學家:都是蟲子,很多大蟲子
    最近,在11月19日美國的一場美國昆蟲學會全國大會上,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聲稱他發現了火星生物化石存在的痕跡,並且聲稱火星曾經是一片適合生存的地區和星球。並且他聲稱在火星上他發現了很多大蟲子的化石,這些大蟲子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並且非常像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因此他認為火星曾經存在著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而且並不排除火星從前擁有智慧生命。
  • 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地區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三峽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遠古動物或為長約2釐米爬蟲 兩列足跡間相距1至2釐米陳哲展示發現的古生物足跡化石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6月6日,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刊發了中美科學家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距今5.4億多年前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成果。
  • 8000萬年前化石中發現空心球結構遠古生物
    科學家在8,000萬年前的化石上發現一種空心球結構,分析顯示它們是生活在那個時期的類似海星和海膽的生物海百合的化石。這種生物現在早已滅絕。(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這份由西澳大利亞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聯合完成的研究,從英國博物館的藏品中發現這些化石。這種空心球由五環或六環組成,也稱為布基球,是種罕見而神秘的自然結構。科學家曾發現碳分子組成的布基球,在化石內發現生物體呈現這種結構還是第一次。
  • 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
    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時間:2016-07-17 15: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 化石,是我們研究歷史最重要的一個證據,從化石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
  • 阿根廷發現真足蛇化石,還真是「畫蛇添足」啊!
    阿根廷發現真足蛇化石,還真是「畫蛇添足」啊!在古代描寫動物的成語有很多,其中一個成語叫做畫蛇添足,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做事情多此一舉。人們印象中的蛇是細長的,並沒有長成腳,但凡事總有例外。生物學家們經過對古生物的研究發現,曾經確實出現過長有四足的蛇,那它們現在的腳為什麼都消失了呢,是退化還是進化了,生物學家們給出了答案,下面一起跟著小編來探索一下吧。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長嘴怪蟲,或為蚊子遠古「怪親戚」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俄、法、美四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在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裡發現一類跟蚊子有親緣關係的遠古昆蟲。這類昆蟲在身體形態、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頗為相似,但卻長有一個超過身體長度一半的「超長嘴巴」,堪稱蚊子在遠古時期的「怪親戚」。
  • 遠古的地球上巨獸橫行,蜻蜓都有一米長,那麼遠古的蚊子有多大?
    遠古的地球氧氣充足、氣候溫暖、空氣溼潤、食物充足,從而造就了各種各樣的巨大生物。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恐龍以及不那麼熟悉的爬行動物,這些巨獸的體重通常都是按噸來計算,其身高甚至有幾層樓那麼高。遠古的地球上巨獸橫行,遠古的蟲子也大得離譜,根據已有的化石資料,在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存在著一種長達一米的蜻蜓,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巨脈蜻蜓」。「巨脈蜻蜓」是那時的空中霸主,擁有與現在蜻蜓一樣高超的飛行技術。它們主要以小型動物為食,在捕食的時候,它們會像老鷹一樣向地面俯衝,並迅速抓住地面上的獵物。如果你不小心穿越到石炭紀,忽然聽到天空傳來「嗡嗡」聲,別猶豫,趕緊逃命吧。
  • 侏羅紀時期蚊子吸取花蜜 最大跳蚤2.4釐米(圖)
    除了「恐怖蟲」和「巨型跳蚤」化石外,現場還展出了十塊侏羅紀時期的蚊子化石。據了解,該特展將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開放時間是每天的9:00-17:00。化石發現人、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介紹說,這些蚊子距今已有1.65億年,它們個頭大小不一,但大多和現代蚊子很接近。其中一塊最特別的,就是本報今年2月22日報導的「恐怖蟲」。黃迪穎研究員及其團隊,找到距今1.65億年的13塊新的恐怖蟲化石發現,「恐怖蟲」的相貌雖醜,但卻很「溫柔」,沒有任何攻擊性,是現代一種少見的蚊子——沃氏纓翅蚊的「近親」。這一重大成果,被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 茂名驚現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 無法確切考證種類
    茂名驚現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 無法確切考證種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04:59 來源:     中新社茂名二月七日電 (梁盛 孫廣宇)廣東茂名一市民家中驚現距今約四千萬年的疑似遠古長吻鱷化石,其中鱗片和骨骼的完整性令人嘖嘖稱奇
  • 印尼境內發現巨型遠古猩猩化石 身高可達3米
    原標題:印尼境內發現巨型遠古猩猩化石 身高可達3米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中央社」4日報導,好萊塢電影《金剛》中的巨型黑猩猩,遠古時曾出現在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考古團隊在中爪哇發現古代巨猩化石。據推測,這種巨猿身高3公尺,這是印度尼西亞首度發現滅絕的古代巨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