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時如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2020-12-06 普通人看世界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打坐,一方面為了健身,讓自己身心放鬆,使身體和外部世界協調統一,利用天地自然的力量解決身體的疾病和隱患;另一方面是為了開慧,生命都有一種直覺的智慧,可以感知天地萬物,因為被後天的妄想給遮蓋了,所以潛能發揮不出來,修行人通過禪定來息滅妄念,讓本有的智慧顯現出來。

問題是很多人不打坐還感覺不出,一打坐反倒是滿腦子胡思亂想,根本靜不下來,那如何讓自己在打坐中靜下心來呢?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在這方面有幾千年的實踐經驗,我們不妨多向老祖宗請教。儒家經典《大學》裡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簡單講,想讓自己心定下來,首先要思想端正,要懂得愛人,親民,減少欲望,樂於布施。

佛家菩薩六度也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所以日常修為是為我們禪定打基礎,減少欲望,減少思慮,打坐時就不會有那麼多雜念的幹擾。

學佛的次第是戒定慧。第一步是先學戒,受戒,持戒。使戒成為自性流露,行住坐臥,待人接物,心系戒中。直至不守戒也在戒中,不持戒也能不犯戒。當戒行深厚,自有戒德護體。能令心不亂,能降伏自已的心。南傳佛教論藏稱為戒清淨,只有戒行清淨後,才能轉入心清靜的修持,亦即轉入禪修。

打坐前應當做一點準備:

1.打坐時房間的光線不能太亮,否則光線刺激眼睛,無法入靜。如果是在早上,或白天打坐,可以把房間的窗簾布拉上,儘量在比較黑暗的地方打坐,這樣容易心安靜下來!晚上打坐,把燈關上,或者開一個小小的,不是很亮的燈就行!

2.打坐最好在早晚進行,空腹打坐效果最好(但是最好不要有飢餓感)每天早上5~7點,是陽氣足的時候,很多人也沒有起床,很安靜,也沒到吃早歹的時候,這個時候打坐,心容易平靜!或者飯後2小時打坐,這個時候肚子已經消化差不多,打坐也不會因為胃裡的食物阻礙了能量在體內的運行,而引起氣脈不通!

3.打坐前要上好廁所,使腸胃和膀胱都處於很清淨和舒適的狀態,身體處於放鬆狀態,這樣打坐容易讓心平靜下來!

4.要把手機和座機都關掉,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或者進一個房間,把房間從裡面鎖上,這樣可以防止家人大聲敲門、大聲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員突然進來使你受到驚嚇。

5.輕放一些自己喜歡的佛歌,輕音樂或佛號,心裡放鬆,什麼也不想,就靜靜聽著音樂!心很容易平靜,而達到入定!

還有一點呢,就是可以配結合持咒的方法來進行打坐。但是注意點了,打坐的時候眼睛千萬不要閉上,要是下垂。大家看到很多佛像都是低眉垂眼嘛,那眼睛看哪裡呢?看著鼻子正中間這裡就是說這個部位代表虛空法界。觀想上師諸佛或者三寶在加持自己,嘴裡默念咒語或者佛菩薩的名號,比如淨土宗的念阿彌陀佛 、或者觀世音菩薩佛號等等,這樣來關注自己的心達到一心不亂。

禪修中最常用的方法首推觀呼吸法。觀呼吸初學者使用的是數息法。具體方法是,擇一僻靜之處以某一種姿勢坐下來。坐的姿勢有最簡單的是坐在椅上,兩手託於膝蓋上,或結三昧印亦可。其它坐姿還有散盤/單盤/雙盤(即結跏跌坐)。坐好後結三昧印。然後深呼吸三次,吸氣時閉口用鼻子吸氣,呼氣時,張嘴呼氣。吸氣時意念中觀想把最清新,最純潔的空氣及宇宙能量納入體中,呼氣時意念觀想,把體內所有汙濁不盡的東西盡皆排出去。如是次第三次後便可轉入數息法禪修了。

具體操作方法是,令意念注於鼻尖及人中稍尖處。吸氣時感覺我在吸氣,感覺到有涼氣從鼻孔進入,心中默念入。呼氣時感覺到我在呼氣,鼻孔及人中處皆能感覺有熱流通過,心中默念出。如一吸一呼完成。過程中心默念入…………出一,然後繼續入…出二,入…出三,直至數到十,然後從一重新新數起。如是力所能及訓練。直至意念中除了吸氣,出氣再無他念。這裡有一個直得注意的問題是,初學者數著數著心就跑了,比如數到五心跑了,當心找回來時,不應接著數六,而是從一開始數起。如是不斷的訓練,直到數十次(因有的數法是從一數到十,然後從十翻到一,認為五個周期後),能一心不亂,不出一次錯。這時便可不數數字了,只專注呼吸。如果專注呼吸過程中心又亂了,就返回重數呼吸。如是不斷訓練,慢慢心就可以靜下來了,隨著功夫的增長,慢慢便可制心一處,這時便可轉入真正的禪修了。

佛家的奢摩他行就是以靜修慧的極高法門,由悟道的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澄清心中的各種妄念,煩惱生起時,以靜慧對治,直至身心客塵,從此永滅。然後宇宙萬象在心中顯現,如鏡中像。

相關焦點

  • 打坐時怎樣入定
    打坐,如何讓心靜下來,如何才能少一些雜念,如何才能不想東想西,這是許多打坐人的想法和目的。心靜,是安定、覺照的狀態。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不打坐時不覺得想法有這麼多,是因為不打坐時,心比較散亂看不到這些想法。打坐時,外界的幹擾變少了,相對來說,心靜了一些,就可以看到這些很多、很雜的想法。
  • 如何進行一次規範的打坐
    01自己也想打坐#禪修打坐#看到同事堅持打坐變得身體健康,自己也想打坐;感受到朋友因打坐而變得安定,自己也想得安定;讀到一篇文章,說打坐有利於氣血循環,自己也想調理一下身體;打坐的朋友介紹了打坐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 我們應該如何打坐
    因為日常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或左或右,打坐時往往自己覺得頭正了。實際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時在坐好以後,在面前放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 《心經》般若,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讓外面的世界平靜下來
    從本質上看問題,從內在與外在的情形上看問題,從「般若」的角度看問題,從「空」的角度看問題,那我們就從這些角度來看看,這顆心如何才能安靜下來,外面的世界怎麼才能平靜下來。先來說說「般若」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釋迦牟尼一輩子在講解的事情。「般若」是智慧,這是代表最高智慧的智慧,直達我們的心,直達宇宙的本質,最根本的智慧,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 高人揭秘,打坐的奧秘!附:打坐入定的秘訣!
    這些都做好以後,慢慢地把飄浮的心收回來,放鬆,放鬆,再放鬆,用心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起伏和躁動,讓身心靜下來,靜下來,輕輕地進行冥想,讓身體融入自然。  之後,你可以考慮優化它,這樣你就會舒服得更久,但在開始的時候,這並不重要,只要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就可以了。  4、檢查一下你的感受。當你第一次開始打坐時,簡單地檢查一下你的感覺如何。你的身體感覺如何?你的思想品質是什麼?忙嗎?累了嗎?焦慮?把你帶到打坐過程中的任何東西都看成是完全可以的。
  • 唐密 打坐快速進階的心得體會
    今天有網友問,剛開始學打坐,心不但沒安靜反而越來越急躁了。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回想起自己當年初學靜坐時,也都是一樣。都是有這麼一個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鍥而不捨勤奮學習,都是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的。我也很樂意分享我當初一路過來,所經歷的歷程和點滴心得。
  • 為快速穩定住自己的身體 禪修者盤腿打坐應注意的八大坐姿要點
    在上一章我們已經知道,佛法的禪修者盤腿端坐,只是為了穩定住自己的身體。能夠自然盤腿進行打坐,確保自己的身體一動不動就足夠了。這一章我們學習,修行者盤腿打坐的整個坐姿,都要保持在自然舒適的狀態,還需要注意和遵循的幾個要點。一、上身保持端正。
  • 冥想打坐時,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教你3個方法,學會任意1個就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冥想打坐時,如何保持專注。冥想打坐並不是瑜伽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也有冥想和打坐。可能是由於大家現在對健康的訴求變高,也有可能是現在環境太喧鬧,所以很多人開始向內求安靜。冥想打坐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人發現在冥想打坐的時候,頭腦裡的念頭更多,比平時更亂,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瑜伽之心》裡講在練習呼吸控制法時如何讓自已保持專注時說:的確有些特定的技巧能幫助我們專注於呼吸控制」。同樣的這些技巧,也能夠幫助我們在冥想打坐時保持專注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內觀。書中特意解說這裡的內觀是一種觀想,而並不是佛教中的內觀禪法。
  • 阿松活佛 打坐的竅訣
    如何發菩提心呢?大家要思考當初為什麼來亞青?為什麼出家?為什麼打坐?眾生如何遍布虛空?眾生為何充滿痛苦?為什麼說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對自己恩德有多大?自己怎樣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給父母物質精神上的滿足是究竟的報恩嗎?用什麼方法能使父母眾生得到暫時和究竟的大安樂?
  • 冥想的三個步驟 讓自己的內心快速平靜下來
    吃飯時想著工作的事,工作時又想到晚上吃什麼。思想根本無法停下來,享受片刻安寧。現在,許多研究表明,成年人能夠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是20分鐘。冥想可以提高我們的專注力,延長我們的專注的時間。冥想還可以增加創造力,改善記憶等等。內觀你的內心,回來自己的身體。回到當下此刻。
  • 二十個讓你能堅持打坐入定的建議,實用!
    之後,你可以考慮優化它,這樣你就會舒服得更久,但在開始的時候,這並不重要,只要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就可以了。4、檢查一下你的感受。當你第一次開始打坐時,簡單地檢查一下你的感覺如何。你的身體感覺如何?你的思想品質是什麼?忙嗎?累了嗎?焦慮?把你帶到打坐過程中的任何東西都看成是完全可以的。5、數數你的呼吸。現在你已經習慣了,把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
  • 佛法的禪修者 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要打坐一個小時
    佛法的禪修者打坐,目的是要牢固地控制住自己的身體。以此為基礎,通過專心地感覺自己的鼻息,逐步去除自己的雜念,實現常人難以達成的入定。禪修者要想通過打坐實現入定,領悟佛法的般若智慧,得到覺悟解脫,從一開始就要進行一個小時的打坐,原因有以下四點:一、要通過一個小時以上的連續打坐,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安靜下來。每個人的身體是一個生命的活體,有自己的運作方式、規律和特性,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這些都不受我們的控制,我們以前也從未控制過。
  • 用一個月時間戰勝盤腿打坐中自己腿部和身體疼痛的方法
    如果你已開始練習打坐,就一定會感受到腿部的疼痛。如果你正計劃進行打坐禪修,就一定要知道打坐時腿部會很疼痛。正在進行盤腿打坐的禪修者,即將開始打坐的禪修者,在自己的內心都要明確的知道,打坐之初自己的身體肯定會很疼痛。同時要知道,只有經過頑強地忍受,才能徹底去除自己腿部的疼痛,才能讓自己的身體穩穩地端坐一個小時。
  • 打坐中如何更好的把握入定
    初修如何入定,如何自由出入定境?今天懋福道人跟大家交流一下,怎樣訓練的自由出入定境。訓練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曾經入過定,也是每次坐下來,就等待體驗他以前靜坐的感受。依靠期待上一次曾經靜坐的體驗而入定。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現在很多道場,都提倡一個勁的打坐!是的,人體打坐本身是科學而又神奇的,比如從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內找,人的身體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如雙盤腿打坐的時候,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朝天(兩手心、兩腳心、頭頂百會穴)。
  • 打坐入定的十個技巧
    打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十個如何靜坐打坐入定的技巧,這樣你就能從打坐練習中得到最大的收穫。挺直腰板打坐姿勢最重要的部分是保持脊柱挺直,否則,你將不能很好地呼吸。在打坐時,身體有向前或向後漂移的傾向,最常見的錯誤是身體前傾,所以要保持警惕,儘量保持挺直的脊柱。記住,你也應該放鬆,在另一個方向過度弓起也會影響你的呼吸,使你更緊張。脊柱應該挺直但放鬆,在這個姿勢中,你會保持警覺,你的呼吸會順暢,能量會自由地上下移動你的脊柱。調整你的頭部和脊柱你的頭應該是你筆直脊柱的延續,想像一下你的脊柱,然後調整你的後腦勺,讓它繼續在那條直線上。
  • 佛教:打坐禪修,腿疼怎麼辦?這個階段最苦,千萬不要放棄!
    禪是一種自在,心的自在;它與生活息息相關、絲絲入扣。我們只需細細品味,就可體會出其中的生活禪、自在禪。靜中有乾坤,禪中有深意, 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禪修」。禪修時,最好選擇寂靜之地。寂靜之地是指遠離憒鬧的地方,白天沒有人流往來,夜晚沒有嘈雜聲音。為什麼禪修要選擇靜處呢?因為在靜處觀修,修法容易增長,如果環境憒鬧,有很多幹擾,會對修法構成障礙。
  • 打坐50年,只得兩個字……
    這就是他的心已走出去成為腳步聲的奴隸,腳步聲已成為他的主人,這樣的修行者,要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所以,如果要測試自己的打坐功力,不妨到車站、菜市場、百貨公司,找個最嘈雜、最容易受幹擾的地方,坐著或站著,調調自己的心,你的定力有多少,很快就會見真章了。
  • 打坐,你無法想像的神奇!
    打坐又稱靜坐(西方又稱冥想),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淨安祥,氣脈自然暢通。正如因是子所說:「內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總之,若能如法打坐,每日堅持,精進不懈,小則康強身體,祛病延年;大則開發潛能,彌綸天地。
  • 修學佛家戒定慧,應用到禪修打坐!
    古人的智慧教導都有一定的意義所在,好比我們禪修打坐,不一定要在寺院道場上才能修習。我們居家修行的人,同樣在家可以精進修持。但是,佛教文化的傳承,修習的方法較多,特別是佛家弟子,更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呢?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的就是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例如,我們誦讀的《心經》和《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