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冥想打坐時,如何保持專注。
冥想打坐並不是瑜伽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也有冥想和打坐。可能是由於大家現在對健康的訴求變高,也有可能是現在環境太喧鬧,所以很多人開始向內求安靜。冥想打坐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人發現在冥想打坐的時候,頭腦裡的念頭更多,比平時更亂,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
《瑜伽之心》裡講在練習呼吸控制法時如何讓自已保持專注時說:的確有些特定的技巧能幫助我們專注於呼吸控制」。同樣的這些技巧,也能夠幫助我們在冥想打坐時保持專注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內觀。書中特意解說這裡的內觀是一種觀想,而並不是佛教中的內觀禪法。
說白了,這裡的內觀是一種假想,一種想像。具體做法是:閉上眼睛,假想用眼睛看著身體的某一部位或者自然影像。可以是腹部,肚臍,鼻尖,或者是雙眉的中心,也可以是滿月,初升的太陽,甚至是一些特殊的符號,比如瑜伽裡的「om」符號。總之閉上眼睛假想我們的眼睛盯著某一點不曾離開。
2、結手印
瑜伽和中國傳統文化裡面都有很多的手印。在冥想打坐的時候結手印,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專注。其一,很多的手印本身就有使人放鬆、平靜的攻效,其二,若是心神不定,手印便會散開,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發現自己不專心而把意識收回來。
在這介紹兩個比較常用的手印
①禪那手印
雙手掌心向上,四指相疊,大拇指相觸,雙手掌成碗狀,意味著空而充滿力量,是冥想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手印。
②智慧手印
雙手掌心相上,大拇指和食指相觸,其餘三指自然伸展,象徵著個人小宇宙的能量和天地大宇宙的能量相融合,形成天人合一的能量場。我們平時在瑜伽課上調息的時候也是智慧手印用的比較多。
前面也說過,手印本身就有使人穩定平靜的作用,一旦發現手印散開,便知道我們的專注力也跟著散了,有助於我們提高冥想時的專注力。
3、數息。
我們可以通過數自己的呼吸來保持專注力。一呼一吸為1個數,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今天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在瑜伽呼吸控制法裡面用的數息方法。
下圖:
從食指根部開始,每次吸氣時就把拇指放在手上的不同位置,12次為一組一個輪迴。據說12這個數字和古印度的儀式有關,在練習呼吸控制法時,至少要做12次呼吸,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數息方法。
最後在一天的練習中,最好僅僅專注於一種技巧,要是你在冥想打坐的過程中不斷轉移焦點,使用各種方法,這樣反而是本末倒置。
當然《瑜伽之心》裡也說了,當我們真正專注時,誰還去管這些方法呢?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技巧或者方法幫助自已達到專注的目的,但這些終歸是技巧是使我們專注的工具。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不再需要任何技巧和工具。和瑜伽輔具一樣,我們之所以用輔具,是希望有一天徹底不再用輔具。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