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阮光鋒營養師
孕期吃什麼,一直是家家戶戶都很關心的話題。最近,在綜藝節目《婚前21天》中,一個情節引發網友熱議。
嘉賓奧運冠軍何雯娜,因為老公臨時出差,婆婆特意趕來照顧兒媳,這看起來本來是關心兒媳婦的好事兒。可在吃飯的時候卻出了問題。
婆婆精心準備了紅燒肉,希望孕期她能多吃點,稱「孩子需要營養」。
何雯娜無奈地說,「我最近吃不了肉,對油膩食物非常敏感。」
婆婆聽了滿臉不以為然,仍然夾了一大塊紅燒肉:「懷孕期間本來就是這樣,因為你有孩子呢,應該這段時間蹭蹭的長!」
看到兒媳婦吃得痛苦,這位婆婆就說:「不是你,是孩子需要營養,不愛吃也得強吃。」
何雯娜也不好拒絕,一口口慢慢吃了,吃下去又一杯杯灌水,後來實在控制不住衝進廁所狂吐。
節目播出後,引起網友一片罵聲。
不少網友感同身受地表示都遇到過這樣催著懷孕兒媳婦吃飯的婆婆。而且,不光是婆婆,有時候自己的媽媽還有老公、家人業也都認為「孕期就要多吃肉,多吃肉才好生養」。
因為覺得「懷孕就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用,要為了兩個人而吃飯」,很多人也都是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就都是吃大魚大肉,不差錢還要搞點燕窩魚翅花膠,甚至還要搞點蛇、穿山甲,啥稀罕吃啥。吃一份不行,還得吃兩份,這樣才養孩子;否則就是營養不足,就會虧著孩子。
可是,孕婦就得總吃大魚大肉嗎?不想吃也得強吃?孕期到底應該吃多少肉?如何健康吃肉?今天我們來聊聊孕期如何健康吃肉。
01
為什麼要吃肉?
孕期是個特殊時期,孕婦對於鐵、鋅和優質蛋白質的需求量都會增加,而純素的飲食,容易導致這些營養素的不足甚至缺乏。特別是鐵元素,攝入不足會導致貧血和免疫力降低,對母體和寶寶的健康會造成威脅。
而肉類是優質蛋白質、鐵、鋅等的優質食物,所以,孕期還是應該儘量吃肉的。實在不吃肉、純素食的,也應該在專業營養師指導下注意補充這些營養。
02
多吃肉,好生養?
很多老人常說:懷孕就要多吃肉,好生養。其實,吃肉和生養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肉的營養價值高,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和鐵,在孕期的確應該合理吃肉。
但是,肉類脂肪多,尤其是飽和脂肪,吃太多也不好,易引發肥胖。如果孕期發生超重和肥胖,反而容易發生難產等問題,也會增加妊娠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風險,對產婦和嬰兒都非常不好。
所以,不要盲目地認為多吃肉就一定好。孕期飲食關鍵還是合理搭配,均衡營養。
03
孕吐、 噁心,吃不下也得吃嗎?
婆婆為兒媳婦何雯娜準備了紅燒肉,希望孕期她能多吃點,稱「孩子需要營養,不愛吃也得強吃」,然而何雯娜對油膩食物非常敏感,皺著眉頭強行吞咽了幾塊肉後,不適感爆發導致孕吐……
由於懷孕期間激素水平變化,很多孕婦都會出現一些孕期反應,通常在懷孕早期比較明顯,所以,又被稱為早孕反應。
早孕反應也因人而異。有的人基本沒有明顯反應,該怎麼吃就怎麼吃;有些人會對某些食物或者味道感覺噁心,吃不下,嚴重的會孕吐;有的人持續時間比較短,孕初期1-2個月就不會有反應了;但有些孕婦可能會持續整個孕期。
我們的奧運冠軍何雯娜就對油煙味道比較敏感,對油膩比較難接受,不太想吃肉,婆婆做的五花肉自然不是很想吃,尤其是比較肥的皮。
那是不是為了營養,孕婦反應、噁心也得強吃呢?這顯然是不對的!
我國膳食指南建議,孕早期無明顯早孕反應者應繼續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嚴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證攝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實際上,如果有表現出早孕反應,不用刻意強調平衡膳食,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飲食喜好和口味選擇清淡適口、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儘可能多地攝入食物,特別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穀類和薯類食物。
如果早孕反應比較嚴重,出現特別嚴重的孕吐,為了保證腦組織對葡萄糖的需要,預防酮症酸中毒對胎兒的影響,每天必需攝取至少130克碳水化合物,首選容易消化的穀類食物,如米、面、麵包等。
如果出現噁心、孕吐等孕期反應,建議:
早晨可以吃一些乾性食品,如饅頭、麵包幹、餅乾和雞蛋等。
避免油炸及油膩食物和甜品,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管黏膜。
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B2、B6及C等以減輕早孕反應的症狀。
04
孕期吃多少肉?
很多人覺得吃肉好,懷孕了就一定要多吃肉。其實,孕期也不應該不加限制地多吃肉。
圖片來自中國孕期婦女膳食平衡寶塔。從寶塔可以看出,孕期可並不需要增加太多肉。
孕早期(1-3個月):孩子還小,需要的還很少,孕婦的飲食不需要做太大調整,整體飲食保持跟備孕期一致就可以,不需要可以增加,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總共是130-180克。
圖片來自《中國孕婦乳母膳食指南》。可以看到,每個階段食量可不驚人哦。
從孕中期(3-6個月)開始,孕婦就應該適當增加營養和食物攝入。
孕中期(3-6個月),相比早期大約增加20克,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總共是150-200克。
孕晚期(6個月以後),比中期大約再增加50克,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總共是200-250克。
可以看出,整個孕期,最多也只需要增加魚蝦、畜禽及蛋類70克左右,可不是毫無節制地吃肉,更不是要你吃成一個氣球。
實際上,孕期控制體重也非常重要,如果體重增加過多,會增加孕婦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嬰兒肥胖、難產風險。
膳食指南建議,對於健康孕婦,整個孕期,體重的適宜增加範圍是11.5-16千克,千萬不要把自己吃成一個大胖子。
05
吃什麼肉?
在選擇肉類時,注意:
(1)吃瘦肉,少吃肥肉。像紅燒肉、五花肉這種肉比較油膩,不容易消化,孕期吃了更容易出現消化不適,引起孕吐反應,就應該少吃。
(2)吃不同種類的肉。牛羊肉,富含血紅素鐵,對補鐵非常重要,要注意吃。魚蝦肉,富含優質的脂肪酸,尤其是DHA,一定不能少。
(3)少吃加工肉。如香腸、火腿等等,它們是一類致癌物,還有亞硝酸鹽,多媽媽和寶寶都不好,儘量不要吃。
(4)不要吃容易富集重金屬的大型魚類。根據美國FDA的建議,這幾種魚類——大耳馬鮫、大目金槍魚、方頭魚(墨西哥灣)、劍魚、馬林魚、鯊魚、紐西蘭紅魚,要儘量少吃。因為這些魚往往容易富集重金屬汞,大量的汞在體內聚集會對孩子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5)不要獵奇,不要吃野味。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就跟吃野味有關。很多人喜歡在孕婦吃一些野味來補身子,比如吃穿山甲下奶、喝蛇湯補身子等等,就不要吃了。
06
如何健康吃肉?
在孕期吃肉請注意:
(1)安全吃肉,做熟透。不要吃生肉、沒有做熟透的肉,包括生魚片、生的燻肉等等,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2)適量吃,不要多吃。雖然肉類含有高蛋白的物質,但是肉類也含有較多脂肪,易引發肥胖。
吃太多容易增加產婦及嬰兒肥胖風險,導致難產風險增加,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也十分不利。
(3)逐步加量。不要從備孕一開始就加到最大「馬力」,而是應該慢慢踩油門。
備孕期基本不需要增加,跟平時一樣即可。孕早期也跟備孕期保持一致。孕中晚增加20克,孕晚期及哺乳期也只需增加50克而已(一兩)。
(4)多吃肉,少喝湯。很多人認為喝湯比吃肉更營養健康,其實肉的營養主要還是在肉裡,湯裡很少。而且,湯裡鹽多、油多,多喝並不健康。
(5)少吃煎炸烤肉。煎炸烤肉油多鹽多,不利於健康,儘量吃清燉、清炒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