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涼爽的,溫度和水溫逐漸降低,此時野外釣魚已成為大多數釣魚朋友喜愛的釣魚方式,而此時的鯽魚也是品嘗到最美味的時候,而野外水域釣魚的人又很少,所以對於喜歡釣鯽魚的釣魚人來說,是最合適的了。不是我吹:這秋釣鯽魚竅門,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精明的老司機至今都不想洩露,難怪魚獲不翻倍,秋天不用太虧了!
為了釣到好魚,釣魚人需要了解鯽魚的飲食習慣,鯽魚到了夏天和秋天就喜歡吃素食,而在春天和冬天喜歡吃葷餌,喜歡略帶甜味、魚腥、香味的食物。鯽魚釣餌,主要選擇以下幾種,葷餌:使用紅色的斑馬蚯蚓是最好的,火柴棒的大小,否則會影響到鯽魚咬鉤,在夏天或秋天,在糞池或水坑裡,撈取孑孓拌細篩過的煤渣,拌上一些米湯,捏上鉤以後,再用細棉線包好,這種「十裡香」釣餌做起來雖然比蚯蚓更麻煩,但是效果相比蚯蚓來說就更好。素食餌:胡豆粉是傳統素食餌料中最好的。它富含澱粉,粘性強,略帶甜香,這很受鯽魚的歡迎。大米、麵粉和玉米粉製成的魚餌更為常見和有效。
除了魚餌的選擇以外,釣魚方法也需要特別注意。釣魚人都知道鯽魚是在深水區遊動,出現上升主要受水質、氧氣、食物等因素的影響,除了惡劣的天氣,如多雲的天氣,下雨之前,魚往往被迫上遊。此外,風帶來的食物也是吸引它們漂浮的因素之一,在多風的天氣裡,水面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會比平時大很多,然後水中的氧氣會增多,中秋來到之前,水溫會降到鯽魚喜歡的溫度,在這個時候,鯽魚就自然會遊泳到中間的水。
當使用半水釣魚的時候,釣魚人可以將以前準備的一些餌料分出來一半,用這些餌料作為調漂找底的用餌,並取出部分餌料作為打窩的材料。並且餌料的最好部分放入一些麝香小米進行提味,不需要進行揉搓的,也不需要多餘的擠壓。輕輕地擠出餌料不會降低餌料霧化的速度。餌料準備好後,必須用餌料打窩。釣魚人可以直接搓大餌,然後投擲魚竿,將魚餌送到釣點,然後將魚竿高頻地投擲到釣位上。餌料迅速進入水中,霧化會十分迅速,底部窩迅速形成。
進入水中後,釣魚人可以在半水中提起釣竿,魚餌會在半水中脫鉤。然後重複這個動作,分批量的誘魚,一次又一次地霧化和下沉。魚窩中的餌料分布均勻。由於速度快,在底部和半水中添加魚餌,這能夠延長留魚的時間,吸引魚的範圍也在擴大,鯽魚的密度也會增加,自然上魚的速度也會加快。
秋季這個時候釣魚,小魚鬧窩是野外釣魚中常見的問題,還有就是野外風浪大,釣組易搖晃,環境複雜,因此選擇跑鉛法釣鯽魚最為合適。由於在野外水域釣魚的底部相對平坦,沒有雜物,魚情很好,鯽魚的密度也很高,搶食十分的活躍,也可以用跑鉛釣,現在用跑鉛釣比懸墜釣上快得多。
我們需要注意鉛墜,因為它是自由移動的,不能很靠近太空豆,其次是魚餌,魚餌需要做得足夠粘,否則野外釣魚時釣餌容易脫鉤。子線做得稍短一點,長線容易纏在一起,用短線相對來說就較為方便,尤其是雙子線,長度一般不超過10釐米,拋杆力較小,釣組使用的是重墜,擺出距離會比較遠,稍稍一拋,釣組能飛得很遠,穩定時能快速浮起躺下。稍微往後退一點,可能把釣組拉回到10到20釐米,以確保雙鉤在前墜在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