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不是豆漿和炸雞,竟是家長的無知

2021-01-19 91育兒吧

中國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不是豆漿和炸雞,竟是家長的無知!

小晶有一個朋友注意到,她9歲的女兒比其他孩子矮得多,非常擔心,在誇張的廣告宣傳下,她花了200元人民幣購買了兒童補鈣產品。

然後,正如廣告中所說,她長高了,但不久女兒也表現出了這個年齡不應該的東西:10歲時,她的胸部開始發育,她有月經,在被送往醫院進行測試後,事實證明該產品是兒童早熟的健康產品。

不僅如此,而且由於發現時間太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女兒成年後身高將不能超過150釐米。

實際上,二百元這麼便宜的藥物,怎麼可能會有長高的作用,200元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早熟青春期。

父母為了讓孩子長高,卻導致孩子身體上永久的缺陷。

性早熟在許多年前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陌生的詞,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但是最近在報紙等許多媒體上經常見到。

在我們的國家,大約有530,000名兒童性早熟,更令人恐懼的是,諮詢比例不到30%。

性早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1、骨骼停止生長

早熟的青春期導致骨骼成熟加速,表皮的早期癒合以及生長周期的顯著縮短,從而影響成年兒童的最終身高,因此,大多數早熟的青少年都比正常的成年人矮。

2、導致心理問題

性早熟的青少年會導致青少年的精神和行為問題。心理問題可能比疾病本身更為嚴重,特別是在「談論性變色」的教育和社會環境中,性早熟的青少年由於其「差異」而過早沉思,這可能是一個負擔。

3、性行為提前

性早熟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並不完全一致,另外,患者年輕,社交經驗少,自我管理能力低,過早戀愛,早孕和早婚的風險增加。

同時,性侵犯的風險會增加。

4、可能會有器質性病變

性早熟的青少年可能是腫瘤的徵兆,尤其是對於男性的性早熟的青少年。大約10.8%的早熟青少年患有器質性疾病,其中一些是由腫瘤以及腎上腺疾病引起的。

那麼豆漿、炸雞、反季節水果……這些食物會導致性早熟嗎?

網際網路上有一份早熟食品黑名單,將豆漿,蜂蜜,羅馬鬥獸場甚至奶粉推到了最前列,實際上,謠傳食品不會引起性早熟。

有傳言說兒童不能喝豆漿,因為大豆包含有一種雌激素,攝入過多會導致兒童早熟。許多人認為這是真的,因為人們總是聽到「激素」這個詞。

人體中的雌激素和雌激素是兩個也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調節激素水平的概念,如果孩子的雌激素含量不足,它將是「最高」,如果雌激素水平過高,它將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併減少。

另外,大豆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固有地非常有限,用水稀釋以製成豆漿或豆製品將進一步降低其含量。因此,孩子正常喝豆漿是完全可以的,父母不必擔心太多。

總結:

性早熟的現象在這個時代不可避免地會越來越多,家長在焦急的時候,也要冷靜地找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

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自身的問題,才可以對孩子未來的健康以及發展做出良好的培養。

相關焦點

  • 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不是炸雞和豆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中心主任鞏純秀教授表示,兒童性早熟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女孩在8歲前乳房發育,男孩在9歲前出現陰莖或睪丸增大等第二性徵發育,就可以認定為性早熟。性早熟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的性早熟發病率約為0.43%,全國約53萬名患兒。
  • 中國家庭之殤: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不是炸雞和豆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中心主任鞏純秀教授表示,兒童性早熟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女孩在8歲前乳房發育,男孩在9歲前出現陰莖或睪丸增大等第二性徵發育,就可以認定為性早熟。[2]性早熟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的性早熟發病率約為0.43%,全國約53萬名患兒。
  • 中國53萬幼兒性早熟:毀掉兒童的不是豆漿和炸雞,而是家長的無知
    隨著現在生活物質條件的提高,家長們對孩子也是各種捨得。對孩子的吃,穿,住,用行都是選擇最好的。家長們認為只有在價格上貴了,品牌過硬了,這些東西就是好的。沒必要看他們的產品介紹。盲目跟風與別人。53萬兒童性早熟,傷害孩子的不是豆漿炸雞,真正的元兇常被忽視而最近兒童用品引來了眾多網友和家長的關注。 前段時間,河北定州的一名兩歲幼兒。
  • 喝蜂蜜、喝豆漿……孩子性早熟是吃出來的?真相是………
    性早熟這個令家長聞之色變的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中我家孩子個子不高,是不是性早熟?在這個年齡界定基礎上,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及早察覺孩子的性早熟。首先,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可以直觀地發現他/她是否出現第二性徵;其次,八九歲的孩子在短時間內突然長高,比如一個月突然增高了1釐米,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
  • 它看似對身體很好,其實是孩子「早熟」主因,很多父母還不知道
    李女士的女兒經過診斷,確實是「性早熟」,具體原因可能與平時的飲食習慣有關,醫生說,早熟並不一定是好事,容易給孩子身體和心理造成雙重傷害,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並著重指出幾個生活中容易引發早熟的食物,建議父母不要經常給孩子吃。
  • 七八歲就進入青春期 全球孩子都面臨性早熟
    據統計,中國學生的青春期已經由過去的12歲左右提前至10歲左右。  全球孩子都面臨性早熟  其實,中國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並不是個體現象,全球的孩子們都在遭遇早熟。英國一項統計發現,從1860年到2010年,女孩性成熟時間提前了6年,男孩至少提前了2年。
  • 10歲孩子宅家4個月胖30斤?康貝貝博士:當心引起性早熟!
    更嚴重的是,小林的胰島素指標已經變高,可能誘發糖尿病,如果繼續胖下去,還可能導致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甚至性早熟。對此,康貝貝博士鄭重提醒各位家長:別把孩子肥胖不當回事,小心孩子性早熟!02性早熟的判斷標準事實上,兒童性早熟的表現一般而言並不是非常明顯,所以很多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特別細心的話
  • 喝蜂蜜、喝豆漿、陪睡……這些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真相是……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性早熟?有家長說是吃出來的,於是讓孩子拒某些食物千裡之外;有家長說是生活習慣導致的,於是強迫自己與孩子必須改。實際上這些關於性早熟的傳言並不靠譜。反季蔬果會導致性早熟嗎?不會!蔬果的美味別錯過激素能一夜之間催熟植物,是否也會把孩子催熟,許多家長對反季蔬果很排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教授範志紅:把植物催熟的植物激素,和讓孩子性早熟的動物激素,完全是兩碼事。使女孩提前發育的激素是雌激素,是動物激素,和植物的催熟劑從化學結構到生理功能都不是一回事。
  • 男孩性早熟比較隱蔽,幾大危害不比女孩差,很多父母還毫不知情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飲食結構以及外部環境的改變,兒童的發育時間普遍提前,越來越多的兒童出現性早熟。根據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性早熟患兒已突破53萬,而在這些患兒中,男孩的往往更隱蔽。
  • 我國有53萬兒童性早熟,這些「元兇」食品,你可能正在給娃買
    作為家長,孩子的身體健康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雖然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我們面臨的健康威脅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兒童性早熟。據統計,目前我國兒童性早熟者佔比0.43%,看著這個數字可能覺得不是很大,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算下來性早熟的兒童數據已經高達53萬之多。
  • 毓璜頂醫院專家直播4月28日開講:性早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家長需警惕
    因為新冠疫情孩子宅家幾個月,不能出門運動也少,有家長發現孩子的個頭沒見長,體重倒是長的飛快,家長們對此都比較擔心,短時間內增胖以後會對孩子身體發育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平均100個孩子中就有1個性早熟,早發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長7cm
    很多家長都喜歡比孩子的身高:「人家比咱們孩子高,是不是咱家寶寶沒長好呢?」 因為近兩年身高長得慢,11歲的女孩樂樂被媽媽帶到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就診,醫生了解發現,樂樂月經來潮已經兩年,骨齡已經14歲左右,屬於性早熟。
  • 9歲女孩身高已長到1.4米 背後原因竟是性早熟
    經過骨齡、B超等檢查,醫生診斷,小熙是性早熟,過早發育,成年後,身高可能最多只能達到1.5米,而且月經也快來了。得知這一檢查結果,小熙的爸媽差點崩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金獻江說,這孩子很可能就是中樞性性早熟,全身發育已經進入青春期,而且發現時間比較晚,情況比較嚴重,只能通過藥物治療,延緩骨骼閉合,並配合運動來推遲發育。
  • 家有男孩要注意:四個習慣易讓兒子性早熟,兩大危害不比女孩差
    文 | 幸孕姐性早熟,是近年來讓無數家長聞之色變的的一件事,但大多家長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女孩身上,而忽視了男孩,以致發現問題時,已經較難採取挽救措施了。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男孩也會「性早熟」1、《上海青少年性早熟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性早熟的兒童佔青少年總數的3%,即100個孩子中約有3個性早熟,而在這3個兒童裡面,就有一個可能是男孩。
  • 擔心孩子性早熟該怎麼辦?這幾類食物是罪魁禍首,家長要少買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不管是吃的用的還是穿的,都要比以前好得多,再加上現在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比較少,孩子就是他們的掌中寶心頭肉,因此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在孩子的飲食上也是盡其所能給他最好的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但是我們眼中所謂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比如說現在有很多小孩子就出現了性早熟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
  • 兒童性早熟怎麼辦?廣州六一兒童醫院來支招
    在這個依然談性色變的時代,談起孩子的青春期性早熟話題,無疑依然是讓人難以開口的。可是客觀的事例和數據無不一次次刷新你的認知,迴避和忽視只會讓你在現實面前更加的手足無措。據疫情後逐漸恢復正常診療的廣州六一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粗略統計:疫情後他們門診出現了看病的小高潮,在看內分泌疾病的大約100個兒童中,1/3是看性早熟來的,「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
  • 【兒童早熟】7歲女童胸部疼痛,差點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近日,廣州天使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個7歲的小女孩,劉天姣主任發現孩子已經有乳房發育。家長起初並不在意,在劉主任反覆強調下做了相關檢查,發現小女孩已經有乳腺組織發育,盆腔彩超已有多個卵泡,性激素檢查也有變化,骨齡提前4年,診斷為兒童性早熟。
  • 8歲女孩性早熟身高預測不超1米5 元兇竟是塑料飯盒
    (圖源攝圖網)「每當有孩子確診性早熟,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思日常飲食是否存在過錯,絞盡腦汁回憶孩子到底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其實除了食物,還有一樣大家完全想不到的東西有關,就是裝食物的容器。」進入4月份,號源通常提前一周就被秒殺,2/3是來看性早熟的孩子,其中九成是女孩,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10歲。這些患兒中,有的是遺傳,有的是找不出原因的特發性性早熟,汪笛一問,這些孩子基本都用塑料餐盒。塑料製品中通常存在一些類雌激素的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酯、雙酚A等。進入兒童體內後,身體不容易識別,可導致內分泌紊亂。除讓女孩性早熟,還會使男孩性發育遲緩、精子生成障礙、精子活力下降等。
  • 專家稱兒童性早熟與肥胖有關(組圖)
    要想回答食物中的成分與性早熟的關係問題,需要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  性早熟門診人滿為患  每逢周五下午,位於上海閔行區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二號門診樓的高級專家門診都熱鬧非凡。  8月13日,候診區的十排長椅上坐滿了家長,嬰兒的啼哭和兒童的呼叫不絕於耳。這種場面常年如此。  這裡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來看蔡德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