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潛式海洋氣象探測無人艇研究獲進展

2021-01-08 中國網

日前,我國半潛式海洋氣象探測無人艇研究成果入選《大氣科學進展》今年第四期封面文章。

據悉,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無人艇研發團隊成功研製了一款基於自控駕駛的半潛式海洋氣象觀測專用無人艇。該艇為半潛式結構,艇身大部分處於水線之下,可有效降低海浪對艇體的影響,並具備自扶正功能,進一步提高惡劣海況下的作業能力。

2016年以來,該艇在淮河和渤海開展了一系列河試和海試,驗證了無人艇的功能、技術成熟性和業務化可行性,獲得了實時氣象觀測數據、海表溫度和海上邊界層內的溫度、溼度、氣壓等參數。

系列試驗成功表明,半潛式艇體結構設計結合自動航行控制、實時衛星數據通訊、氣象水文自動觀測等技術,使得該艇能夠勝任遠距離、長航時、複雜海況條件下作業任務,可開展遠海氣象與水文多要素探測,實時監測海上大風、大霧和雷暴等天氣和海溫、海鹽、海流等環境參數,有助於研究海—氣相互作用、海氣界面感熱和潛熱通量的估算、海洋邊界層模擬和海洋衛星產品驗證等。(鍾啟文)

相關焦點

  • 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獲取觀測數據
    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獲取觀測數據 2020-08-07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我國科學家從半潛式無人艇發射探空火箭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報導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大氣科學進展》上發表文章稱,中國科學家首次從一艘半潛式無人艇上成功發射一枚探空火箭,這種火箭可將氣象儀器帶到8000米的高空中,從而對探空氣球無法到達區域的天氣進行觀測。
  • 為探測海洋氣象,中科院讓半潛無人艇發射探空火箭,海軍飯碗被搶
    其研製的一艘半潛式水下無人機,成功發射探空火箭。可用於在嚴峻海況下進行氣象觀測。為何我們要發展民用的海基探空火箭發射平臺呢?和傳統的氣象氣球進行對比,探空火箭的特點就是更高的探測空域,更快的探測速度不過缺點同樣顯而易見,對發射場地的配套設施建設要求很高。受此限制,多數情況只能選擇陸基的氣象火箭發射方式。探空的火箭的探空高度可達 8000 米(2.6 萬英尺)。
  • 收集海洋數據更便捷!英媒關注中國首創無人艇發射氣象火箭
    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科學家利用半潛式無人艇發射了一枚氣象觀測火箭,這是世界上第一例以氣象學研究為目的同類發射。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31日報導,這臺無人駕駛半潛式航行器是專為施放能夠到達超出氣象氣球飛行高度的儀器所設計的。
  • 世界上首艘能發射探空火箭的無人艇,究竟是為了監測什麼?-虎嗅網
    年6月13日,在項目負責人陳洪濱研究員的帶領下,半潛式海洋氣象觀測專用無人艇在河北樂亭附近海域開展了海上探測試驗,首次在無人艇上發射了探空火箭,並獲取了世界上首條無人艇火箭探空廓線。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半潛式海洋氣象觀測無人艇在淮河和渤海開展了一系列河上和海上試驗
  • 中國無人艇完成世界壯舉:「鯊群」式攻擊堪稱敵人的噩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開始研究無人艇了,現如今各項技術已經成熟,海軍部隊裡無人艦艇的影子也隨處可見。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涉足無人艇領域較早、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無人艇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可謂前景寬廣。早在2000年,美國海軍「科爾」號驅逐艦就遭遇一艘載滿炸彈的無人艇襲擊,造成17死39傷的慘劇。而隨著科學技術進入了智能化時代,無人艇技術也得到了發展。
  • 半潛式武庫艦令海軍火力升級
    近期,美國《大眾科技》雜誌網站《中國正在發展理論家夢想的軍艦——半潛式武庫艦》一文披露了中國在武庫艦領域的探索。    《大眾科技》提到,中國正在設計一種可攜帶數百枚飛彈的半潛式武庫艦,可以攻擊陸地、海上、空中、水下的目標。該艦屬於潛浮式高速單體水翼穿浪複合船(HSWPVW),採用獨特的雙艦橋結構,艦體前後各有一對水翼,可在水面高速滑行。
  • 伊朗打造半潛魚雷艇應對美航母,配備高速魚雷,隱蔽性更高
    其中,備受伊朗軍方重視的"佐勒法加爾"半潛式魚雷快艇就是為對付美國航母而量身打造的秘密武器。據了解,儘管這款快艇僅有22噸,卻擁有38節的航速。與此同時,兼具微型潛艇性能設計的它還具有潛航功能,加上324毫米魚雷的巨大威力,完全可以在潛航突襲中對巨型航母造成致命一擊。可以說,在海上實力不對等的前提下,伊朗這種「以小博大」的戰略,的確有可行之處。
  • 中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在海門交付
    18日上午,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中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正式成功交付,並被命名為「深藍探索」。該平臺擁有超高強度系泊鏈、高效鑽井系統集成應用等多項國內和全球首制的創新技術,將成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新力量。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交付
    2021-01-14 19:48:46 來源: 龍de船人 舉報
  • 美媒曝渤海重工正在打造未來終極海戰神器:半潛武庫艦!
    半潛武庫艦美國海軍情報中心分析,繼055大驅之後,中國海軍可能正在為一艘經典戰艦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正在研究滿載數百枚飛彈的半潛武庫艦的可能性,這種武庫艦能夠隱藏海洋表面以下使敵方雷達無法探測到。半潛武庫艦這些半潛武庫艦概念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進行,但預期正在建設中。根據美國大眾科學的分析,半潛式武庫艦的「概念原型證明正在渤海造船重型工業公司建造,將於2020年後推出。渤海重工也是中國唯一製造核潛艇的地方,094,095.096全部在這裡建造下水。
  • 全新半潛式基礎獲歐盟贊助,開發者詳解四大優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由歐盟Horizon 2020贊助的全新浮式風電示範項目將於下月籤訂贊助協議,這標誌著該項目即將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該項目名為FLAGSHIP(旗艦),由Iberdrola牽頭,採用Olav Olsen設計的半潛式基礎「OO-Star」。項目目標是通過規模化、產業鏈升級等方式,使浮式風電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在2030年前下降到40~60歐元/兆瓦時的水平。那麼,OO-Star基礎有什麼獨到之處呢?Olav Olsen給出了他們的說法:1、可擴展性。
  • 全新半潛式基礎獲歐盟贊助 它到底有哪些優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由歐盟Horizon 2020贊助的全新浮式風電示範項目將於下月籤訂贊助協議,這標誌著該項目即將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該項目名為FLAGSHIP(旗艦),由Iberdrola牽頭,採用Olav Olsen設計的半潛式基礎「OO-Star」。項目目標是通過規模化、產業鏈升級等方式,使浮式風電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在2030年前下降到40~60歐元/兆瓦時的水平。那麼,OO-Star基礎有什麼獨到之處呢?Olav Olsen給出了他們的說法:1、可擴展性。
  • 航天科工三院雷射雷達填補國內氣象環境監測空白
    原標題:航天科工三院雷射雷達填補國內氣象環境監測空白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小型相干都卜勒雷射測風雷達完成原理樣機實現,標誌著該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小型相干都卜勒雷射測風雷達是35所氣象環境雷射雷達系列產品之一,目前該類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仍處於空白階段,可應用於氣象探測、環保監測、海洋勘探、空軍、海軍等部門,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該產品是35所國家火炬計劃產業示範類產品之一。
  • 工業之美|全球第一艘半潛式海上風電重吊船,可以運載施工兩不誤
    OHT官方網站顯示,Alfa Lift是具有半潛式重型運輸能力的重型起重機安裝船,預計2021年年初交付。它將配備一臺3000噸的主起重機,一個超過1萬平方米的智能甲板,擁有動態定位系統,可容納100人。與現有常見船隻相比,Alfa Lift將半潛式運輸船的優勢與大型主起重機結合在一起,能夠在半潛的狀態下進行吊裝作業,安裝所有類型的底部固定式海上風電基礎。
  • 海洋測繪的分類及應用
    表層採樣取樣和柱狀採樣藉助採樣器取樣或鑽孔取芯,通過實驗室分析獲得,存在著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而淺地層剖面測量藉助聲波回波特徵與底質的相關性實現底質探測,具有探測底質效率和解析度高的特點,是傳統底質取樣探測的一種很好的補充方法。單道反射地震可為地質構造調查研究、海上基建項目選址、填海及航道疏通工程可行性研究等提供依據,也被應用於海底管線、隧道和各種掩埋物等的調查研究。
  • 中學生競賽知識點:海洋技術|第二屆海洋知識競賽_網易新聞
    該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用於海洋開發利用的試驗型應用衛星。通過對海洋水色要素(葉綠素含量、懸浮泥沙)的探測,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開發和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服務。6.人類從海豚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海豚在海水中靠聲音探測目標、尋找食物、導航定位和進行聯繫。人類以海豚為師,研製出了利用水下聲波探測水中目標的儀器——聲吶。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偏振光電探測在醫療、環境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二維結構材料是實現該功能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其中,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鐵電體不僅表現出強烈的結構各向異性,而且鐵電自發極化形成的內建電場利於光生載流子分離,在偏振光電探測方面獨具優勢。
  • 大陳島上一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 上海台州攜手「捕捉」颱風
    原標題:上海台州攜手「捕捉」颱風 立於山巔,眺望東海,12月3日上午,在東海之濱的台州大陳島上,一個專門「捕捉」颱風的氣象基地——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大陳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並投入運行,標誌著大陳已成為我國華東區域颱風探測研究又一重要平臺,填補了東海颱風海洋探測的部分空白。
  • 農業 水務 氣象
    寶安區龍華街道、觀瀾街道發生疑似人感染豬鏈球菌病例後,市農林漁業局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防控豬鏈球菌病工作;加大動物檢疫工作力度,對全市畜禽養殖場、批發市場、屠宰場和農貿市場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不留「死角」;積極配合市疾病防控中心開展相關調查工作,重點了解患者採購生豬肉品來源以及肉品有無經過檢疫等情況;組成4個專項檢查小組,對全市生豬養殖場、屠宰場、生豬批發市場和肉品凍庫進行全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