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增長翻倍 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已開啟

2020-12-04 騰訊網

【今日導讀】

增長翻倍 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已開啟;

企業兼併重組步伐加速 煤炭價格連續上漲;

全球藥企新冠抗體療法扎堆「衝刺」;

全球最大功率12MW海上半直驅風力發電機重磅首發;

均勝電子新增近130萬輛大眾電動車BMS訂單。

【主題詳情】

增長翻倍 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已開啟

乘聯會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0.2萬輛,同比增長105%。同時,9月新能源車市多元化發力,上汽通用五菱24386輛、比亞迪19048輛、特斯拉中國11329輛,分列新能源三強。

新能源「人氣王」宏光MINI EV持續保持熱銷勢頭,9月銷量達20150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增長最快車型。放眼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已經開啟。歐洲2030碳排放目標擬將由40%提升至55%,新能源汽車產銷基準將從615萬提升至825萬輛,增加34%。國內來看,近期國常會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量」提供了參考依據: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國信證券分析指出,伴隨國內市場特斯拉model3、比亞迪漢、小鵬P7等熱銷車型放量以及支持政策預期加強,國內市場呈現產銷兩旺趨勢,產業鏈部分環節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行業龍頭受益於集中度提升以及大客戶放量趨勢。

A股上市公司中,國軒高科為宏光MINI EV供貨動力電芯。星源材質是比亞迪「刀片」電池隔膜的主要供應商。金力永磁與特斯拉公司籤署採購協議,為特斯拉公司提供稀土永磁產品。

企業兼併重組步伐加速 煤炭價格連續上漲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12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綜合交易價格指數為126.45點,環比上漲0.43%。其中動力煤交易價格指數為113.12點,環比上漲0.75%,自9月14日後連續3期上漲。此外,據媒體報導,中國海關部門告知一些工廠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

日前,山西省決定聯合重組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同步整合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相關資產和改革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組建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併完成後,晉能控股集團將一躍成為超大型煤電企,成為僅次於國家能源集團第二大煤炭企業集團,這是山西省繼2020年4月焦煤集團吸收合併山煤集團,又一重大國企改革動作,也是繼7月山東能源集團和兗礦合併後又一行業重大重組事件。華西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從供需來看,若國內供給(內蒙古倒查二十年煤管票偏緊)和進口煤限制政策不變,在港口庫存健康及運輸受限(大秦線10月秋季檢修)的情況下,10月煤價仍有較強支撐。

A股上市公司中,主營業務包括煤炭的有平煤股份、大同煤業、山西焦化、山煤國際等。

全球藥企新冠抗體療法扎堆「衝刺」

據財聯社10月12日報導,繼再生元和禮來製藥上周向美國FDA申請緊急使用許可後,阿斯拉康於上周發布聲明,公司研發中的長效新冠病毒中和抗體AZD7442將在「未來幾周內」開始Ⅲ期實驗。韓國生物製藥企業賽特瑞恩周一也確認已收到監管部門對於實驗性抗體療法CT-P59進入臨床Ⅲ期實驗的許可。

藥企新冠抗體療法扎堆「衝刺」,外界對於抗體療法有望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周投入抗疫一線的期待正在不斷升高。國金證券趙海春指出,在疫情結束和疫苗上市並大量供應之前,作為潛在的最可能有效對症藥物的中和抗體,將成為有支付能力的患者和需要短期預防的人群的首選,一經上市,將存在數十億到過百億美元的市場。上市公司中,君實生物所研發的JS016抗體產品是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潛在中和抗體藥物;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Hengenix Biotech的中和抗體HLX70用於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FDA批准。

全球最大功率12MW海上半直驅風力發電機重磅首發

10月12日,由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自主研發的12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重磅發布。清華大學教授、評審組組長柴建雲代表評審組專家充分肯定了該電機的設計方案,表示該電機是目前全球單機功率最大的半直驅風力發電機。該機型額定功率達到12MW,在上一代10MW機型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發電量提升20%。

全球海風市場爆發在即,2019年全球新增海風裝機同比增長36%至6.1GW,累計裝機同比增長23%達27.1GW。招商證券遊家訓預計,2021-2030全球海風年均裝機中樞為12GW,較之前十年的年均新增裝機中樞3.1GW同比增長286%,國內企業將更加深入的參與全球海風競爭。上市公司中,明陽智能為國內海上風電機組龍頭,2019年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訂單容量排名第二;東方電纜國內海洋纜專利數第一,海纜產品廣泛應用於風力發電行業。

均勝電子新增近130萬輛大眾電動車BMS訂單

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均勝電子近日獲得大眾汽車中國區MEB平臺新增車型的電池管理系統(BMS)業務訂單,預計將於2021年8月開始量產,此次將新增為近130萬輛MEB平臺純電動車型提供電池管理和監測單元產品。據了解,作為大眾汽車中國區MEB平臺量產車型的BMS獨家供應商,均勝電子獲得的訂單累計已超過100億元。(記者 羅禕辰)

相關焦點

  • 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說易行難
    不管原油需求增長還是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中國都是未來國際油市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月初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我國已開始研究制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另據報導,吉利汽車已訂立了在2020年將新能源車的銷售佔比提升至九成的目標。  目前,計劃禁售燃油車已在全球範圍形成趨勢。
  • 新能源汽車主題歷史復盤啟示
    ①漲勢:產業鏈龍頭未形成,上市公司以中小市值為主,表現為普漲(標的池市值平均增長1.83倍,其中市值超100億的(截至10H1末,佔比24%)增長1.88倍,差異不大)。其中09年核心標的相對萬得全A平均漲幅約53%,約75%標的股價翻倍;10年新能源車指數(廣發策略自定義)相對漲幅29.2%,中遊電池、上遊資源領漲。
  • 12月18日主題前瞻
    明日主題前瞻 1、鋰電池|據報導,國內固態電池生產商輝能科技透露,2017-2018年企業試產第一代固態動力電池,2020年將實現第一代固態動力電池1GWh的產能。
  • 汽車12月銷量「雙增長」,生豬企業密集披露銷售數據丨明日主題前瞻
    建議關注:出欄增長確定性比較高、成本管控實力較強的養殖企業。 相關個股: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 汽車行業12月銷量同比、環比「雙增長」,產業鏈景氣延續 1月6日,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2020年12月,汽車行業銷量預估完成280.2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5.4%;細分車型來看
  • 奔馳品牌領跑中國豪華車市場:浪潮中從容不迫的三叉星徽
    特斯拉和蔚來,兩個分別來自美國和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在電動化浪潮中意氣風發。再看傳統車企,相比新勢力,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在過去兩年間經歷了電動化的第一輪遭遇戰,各自試探性地推出了首款電動車之後似乎都沒有更多的大動作。但事實上,正在經歷大象轉身的傳統豪門都在各自謀劃著更大的布局,為更大規模的電動化戰役積草屯糧。
  • 我們與豐田副社長聊了聊汽車電動化和未來出行
    記者 | 周純粼1出於對能源的焦慮和環保法規的壓力,雖然幾乎所有的汽車製造商都給予了電動車前所未有的「熱情」,但82歲的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有它自己獨特的理解。在東京車展前夕,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兼CTO寺師茂樹為全球媒體解讀了豐田電動化戰略背後的思考。在豐田的理解中,電動化車型只有普及才能對環保做出貢獻。
  • 本田電動化的真正含義:混動是電動化核心,純電動解決日常通勤
    01,混動是電動化戰略的核心第一句話是——「今後我們將以e:HEV為核心,進一步加速推進電動化事業。」這是前半句,媒體提及更多的是後半句——「爭取到2030年Honda全球汽車銷量三分之二實現電動化。」但顯然,「以e:HEV為核心」才是重點,才是「題眼」。
  • 通用汽車計劃搶佔電動化市場,1773億人民幣花在哪裡了?
    汽車電動化已經是全球趨勢,全球所有車企都在搶佔先機,要知道特斯拉的如今在全球地位已然不可小覷,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搞得老牌車企情何以堪。此外,大眾、豐田等傳統車企紛紛發布電動化策略。
  • 開啟全面電動化 上汽大眾ID.4 X正式投產
    上汽大眾ID.4 X投產儀式在位於安亭的新能源汽車工廠舉行,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而新建的工廠。該工廠採用了大眾全球最先進的數位化生產技術,可實現數據協同和智慧生產,ID.4 X的投產開啟了上汽大眾全面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新篇章。
  • 2020年在華壕擲40億歐,大眾汽車集團起舞電動出行、樹逆勢新典範
    可以說,在今年如此複雜艱難環境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全年銷售業績優於行業整體平均水平,著實不易。此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堅決看好在華市場,在2020年攜手中國合資企業夥伴共同在華投資40億歐元,加速布局電動出行產業,全力推進全球電動化進程,並積極推進「goTOzero」戰略,致力於與中國共塑碳中和之新未來,是真正逆勢起舞的大格局者。
  • 汽車電動化或導致日本20萬人下崗
    原標題:汽車電動化或導致日本20萬人下崗   據報導,在控制氣候變化和利用技術重塑商業方面,電動汽車都是一個突破。
  • 新能源汽車加速資源整合,sumida世紀風華電子元器件應用爆發在即
    今年開局,向上尋求發展的全球新能源汽車電動化趨勢,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按下了「暫停鍵」。在兼具挑戰與壓力的局勢面前,強者恆強,弱者愈弱,中國汽車產業的洗牌也在悄然行進。一些具有前瞻目光的汽車品牌,在抓住機會迎頭趕上的同時,也加速了行業資源的整合,破解市場困局。
  • 任澤平: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上演了一幕冰與火之歌,行業分化加劇。一邊是通用、福特等巨頭陸續裁員,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緻雪鐵龍合併、傳統車企抱團取暖,另一邊新勢力代表特斯拉國際化加速、年銷量近40萬、同比增長50%。
  • 不忘初心的豐田 電動化的步伐正愈加豪邁
    電動化已成為汽車行業大趨勢,此前一直專注在混合動力和氫能源動力研發的豐田汽車,這幾年也已將重點轉移到了純電動領域。很多人都知道,豐田將2020年定位為EV元年,不過並非是一個所謂的新起點,其實在新能源之路上,對從未缺席並有著幾十年電動化技術發展歷程的豐田來說,這不過是水到渠成而已。
  • 汽車界的雅虎,不是豐田而是它,2022年挑戰合資前三
    當全球網際網路加速轉向技術驅動內容時,雅虎這個曾經的全球網際網路霸主卻回歸傳統,將大量精力放在了人工做內容之上。這也是為什麼谷歌、Facebook,甚至百度、微信都能坐享網際網路風口紅利,而雅虎卻銷聲匿跡的重要原因。同樣地,像諾基亞、柯達、IBM等曾經的行業霸主,也被時代浪潮衝到海底。這些曾經牛逼哄哄的企業,還沒與真正對手展開廝殺,就被時代狠狠地拋棄。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完成從0到1的蛻變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完成從0到1的蛻變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5:41:54 經歷了10年的起伏波瀾,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完成了從0到1的蛻變,正在進入全面市場化的轉折點
  • 更有個股股價已翻倍 憑啥這麼牛?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收盤時,歌爾股份年初迄今累計漲幅為102.30%,股價於年內實現翻倍。從未來趨勢來看,新基建、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消費電子的光學創新和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科技趨勢最確定的方向。  《八佰》掀起傳媒板塊漲停潮  除了電子板塊,傳媒板塊也是今日較為吸睛的板塊。  截至收盤,申萬一級28個行業板塊悉數下跌,僅傳媒板塊逆市上漲,板塊內部更是掀起漲停潮。
  • 現代汽車集團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全球首發亮相
    現代汽車集團全新發布具備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致力於繼氫燃料電池車之後,在純電汽車領域同樣確保領先的市場地位。
  • 兩會好聲音丨青島市政協委員吳新振:大幅增加交通工具電動化比例...
    對此,長期關注能源領域的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吳新振感到意義重大,此次上會他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大幅增加交通工具電動化比例的提案。吳新振說,結合交通工具現狀,我們應該認識到使用電動交通工具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點,這需要圍繞碳中和目標採取有效措施大幅增加交通工具電動化比例。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要改變交通工具的增長方式。在生產、購置交通工具時,減少傳統能源交通工具數量,增加電動化交通工具比例。積極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交通工具產業,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分析:擁抱大時代,把握三主線
    長坡厚雪好賽道,全球電動化大時代到來1.1. 中國:從政策驅動邁進產品力驅動(略)1.2. 歐洲:政策+平臺,傳統車企崛起(略)1.3. 全球:汽車電動化的大時代已到來全球新能源車已實現正增長,2020 年銷量預計將達 280 萬輛。從全球整體銷量來看,2020 年 11 月份銷量近 40 萬輛,延續了 10 月持續高增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