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性研究:全球氣候變暖 將致數億兒童營養不良

2021-01-16 環球快報網

近年來,氣候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項國際性研究揭示了氣候問題對兒童帶來的新影響。

據外媒報導,由美國佛蒙特大學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指出,與與貧窮、衛生設施不足和教育不良等傳統問題相比,氣溫升高對兒童飲食及營養發育帶來的危害相等甚至更大。

飲食多樣性是聯合國為衡量飲食質量和微量營養素攝入量而制定的一項指標,像鐵、鋅、維生素A和D等微量營養素對兒童發育至關重要,但全球每三個五歲以下的兒童中就有一個受到營養不良的影響。

該研究通過對亞洲、非洲和南美洲19個國家的107000名5歲及以下兒童的飲食多樣性進行了調查,這也是迄今為止對氣候變化與兒童飲食多樣性之間關係的最大規模調查。

美國佛蒙特大學的梅雷迪思·尼爾斯(Meredith Niles)表示,人們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將會導致人們營養不良。但我們通過分析高溫和降雨兩個關鍵一斯努,發現高溫已經帶來了顯著影響。

研究發現,在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非、西非和東南非洲的六個地區中,有五個地區的飲食多樣性與較高的溫度有關。部分地區的高溫對飲食多樣性的負面影響已經大於教育、水和衛生等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飲食多樣性是通過計算在給定時間段內食用的食物組的數量來衡量的。具體來說,參與研究的兒童平均24小時內只吃了3.2種不同種類的食物。

此外,研究還發現降水量增加對某些地區的兒童飲食多樣性增加有關。如果降水量的增加較為穩定,那麼對兒童飲食多樣性的影響將大於教育、衛生條件改善及森林覆蓋率增加。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19年有1.44億名5歲以下兒童因長期營養不良而受到發育遲緩的影響。其中有4700萬名5歲以下兒童患有消瘦或嚴重營養不良,這是由於營養攝入有限和感染所致。

相關焦點

  • 全球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正在損害兒童的飲食
    一項史無前例的針對10.7萬名兒童的國際研究發現,高溫對兒童營養不良和低質量飲食的影響,與貧窮、衛生條件差和教育差的傳統罪魁禍首相同,甚至更大。這項涉及19個國家的研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關於氣候變化與兒童飲食多樣性之間關係的調查。
  • 全球變暖使次生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危機凸顯,誰是下一個受害者?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家國際組織共同發表報告稱,世界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大約8.2億人將持續處於飢餓狀態。此次糧食危機將至少影響27個國家,這或許是50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糧食危機。農業自古都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現代農業也氣候、降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過人類活動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更讓全球變暖帶來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層出不窮。
  • 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7個簡單應對方法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複雜的潛在影響,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導致植物生長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
  • 專家稱全球氣候變暖將使東京等大城市消失
    國際在線報導:據紐西蘭先驅報消息,看過美國大片《後天》的人們也許不會忘記影片中描寫的氣候變化帶給美國的深重災難。近日,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學術會議在德國召開,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大衛-金博士在會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將使地球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 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寒潮頻頻來襲?權威解析來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為何寒潮頻頻來襲?具體來看,近日的寒潮受「一北一南」兩大因素雙向夾擊影響。首先是北極海冰因素。北極是冷空氣的「老家」,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2020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值,極地渦旋減弱,難以「固定」冷空氣。
  •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變暖危機或將翻倍!熱帶雨林要變稀樹草原
    據報導稱,在近日北半球多地正遭遇著一個不尋常的全球熱浪。多地氣溫甚至打破了當地的歷史記錄。這種不同尋常的大範圍熱浪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這是否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實際變化?現在,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們提出了更令人不安的變化,溫度飆升引發的全球變暖可以極大的改變地球氣候,即便是堅持了《巴黎協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增長限制在高於工業化前的水平2攝氏度的目標,地球仍然會發生大量危險的改變。
  • 南極出現「西瓜雪」,全球氣候變暖有多可怕?
    當然在這些擔心的背後,其實多數可能與人類的關係都比較密切,這裡面牽涉到了氣候的問題,無論是歷史性的高溫還是如今又出現的「西瓜雪」,這都顯示出了氣候的「警鐘」已經在拉響了,地球真的還在變暖之中,與我們全球變暖的關係非常的大,那我們接下來看看南極的一個基本情況以及全球變暖到底有多可怕。南極歷史性的高溫多高?
  • 海洋加速變暖?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溫度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把更多的熱量留在了地球,致使全球變暖。那麼,儲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變暖了多少?變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學家聯合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熱量,顯示出更快的變暖速度,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現出顯著的變暖。
  • 英著名科學家承認先前研究失誤 氣候變暖被誇大
    但他同時也強調氣候變化仍在發生,只是沒有他此前認為的那麼快速,所產生的影響也沒有他預測的那麼可怕。上世紀60年代,洛夫洛克在就職於美國宇航局期間提出了所謂的「蓋亞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地球上的所有有機物和無機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單一的自調節系統。這個「活系統」自動控制全球溫度、大氣中的氧量、海洋鹽度以及其他因素。
  • 氣候變化系列科普訪談之三:氣候變暖與農業病蟲害
    農業病蟲害與溫度、相對溼度關係特別密切,應該綜合考慮兩者對病蟲害的影響,並進行系統研究。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在不同的情況下對農業病蟲害的影響不同,溫度升高,降雨增多,也就是溫度高,溼度大的條件對大部分病蟲發生、發展是比較有利的。溫度升高,降雨減少,比較乾旱,則對一部分病蟲害是有利的,對另一部分病蟲害是不利的。  溫度升高對農業病蟲害的影響具有地域性。
  • 研究稱氣候變暖對中緯度乾旱半乾旱地區影響更大—新聞—科學網
    蘭州大學研究稱氣候變暖對中緯度乾旱半乾旱地區影響更大   本報訊(記者劉曉倩)近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黃建平課題組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吳召華團隊合作研究發現:全球陸地整體自1900年至今在不斷變暖,累積變暖最劇烈的區域是北半球中緯度生態系統極為脆弱的乾旱和半乾旱區域,該區域近幾十年增溫速率達到了每10年0.4攝氏度。
  • 兒基會:非洲部分國家明年將有1040萬兒童罹患急性營養不良
    新華社聯合國12月30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基會)30日說,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奈及利亞東北部、薩赫勒地區中部、南蘇丹和葉門將有約1040萬兒童罹患急性營養不良。兒基會執行主任亨麗埃塔·福爾說:「對於飽受衝突、災難和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來說,新冠疫情已經把營養危機變成了一場迫在眉睫的災難。我們不能讓他們成為2020年被遺忘的受害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估計2021年將有33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罹患急性營養不良;在奈及利亞東北部,這一數字是80多萬;在南蘇丹,這一數字是140萬。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是真的嗎,全球變暖還將造成什麼影響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氣候研究組織:人類越過紅線 全球變暖已不可逆
    中國網3月14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11日報導,西班牙的科學家阿道夫·艾拉索是從事世界冰川研究的專家,然而近日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無奈地笑著說道:「正如你們所看到的冰川即將融化的事實那樣,我即將要失業了。」這位科學家正在從事冰川方面的研究,他對比了近半個世紀的冰川數據,得出了冰川大幅消退的結論。
  • 英語新詞:由全球氣候變暖到「全球異常」
    在大家都擔心全球變暖的時候,有些地區在近兩年經歷了極度的嚴寒或乾旱天氣。這個時候,用全球變暖(globalwarming)似乎已不足以說明問題,有人說用globalweirding(全球異常)來描述更加準確。氣候可能會更冷,可能會更乾旱,可能會更潮溼,也可能會變暖。如果你不能用這些氣候變化現象作為全球變暖的確切證據,或許你應該改稱其為「全球異常」。全球異常(globalweirding)指全球範圍內極端或無法預知天氣狀況發生的機率在增加。
  • 研究:南極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或加劇全球變暖(圖)
    中新網7月2日電 綜合報導,近期,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自2014年以來「急劇」融化,面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有分析認為,這或將加劇全球氣候變暖。資料圖:NASA在冰川調查任務中,從高空記錄下的格陵蘭島冰川構造。
  • 全球氣候變暖原來真的就是一個大騙局?!
    如果你還是傾向於相信高爾對全球氣候暖化的言論,請考慮一個事實:當他開始他的氣候變化運動,他的私人飛機繞著世界各地飛行;他的財富從2001年的200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億美元 - 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假冒「綠色科技」公司的投資和挪用(貪汙)大量的捐款和貸款。
  • 巧克力將在未來消失?全球變暖危機
    據英國媒體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因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因為氣候越來越難以生存,如果全球變暖,再持續下去,對於可可樹來說,可能會走向滅絕。
  • 都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何寒潮還來得這麼兇猛?
    新華社發近日,寒潮成為了網友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少人也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新聞裡不是常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專家聲音氣候變暖導致氣候更加不穩定實際上,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 松巴島,在被世人遺忘的角落,全球氣候變暖將改變每個人生活方式
    全球氣候變暖,改變了島上農民的生活。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長期乾旱,農作物欠收,青草枯竭導致大量馬匹跟牛死亡。為了謀生,松巴島上的農民不得不學習新的技能,男人開始學習織布,女人開始學習捕魚等等。下面的一組圖,記錄記錄著全球氣候變暖如何改變著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