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黃建平課題組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吳召華團隊合作研究發現:全球陸地整體自1900年至今在不斷變暖,累積變暖最劇烈的區域是北半球中緯度生態系統極為脆弱的乾旱和半乾旱區域,該區域近幾十年增溫速率達到了每10年0.4攝氏度。該項
成果已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
今年初夏,連續降溫讓很多人感到「全球氣候變暖」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黃建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學術界,確實有全球氣候變暖是否增溫停滯的爭論。
該研究小組利用集合經驗模態分解的方法,通過分析全球陸地表面氣溫不斷變化的長期趨勢,從而分離出不同尺度氣候變率的信號,得到長期的變化趨勢,並進一步獲得全球陸地任一格點的地表氣溫變化趨勢演化特徵。
該研究發現,全球陸地整體自1900年至今在不斷變暖。變暖最先開始於北半球的高緯度和副熱帶地區,隨後南半球副熱帶地區開始增暖,而熱帶地區則經歷了一個先變冷再變暖的過程。然而,變暖最劇烈的區域並非以上地區,而是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生態系統極為脆弱的乾旱和半乾旱區域,位於該區域內的亞洲、歐洲和北美大陸則經歷了自1990年至今最為劇烈和快速的增暖。
黃建平表示,該項研究明確指出了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仍在繼續,而且發展中國家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更大。
《中國科學報》 (2014-05-20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