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昨天(25日),深圳實驗學校傳來喜訊,今年9月14日至19日在西班牙舉行的第19屆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中,該校3名學生設計的「腳用鍵盤」摘得最佳創意設計獎,成為首獲該殊榮的深圳學子。為此,記者專訪了載譽歸來的3位小發明家。
講發明
發明靈感源自腳用滑鼠
腳用鍵盤如何誕生?深圳實驗學校高三(7)班的修聰說,這是科技小組成員共同商討的結果,靈感源自師兄發明的腳用滑鼠。
「一個完整的電腦怎麼可以只有滑鼠,沒有鍵盤呢,我們不如試著繼續拓展做個鍵盤,讓殘疾人也能打字吧。」修聰當時的一句話,讓小組裡十幾個同學迸發了發明腳用鍵盤的激情。
2年前,修聰、吳影頎及現在上初三的劉申元所在的科技小組,開始利用業餘時間發明腳用鍵盤。第一代作品採用有機玻璃作為整塊底板,遊戲機按鈕作為按鍵,按照普通鍵盤排列,再配上普通鍵盤的晶片和「按鍵精靈」(一種遊戲軟體,可使一個鍵起到多個按鍵的功能)組成。帶著這項發明,3人參加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於鍵位距離太小,編碼不統一,比賽時演示打字很慢,且頻頻出錯。評委提出意見,「殘疾人使用起來很困難,而且字打得太慢。」
幾番完善終出國門
帶著評委的意見,3人又開始對鍵盤的硬體進行改進,將鍵盤分為兩塊,左右分開使用,並按照人的腳形將鍵位排列成弧形,在原有左右兩塊鍵盤各5個鍵位的基礎上,各增設了空格和回車鍵,方便不同用腳習慣的人使用。軟體方面,修聰在指導老師劉海峰的指導下,決定使用兼容性強而且易學的VisualBasic(VB)進行編程,這是大學才涉及的課程,卻沒有難倒修聰。他到處收集資料,經常泡在圖書館、實驗室、網際網路裡,慢慢地編出了腳用鍵盤特有的程序。這個改進的第二代「腳用鍵盤」一舉摘得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金牌。
接下來要挑戰的是第21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可廣東省科技創新大賽的一位老師建議他們將「腳用滑鼠」與「腳用鍵盤」結合,成為腳用鍵鼠。精益求精,修聰、吳影頎、劉申元決定在賽前1個月內將滑鼠鍵盤結合起來,讓這個作品變得更完美。
吳影頎說,那段時間記憶最深的是熬夜、泡麵、趕工。白天忙著複習功課,晚上研究鍵盤。第三代腳用鍵盤終於在汗水中「浸泡」出來了:滑鼠放在兩塊鍵盤中間,還可以根據個人特點設計喜歡的快捷鍵。為了改進作品,他們還特意到元平特殊學校,請手有殘疾的學生試用,結果反響良好,這讓他們充滿了自信。
雖然拿下了第21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金獎,但評委又對他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人腳的大小不一,鍵盤應該更人性化。根據評委的建議,他們在兩塊鍵盤中間加了一道槽,增加了一個圓盤,讓腳可以放在圓盤上移動,並觸及到每個鍵位。」帶著近乎完美的第四代腳用鍵盤,修聰、吳影頎、劉申元首次代表深圳,踏出國門參加第19屆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
談感受
「我們的設計廣受歡迎」
說到比賽,修聰一臉興奮:「我們的設計廣受歡迎,因為展臺設計得精緻有特色,在來自33個國家的81個參賽作品中,我們富有中國特色的『包裝』就受到了極大關注,越來越多的評委來到這個展臺,現場脫下鞋子,站在樣品上感受鍵盤的操作,之後不少參賽選手和參觀者也排隊試用。」腳用鍵盤成為全場最受矚目的焦點,三位學生也成了場上的明星。現場的各國媒體也爭相採訪,紛紛報導。
「我們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吳影頎笑著說,因為要不停介紹自己的作品,與評委交流,還要不停地接受採訪,他們的英語也流利了很多,由剛開始的「磕磕巴巴」變成現在的「脫口而出」。
說榮譽
該項目正在申請專利
在比賽現場,除了評委、參賽者的參觀,不少企業也投來了關注的目光。修聰告訴記者,當時,還有不少外國企業給他們遞來名片,表示了合作意願。指導3位學生的老師劉海峰表示,目前該項目正在申請專利。
「每年一屆的競賽活動展示了歐洲學生在科技方面的最高成就。」指導老師劉海峰介紹,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是一項國際性青少年科學家競賽,大賽分為生物、化學等學科,在世界級同類型的比賽中,此賽事是代表世界頂級水平的兩大賽事之一。
自1986年該賽事首次舉行以來,我國第三次參加。此次,深圳首次參賽推薦的腳用鍵盤項目就摘得青少年科學家競賽最佳創意獎桂冠,這也是深圳學生首次獲此殊榮。(記者 秦小豔 羅秋芳/文 張定平 實習生 潘慧/圖)
(責任編輯: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