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什麼要聽你的」,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多半是這2個原因

2021-01-08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來看一個寶媽分享的例子。這位寶媽有一個4歲的女兒,原本女兒還算乖巧,但是到了3、4歲的時候,她就變得很不聽話了。

有一天準備出門的時候,媽媽說:「妞妞,你快點穿鞋,我們要出門了。最好是穿涼鞋,外面比較熱」。但是女兒卻在穿鞋這件事情上,和媽媽起了爭執。女兒表示一定要穿好看的繡花布鞋出門,但媽媽覺得天氣熱,不用穿布鞋。

結果在爭執的過程中,女兒老氣橫秋地來了一句:「我憑什麼要聽你的,我就想要穿繡花布鞋」。聽到女兒的話,媽媽頓時有點火大,忍不住罵了女兒幾句。然後女兒就哭了,鬧著不肯出門。

對此,這位寶媽心中也很疑惑,為什麼自己的女兒變得這麼不聽管教呢?是不是變得叛逆了。

其實,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不聽從管教,並非叛逆多半是這2個原因:

①自我意識覺醒了

根據兒童心理髮育的規律,3、4歲左右的孩子會覺醒自我意識,即他們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處於自我意識覺醒期的孩子,腦海裡大多有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然後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會向父母強調自己的存在。為了向父母證明和強調自己的存在,有了想法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很「叛逆」,不願意聽父母的話。

②秩序敏感期到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所謂秩序敏感期,就是孩子疑似有「強迫症」,對事情的順序,物品擺放的位置很固執。就像上文寶媽的女兒一樣,出門一定要穿繡花布鞋,不穿不行。

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剛剛開始認知這個世界,需要身邊的東西和自己記憶中的吻合,他們才有安全感。而一旦這種熟悉的秩序被打破了,孩子內心會很不安。所以他們才會寧願不聽父母的話,都要跟著自己的想法走。

兒童心理成長的變化,會讓他們做出很多在父母眼中是「叛逆」的舉動,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但有的父母會誤會,然後責罵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所以說,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心理。如果父母摸不準孩子的心理變化,不妨看一下這一套《兒童行為心理學》。它一共有2冊。分別是《兒童行為心理學》和《兒童情緒心理學》。

《兒童行為心理學》、《兒童情緒心理學》旨在分析孩子做在心理髮育期間,做出的某種行為及其背後對應的心理因素,以及兒童情緒背後的心理。讓父母抓準教育孩子的關鍵點,做到更有效地教育孩子。

而且這套《兒童行為心理學》、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情緒認知、情緒分享、情緒調節、情緒溝通四大能力,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建立起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套《兒童行為心理學》原價79.8元,現在優惠價只需要35.9元。花一件衣服的錢,就可以買到一本讓父母和孩子受益良多的教育書籍,父母何不嘗試一下呢?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文章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溝通方式錯了,孩子就不願意說,更不願意聽父母說
    常常聽到父母抱怨,為什麼教育孩子說了無數次,他都聽不進去,更不會改正呢?回想父母與孩子談話,溝通交流的時候往往充滿惱怒和火藥味,原因就在於暴力溝通。「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磨蹭,急死我了!」「你一點都不聽話,你看人家孩子都是那麼乖/那麼懂事/學習那麼好!」
  • 溝通方式錯了,孩子就不願意說,更不願意聽父母說,溝通方式錯了
    常常聽到父母抱怨,為什麼教育孩子說了無數次,他都聽不進去,更不會改正呢?回想父母與孩子談話,溝通交流的時候往往充滿惱怒和火藥味,原因就在於暴力溝通。「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磨蹭,急死我了!」「你一點都不聽話,你看人家孩子都是那麼乖/那麼懂事/學習那麼好!」
  • 當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家長的四大解題思路
    曾經我們年少叛逆的時候,難免會問爸媽一句:「我為什麼聽你的?」如今,報應來了,我們的孩子也叛逆地問了這句話,難道你要用你爸媽那個態度跟他說,因為我是你媽?當年你聽到這個回答服氣嗎?不服,甚至有一絲想脫離母子關係。
  • 「你要聽公公的話和我分開?」丈夫:爸都80歲了,我不能不聽
    那些因父母而離hun的男人,最後都怎樣了? 包女士最近度過一段很難熬的時間,因為她和丈夫離hun了。離hun的原因很奇葩,不是沒有感情了,不是一方出kui了,而是公公不滿意她這個兒媳。 不滿意她在孫子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工作。
  • 為何老師說孩子會聽,父母說孩子卻不聽?可能是你忽視了對比效應
    父母到底教育到哪個程度,我應該發脾氣,讓他認識到我內心真實的想法呢?在父母教育我的過程之中,我可能承受的範圍是什麼呢?父母所說的話,對於我到底有沒有傷害呢?當孩子長期思考這些問題之後,他們就會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所以,在面對父母的教育的時候,基本上就會沒有任何的感覺。父母的底線是什麼?父母在教育我的時候,到底會說什麼話呢?
  • 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指令?跟孩子玩這五個遊戲,一個月就看到效果
    很多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寶媽可能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坐在都地墊上,媽媽讓他把食物放在垃圾袋裡,孩子不但沒有把食物放在垃圾袋裡,而且把垃圾袋裡面的食物倒了出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孩子聽不懂嗎?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呢?
  • 孩子總是聽不進家長的話?心理學「白熊效應」:反著說效果更好
    我們前面提到的兩桌不一樣的客人,第一位媽媽總是強調讓孩子多吃一些,多吃蔬菜,等等,但是孩子卻沒有按照媽媽說的那樣直接吃很多,這也是因為孩子對於父母的話存在對抗的心理,就是"你想要我這麼做,我就偏不要這麼做"。孩子很多行為都受到了"白熊效應"的影響,比如,我們強調讓孩子家裡的哪個柜子不能開,孩子就會一直想著裡面是有什麼神奇的東西,於是會一直想要開這個柜子。
  • 孩子講不聽,還會強詞奪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內在的和外在的需求首先,要理解孩子的生長特徵,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無論是內心或外在表現,都有他自己的需求,而父母沒有發現孩子這一方面的渴望。例如,早上起床,穿衣、洗漱、早餐,爸爸媽媽先要送孩子上學,再去上班,通常時間都比較緊張,所以父母都忙得團團轉。
  • 為什麼孩子常常聽不到?到底要講幾遍?3個技巧,讓孩子乖乖聽話
    「不是叫你把玩具收起來,怎麼還不動,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一股無名火衝上心頭。相信這種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吧。和孩子講話,怎麼回事?孩子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一個淑女溫柔的媽媽,硬是被孩子逼成了河東獅吼。我還一度的對孩子的聽力產生了懷疑。
  • 為什麼孩子不聽管教,家長是「導火索」,兩招輕鬆應對
    但有些「自由意志強烈」的孩子,對父母的指令保持偏激的態度,拒絕執行的同時,還會和父母爭論幾句,發表自己「蓄謀已久」的「偉大演講」。如果孩子不聽管教,且態度惡劣,作為家長,你又會如何應對呢?父母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不聽管教呢?主要原因是父母對孩子過於約束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漫無目的,無所約束地「踩滿荊棘」,都會給孩子制定各種規矩,讓孩子像風箏一樣在父母的手中「自由飛翔」。
  • 小大人碎碎念:我要聽老師的話
    小哆哆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給她做了牛肉餅早餐。不是指望她成為牛娃,而是希望她跟牛一樣聽話,聽老師的話。然後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我又交代她:「上了幼兒園,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在學校裡聽老師的話,這個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
  • 「我媽是長輩,她說的話你都要聽」「她在逼我離婚,你離不離」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為了孩子可以傾其所有,但人心是複雜的,有些人總喜歡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哪怕在他們成家立業後,依舊不願放手,總喜歡摻雜他們的生活,以至於矛盾不斷,最終還影響到孩子的婚姻。
  • 青聽|「2歲孩子翻箱倒櫃,找媽媽」,原因是……
    蔣美華在路這邊「隔空對話」:「寶貝要聽爸爸的話!」點擊下方視頻,感受淚目的一幕還有這樣一群孩子,用行動給自己的「醫護媽媽」加油。因為他們想:「我要你平平安安回家!」2月6日是徐梓軒5歲的生日,可是她的媽媽肖豔平沒有在身邊,而是去了抗"疫"一線!肖豔平,是湖南一家定點醫院的護士長,從1月20日起,她就一直在一線抗疫。女兒生日這天,她只能通過視頻和女兒聊天。小梓軒對媽媽說,自己許的願望是:「我要你平平安安回家!」
  • 品讀·原創|「你說過,你願意聽我嘮叨一輩子,現在還算數嗎?」
    還是一副書生模樣的他趕緊羞澀地表白:「只是一個詩歌愛好者,算不上才子,我相信自己會愛上這裡的。」她繼續不依不饒道:「那你可得先胖起來,這麻杆一樣的小身板,別幹不了幾年,就累倒了。」他也孩子般認真地回答:「不會的,別看我長得瘦,體質還是不錯的。」「那就多吃飯,多鍛鍊,這辦公室打掃衛生的活兒,你就包了吧。」她半開玩笑地提議,他竟欣然同意了。
  • 別再抱怨孩子自卑膽小了,多半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文丨木棉媽媽許多父母會抱怨:我家孩子很膽小,我家孩子自卑。其實膽小自卑的孩子都有共性,那就是來自家庭的影響。父母影響小時候我膽子很小,連大聲回答問題都不敢,即便那個問題我肯定我的答案是對的,因為我總是害怕出錯。為什麼害怕呢?
  • 孩子總不聽家長的管教?家長是時候換戰術了,試試「誘導式規勸」
    前不久和朋友們出去聚會,有個朋友和我們吐苦水:自家的孩子實在是太不聽話了,根本不停管教,還對著和你幹。原來是朋友家的孩子上了小學後,就變得非常的自我,也不願意聽取大人的意見。可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上不去,朋友就忍不住給孩子好好的說教一通:"你說你這孩子,怎麼會可能學得好呢?
  • 育嬰房【育兒】——為什麼說100遍孩子也不聽?終於找到原因了!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父母忍無可忍打孩子,網友直呼:快住手吧
    我們很經常在網上看到打孩子的視頻,施暴者總是以棍棒下出孝子的藉口為由打孩子,可卻不知道這是在毀孩子。有些父母因為情緒失控的原因,導致孩子成為發洩口,隨意打罵孩子,不顧場合等等,要知道如果孩子一直處於無緣無故被打和被罵中,長大後她的內心就有多麼孤獨和扭曲,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別在慣用以往的教育方式,教育不成反倒毀了孩子。
  • 《囧媽》:有一種育兒方式,叫「我聽不見你說話」!
    在吃喝上被如此照顧,無論這個東西我們是否想吃,都被父母如此塞進我們的嘴裡,權且看作是「幸福」的話;但若不管我們喜不喜歡,父母把他們的思想、觀念強行地塞進我們大腦中,是幸還是不幸呢?萬事萬物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要接受就接受全盤,而不是只接受這個方式你認為好的一面,拋棄你認為壞的那一面。你沒有這個能力一件事的兩面性分開,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 孩子喜歡「左耳進右耳出」,講道理沒用對方法,別怪孩子聽不進去
    文 | 齊麗娟「我說的話你是都沒聽到是麼?」「讓你做XXX你怎麼還不去?!」「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是吧?!」「你怎麼還不去XXX?我都說了幾遍了!」特別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麼就是一頓打讓他們長記性,要麼就是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但大家應該也發現了,小時候還會認真聽爸爸媽媽講道理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聽不進,反而會敷衍父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當孩子慢慢長大,學會了獨立思考就會沒耐心聽這些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