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預測:人能否一天只睡4小時?晶片和小馬達可否植入人體?

2020-11-24 騰訊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天上午開幕,以參會科學家開放討論為最大特色的莫比烏斯論壇隨之上線。今年的莫比烏斯雲論壇將貫穿會期三天,100多位參會科學家悉數登場,打造一場名副其實的「科學馬拉松」。

人的睡眠時間可否縮短一半?

人為什麼要睡覺?這個問題困擾著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儘管他本人就是生物鐘揭秘者、晝夜節律研究的權威。

羅斯巴什說:「關於這個問題,其實科學界有了一些猜想,而且每一種猜想都有證據支持。可是誰也沒有辦法說服誰。我認為這個問題是神經科學的一大挑戰,也是非常有趣的問題。落到實地來說的話,就是如何讓睡眠和晝夜節律更加有效。」

總是很缺時間的羅斯巴什期待,解決這個問題後,可以開發藥物或者膳食補充劑來改善睡眠效果。「例如,能不能一晚只睡4個小時,但是仍然獲得像每晚睡8個小時那樣的效果。同樣地,有沒有什麼方法從本質上改變晝夜節律?這樣,或許我們會想出一些方法,來解決時差問題帶給大家的身體影響。」

晶片植入人體有爭議,但值得探索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本·費林加(Ben Feringa)希望將納米技術運用到人體上,建造微型機器,讓人類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費林加以正在拍攝的攝像機舉例說:「這個現在對著我的機器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組件。再想像一下人體的各種機制,讓我能夠看到你、和你說話,這些都是複雜的納米系統。當我的眼睛進化到能夠看到你之前,已經度過了非常漫長的時間,因為我們身體裡的微型機器不同組件需要很長時間組合在一起。我們必須了解它們如何合作來完成更複雜的功能,這就是我目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他認為,問題是電腦晶片並不是大腦裡的細胞,必須找到方法來整合硬材料和軟材料,也就是把電子部件、人工機械和生物體結合起來。需要指出的是,這也面臨倫理問題。

「雖然現在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是當你老了,膝蓋出現問題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植入人工膝關節或者髖關節假體,那麼為什麼將來不能植入晶片來激活某種功能呢?或者植入一個小馬達,在老人行走時提供幫助呢?儘管在這個方面受到倫理爭議,但是如果能夠幫助殘疾人、病人和老人,我們就應該認真考慮一下。」

6000個物種基因測序需跨學科合作

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負責人哈裡斯·李文(Harris Lewin)表示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高質量基因組序列的數量非常有限。

李文說,目前他們擁有大約6000個物種的基因組序列,尚未達到已知真核生物的0.4%。而在這6000個物種中,質量足夠好、基因組進化特徵被完全理解的還不超過500種。「我們必須對所有生命進行基因測序,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也才能更加明確地預測生命的未來。」

要做到這點,首先需要的是在高流量測序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而這一點又必須依賴超大規模的測序。想擁有這項技術,就一定要開展跨學科合作。「因此,我們需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來理解基因組的功能,不斷地探索前沿科技。」

相關焦點

  • 人體植入晶片:是禍還是福?
    「我真的覺得它能令未來世界更加安全」   本來這種新技術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但「9?11」恐怖襲擊發生後,植入人體晶片的研究試驗吸引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2002年9月16日,棕櫚灘研究機構的專家理察?斯立克成為第一個把「Verichip」晶片植入自己體內的人。
  • 人體植入微型晶片:抗拒的你,未來會感嘆"真香"嗎
    當然,這麼個幾毫米長的小晶片,有近場通訊能力,還能植入人體使用,確實很前沿,很有吸引力,但是就其實際用途而言,刷卡或者密碼照樣也很方便。  麥姆蘭是技術領域的老手了,有20年的工作經驗。他想更進一步,讓可植入晶片實現「真正」的用途,有實實在在的功能,而不是耍耍小把戲,讓日常操作快這麼一兩秒。
  • 人體植入微型晶片:堅決抗拒的你,未來會感嘆「真香」嗎?
    (Russell Boyce / Reuters)麥姆蘭(Patrick McMullan)在2017年初聽說,瑞典有好幾千人植入了微型晶片,揮一揮手就可以解鎖車門,關掉咖啡機的時候,這則消息沒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當然,這麼個幾毫米長的小晶片,有近場通訊能力,還能植入人體使用,確實很前沿,很有吸引力,但是就其實際用途而言,刷卡或者密碼照樣也很方便。
  • 植入晶片從狗做起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未來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將被植入各種晶片。方便點的,被植入的晶片擁有的是身份識別的功能;而可怕一些的,則就是被植入了控制類型的晶片。 之前關於人體植入晶片已有零星案例,走在最前列的當屬瑞典,據悉在2017年起,瑞典就已經通過法律允許在人體內植入晶片,更至今已經有超過3000人體內真的植入了晶片。
  • @上城養犬人,狗狗晶片來了,還有免費的植入服務!
    近日,杭州市城管局發布通知:杭州市區將推行犬只晶片植入免費服務。為方便市民尋犬、確定爭議犬只歸屬,降低犬只走失、流浪犬擾民和肇事等問題的發生率,杭州市城管局在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外城市先進做法的同時,前期以問卷調查、走訪問詢、先行試植等方式,通過媒體、網絡問卷、現場問卷認真聽取和徵求市民、養犬人的意見建議,回收3028份問卷,總體反響良好,支持率達到80.4%。
  • 杭州市區犬只免費晶片植入來了!36家寵物醫院可辦
    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局了解到,7月18日,杭州市區推出犬只晶片植入免費服務。這一服務將委託市區具有一定資質的寵物醫院提供,共有36家,文末附名單。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管部門前期以問卷調查、走訪問詢、先行試植等方式,通過媒體、網絡問卷、現場問卷認真聽取和徵求市民、養犬人的意見建議,回收了3028份問卷,對於晶片植入的支持率達80.4%,大家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 給狗植入晶片?還是人的進一步數位化?
    7月根據《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顯示,從十月起,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26日,深圳犬只晶片植入進社區活動開展,工作人員給辦理了養犬登記的犬只植入電子晶片,晶片只有米粒大小,注射在犬只頸部右上側皮下,對犬只的健康幾乎沒有影響,通過晶片可證明犬只主人的身份,幫助寵物主儘快找回丟失的犬只,並且有效杜絕遺棄犬只行為。
  • 杭州推出犬只晶片植入服務,免費!你願意給狗狗一個身份嗎?
    給狗狗植入晶片,獲得一個身份,你願意嗎?如果願意的話,現在可以免費植入。今天起,杭州市區開始推出犬只晶片植入免費服務。這是一個像大米粒一樣大小的電子晶片,大小為1.4mm×8mm大小,外層採用的是生物玻璃,注射在犬只的背部皮下組織。
  • 寵物用上「身份證」:深圳強制寵物犬植入晶片
    據了解,給犬只植入的晶片僅米粒大小,注射部位位於犬只的頸部右上側皮下,晶片表面覆蓋了與犬只體質相適應的材料,防滑離和防損傷,對犬只的健康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植入晶片的功能與人們使用的身份證類似,內部記錄了一串15 位長度的國際唯一數字編碼,授權人員通過專業設備讀取晶片編碼後,可通過連接主管部門系統後臺獲取犬只對應的主人姓名、聯繫方式、犬名犬種等信息。
  • 給狗植入晶片
    從本質上說,深圳推廣的此類「晶片」只是一個犬只身份信息的存儲載體,並不涉及數據傳輸、實時交互等更高階的功能模塊,故而其穩定性、安全性都更有保障。顯而易見的是,給犬只植入晶片,在經濟層面、技術層面,都是可以接受的。相比於此舉所產生的公共效益,其成本和風險是極低的。現實中,一些人之所以心存疑慮,更多還是出於心理認同、倫理價值等抽象維度。
  • 百家寵物醫院將提供犬只晶片植入服務 11月起未為犬只植入晶片將被...
    、福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承辦的全市「文明養犬·芯連心」犬只晶片植入進社區活動在福田區景蜜社區公園舉辦。 「福田區養犬管理一直走在全市各區前列,通過本次活動希望讓養犬人了解犬只晶片植入有關政策,打消養犬人對犬只晶片的顧慮,更懂得文明養犬、責任養犬,共同營造和諧的人居環境。」羅偉告訴記者。 犬只晶片植入實現風險閉環管理 給狗狗植入晶片備受養犬人關注,而晶片植入後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成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 不妨全面推廣犬只晶片植入
    ■扶 青10月份起,深圳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據媒體報導,《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顯示,深圳要求2020年底前實現犬只晶片管理全覆蓋。晶片目前植入免費,授權人員可讀取犬主姓名、聯繫方式、犬名、犬種等信息,晶片有效期15年以上。晶片管理讓人眼前一亮。
  • 犬只統一植入晶片,以秩序重構化解人狗矛盾
    □然玉據本報今日報導,《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顯示,10月份開始,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據悉,晶片米粒大小,對犬只的健康幾乎沒有影響。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介紹,晶片可以證明犬只主人的身份,幫助市民儘快找回丟失犬只;有效杜絕遺棄犬只行為;為攜犬出入境做好準備等。晶片有效期為15年。
  • 深圳免費為犬只植入晶片,10月起未植入晶片將視為無證養犬
    城管部門執法人員、文明養犬志願者和寵物醫院醫生現場為市民服務,解答犬只晶片相關問題,並現場為福田區辦理了養犬登記證的犬只植入電子晶片。「福田區養犬管理一直走在全市各區前列,通過本次活動希望讓養犬人了解犬只晶片植入有關政策,打消養犬人對犬只晶片的顧慮,更懂得文明養犬、責任養犬 ,共同營造和諧的人居環境。」羅偉告訴記者。犬只晶片植入實現風險閉環管理給狗狗植入晶片備受養犬人關注,而晶片植入後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成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 坪山區為居民免費辦理犬只電子晶片植入
    自10月1日以來,坪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積極組織各街道開展多場「晶片注射進小區,文明養犬從我做起」宣傳活動,現場為市民提供犬證辦理、晶片植入服務等,引導市民依法文明養犬,減少隨意遺棄犬只等不文明養犬行為。活動期間,共引導市民辦理犬證184張,植入犬只電子晶片221個。
  • 深圳寵物狗即將被植入智能晶片,此舉可以減少流浪狗數量
    2020年5月,深圳宣布,所有的寵物狗必須植入晶片,在去年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強制要求為狗植入微晶片。據說這種晶片至少可以使用15年,只有米粒大小,它被植入狗脖子的皮下。經授權人員掃描時,每個晶片都會顯示一個唯一的15位數字,該數字展示出狗的名字和品種,其主人的身份和聯繫方式相匹配,此舉動,將有助於減少流浪狗。這種微晶片是一種射頻識別(RFID)晶片,它無法跟蹤狗的位置;根據當地媒體的報導,當局也不會存儲其所有者的個人信息。
  • 龍華啟動犬只晶片植入工作
    原標題:龍華啟動犬只晶片植入工作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7日訊(晶報記者 熊小敏)8月6日下午,「寵物義診進社區,文明養犬伴我行」犬只晶片植入進社區活動在龍華區民治街道大嶺社區水榭春天花園小區舉行。
  • 龍崗推出犬只晶片免費植入服務
    原標題:龍崗推出犬只晶片免費植入服務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羅實宜 通訊員雷丹)記者日前從龍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龍崗區將為首批2萬犬只提供晶片植入免費服務,並力爭12月底完成全區系統登記犬只100%注射晶片。
  • 深圳:2020年底前所有犬只必須植入晶片
    集微網消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強制要求為狗植入微型晶片,全球的硬體天堂深圳也正在為寵物帶來數位化飛躍。繼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之後,今年5月深圳宣布,所有犬只必須植入晶片。寵物晶片使用期限通常在15年以上,只有米粒大小,植入部位一般在狗後頸部的皮下組織。
  • 深圳免費為犬只植入晶片,10月起未植入晶片將視為無證養犬
    面對全市22萬登記犬只的體量,相關部門也在研究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案,保證在犬只管理的同時儘量節省政府的成本。晶片使用期限在15年以上為寵物植入電子標籤,是將寵物和主人身份信息存儲於晶片中,再將晶片植入寵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