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的軍服是誰設計的?華麗的軍服外表下,是罄竹難書的罪惡

2021-01-16 WarOH協虎

軍裝,是指軍人的制式服裝,現代軍裝基本脫胎自歐洲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作訓服等等。人類穿軍裝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早在青銅器時代的戰爭中,為了方便區分敵我,避免誤傷,軍人就開始穿相同顏色,相同款式的服裝。

在近代的歐洲戰爭中,軍裝已經成為國家的象徵,人們可以通過獨具特色的軍裝分辨參戰國。尤其是二戰時的各國軍裝,基本成為現代各國軍裝的模板。

二戰的參戰國多達幾十個,大致可以分為盟軍和軸心國兩方,盟軍軍裝百花齊放,英美法蘇中各具特色,但是都稱不上經典。軸心國的日本和義大利軍裝也乏善可陳,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但若拋去政治立場,客觀地講,其實德國的軍裝最有美學價值,二戰德式的深色軍裝看上去威風凜凜,穿上後英氣逼人,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很多人追捧。

德軍留下無數的照片和影像資料,他們漂亮的軍服非常吸引眼球,甚至在後來專門有人收藏。德軍軍服分為國防軍軍服和黨衛軍軍服,兩者都有華麗的外觀,得體的裁剪,在莊嚴中透著高雅,光從設計上看的確是歐洲桂冠。

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軍裝在二戰時顯示出跨時代的設計感,那麼這些優秀的服裝到底是誰設計的?在設計和製造這些服裝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嗎?

一、關於德國軍裝的謠言

在不少論壇裡,帥氣的德軍士兵的戎裝照一直備受追捧,很多網友會拿來做籤名或者頭像。雖然同是歐洲人種,但是很少有人追捧英法或者美蘇士兵的戎裝照,其主要差距就體現在一身軍裝上。

這些修剪得體,元素豐富,英氣逼人的服飾是德軍的標誌,也是很多國家心中的傷痛。關於這些服飾的出處,網上曾有各種說法。

曾有謠言稱,德軍的黨衛軍服飾,是學美術出身的納粹元首親自設計的,傾注了不少心血;還有一種言論稱,德國軍裝出自某猶太設計師之手,納粹黨逼猶太設計師拿出最好的設計,否則就將其全家送往集中營。最後這位猶太設計師設計出了精美的德國軍裝,但是納粹背信棄義,仍然將其全家送到集中營處死

其實這兩種說法可信度不高,都是謠言而已。首先,服裝設計是一個專門的學科,是需要專業知識以及長期的工作經驗才能勝任。納粹元首雖然是學美術出身,但是他的專業水平還不足以設計服裝,讓他來操刀「黨衛軍軍服」這種高難度的項目更是天方夜譚。

第二種謠言中的「猶太設計師」也無證可靠。德國在納粹上臺後一直排猶,主動跟猶太人合作的情況少之又少,連猶太科學家都只能逃離德國。況且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是1940年代的事情,而德國軍裝在1930年代就開始換裝,以"集中營"為壓力逼迫猶太設計師,在真實歷史上時間不匹配。

二、優雅的魔鬼

真實的德國軍裝,其實也是在漫長時間內不斷改進,最後加上一點天才設計的產物。

二戰德國軍裝分成兩類,一類是德國國防軍軍服,其設計基本延續德國傳統,被稱為「M」系列。M系列出自德國的「包浩斯設計學院」,是德國傳統軍服慢慢演化的產物。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德國開始改造軍隊,普魯士傳統花哨的軍服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簡潔舒適的M19軍服。

M19系列軍服已經有後來二戰德國軍服的雛形,設計元素諸如編織肩章、穗帶、袖標、雙排領章應有盡有。到了1934年,納粹換發了M34軍服,兩年後又升級成了M36系列。M36就是「標準36型陸軍野戰服」,是二戰德軍的基本服飾,這套灰綠色的軍裝配備長靴,胸前有納粹徽章、雄鷹徽章,袖口有調節扣。而M36系列的軍官制服則更接近國外軍隊的禮服,有了大翻領和收腰設計,加上繁複的領章和胸章、穗帶,有種古代貴族的感覺。

德軍的制服再後來還有M40和M42,但是總體跟M36並無大的區別。

而德軍的另一種軍服——黨衛軍軍服,則是由兩位天才造就的,一位是德國著名服裝設計師:雨果·費迪南德·波士;另一位是納粹黨的藝術家:卡爾·迪比齊。

雨果·費迪南德·波士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德國南方人,在家鄉梅青根繼承家族的內衣店。雨果的父母都是老裁縫,手藝精湛,雨果自己也虛心好學,很快在手藝上就能跟父母相媲美。他在1923年註冊了自己的服裝公司——BOSS服飾,並且開了製衣工廠。

BOSS服飾從服裝的設計到製造、銷售一條龍服務,主營業務就是男士夾克和襯衫,直到今天都是世界名牌。

設計師雨果本來會做個普通的小商人,但是1931年的資本主義大危機改變了一切。這場危機史稱「29-33大危機」,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一片哀嚎,德國經濟更是在崩潰的邊緣。雨果·波士的企業幾乎破產,這時候納粹黨崛起,聲稱可以改變現狀,振興德國。

在納粹口號的振奮下,雨果·波士成為了納粹黨員,並且相當狂熱。當時納粹黨的核心任務頗具藝術氣息,他認為軍服是一種戰鬥力,軍服要好看,要有氣質,年輕人才會投軍。雨果波士多年的手藝正好能給納粹黨效勞,他在1931年為納粹黨設計軍服,首次拿出的作品「衝鋒隊軍裝」受到納粹的好評。

衝鋒隊軍服是納粹黨的第一套制式服裝,其設計思想基本延續到了後來的「黨衛軍軍服」當中。在設計元素上,雨果波士沒有直接從外國借鑑,而是從傳統的普魯士軍服中獲取靈感。他把傳統的紋飾、徽章和納粹元素融合進去,新式的平頂帽配上復古的長筒皮靴,看起來美觀又大氣。

緊接著在1932年,雨果的BOSS公司開始著手製作黨衛軍,黨衛軍內部的藝術家卡爾·迪比齊和雨果共同設計了黑色的黨衛軍常服M32。

卡爾迪比齊是慕尼黑藝術大學的高材生,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大學畢業後他成為納粹死忠,因為其復古、冷酷的設計符合納粹審美,後來成為納粹御用設計師。迪比齊曾操刀了黨衛軍的很多藝術品,從徽章、獎章、佩刀,到服飾、帽徽、掛飾,甚至襯衣、內衣。迪比齊設計的軍裝採用「不對稱」設計,這在傳統軍裝中是非常少見的。

黨衛軍軍服採用單肩章設計,而且兩側領章也用不同圖案,骷髏徽章也選用側臉,在那個時代顯得個性十足。這套黑色的常服外觀接近德國國防軍軍服,但是採用了軍官一樣的大翻領設計,讓黨衛隊員們很有優越感。

三、華麗背後的斑斑血淚

在納粹德國軍服的設計中,骷髏、閃電、雄鷹、納粹黨徽等等標誌都是極具象徵性的,這些死亡元素共同組成了納粹德國軍裝的靈魂。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穿著筆挺的軍裝,用履帶軋過歐洲各國的土地,給全歐洲幾千萬人帶來了災難。

黨衛軍外號是「優雅的惡魔」,這些外表俊朗的德國士兵,將幾百萬猶太人從歐洲各地抓往集中營,用各種方式屠殺了600萬猶太人,其犯下的惡行罄竹難書。

在戰場之外,連德國軍服本身也沾上了戰爭的罪惡。在侵略戰爭最緊張的時期,納粹黨對服裝要求依然嚴格,衣服要合身,料子要結實,所以工廠的生產任務繁重,這給了雨果的BOSS公司很大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雨果·波士的BOSS公司不得不採用廉價勞動力,把幾百名波蘭和法國的戰俘收入廠裡做勞工,僅付他們微薄的薪水。戰俘們食宿非常簡陋,有些人不堪過重的勞動壓力而病死,BOSS公司卻一直把這些人奴役到了二戰結束。

二戰結束後,納粹黨的設計師卡爾迪比齊和雨果波士都遭到清算,但是這兩位「藝術家」並不算戰犯,只算納粹支持者,沒被判刑。

雨果·波士在戰後飽受爭議,BOSS公司為了自保,曾一度跟他撇清關係,他在戰爭結束三年後就死去。而卡爾迪比齊卻依然從事藝術工作,做了一名平面設計師,活到了1986年。

本文作者:商學野

參考資料:1、《世界軍品圖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服繪圖——德國篇》2、《西線德軍軍服 精益求精的德國人也越做越糙》,孫大地

相關焦點

  • 二戰秘史:德國軍隊軍服的設計者是誰?他與希特勒是什麼關係?
    提起德國你會想到什麼,提起二戰時期的德國你又會想到什麼?不管你想到什麼,肯定離不開兩個字「納粹」,今天我們不說納粹,我們來說說二戰時期德國的軍服。
  • 「優雅的惡魔」:二戰德國軍服帥氣考究,這一切源自希特勒的審美
    「優雅的惡魔」:二戰德國軍服帥氣考究,這一切源自希特勒的審美說起德國,人們會感覺這個國家在近現代是非常的可惡的,因為它挑起了二戰,並且納粹是非常的殘暴的,有一些行為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可以把惡劣做到極致。但是雖然這般殘酷,可能他們也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
  • 歷史上的法軍:軍服非常鮮豔,可謂獨樹一幟
    1789年7月14日,法國爆發了大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就土崩瓦解。  當時,革命軍大部分都是最底層的民眾,因此,其所謂的「軍服」都是生活中穿的衣服而已。此時,有一些資產階級花錢製作了軍服,仍然有少量革命軍穿有以藍色為主的軍服,應該是法國最早的軍服之一。
  • 世界軍服百科:二戰時期的德軍騎兵
    德軍騎兵團擁有悠久且輝煌的歷史,但在1939年陸軍動員時進行了複雜的重組。自1919年《凡爾賽和約》籤訂後,德軍騎兵團的數量遭到削減——但不是很嚴重,因為德國已被禁止研發重武器(相對而言,騎兵削減數量的多少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1935年,那些仍然倖存的騎兵團進行了重組;到1939年9月,大部分騎兵團已被改編為偵察部隊。
  • 二戰帥氣的德國軍服背後,是這家全球頂尖的奢侈品公司
    導語:二戰帥氣的德國軍服背後,是這家全球頂尖的奢侈品公司今天的德國,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奢侈品公司Hugo Boss,這是一家集男裝、女裝、香水、皮鞋等諸多業務的公司,而這家公司也被稱為是現代德國的藝術標杆之一,其產品更是作為現代德國的標準藝術品的象徵,而令人驚奇的是,同法國的香奈兒等老牌企業不同
  • 二戰德國最受追捧的軍服:摩託車手防護大衣,帥氣與舒適兼顧
    但很快全軍各級官兵都開始追捧這款大衣,它風靡了整個戰爭年代,尤其是很多中高級軍官非常樂於穿著這款舒適實用的軍服。■身穿摩託車手防護大衣的德軍摩託車組成員和憲兵彩繪,德軍官方明令此款服裝只適用於特定人群,且只允許在執行相關任務時穿著。■德國著名的黨衛軍悍將「裝甲邁爾」登上德軍刊物封面的照片,展示的是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時期,邁爾帶領他的裝甲偵察營奇襲蘇聯城市馬裡烏波爾。
  • 它是二戰最帥軍裝,其設計公司現在仍然是世界著名品牌,不簡單!
    它是二戰最帥軍裝,其設計公司現在仍然是世界著名品牌,不簡單! 軍旅生涯的鍛鍊,讓好男兒擁有強大的體魄、不屈的性格。每個當兵的好男兒都非常憧憬穿著那套帥氣的制服,向前踢著正步,享受眾人的注目,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軍裝款式都不一樣,要說最好看最帥氣的軍裝,很多人認為是二戰時期的德國軍裝。
  • 二戰時日軍軍官軍服上那根黃色綬帶可不是裝飾,而是有特別意義
    李三萬 摘要:從二戰的歷史照片中,經過可以看到日軍軍官軍服上,從肩頭到胸前,總有一根黃色的綬帶,這根綬帶可不是裝飾,而是有著特別的意思,究竟到底表示什麼?
  • 熱點| 金革鐵縷,熱血青春,第二屆「軍服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
    編輯| 陳 瓊  12月19日,以「金革鐵縷,熱血青春」為主題的第二屆「軍服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首屆「軍服文化高峰論壇」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成功舉辦  「軍服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是首個以弘揚軍旅文化、探索紡織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為內容的全國性賽事。第二屆「軍服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為定向邀請賽事,分為大賽論壇和大賽設計兩部分。12月19日下午,首屆「軍服文化高峰論壇」成功舉行,國內著名軍事、文化、科技專家蒞臨現場。
  • 「的確良」軍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在國家經濟尚不富足的條件下,能拿出這麼多錢來改善軍容,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軍隊的關心。「的確良」軍服深受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喜愛新式軍服面料的正式名稱為「三元混紡布單衣」,但人們習慣地稱之為「的確良」或「三合一」(不過很多人至今都沒搞明白是哪三合一)。
  • 中國古代軍服演變(公元前16世紀—公元1912年)
    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隊開始出現統一著裝,皮甲和頭盔出現,河南殷墟侯家莊、江西新幹大洋洲、山西柳林高紅等商墓均出土過銅胄,重量1.35公斤—2.21公斤不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青銅冶煉相當發達,軍服鎧甲已經向金屬材料發展
  • 海南省軍服協會張南迪:想為老兵幹這些事
    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成立的《中國退役軍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社會化保障服務課題組》為適應課題成果轉化與實踐,聯合中國航天集團、中國建築集團公司、中國鐵路集團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中菊資本、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中國大健康產業基金、南粵基金、啟迪金控、紫光智能集團公司、卓銳教育投資公司等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海南省內外有志於為退役軍人保障事業提供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共同發起,經海南省民政廳批准,在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下的公益性社會組織
  • 圖解紹伊古大將的軍服,了解俄軍制服穿著規定,品種繁多但很好記
    具體到如何穿著,2015年6月22日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頒布了第300號命令《軍事人員軍服條例》,這本條例規定了海軍、陸軍、空軍和空降軍軍事人員的軍服穿著細則。2017年2月7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第89號命令對《軍事人員軍服條例》進行了修訂。紹伊古身穿的這種軍裝是俄羅斯陸軍藍色立領夏季盛裝禮服,佩戴禮服大簷帽。
  • 盤點動漫裡那些帥氣的軍服男
    孔拉德《今天開始做魔王》孔拉德曾被人稱為「魯天貝努克的雄獅」,現在任職為真魔國魔王涉谷有利陛下的近衛雪男《青之驅魔師》魔神撒旦和二級驅魔師尤莉艾金所生的雙胞胎兄弟之一,因為視力不好,戴著眼鏡,頭腦聰明,勤奮刻苦,很受女生歡迎,性格穩重溫和,考慮事情更加周到,經常照顧哥哥燐奴良鯉伴《滑頭鬼之孫》江戶時代負責領導奴良組的百鬼夜行,鯉伴的軍服也超帥
  • 慰安婦製成表情包,前有為當「網紅」穿日本軍服作秀
    慰安婦製成表情包,前有為當「網紅」穿日本軍服作秀 站長之家(Chinaz.com) 8 月 23 日消息 雖然說現在已經是全民娛樂的時代,但是在愛國這件事情上,應當是認真而嚴肅的。
  • 二戰美國兵為什麼稱之為美國大兵,出自什麼地方?美軍夥食怎麼樣
    巧克力、可口可樂口香糖和野戰飯盒,曾是二戰中美國官兵隨身不離的幾件受用物。自詡「二線球隊」的美國,直至1944年才大規模參戰,400萬出境軍人,一年裡竟然喝掉10億瓶可樂。外表吊兒郎當的美同大兵,所到之處,總是嚼著巧克力和口香糖,高興時還向周圍兒童撒發。那些被戰禍搞成破落戶的西歐人,看著羨慕不已。
  • 看看二戰時德軍的夥食菜單就知道,吃得有多豐盛,巧克力更奢侈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後勤保障工作做得那是相當不錯,軍人們穿著乾淨整潔帥氣的軍服,吃著營養熱量兼顧搭配均衡的可口飯菜,有這樣充分的物資保障才能有高昂的士氣讓他們席捲歐洲。下面就來看看,這些漢斯們在戰場上的夥食標準有多高?都是什麼樣式的!
  • 二戰德軍為何隨身背著大鐵罐子?幾乎從沒打開過,關鍵時刻能救命
    對經歷過二戰的老兵來說,除了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外,完善的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二戰中德軍的裝備可謂細緻入微,1941年的德國步兵需要背負50多磅的裝備、口糧彈藥等。他們的背包、衣袋和麵包袋都被塞得滿滿的,其中有件密封的鐵罐子裝備,外形獨特,還是金屬材質,常常背於身後,要求一刻都不準丟掉。
  • 規範紅色旅遊景區內紅軍服著裝
    九三學社陝西省委會強調,要不斷提高紅色旅遊景區管理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規範紅色旅遊景區內紅軍服著裝。紅軍服是紅色歷史、紅色文化的象徵,穿著紅軍服一定要嚴肅規範,著裝整齊,嚴禁胡亂穿戴,對一切有損革命形象的穿戴行為和不文明行為要做出嚴厲處罰,杜絕出現損害國家利益、傷害民族感情、損毀領袖和革命先輩形象的言行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