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中國禮儀博大精深

2021-01-09 子曰大官人

由於中國古代是個資深的農業大國,所以建立了完備的社會道德體系。所以人的舉手投足,處處皆有禮儀。雖然普通老百姓,沒讀多少書,但是對這些禮儀還是很有研究,畢竟一旦自己的後輩,有階級攀升的機會,總不能讓後輩在禮儀上丟了份兒。

子曰接下來就來講一個有關餐桌禮儀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看看你知道其意思不?

第一句:菜不擺三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吃飯時,放在桌子上的菜盤,不能是三個。」為何這麼規定?在古人看來,用三個菜來宴請賓客,實在太寒磣,至少得做三個菜以上。當然,自己一家人在家吃飯時,就不用這麼講究,三菜一湯、兩菜一湯,甚至一疊酸菜下飯都行。

其次三在古代是個不好的數字,畢竟有「三長兩短」一說,同時和「散」同音,所以賓客如果看到桌上只有三個菜,心中也會生出其他想法。

最後,古代人一般對祭祀很重視,而且一般用牛、羊、豕三種牲口祭祀,貢桌上就放三道菜。如果主人家的飯桌只有三道菜,就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在祭祀,讓大家都會心生不愉快。子曰不得不佩服,古人把每個數字的寓意,運用得很廣泛。

第二句:筷不列五

很多朋友一看到這句話,就會以為意思是,古人吃飯不能放五雙筷子在桌上。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筷子應該擺放得整整齊齊,不能三長兩短的擺放,不然就會以為主人對賓客怠慢。

同時筷子除了擺放問題,在使用方面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吃飯時,我們不能用筷子敲打碗邊,發出「叮叮噹」的響聲,這會被人認為是一種「乞討行為」,因為在古代,只有窮得沒飯吃的乞丐,才會在街邊敲碗,讓別人來投食。

同時,當我們歇筷時,我們應該把筷子放在筷箸上,而不是插到飯碗裡,因為將筷子插進米飯,會被認為是一種詛咒行為,這和將香插進米碗裡類似,古人將其稱為「倒頭飯」。如果賓客這麼做,子曰覺得,這是被掃地出門的節奏。

第三句: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的意思是,六個人不能坐一張桌子。為何會這麼規定?因為在古代,餐桌都是正方形,所以如果六個人坐一桌,就容易形成上位一個人,下位一個人,左右各兩人的陣型。恰如一隻烏龜匍匐在地。

雖然烏龜作為吉獸,一直都頗受中國人喜愛,但是不想當縮頭烏龜的中國人,還是不喜歡自己像烏龜。所以古人就列出了席不成六的說法。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我們使用的餐桌,不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圓形,所以「席不成六」的觀念就漸漸的淡化下來。據子曰觀察,對餐桌上的排位座序,更為在意的是南方人,而非北方人,因為南方人的宗族意識和長幼尊卑的觀念更強。

關於這三個餐桌禮儀,子曰覺得有好的部分可以吸取,比如不將筷子東倒西歪擺放的「筷不列五」,而「菜不擺三」和「席不成六」就沒必要遵守了!因為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這些觀念的生長土壤,該消逝的觀念就讓他捲入歷史的洪流吧

相關焦點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飯桌上的講究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飯桌上的講究中國人大都熱情好客,逢年過節,總會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倒不是中國人喜歡一起吃飯,而是聚在一起吃飯就相當於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感情。這其實就和西方國家的party一樣,無非就是聯誼的一種手段。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中國傳統吃飯禁忌,你知多少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俗語,叫做「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的就是餐桌上的講究,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其中的意思,現在我就來給大家說明一下。 所謂「菜不擺三」,就是和朋友吃飯時,絕對不要只放3個菜。這個其實不難理解,3個菜未免有點寒酸,作為主人,再怎麼請客也不能只點3個菜。有人會反問,那請1個人吃飯,點3個菜經濟又實惠,兩人還能吃飽,有何不可?
  • 老祖宗常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
    餐桌上的禮儀比比皆是,對待客人方面的禮儀更是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禮儀。不僅我們國家在餐桌上有許多禮儀,在其他國家也有跟我們國家不同的禮儀。比如,日本在吃麵的時候,一定要發出吸溜的聲音,才能顯示面的味道更香。但是在中國吃麵和吃菜的時候則不能發出吸溜的聲音,這是對家裡人一種不尊重的現象。所以在中國這種禮儀是不適合的。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在這千百年的歷史裡所流傳的,除了散發著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也還是有老輩人口口流傳、更為貼近我們百姓生活的俗話,老話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有何說法呢? 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
  • 古人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他們在不斷發展探索中,創造了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傳承了優秀的傳統美德,使中國獲得了「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其中,禮儀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斥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餐桌文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史書記載,古人宴請賓客自有一套繁瑣而莊重的餐桌文化。比如請人吃飯之前要提請送拜帖,為了以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要焚香淨身去除汙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有何講究?老祖宗的餐桌禮儀
    這句話出自《論語堯日篇第二十》,孔子的意思就是人要是不知道禮儀,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孔子對禮儀的看中,也能夠知道為什麼中國一直把禮儀看得非常重。而儒家也是非常講究禮儀的,在儒家最講究的就是父子君親師這樣的觀等級關係,因此中國就把禮儀看得非常的重。▲餐桌上的禮儀中國的禮儀體現在方方面面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禮儀都已經慢慢的消失了,但是餐桌上的禮儀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是因為在餐桌上必須要有一定的禮儀,不然就會顯得沒有修養。
  • 俗話說「來客別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什麼講究?
    農村老話說:「來客不上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很明顯,但是很多現代人並不理解。這句話的俗語原本是這麼說的: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不做烏龜席。農村很多禮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你來我往,無論是自己主動請客,還是貴客來訪,總要設宴款待,以示熱情。
  • 無酒不成席
    美酒佳餚總是連在一起的,中國的菜餚徵服了全世界,被舉為「烹飪王國」、「烹飪天國」,菜餚的數量上萬,若是沒有相應數量的佳釀與之匹配,簡直不可思議。因此,民間說「無酒不成席」,這句話既反映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又說明了我們的酒多而且好。從歷史和現狀來看,筵席都是以酒為中心的。古今都用的「宴會」這個詞,古代指的乃是宴飲的聚會,現在才指為一定目的舉辦的筵席。今天,人們常說的「酒會",指的乃是筵宴。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酒席上擺放菜餚時,裝有菜餚的盤子數量不能是三盤。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何意?烏龜席指什麼?
    恐怕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人這樣會吃、能吃、善吃,甚至於把吃發展成了聞名世界的美食文化。在中國的吃文化當中,不僅有各種美食,更重要的是還有吃的禮儀。在中國人看來,吃本身並不重要,吃的過程才重要,而在吃的過程中,就包括就餐者的位置編排,桌上碗筷的擺放位置等等。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到底有啥講究
    用農村人老話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在農村不論是擺酒席還是自己招待親戚,還是自己家人吃飯,都不會在桌子上使用三盤菜這樣的格局,六人吃飯也絕不會坐成烏龜形狀的席位。因為這樣的形式吃法,在農村極為反感,甚至還帶有罵人趕人走的意思,極其不尊重人,有親戚上門這樣的形式上桌,那是主家缺德的做派。
  • 農村老人常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啥意思?
    今天咱們就來嘮嗑一下,農村老人常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可嘆十人九不知」,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含義?雖說這些俗語放到現在,可能已經不適用了,但在招待客人的禮儀上,要是搞錯了,可能會引來尷尬甚至誤會,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畢竟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待客之道。先說「來客不擺三盤菜」。
  • 俗語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越早明白越好
    其中有那麼一句話,流傳甚廣,叫做「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到底是啥意思? 古人很迷信,遇到什麼事情解決不了,就會求神拜佛,祈求神明保護自己渡過難關,而祭拜一定要給貢品,一開始對於貢品並沒有什麼特殊講究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桌上不擺三盤菜桌上不擺三盤菜就是說來人坐席的時候或者款待賓客的時候,桌子不能只擺三道菜,其主要原因有二。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道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何意思?漲知識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道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何意思?漲知識記得小時候,每逢家裡有客人來訪,爺爺就會說「桌上不擺三道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那時候年齡小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隨著慢慢長大,也慢慢了解了這些酒桌上的規矩,才意識到這句話實際上說的正是餐桌禮儀文化的傳統。
  • 在農村「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什麼意義?
    在農村,家裡有客人的時候,他們也更講究好客,例如,倒茶酒有這樣一句話「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而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上菜時,不要上三道菜,吃東西,不要有六個人,不坐在烏龜的座位上很尷尬。那麼,這合理嗎?
  • 正席八大碗,給你一個河北乃至北方傳統待客之禮儀的正確姿勢
    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八大碗因此成為中國傳統美食之集大成者。康熙八年,康熙到正定隆興寺上香,梁清標以正定八大碗來招待皇帝和隨行大臣。正方文化立足文化傳承,追根溯源,全國首次系統闡釋八大碗文化,挖掘八大碗背後千餘年的待客之禮儀文化,全面展現出了正定八大碗在中國1000餘年歷史上北方璀璨的餐飲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待客之禮儀文化。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說到吃雞,可能有小夥伴可能會想到,」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一款射擊網路遊戲。
  • 農村老話: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勿坐烏龜桌,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常在老人的嘴裡念叨,生怕子女忘了祖輩的教訓,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常出現在吃飯的時候,老人總是說「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勿坐烏龜桌」,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應當分兩句來理解,小編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其中蘊含的意思。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桌上不擺三盤菜」的緣由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吃飯,因為是夏天,農村多選擇在室外樹蔭下的涼床(當地的叫法,一種長方形木質或竹質納涼的寬凳子)上吃飯,而且是小孩幫忙端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