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8 月 17 日,正席八大碗品鑑會暨正方合禮與民藝重生微論壇在博深文化創意園區河北禮物體驗中心正式召開。本次正席八大碗品鑑會由石家莊正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蕉林茶書屋、孫錚工作室聯合協辦。本次活動首次系統闡釋了八大碗的文化,正式發布了正席八大碗的定位與核心內容。同時通過正方合禮與民藝重生微論壇,以正席八大碗為引, 共同討論文創如何傳承文化,如何促進產業升級,如何融入現代生活,由此河北乃至北方禮物市場中也增添了一枚獨特「河北味道」的文創禮物——正席八大碗。本次活動也得到河北省文化和旅遊產業協會、河北冀商商會、石家莊市文化產業協會、河北商業名企以及主流媒體的大力支持。
正方文化全國首次系統闡釋八大碗文化
民藝重生,提升河北乃至北方本土文化自信
正方文化立足本土文化的挖掘與傳承,本次活動中由正席八大碗首席研發官在全國範圍內首次系統闡釋八大碗文化:八大碗,傳於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千百年風行北方。
正定八大碗源於三國常勝將軍趙子龍用四葷和蔬菜犒賞三軍的美食,俗稱「蒸碗」「扣碗」,遂盛傳於北方民間。
唐宋時期,道家文化備受推崇和尊敬,在傳統道家文化中,「八」這個數字更多的時候代表的是方位,即東南西北這四個面,再加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隅,剛好八個方位,成語四面八方就來源於此。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吃飯是民生中最大的事,故也最講禮節,講規矩。古時吃飯的桌子是方桌,體現的是做人要方方正正,光明磊落,方桌也叫八仙桌,一桌坐八個人,必上八道菜,暗含迎接八方來賓的意思。在「八仙」「五行八卦」的道家文化的影響下,於唐朝定型為八大碗。
清朝康乾盛世期間,正值鼎盛時期,政局穩定,經濟發展,飲食市場空前繁榮,集宮廷菜餚之特色與地方風味之精華產生了滿漢全席,並稱雄飲食業。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八大碗因此成為中國傳統美食之集大成者。康熙八年,康熙到正定隆興寺上香,梁清標以正定八大碗來招待皇帝和隨行大臣。
正方文化立足文化傳承,追根溯源,全國首次系統闡釋八大碗文化,挖掘八大碗背後千餘年的待客之禮儀文化,全面展現出了正定八大碗在中國1000餘年歷史上北方璀璨的餐飲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待客之禮儀文化。
活動中由河北省著名文化學者,河北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梁勇先生、河北知名學者,河北經貿大學孟華興教授、河北著名建築師郝衛東先生、河北著名導演鄭標先生、正方文化創意總監孫錚先生,正席八大碗首席研發官張迎軍先生等就正方合禮與民藝重生主題以及文創如何傳承文化,促進產業升級,融入現代生活展開了論壇交流,並對正席八大碗提升本土文化自信得到了一致的認可,並寄予厚望。
正席八大碗,待客上正席
正席八大碗讓禮尚往來回歸傳統文化,回歸健康
正席八大碗,集北方傳統民俗家宴之精華,承「上席」待客之禮,延習古法, 原味骨湯蒸煮,蜜制醬香爽口,適合現代人康養飲食需求,並注入現代精英社交理念與尚品文創思維,是北方待客「宴席」文化的代表。
正席八大碗選料地道,製作講究,既遵循膳食搭配,有保證現代生活的營養均衡;傳統骨湯蒸煮,蜜制醬香爽口,葷菜不油膩,素菜清爽不寡淡;傳統蒸菜烹飪工藝,少鹽少油,低熱低脂肪,調養腸胃,四季皆宜,營養健康「蒸」 得好。
正席八大碗上桌擺放嚴謹,講究「八仙桌、八客八菜」,珍用八物,八珍之齊,以豬前腿蒸方肉,後腿蒸肘子,中肋蒸腱條,紅薯配五花肉蒸糖肉為中四碗,代表東南西北「四面」,蟲花草為山珍,海帶為海味,加之蒸豆腐、蒸丸子代表「四隅」,以道教八卦八方為序,四面八方,寓意接待八方來客,成為招待貴賓的上上席。
正席八大碗在保留傳統古法製作的同時,加入現代設計吉祥文化的主題元素,從文化/生活/藝術/環保角度出發,民藝重生,設計出具有鄉土特色的文創禮物,讓傳統以現代方式活在當下,融入生活,重新煥發生機。
正席八大碗傳承文化,匠心製作
必將河北良物打造成河北乃至北方待客禮物之代表作
正席八大碗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在傳承千餘年的製作工藝與文化的基礎上,強強聯合全國各領域的優勢資源,打造出具有高品質的河北良物,滿足當代節日待客之禮儀的市場需求。
一、航空級食品製作標準/安全無憂
正方文化聯合河北航空食品供應商硬核出品,從選料、製作、包裝、到儲存全部按照航空食品的標準嚴格要求,確保食品食用的安全保證。
二、民間正席大師傳統配方/味道純正
正方文化按照正定民間八大碗傳承人的傳統配方,從開肉、切肉、抹醬、過油、裝碗等環節嚴格遵循八大碗的傳統製作工藝與配料要求,不加任何添加劑,原味骨湯蒸煮,蜜制醬燒爽口,三扣脫脂,順滑爽口。
三、中國吉祥文化扛鼎之作/國潮風尚
吉祥,就是「吉利」與「祥和」。《說文》中說:「吉,善也」;「祥,福也」,「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出口要吉利」。中國社會所具有濃厚的吉祥觀,是一種鮮明的中國特色,其中石榴就是中國傳統吉祥文化中的一種重要元素,正席八大碗由河北工藝美術大師親力手繪,民藝重生,讓傳統美學引領國潮風尚。
四、北方待客「宴席」文化代表力作/文化傳承
正席八大碗,挖掘河北甚至北方正統千餘年北方八大碗待客之禮儀,是「傳統文化的搬運工」。「正席八大碗,待客上正席」,正席被稱為宴席中的貴賓席,又稱「上席」,正定正席上的八大碗工序繁雜,用料考究,四葷四素,故名為「正席八大碗」。正席八大碗因其歷史文化特徵被賦予了「感恩、團圓、鄉愁、匠心」等特殊意義, 客千裡來,熱情待之,是中國傳統待客禮儀;在河北農村,紅白喜事,逢年過節, 都講究吃「席」,八大碗也成為婚嫁節慶時待客的必備菜,是北方人的心中傳統的記憶。讓禮尚往來回歸傳統,回歸健康,讓傳統待客之禮儀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傳承與發揚,是正席八大碗的當代意義。
正席八大碗,由正方文化鼎力打造,傳承千餘年傳統匠心美食之內涵與待客禮儀之精髓,潛心研究現代膳食之健康與營養,並注入現代社交理念與文創思維的一款待客良物,也必將在中國河北乃至北方禮物上發揮「文創」的力量,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