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2021-01-08 樂遊開眼界伴你天下行

那年七月,去北京開會。會後,北京的資深記者於風琴老師帶我去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參觀考察,從北京出發,經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東花園出口,走康祁公路(延慶康莊至蔚縣祁家皂),驅車約220公裡大約2.5小時抵達蔚縣。所到之處,令我耳目一新,記憶深刻。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古稱蔚州。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蔚,一字多音,一般讀wèi,地名和姓名讀yù,以地理命名為例,為兩個地名(蔚州縣、蔚汾縣)所專用。蔚縣地處恆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匯之處,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市,西倚山西大同市,北枕張家口市。

蔚縣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玉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代王城遺址等九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朝時這一帶是大明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襲擾的前沿地帶,村村鎮鎮都建有防禦設施,即堡城,有村便有堡,見堡則是村,故有「八百莊堡」之說。此外,蔚縣剪紙獨具特色,是中國剪紙藝術之鄉,其剪紙以刻刀刻出作品再點綴顏色,因此圖案精巧、色彩豔麗;蔚縣民俗活動亦十分豐富,尤其是年俗濃鬱,村村鎮鎮都鬧社火,而暖泉鎮的打樹花更是堪稱一絕。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風光。

暖泉鎮是河北蔚縣與山西交界的一個古鎮。明清時期,這裡是山西商人到張家口及以北地區經商的必經之地,因此這裡的莊堡規模比較大,古建築遺存多,民俗活動也豐富多彩。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南安寺塔。

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現為迎合遊客觀賞,也會在每周末的夜晚表演。所謂打樹花,其實跟樹沒有一點關係,而是把生鐵熔化的鐵水,用特製勺子潑灑在古城牆上,高溫的鐵水撞擊到冰冷的古城牆而爆炸後火花飛濺,飛濺的鐵水伴隨著「噼噼啪啪」的聲響,鋪天蓋地飄灑下來,噴出千萬朵火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

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

據說,打樹花是鐵匠發明的,來慶祝過年的一種方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從前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每逢年節,窮鐵匠們把熔化的鐵水潑酒到古城牆上,用四濺的火花代替燃放煙花,久而久之形成獨具特色的社火方式。後來,每逢年節期間暖泉鎮「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打樹花也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期間,蔚縣出現過「十萬人次賞樹花」的盛況。「打樹花」是表達蔚縣百姓歡度節日和嚮往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

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

暖泉鎮上小吃的種類很多,即經濟又實惠。什麼豆腐乾、炸豆腐、粉坨等均是當地特色小吃。該縣縣政府(我們住在縣政府招待所)對面的「小飯桌」是值得一去地方,那裡的飯菜做的地道,經濟實惠,人氣很高,通常都得排隊等候噢。此外,蔚縣八大碗是這裡的傳統佳餚。不論婚配嫁娶、宴賓會客,上至官府,下至庶民,都把「八大碗」視為特別講究而又闊綽的名餚。

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

相關焦點

  • [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第一個,我們到北方——河北蔚(音玉)縣的暖泉鎮,看他們打樹花。    這獨此一家的打樹花,絕就絕在,是用熔化的鐵水潑打到城牆上,使鐵水綻放。萬朵火花,就像一棵奇幻的大樹。據說,暖泉鎮的打樹花,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過去過年,有錢人放炮竹,沒錢的鐵匠就把爐裡的鐵水潑在牆上,圖個好看和熱鬧,可誰想到,這火樹銀花比鞭炮禮花還要壯觀絢爛,這樣一代傳一代,打樹花的絕活就流傳了下來。
  • 張家口蔚縣打樹花:火樹銀花慶新年
    打樹花表演。長城網2月18日訊(記者 劉瀾瀾)到蔚縣的暖泉古鎮,就不得不提打樹花。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特色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打樹花第十三代傳承人王德向記者介紹,打樹花就是把生鐵加溫到1600攝氏度,融化成鐵水,用木勺把鐵水撒到城牆上,當炙熱的鐵水遇上冰冷的城牆,瞬間迸濺出萬朵鐵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因為形似鐵樹開花,故名打樹花。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打樹花已經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打樹花源於村裡的祈福活動,農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一個好的收成。
  • 打樹花 河北蔚縣看鐵匠的過年方式(組圖)
    蔚縣暖泉鎮的「打樹花」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 「打樹花」是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是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其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後來,暖泉鎮每逢元宵佳節期間「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打樹花也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1600度熔融的鐵水四處飛濺,蔚縣「火樹鐵花」載歌載舞慶新春
    圖片上的表演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打樹花,是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獨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人們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
  • 蔚縣打樹花:這門手藝快絕了,能夠繼承的僅有10人
    冀西北蔚縣的「五花」聞名遐邇,這「五花」是指:雕花、杏花、雪絨花、打樹花、窗花。其中打樹花可謂五花中的一絕。正月十五,暖泉鎮的村民們將一些損壞的兵器、廢舊犁鏵化為鐵水,潑到城牆上,濺出美麗的花雨,成為暖泉鎮元宵節的一項民俗娛樂節目。近年來,暖泉鎮為了開發旅遊,打樹花由過去的正月十五變為沒到節假日都舉行。「打樹花」設在暖泉鎮東一個可容納五、六百人的廣場上,裡面安上座位,進廣場門要買門票,普通票160元一張,貴賓票288元一張。
  • 張家口蔚縣,你知道空中草原,可還知道這裡的打樹花?
    我對蔚縣的認識,是從打樹花開始的,後來才知道這裡的草原也很美。蔚縣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打樹花表演,我們和朋友相約特意來這裡看打樹花,河北人民在沒錢買煙花的年代,用高溫鐵水創造出過節時獨有的歡慶氣氛,真心佩服,親臨現場,看真實的表演更是激動不已。
  • 磁縣「鐵花火雨」炫春節 河北這三地打鐵花不容錯過!
    今年春節,河北磁縣的打鐵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鐵花火雨」絢麗無比,近看如潑金撒銀、天女散花,遠看似金蛇狂舞、閃電裂空,遙望如漫天星辰、紅光映天,令人嘆為觀止!說起這打鐵花,河北最出名的要數張家口蔚縣暖泉的「打樹花」,除了磁縣和暖泉,石家莊井陘縣羅莊打鐵火也頗具盛名。
  • 蔚縣打樹花、定州緙絲、樂亭大鼓……河北省1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
    資料片(新華社)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蔚縣打樹花。
  • 孟津縣橫水鎮打鐵花表演讓春節「煙花」更絢麗
    見過桃花、梨花、杏花百花爭豔,你見過「打鐵花」的人不多。近日,在孟津縣橫水鎮寒水村,周邊十裡八鄉的鄉親們觀看了一場精彩免的打鐵花表演。  伴隨著清脆的擊打聲,鐵水衝向夜空四散迸發,頓時像千萬朵金花耀眼綻放,像千萬條火龍吐納舞動,火樹璀璨,金龍翩躚驚豔震撼的場面,引得現場驚呼一片,場面恢弘壯觀、氣勢磅礴。
  • 河北蔚縣:剪紙第一村裡的「剪紙」是「刻」出來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河北蔚縣的剪紙太有名了。有名到提起蔚縣,尤其在家家戶戶都會貼剪紙窗花的年根兒下。在蔚縣,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點彩剪紙專業村和加工基地,「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句子就寫在蔚縣的村落間。
  • 暖泉古鎮:恢弘壯觀的千年絕技「打鐵花」,春節值得一看
    蔚縣這座古城不僅僅有古蹟,還有流傳了許久的民俗打鐵花,還記得看新聞的時候,看到的蔚縣打鐵花的照片,一下子就被這個震撼的場面吸引了,所以暖泉古鎮打造民俗活動的時候,就出發了。作為在歷史上有著800古堡之稱的蔚縣,隨處可見古樸的可以承載歷史的戲樓、民居、古堡,這些不同形態的建築融合在一起,讓人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
  • 另一古鎮河北走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樓,還可以觀賞到打樹花
    伴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這個活動,如今社會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而旅遊不僅能釋放我們內心的壓力,同樣也能領略我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簡直是一箭雙鵰的好辦法,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古鎮,那就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小編為你介紹一個很棒的古鎮,不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還能欣賞到炫酷的打樹花活動
  • 太原春節最好玩的地方!打鐵花、燈塔秀、地道小吃點燃你的新春!
    數項非遺精彩亮相——傳承人現場展示民俗絕活這個春節,大山西的親們!一起去這兒尋找那最傳統最濃鬱的年味兒吧!一場精彩的文化節活動需要更多非遺項目共同參與,在不同民俗活動交相輝映的同時,讓更多觀眾近距離感受非遺的藝術魅力。本屆山西省首屆民間文化藝術節專門安排了非遺藝術展示與民俗文化互動版塊。
  • 黃石春節最全攻略!這裡年味最濃,不接受反駁!還有超大福利!
    」 當火紅的鐵水被鐵勺潑向空中後 表演者用冷水浸過的木鍁擊打鐵水 鐵水霎時散開, 璀璨奪目,如煙火般綻放…… 潑花是表演者勺子將滾燙的鐵水舀出來後,奮力潑向後背牆,鐵水像瀑布一樣奔流而下,氣勢恢宏。
  • 一個1400年的古城,打樹花距今有500年歷史,你來過這裡嗎
    中國人對太陽這個字有著深厚的感情,簡單的一個字,包含了中國5000年文化的根源,團員是永恆的話題,從中國傳統民俗中領悟到,進入臘月就是太陽,特別是,納八過後,北方古城的節日氛圍將更加濃厚,來到張家口的蔚縣古城,1400年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百姓,俗氣的魅力,喜慶的鑼鼓,歡快的大疙瘩,中國著火的太陽的味道在古城蔚縣
  • 山西古時民俗風物:傘頭秧歌、上黨鐵禮花、武鄉頂燈
    最能表現急才快才的要數傘頭對唱。傘頭相逢,互相叫唱,可從日出東山對唱到日落西山,群眾叫作傘頭「相鵠」,就如兩雞相鬥各不相讓。也正是因為這種即興創作,讓傘頭秧歌的唱詞永遠新奇,永遠無法提前知道它的內容。期待和驚喜同在,是傘頭秧歌最大的魅力。上黨鐵禮花,鐵樹開花的美好祝願,禮花,是夜晚的盛典,是火藥的傑作。不過在山西上黨地區有一種禮花與火藥無關,是鐵水在夜空幻化的星河。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 →"翻頁
  • 60秒丨濟寧鄒城北葛村村民打鐵花迎春節 鐵樹銀花落美不勝收
    據了解,「打鐵花」在北葛村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每年春節、元宵節,藝人們都會在村裡表演。打花人一手執盛有鐵汁的花棒,迅速跑到花樹旁,用另一根花棒猛擊盛有鐵汁的花棒,鐵汁衝向花樹,遇到柳枝立刻迸散開來,鐵花飛濺,流星如瀑,形成五彩斑斕的火花,令人眼花繚亂,場面蔚為壯觀,可謂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