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度熔融的鐵水四處飛濺,蔚縣「火樹鐵花」載歌載舞慶新春

2021-01-08 攝影看世界

圖片上的表演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打樹花,是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獨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人們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攝影看世界,EOS 6D)

蔚縣每逢元宵佳節期間「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看世界,EOS 6D)

如今「打樹花」已經不限於元宵節表演,而是成為了大型歌舞晚會的一個部分,讓四方來客可以在平日欣賞到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而且舞臺上的表演更加安全。(攝影看世界,EOS 6D)

表演從歷史、人文故事開始,涉及到古鎮歷史上人們生活場景。表演難度高、視覺效果好。(攝影看世界,EOS 6D)

演員精彩的表演。(攝影看世界,EOS 6D)

演員精彩的表演。(攝影看世界,EOS 6D)

尤其演出中段,一對男女青年演員對主人公愛情的表達,難度高、動作新穎,觀賞性高。(攝影看世界,EOS 6D)

尤其演出中段,一對男女青年演員對主人公愛情的表達,難度高、動作新穎,觀賞性高。(攝影看世界,EOS 6D)

壓軸好戲便是「打樹花」表演。鐵水足有1600多攝氏度,打在城牆上,形成火樹金花,非常壯觀。(攝影看世界,EOS 6D)

據說當年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鐵匠們買不起煙花,卻也想像富人一樣用煙花慶祝新春,於是他們把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堡城門上方的磚牆上。逐漸成為比「富人」們的煙花更加吸引人的一項活動。 拍攝這樣的表演,最好還是要帶上三腳架,使用長焦鏡頭,可以嘗試不同的快門速度,樹花會有不同的效果。(攝影看世界,EOS 6D)

相關焦點

  • 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風光。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現為迎合遊客觀賞,也會在每周末的夜晚表演。所謂打樹花,其實跟樹沒有一點關係,而是把生鐵熔化的鐵水,用特製勺子潑灑在古城牆上,高溫的鐵水撞擊到冰冷的古城牆而爆炸後火花飛濺,飛濺的鐵水伴隨著「噼噼啪啪」的聲響,鋪天蓋地飄灑下來,噴出千萬朵火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
  • 蔚縣打樹花:這門手藝快絕了,能夠繼承的僅有10人
    近日,我們一行30人在蔚縣城西南,壺流河水庫北岸的暖泉鎮目睹了這一盛宴,打樹花堪稱中國一絕和世界一絕,它是由藝人將1600度的鐵水用木勺從容器中舀出,潑在城牆上,濺出絢麗的火樹金花。打樹花又被稱作一場璀燦奪目的視覺盛宴。說起打樹花的由來,要追溯到五百年前。
  • 張家口蔚縣打樹花:火樹銀花慶新年
    打樹花表演。長城網2月18日訊(記者 劉瀾瀾)到蔚縣的暖泉古鎮,就不得不提打樹花。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特色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打樹花第十三代傳承人王德向記者介紹,打樹花就是把生鐵加溫到1600攝氏度,融化成鐵水,用木勺把鐵水撒到城牆上,當炙熱的鐵水遇上冰冷的城牆,瞬間迸濺出萬朵鐵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因為形似鐵樹開花,故名打樹花。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打樹花已經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打樹花源於村裡的祈福活動,農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一個好的收成。
  • 打樹花 河北蔚縣看鐵匠的過年方式(組圖)
    蔚縣暖泉鎮的「打樹花」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 「打樹花」是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是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其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後來,暖泉鎮每逢元宵佳節期間「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打樹花也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第一個,我們到北方——河北蔚(音玉)縣的暖泉鎮,看他們打樹花。    這獨此一家的打樹花,絕就絕在,是用熔化的鐵水潑打到城牆上,使鐵水綻放。萬朵火花,就像一棵奇幻的大樹。據說,暖泉鎮的打樹花,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過去過年,有錢人放炮竹,沒錢的鐵匠就把爐裡的鐵水潑在牆上,圖個好看和熱鬧,可誰想到,這火樹銀花比鞭炮禮花還要壯觀絢爛,這樣一代傳一代,打樹花的絕活就流傳了下來。
  • 民間藝人河南新春打鐵花,勺子用「泥巴」糊成,能舀一千多度鐵水
    新春佳節,在河南駐馬店確山縣老樂山景區,一群老藝人正在進行精彩絕倫的「打鐵花」表演,駐馬店市「春滿中原,老家河南」春節主題系列活動正在當地進行,打鐵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自然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
  • 張家口蔚縣,你知道空中草原,可還知道這裡的打樹花?
    我對蔚縣的認識,是從打樹花開始的,後來才知道這裡的草原也很美。蔚縣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打樹花表演,我們和朋友相約特意來這裡看打樹花,河北人民在沒錢買煙花的年代,用高溫鐵水創造出過節時獨有的歡慶氣氛,真心佩服,親臨現場,看真實的表演更是激動不已。
  • 花飛滿天 絢麗園博|2019鄭州園博園新春廟會•打鐵花
    羅莊打鐵花始創於300多年前。據尹氏老藝人講,他爺爺15歲到山西給一家鑄鍋作坊當童工,在勞作期間常把廢鐵水傾倒山下,發現鐵水碰到灌木叢上火花四濺非常好看好玩。後來,他把熔化鐵水的技藝帶回羅莊,同夥伴們研究出「棍舀棒打」的表演技藝,每年正月十九組織人們打鐵火玩兒,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久而久之,打鐵花演變成羅莊廟會必不可少的煙火藝術。這種獨特的煙火藝術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2019鄭州園博園新春廟會最大的亮點就是打鐵花。2019鄭州園博園新春廟會最大的亮點就是打鐵花。
  • 磁縣「鐵花火雨」炫春節 河北這三地打鐵花不容錯過!
    說起這打鐵花,河北最出名的要數張家口蔚縣暖泉的「打樹花」,除了磁縣和暖泉,石家莊井陘縣羅莊打鐵火也頗具盛名。下面我們來看看河北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打鐵花吧。「打鐵花」是以小煉鐵爐將生鐵化成鐵水後,用木板將鐵水加鋸末打上天空,在空中形成「鐵花火雨」的景象。張家口蔚縣暖泉:打樹花
  • 暖泉古鎮:恢弘壯觀的千年絕技「打鐵花」,春節值得一看
    蔚縣這座古城不僅僅有古蹟,還有流傳了許久的民俗打鐵花,還記得看新聞的時候,看到的蔚縣打鐵花的照片,一下子就被這個震撼的場面吸引了,所以暖泉古鎮打造民俗活動的時候,就出發了。作為在歷史上有著800古堡之稱的蔚縣,隨處可見古樸的可以承載歷史的戲樓、民居、古堡,這些不同形態的建築融合在一起,讓人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
  • 60秒丨濟寧鄒城北葛村村民打鐵花迎春節 鐵樹銀花落美不勝收
    據了解,「打鐵花」在北葛村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每年春節、元宵節,藝人們都會在村裡表演。打花人一手執盛有鐵汁的花棒,迅速跑到花樹旁,用另一根花棒猛擊盛有鐵汁的花棒,鐵汁衝向花樹,遇到柳枝立刻迸散開來,鐵花飛濺,流星如瀑,形成五彩斑斕的火花,令人眼花繚亂,場面蔚為壯觀,可謂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 打鐵花、燈塔秀、地道小吃點燃你的新春!
    立足龍城本土民俗文化,今年的民間文化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充分彰顯「家和睦,愛傳承」的新春文化。春節越來越近全省各地賀年節慶活動也陸續啟動2018山西省的年味兒全在這兒,我會說?立足龍城本土民俗文化,今年的民間文化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充分彰顯「家和睦,愛傳承」的新春文化。春節賞燈、民間社火等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各地區連年舉辦的、具有傳統與現代特色的文化藝術節,正以其強大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歡迎。
  • 信陽新春燈會又來了,鐵樹銀花、舞龍舞獅……你想看的都...
    喜慶吉祥花燈前的人頭攢動,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前的精彩叫好聲聲不息,鐵樹銀花下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特別是千年絕技打鐵花深深震撼了信陽市民和遊客,流火似金,濺星如電,比煙花更炫麗,真正如東風夜放花千樹,用鐵與火的熱情演繹了中國傳統的浪漫與震撼!大家心目中的年味就在這裡了。
  • 河南藏著江南古鎮,春節遊首選,打鐵花,觀民俗.年味十足
    打鐵花 夜幕降臨,這裡又是不一樣的風景 打鐵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且,這一千年絕技本就起源於道教文化, 鐵花,就是用鐵水打花的藝術。打鐵花有兩種,第一種打法是用一把浸溼泡透的柳木勺,把熔化的鐵水舀起來,向空中拋去,或者向一堵牆面甩去,頓時火星滿天,燦爛奪目。蔚為壯觀美麗。
  • 蔚縣打樹花、定州緙絲、樂亭大鼓……河北省1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
    蔚縣打樹花。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製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製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饒陽刻銅」、保定市徐水區「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市清苑區「清苑傳統制香製作技藝」、承德市「腰痛寧組方及其藥物炮製工藝」、張家口市蔚縣
  • 另一古鎮河北走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樓,還可以觀賞到打樹花
    伴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這個活動,如今社會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而旅遊不僅能釋放我們內心的壓力,同樣也能領略我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簡直是一箭雙鵰的好辦法,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古鎮,那就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小編為你介紹一個很棒的古鎮,不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還能欣賞到炫酷的打樹花活動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孟津縣橫水鎮打鐵花表演讓春節「煙花」更絢麗
    晚19時,廢舊鐵犁鏵在火爐中變成火紅的鐵水,表演者一人用特製的鐵勺把鐵水拋出,另一人用木鍁把鐵水向空中用力擊打。  伴隨著清脆的擊打聲,鐵水衝向夜空四散迸發,頓時像千萬朵金花耀眼綻放,像千萬條火龍吐納舞動,火樹璀璨,金龍翩躚驚豔震撼的場面,引得現場驚呼一片,場面恢弘壯觀、氣勢磅礴。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新春走基層】山西晉城新年打鐵花:為生活祈福 為非遺點讚
    大家希望藉助燦爛奪目的鐵花祈求來年生活幸福美滿,同時也由衷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壯觀場面點讚。  「平時一天兩場,春節期間已經加到一天三場了。」工作人員郭恆告訴光明網記者,「每場5000人,幾乎場場爆滿,連站票都沒有了。」傳統民俗「打鐵花」在山西晉城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