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2021-01-08 央視網
[視頻]過年絕活:河北蔚縣打樹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1日 08:05 來源:CCTV.com
進入[朝聞天下]>>

    CCTV.com消息(朝聞天下):春節期間,各地舉行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絕活也紛紛亮相。下面,我們就去看一看。第一個,我們到北方——河北蔚(音玉)縣的暖泉鎮,看他們打樹花。

    這獨此一家的打樹花,絕就絕在,是用熔化的鐵水潑打到城牆上,使鐵水綻放。萬朵火花,就像一棵奇幻的大樹。據說,暖泉鎮的打樹花,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過去過年,有錢人放炮竹,沒錢的鐵匠就把爐裡的鐵水潑在牆上,圖個好看和熱鬧,可誰想到,這火樹銀花比鞭炮禮花還要壯觀絢爛,這樣一代傳一代,打樹花的絕活就流傳了下來。

    打樹花鐵水的溫度可以高達1300多攝氏度,稍不注意就會燙傷,所以打樹花的把式都是經驗豐富而且膽識過人的高手。他們表演的時候都要戴一個用水浸溼的帽子,並且把老羊皮襖反過來穿在身上,這樣可以防止被飛濺出來的鐵花燙傷。他手裡拿的勺子是用木頭做的,這個勺子需要在水裡浸泡一天,才能不會燃燒。

    據說,最初打樹花用的只是鐵水一種,後來發現,鐵水的「花」是紅色的,銅水的「花」是綠色的,鋁水的「花」是白色的,漸漸地,在火爐裡放些銅,又放些鋁,打起的樹花就顯得五彩繽紛了。

    北京遊客:以前看過這個嗎?我只聽說過沒看過,但是我知道非常壯觀,今天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確實非常漂亮,非常震撼。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打樹花 河北蔚縣看鐵匠的過年方式(組圖)
    蔚縣暖泉鎮的「打樹花」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 古老的鎮子在過年期間有種特別的氛圍  蔚縣暖泉鎮  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部,因鎮中心有一四季長流、冬暖夏涼的泉水而得名。「打樹花」是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是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其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後來,暖泉鎮每逢元宵佳節期間「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打樹花也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風光。打樹花,是暖泉鎮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現為迎合遊客觀賞,也會在每周末的夜晚表演。所謂打樹花,其實跟樹沒有一點關係,而是把生鐵熔化的鐵水,用特製勺子潑灑在古城牆上,高溫的鐵水撞擊到冰冷的古城牆而爆炸後火花飛濺,飛濺的鐵水伴隨著「噼噼啪啪」的聲響,鋪天蓋地飄灑下來,噴出千萬朵火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
  • 張家口蔚縣打樹花:火樹銀花慶新年
    打樹花表演。長城網2月18日訊(記者 劉瀾瀾)到蔚縣的暖泉古鎮,就不得不提打樹花。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特色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打樹花第十三代傳承人王德向記者介紹,打樹花就是把生鐵加溫到1600攝氏度,融化成鐵水,用木勺把鐵水撒到城牆上,當炙熱的鐵水遇上冰冷的城牆,瞬間迸濺出萬朵鐵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因為形似鐵樹開花,故名打樹花。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打樹花已經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打樹花源於村裡的祈福活動,農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一個好的收成。
  • 張家口蔚縣,你知道空中草原,可還知道這裡的打樹花?
    我對蔚縣的認識,是從打樹花開始的,後來才知道這裡的草原也很美。蔚縣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打樹花表演,我們和朋友相約特意來這裡看打樹花,河北人民在沒錢買煙花的年代,用高溫鐵水創造出過節時獨有的歡慶氣氛,真心佩服,親臨現場,看真實的表演更是激動不已。
  • 蔚縣打樹花、定州緙絲、樂亭大鼓……河北省1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
    資料片(新華社)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蔚縣打樹花。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蔚縣打樹花:這門手藝快絕了,能夠繼承的僅有10人
    冀西北蔚縣的「五花」聞名遐邇,這「五花」是指:雕花、杏花、雪絨花、打樹花、窗花。其中打樹花可謂五花中的一絕。近日,我們一行30人在蔚縣城西南,壺流河水庫北岸的暖泉鎮目睹了這一盛宴,打樹花堪稱中國一絕和世界一絕,它是由藝人將1600度的鐵水用木勺從容器中舀出,潑在城牆上,濺出絢麗的火樹金花。打樹花又被稱作一場璀燦奪目的視覺盛宴。說起打樹花的由來,要追溯到五百年前。
  • 1600度熔融的鐵水四處飛濺,蔚縣「火樹鐵花」載歌載舞慶新春
    圖片上的表演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打樹花,是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獨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人們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
  • 河北非遺:蔚縣青砂器
    坐落在壺流河流域的河北省蔚縣雖已入春, 但蔚縣仍寒冷如冬。 凌晨4時許,寒星閃爍、氣溫極低,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65歲的王啟傑,摸著黑和兒子——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及工匠們,開始進行點火、和泥、揉泥、捏坯的青砂器燒制工作。
  • 河北蔚縣:剪紙第一村裡的「剪紙」是「刻」出來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河北蔚縣的剪紙太有名了。有名到提起蔚縣,尤其在家家戶戶都會貼剪紙窗花的年根兒下。在蔚縣,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點彩剪紙專業村和加工基地,「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句子就寫在蔚縣的村落間。
  • 磁縣「鐵花火雨」炫春節 河北這三地打鐵花不容錯過!
    今年春節,河北磁縣的打鐵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鐵花火雨」絢麗無比,近看如潑金撒銀、天女散花,遠看似金蛇狂舞、閃電裂空,遙望如漫天星辰、紅光映天,令人嘆為觀止!說起這打鐵花,河北最出名的要數張家口蔚縣暖泉的「打樹花」,除了磁縣和暖泉,石家莊井陘縣羅莊打鐵火也頗具盛名。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 →"翻頁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另一古鎮河北走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樓,還可以觀賞到打樹花
    伴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這個活動,如今社會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而旅遊不僅能釋放我們內心的壓力,同樣也能領略我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簡直是一箭雙鵰的好辦法,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古鎮,那就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小編為你介紹一個很棒的古鎮,不僅有全國唯一的玻璃塔,還能欣賞到炫酷的打樹花活動
  • 蔚縣剪紙:演繹指尖上的精彩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張青)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蔚縣剪紙又叫窗花,蔚縣很早就有過年貼窗花的習俗,民間有「寧可少吃斤肉,也得貼窗花」的說法。1月16日下午,「冰雪運動迎新春·燕趙民俗過大年」2020年河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走訪團來到了蔚縣剪紙小鎮南張莊,帶您一起感受剪紙風韻。剪紙藝人們正在刻制剪紙作品。記者 張青/攝用刀「刻」出來的剪紙在南張莊「剪紙侯」剪紙體驗中心,剪紙藝人們正在用一雙巧手細緻地刻制剪紙作品。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祖傳五代青砂器燒制過程 (1/5)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祖傳五代青砂器燒制過程/5) "← →"翻頁 6月27日凌晨,河北張家口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人們正在一起燒制青砂器
  • 青園人文燕趙|民藝珍品 蔚縣剪紙
    我國剪紙流派眾多,風格多樣,安塞剪紙古樸渾厚,揚州剪紙精巧細緻,佛山剪紙瑰麗輝煌,高密剪紙靈秀動人,河北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它以刻為主,施以染色,飽含河北民間敦厚、陽剛、質樸的個性,被譽為「中華民族一種美麗的象徵性符號」。2006年,蔚縣剪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河北蔚縣小五臺山首次發現黑鸛等7種珍稀動物
    新華網石家莊6月9日電(記者鞏志宏)記者從河北蔚縣縣委宣傳部了解到,在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啟動的獸類和鳥類本底調查中,首次發現7種珍稀動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20只,還有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河北蔚縣三名女初中生在宿舍強迫女同學抽電子菸,不抽就猛扇耳光
    1月3日,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中學三名女初中生在宿舍裡欺凌女同學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引發網友對三名女生的強烈譴責。根據曝光的視頻顯示,三名女生圍在一名短髮女同學面前,強迫她抽電子菸,其中一名女女生把手裡的電子菸往短髮女生面前遞過去,讓她抽一口,短髮女生不敢抬頭,搖頭表示拒絕,但是隨即就被持煙女生狠狠地扇了兩巴掌。短髮女生看上去非常害怕,被打卻不敢有半點反抗,看上去像是已經習慣於對方的凌霸,女孩無助的樣子,令人望而心痛!
  • 百年蔚縣青砂器浴火重生
    雖已入春,但河北省西北部的蔚縣仍寒冷如冬。凌晨4時許,寒星閃爍,氣溫極低,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65歲的王啟傑,摸著黑點火、和泥、揉泥、捏坯,和兒子及工匠們開始青砂器的燒制工作。   青砂器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為蔚縣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用它煎煮食物不變質不變味,燒水好喝,熱酒不滋辣,熬粥味道清香,燉肉不膩可口,素有「砂壺水,扣碗茶,砂鍋肉」之美譽。「自明清以來,京城皇宮就用蔚縣砂鍋為皇帝煎藥,名門望族用它做飯、沏茶,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王啟傑說。   相傳,蔚縣青砂器泥砂鍋的由來始於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