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大邦,古往今來,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談到飲食禮儀,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些聚會上由於的餐飲禮儀知曉度不足而導致一些錯誤的行為發生。往往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是由於我們不夠了解我國的「飲食禮儀文化」。

中國宴飲進餐禮儀
漢族傳統的餐飲禮儀,有這樣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在不少的影視作品中也多有體現。在西方,一般說來,面對門的離門最遠的那個座位是女主人的,與之相對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邊的座位是第一主賓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二主賓席,一般是主賓的夫人。女主人左邊的座位是第三主賓席,男主人的左邊的座位是第四主賓席。
在進餐時,請客人中長者先動筷子。在夾菜時少取,遠者少吃。吃飯時勿出聲,喝湯亦然。喝湯用湯匙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吃飯時不可失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中國宴飲的飲酒禮儀
飲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最好的東西,然而餐飲禮儀卻是人們拉近關係的橋梁。除了吃食,飲酒在中國也有相應的禮儀。對飲酒禮儀而言早在西周時代中國就已經開始。時、序、效、令這4字就很好的概括了中國的飲酒禮儀。飲酒要遵循嚴格的時令,要尊禮、適量,不能隨心所欲。例如:主人敬主賓,陪客敬主賓,主賓回敬,陪客互敬,這其中關鍵之處,莫過於賓客絕不能喧賓奪主亂敬酒,這樣顯得既不禮貌,也不尊重主人。

1.敬酒時的語言
在宴會上敬酒時的語言,不要說叫對方下不來臺的話,這樣很不禮貌,尤其是說您一定要喝下這杯,不然不給面子,這樣對方會很為難,對你的印象也會很不好。

2.敬酒姿勢
在你提議乾杯時,自己要先站起來,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託扶其杯底,這樣顯得有禮貌,然後你要面含笑意,目視敬酒的人,對你想要祝福的人說幾句祝福語。

3.拒絕他人斟酒不可為的行為
如果自己不想喝酒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特別是不要在他人為你斟酒時又躲又藏和用手擋住酒瓶更不要敲打東西,倒扣酒杯,偷偷倒掉已經倒好的酒,這樣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4.斟酒禮儀
還有就是在大家倒酒的時候要面面俱到,對於每一個再坐的人要一視同仁,絕對不可以有挑有揀,給別人倒酒時給自己少倒甚至不倒,這樣很容易讓人反感。

5.敬酒時的禮儀:
在別人給你倒酒或敬酒的時候,要馬上站起來,略微的低一些頭,表示敬意,喝酒的時候要看對方喝多少,儘量做到和敬酒的人喝的差不多。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中國古今餐飲禮儀,請關注我們「吃性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