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6成小學生沒掌握相應的文明禮儀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未成年人文明禮儀規範大討論之一

  當前,江蘇正在新的起點和更高水平上推進「兩個率先」,奮力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需要培養和造就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快樂健康、全面發展的新一代江蘇人薪火相傳接續奮鬥。加強未成年人文明禮儀教育則是培養新一代江蘇人、促進江蘇「人的現代化」的起點和重要一環。根據省文明委工作部署,省文明辦、教育廳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和一線教育工作者成立課題組,針對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養成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調研,提出了一個「學得會,做得到」的未成年人禮儀規範建議稿,該規範將未成年人禮儀分為8個方面,4大禮儀,細緻而具體地提出了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

  揚子晚報今起將開設專題,並在揚網及揚子晚報微博開設討論專欄,邀請讀者對未成年人的基本文明禮儀規範提出建議,以期讓學校、家長和學生對於文明禮儀養成有一個更加明確的標準定位。

  「學校不能只管孩子的學習,不教文明素質!」這是一周前,一位網友「@快快開始」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咆哮的一句話。咆哮的根源是一則小學生秋遊的新聞,某校的小學生秋遊,學生撤去後,竟然在草地上留下了一地垃圾無人清理。現場圖片被網友拍下發到微博上後,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小學生文明禮儀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自從孩子進入小學開始,老師和家長都在時刻「念叨」著「講文明懂禮貌」。但怎樣才是真正的「文明」?「講文明」三個字來概括顯然過於籠統。於是,一組「學得會,做得到」的未成年人文明禮儀規範標準在各界極高的呼聲中亟待推出。

  調查:

  6成小學生不掌握

  相應的文明禮儀

  雖然從進入小學的那一刻起,「文明禮儀」便時刻掛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嘴邊,但孩子們的文明禮儀掌握情況到底怎麼樣?根據一項調查結果,60%的小學生並不真正掌握該年齡段應該掌握的文明禮儀要求。70%的學校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主要形式是在班會課中宣講文明禮儀要求;通過榜樣示範和活動踐行的不到30%。

  記者了解到,這項調查發放問卷有兩萬五千餘份,針對教師、學生、家長等不同的人群進行了問答,調查結果顯示,未成年人文明禮儀基本情況總體良好,80%的學校已經開始將文明禮儀教育要求納入學校教育的內容和任務,95%的家長和老師能認識到未成年人文明禮儀素質的重要性。但仍然有「三多三少」、「二好二弱」現象,值得反省和深思。

  探究:

  一個小學生的話引人思考——

  守則說「遵守公共場所秩序」,但沒說不能插隊

  [採訪實例]「我們剛剛上完《品德與社會》課,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就又有人插隊了。真氣人。」身為班幹部的李洋氣呼呼地告訴記者。每天中午在食堂排隊買飯,總有那麼幾個「搗蛋鬼」想盡一切辦法插隊。「有的時候女生擠不過男生,就只能看著他們從我們面前擠過去。」更過分的是,吃完午飯,男生們總不記得把吃完的餐盤給端到餐具堆放處,食堂阿姨們只能跟在男生們身後收拾餐盤。

  實在看不下去的李洋終於在一天中午「正義感爆棚」,「那天排隊的時候,一個男生正好想插在我面前,但我是班幹部,我覺得我有理由制止他。」李洋說,「老師在《品德與社會》課上難道沒教嗎?我們應該遵守公共場所的秩序。」誰知道男生的反駁讓李洋啞口無言,「老師教了遵守公共場所秩序,但沒說不能插隊。」

  李洋告訴記者,自己小學四年裡一直都是班幹部,充當老師「小幫手」的信條便是學校發放下來的文明禮儀規範的守則。「但男生們總是用各種『守則上沒寫』的理由來反駁我,我真的很苦惱。」

  [老師發言]南京市夫子廟小學校長馮愛東告訴記者,這個實例,確實是小學生認識的誤區,也折射出現行的「小學生行為守則」的問題,太籠統太抽象,很多內容只有大的概念,而小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畢竟有限,在遵照執行上,確實存在一些難度。

  創新:

  一個「學得會,做得到」的

  文明禮儀規範呼之欲出

  「尊敬師長,友愛同學……」雖然中小學校園裡都有自己的《文明禮儀規範》,但大而化之的內容顯然無法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做出正確的理解,同時《文明禮儀規範》也缺少一個「官方標準」。由於「文明禮儀」的概念過於籠統和書面化,「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們無法正確理解什麼才是「尊敬師長」?怎樣才能「友愛同學」?記者近日從江蘇省文明辦了解到,一個「學得會做得到」的《江蘇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建議稿)》已經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起草完畢,並開始廣泛徵求社會意見。

  在這份《規範(建議稿)》中,未成年人的文明禮儀被分成「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遊覽之禮」和「形式之禮」八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針對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做了詳盡的規定。

  「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等較為寬泛的「文明禮儀」增加了具體的內容,如「儀表之禮」一欄中,就分別對幼兒園階段3—6歲的兒童,小學階段7—12歲的小學生,初中階段13—15歲的少年以及高中階段16—18歲的高中生做出了細緻而具體的規定。幼兒園的小朋友必須「學會自己刷牙、洗臉,在家長的幫助下梳理頭髮。」小學生的必須「坐立姿態端正,在公共場合不東倒西歪,不脫鞋。」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儀表之禮」則突出了「坐時男生不蹺二郎腿,女生併攏膝蓋」和「不文身、不化濃妝。不盲目追求名貴服飾。」

  像李洋同學那樣在學校裡遇到的插隊和不放歸餐具的問題,新版《規範》中也做了規定,「餐飲之禮」中要求,小學生「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追逐嬉鬧」,初中生則要「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譁。在學校食堂用餐後,主動整理歸放餐具。」

  觀點:

  更易踐行的文明禮儀規範

  讓孩子受益終身

  省未成年人文明禮儀教育課題組成員、南京市夫子廟小學校長馮愛東告訴記者,「從一個小學生進入學校開始,老師家長肯定沒少和孩子講述講文明懂禮貌的重要性,但孩子們光知道這個道理還沒有用,需要有一個真正和他們的學習生活實踐相關的『規範標準』出臺,孩子們才能真正懂得,到底怎樣才是『尊敬師長』『互幫互助』」。

  馮愛東認為,學生在小學階段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會讓他們受益終身。「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具體應該怎麼做,掃地應當怎樣掃,請教同學問題時應該隨時說謝謝,讓孩子在具體的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馮愛東說,給未成年人出臺一個「學得會,做得到」的文明禮儀行為規範標準,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對「文明禮儀」充滿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禮儀充滿感性認識,並在學習生活中理性實踐。

  話題:

  什麼才是「儀表之禮」

  和「餐飲之禮」

  南京200多名揚子小記者日前 在身邊的同學們中進行了一番調查,並和同學們發起了一場什麼才是「儀表之禮」和「餐飲之禮」的課堂討論。

  @揚子小記者于欣羽(南京市赤壁路小學五年級):我注意到,在新版的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裡,「餐飲之禮」裡提到了「等爸爸媽媽一起吃飯」。現在還有多少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每天爸爸媽媽工作都很辛苦,我們小學生能夠做到的就是晚上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開開心心地吃飯了。也要讓爸爸媽媽感受到我們的孝心。

  @揚子小記者李佳音(南外仙林分校五年級):食堂吃飯的時候插隊、遇到老師的時候不叫老師等行為都是校園裡的不文明現象。在我們班的品德與社會課上,同學們經常會拿出這些例子來作為「反例」,讓全班同學參與討論和思考。有攝像特長的同學甚至還拍下了食堂插隊的照片,拿到班裡「以儆效尤」。

  討論:從即日起,揚子晚報將針對未成年人的文明禮儀規範發起討論,請讀者對未成年人文明禮儀規範建議稿的具體條文出言獻策,也可提出各種修改建議。可登錄揚網(www.young100.cn)專題討論版發言或微博@揚子晚報參與。

  歡迎一起來討論

  江蘇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建議稿(節選)

  儀表之禮

  目標

  面容整潔,衣著得體,

  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3-6歲(幼兒園階段)

  1.學會自己刷牙、洗臉,在家長的幫助下梳理頭髮。

  2.學會自己穿衣、穿鞋。

  3.學會自己揩鼻涕、擦汗。

  7-12歲(小學階段)

  1.勤洗頭、洗澡,頭髮、身體無異味。

  2.指甲裡無汙垢。

  3.不當眾挖鼻孔、掏耳朵。

  4.勤換衣服、鞋襪,保持儀表整潔。

  5.坐立姿態端正,在公共場合不東倒西歪。

  6.公共場合不脫鞋。

  13-15歲(初中階段)

  1.不染髮,不燙髮,男生不留長髮。

  2.公共場合著裝得體,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項鍊、耳環(釘)、戒指、手鍊、手鐲等飾物。

  4.坐時男生不蹺二郎腿,女生併攏膝蓋。

  5.走路抬頭挺胸,不勾肩搭背。

  16-18歲(高中階段)

  1.不文身、不化濃妝。

  2.不盲目追求名貴服飾。

  3.不穿過於暴露衣著。

  餐飲之禮

  目標

  安靜用餐,講究衛生,

  愛惜糧食,食相文雅

  3-6歲(幼兒園階段)

  1.飯前要洗手,飯後要擦嘴、漱口。

  2.學會正確使用餐具,自己吃飯,不撒食物。

  3.吃飯時不吵鬧,不獨霸食物。

  4.不偏食、不挑食。

  7-12歲(小學階段)

  1.吃飯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

  3.夾菜時不在盤中挑揀。

  4.等爸爸媽媽一起吃飯。

  5.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追逐嬉鬧。

  13-15歲(初中階段)

  1.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譁。

  2.適量盛取,不剩飯、不剩菜。

  3.就餐時保持餐桌、地面整潔。

  4.在學校食堂用餐後,主動整理歸放餐具。

  16-18歲(高中階段)

  1.用餐時先請長輩、客人就座再動筷。

  2.為別人夾菜要用公筷。

  3.不發出很大的咀嚼聲,儘量不起身夾菜。

  4.提前離席,向長輩、客人禮貌打招呼。

  5.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 (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相關焦點

  • 清遠清城: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 打造兒童禮儀特色課程
    清遠日報記者 李思靖 攝  走在鳳鳴小學校園,校園裡處處可見「今天您微笑了嗎」「文明有禮,文明有你」等溫馨提示,古色古香的「崇禮堂」是學生學習禮儀的陣地,每面牆上禮儀小故事、禮儀名言等內容,都是學校傳承優秀禮儀文化最直觀的校本教材……  作為清城區首個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鳳鳴小學在校長鄧慧的帶領下
  • 調查顯示昆明部分小學生壓歲錢超父母年終獎
    新聞速讀:春節期間,記者對昆明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壓歲錢收入狀況進行了調查:小學生的壓歲錢普遍在3000元—5000元之間,初中生的壓歲錢數額則在2000元左右,大學生壓歲錢通常在1000元—2000元之間。超過7成的孩子對壓歲錢都有自主支配權,但能夠主動理性消費,把錢花在有用處的不足四成。
  • 菏澤市委辦公室舉辦文明禮儀知識專題培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德領 通訊員 郝勇為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進一步提高幹部職工文明素養,推動做好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22日,菏澤市委辦公室舉辦文明禮儀知識專題培訓,邀請菏澤市婦聯雅學館形體禮儀公益課堂主講老師孫茹為辦公室全體幹部職工做文明禮儀專題講座
  • 文明禮儀小知識丨握手禮儀
    見面的基本禮儀有微笑致意、點頭禮、注目禮、舉手禮、握手禮、鞠躬禮、介紹、交換名片等,一般用於迎送、被別人引見、初次拜訪等。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講講「握手禮儀」。(6)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到者握手,應由先到者先伸手為禮。(7)主人待客時應先伸手,與來訪客人握手;客人告辭時,應由客人先伸手為禮。-03-正式場合下握手應注意以下細節(1)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2)忌用「三明治」式握手(即雙手握單手)。尤其忌用雙手與異性握手。(3)忌交叉握手。
  • 文明禮儀小知識|公共形象文明禮儀
    儀容禮儀公務人員的儀容,應與職業特點相適應,符合公務活動的要求,力求做到整潔美觀、簡約樸實、自然得體,給人以清爽宜人、精神振奮、朝氣蓬勃的感覺。重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著裝禮儀公務員著裝應以莊重大方、樸實得體、整潔美觀為突出特點,既要與職業和出入場所相和諧,又要與氣候環境和自身形象相和諧。1、公務場合著裝公務員工作時間應著制服、套裝、套裙、工作服等職業裝,應根據規定佩帶工作牌。
  • 中共菏澤市委辦公室舉辦文明禮儀知識專題培訓
    中國山東網7月23日訊 (通訊員 郝勇) 為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進一步提高幹部職工文明素養,推動做好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7月22日,中共菏澤市委辦公室舉辦文明禮儀知識專題培訓,邀請菏澤市婦聯雅學館形體禮儀公益課堂主講孫茹為辦公室全體幹部職工做文明禮儀專題講座
  • 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本報訊(通訊員李培平記者董倫峰)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幹部職工文明素養,近日,開封市祥符區城管局組織開展文明禮儀知識講座。    講座通過觀看知名禮儀與公共關係專家金正昆的授課視頻向大家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 鼎商電子商務特色班開展 「展禮儀風採,樹文明形象」禮儀活動
    「泱泱中華,悠悠五千年」,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5000年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老師的講解下,每一位學生都在認真的聆聽學習禮儀的知識,從一言一行開始做起。學習禮儀首先是個人的需要,因為禮儀是不可缺少的個人素質,人人都學習禮儀,掌握禮儀,自覺執行禮儀規範,就容易溝通感情,使人際交往獲取成功,進而有助於人們所從事得各種事業順利發展並取得成功。
  • 「文明禮儀英語」校園文明禮儀用語50句,請收藏!
    文明禮儀英語作為新時代的校園學子,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將文明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校園中,都有那些英語文明用語吧!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校園文明禮儀用語之英語50句1. Hello ! 你好!2.
  • 文明禮儀之基本禮儀篇
    文明禮儀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
  • 文明禮儀十二時辰
    文明禮儀十二時辰 2021-01-07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禮儀知識100問(一)
    編者按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為準則或規範的總和,是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的總稱。從握手到稱謂,從出行到購物,從著裝到用餐,從使用電話到網絡交流,都能反映公民的文明素養,體現社會的文明程度。
  • 文明禮儀短視頻展播:小手拉大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加強未成年人文明禮儀教育和文明素養提升,鄂爾多斯市組織未成年人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通過將文明禮儀活動納入學校教育各個環節、組織開展家庭文明禮儀教育
  • 常用文明禮儀知識
    6、駕駛機動車禮儀要求:(1)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交通信號和交通標誌。(2)保持車身整潔。(3)不搶道,不搶行,不鬥氣,不做猛拐、來回穿插、別車等危險動作,遇車隊、非機動車或行人時,主動禮讓。(4)雨天駕駛或趟過路面積水時,應緩慢行駛,防止把水濺至路人身上。(5)夜間會車時,應主動轉換成近光燈。
  • 文明禮讓進社區 「小手拉大手」學文明禮儀
    開福區交警十中隊的警察熊思維為小學生們講解交通安全常識。 小學生讀倡議書。 家長和小孩為文明禮讓倡議籤名。 體驗使用文明手語通過斑馬線。   紅網時刻長沙2月5日訊(記者 張子夜)「文明行車,禮讓行人」「文明行路,有序通行」「文明勸導,共進和諧」……2月5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瀏陽河街道史家坡社區開展「我排隊 我禮讓 我快樂」倡議活動,社區小學生、學生家長、群眾等百餘人聚集社區廣場,為文明禮讓倡議籤名,瀏陽河街道「文明,從排隊禮讓開始」主題市民素質提升行動由此起航。
  • 文明禮儀系列報導之賽場禮儀 進退場:遲到早退很不好(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信報記者 孫京龍/攝  文明放大鏡  文明觀賽事體現在許多細枝末節,觀眾的文明水平不僅體現在比賽進行期間,在比賽開始的前後,也應該表現出一種良好的禮儀風範。
  •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一堂高三語文寫作課的導入設計教學目標:春風化雨 德育啟迪教學難點:思想上接受 行動中落實 教學方法:討論、欣賞、品味、陶冶請同學欣賞《我是禮儀之邦的子民》(師有感情朗讀,略)學生結成小組討論聽文後的感受師總結學生N種體會:(1)我國是「禮儀之邦」,卻缺失了禮儀(2)澳洲、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更重視禮儀(3)近朱者赤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
  • 沙面學子在白天鵝賓館學習中餐禮儀!這樣的思政課你見過沒?
    「其實是為了有更好的視野哦~」11月20日,沙面小學學生在白天鵝賓館,上了一堂「關於飲食的中式禮儀」的思政課。中國是文明古國又是禮儀之邦,在這講究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飲食禮儀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 世界那麼大,帶熊孩子去看看,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佚名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在禮儀源遠流長的中華大地,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小學生,更應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01 文明行路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聽從交通民警和交通信號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