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2014年,五一水庫、民主湖、雷家橋水庫、彩雲湖、梅花山塘、化龍湖等20個湖庫水環境質量較2013年有所改善。溉瀾溪水庫、華巖水庫、團結湖水庫、迎龍湖水庫、長凼子水庫、白雲水庫等36個湖庫水質穩中向好。2015年,56個湖庫水質較2014年將有所改善。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各地對湖庫流域生活、工業、養殖、內源等汙染源進行分類整治,並因地制宜實施生態修復。
重慶,是一座由水滋養的城市。
重慶多江河,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搖曳著銀色,飄然滑過這座城市街角,在某個轉彎處自然地相融交匯,微笑著攜手上路。
重慶多湖庫,星羅棋布,猶如珍珠,被條條江河串聯著,點綴在巴渝大地上,湖畔的百姓們蒙受著它們的哺乳,沐浴著甘露,在春夏秋冬裡徜徉。
然而,不知道何時,許多湖庫哭了,它的眼淚變成黑色。湖畔,若隱若現的管道在黑夜裡張開一張張罪惡的大嘴,借著夜幕,吐著無窮的傷害。許多湖庫漸漸發酸、發軟。
特別是重慶主城建成區內的56個湖庫,更成為市民心頭難以言說的痛楚。
為了還市民一個美麗的生活環境,還湖庫一汪碧水,再現綠水逶迤、芳草長堤的美麗景致,重慶將主城建成區56個湖庫整治納入民生22件實事中,並計劃分步驟、分階段逐步完成治理。
實施汙水截流垃圾日產日清
5月初,重慶九龍坡區彩雲湖畔,工人們正忙碌著。
快滲沙地、人工溼地已經全部建成,調節池、曝氣沉砂池等設施正有條不紊地施工中,預計6月就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屆時,彩雲湖生態補水升級改造工程將全部完工,彩雲湖補水設施的進水水質將隨之發生變化,彩雲湖水質將進一步還清……
彩雲湖只是主城建成區納入整治的56個湖庫之一。和彩雲湖一樣,重慶將全面整治湖庫流域排汙口,修復錯接、漏接、斷接生活汙水管網。
建設城市生活汙水管網工程並與城市發展相匹配,要求所有新建小區、城市新區、商務中心區、城中村改造、居民聚集區建設必須無條件嚴格執行「七通一平」在先、建設在後原則,規劃設計包括汙水管網系統和汙水處理設施在內的環保配套設施,並同步施工,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推進實施現有雨汙混排管網汙水截流工作,對老城區汙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嚴格實施雨汙分流,所有汙水必須通過管道進入汙水處理廠。
清運堆存的老垃圾,完善湖庫流域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實行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保障湖庫流域和庫岸整潔乾淨。環保基礎設施要先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嚴格環境準入推進工業汙染治理
團結湖位於重慶江津區與重慶九龍坡區西彭鎮交界。曾經的團結湖環境優美,湖邊綠樹婆娑,湖中綠水盈盈。然而,隨著團結湖上遊的河溝受到工業園區內部分工業廢水的汙染,團結湖美麗的臉龐被劃上了一道道傷痕。
為了拯救團結湖及更多類似的湖庫,重慶將加強大力度進行湖庫工業汙染治理,嚴格環境準入,湖庫500米範圍內禁止新建水汙染項目。並督促湖庫流域工業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做到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在執法方面,將按照「四個一律」的要求加大執法力度,對淘汰落後產能、產品及生產設備的,一律應於2014年10月前關停;對未經環境影響評價或達不到環境影響評價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設;對無汙染治理設施、汙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超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2014年10月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一律依法實施關閉。
取締畜禽養殖減少面源汙染
去年11月中旬,位於重慶渝北區龍溪街道的五一水庫,工人們幾天之內就清除出湖面上大量水白菜。而水白菜的產生與湖邊的養殖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養殖戶的畜禽養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從而促進了水白菜大面積生長。為此,重慶北部新區和重慶渝北區已在五一水庫周邊清運生活垃圾30餘噸,取締養殖戶2家,清除居民菜地8000餘平方米,完成了五一水庫岸邊綜合整治工程,有效控制了影響五一水庫水質的農業面源汙染和畜禽養殖汙染。
其實,不僅僅是五一水庫,在56個湖庫中,飽受畜禽養殖汙染和農業面源汙染的湖庫不在少數。為治理這些湖庫,重慶將嚴格按照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要求,全面取締禁養區及影響湖庫水質的畜禽養殖(包括散養戶),限養區內不得新增養殖數並做到逐年減少,適養區內應嚴格執行養殖規劃,完善治汙設施並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商業承包水產養殖的湖庫,要全面清理湖庫經營權的合法性,對非法養殖的一律取締,對合法養殖的制訂轉移或取締計劃並推進實施。
對湖庫周邊已徵未開發土地禁止耕種農作物,對湖庫周邊未徵收土地耕種農作物的,採取生態改善措施,引導和鼓勵農民逐步使用生態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要積極利用湖庫生態屏障區建設或生態修復等措施減少農業面源汙染。
全面治理內源汙染改善湖庫水生態系統
湖庫的汙染來源分為外源和內源。生活汙水、工業汙染、畜禽養殖汙染屬於外源汙染;內源汙染主要指進入湖泊中的營養物質通過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逐漸沉降至湖泊底質表層。積累在底泥表層的氮、磷營養物質,一方面可被微生物直接攝入進入食物鏈,參與水生態系統的循環;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的物理化學及環境條件下,從底泥中釋放出來而重新進入水中,從而形成湖內汙染負荷。
為了治理湖庫內源汙染,重慶將根據湖庫內源汙染情況、水質情況合理開展內源汙染治理。採取截流或生態屏障等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和垃圾進入湖庫;建立湖庫清漂保潔制度,落實人員及時清理湖庫沿岸、水面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產生二次汙染。
在湖庫水質改善的基礎上,重慶將開展水生態修復工程。結合湖庫現狀,因地制宜開展水生態修復措施,改善湖庫水生態系統,促進水體良性循環。有條件的湖庫同步開展庫岸環境美化、綠化工程,打造市民休閒好去處。
建立整治長效機制嚴格督查考核
在湖庫水體還清,水生態系統逐步修復的過程中,重慶還將建立湖庫整治長效機制。加強日常巡查和維護,控制和防止外部汙染源進入水體,減少人為活動對湖庫水體的影響。強化湖庫管理機構、人員、制度的落實及湖庫水質監測預警。
同時要求相關區縣政府和市級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制訂細化方案,建立工作機制,落實項目資金。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解決湖庫整治中的問題;健全聯動機制,推進汙染整治聯防聯控和區域協作,明確湖庫汙染日常巡查、問題移交和處置及防止汙染反彈的長效機制;完善定期監測制度,對湖庫水質實行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3次監測。
市級部門按照職責制訂相關的配套措施和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協調落實各項工作所需的資金、政策、技術、土地等事宜。加強管理創新、技術示範,推進國內外投資省、效果好、易管理的新技術比選和運用,做到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政策措施、技術措施並重。
市、區各部門將從嚴查處湖庫違法排汙行為,對不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存在違法排汙或引發環境汙染等行為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每季度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督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市級部門年度目標管理、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考核中的環保考核內容。對進展嚴重滯後的,實行「掛牌督辦」;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嚴格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環保部門實行新建項目「區域限批」。
本版文 / 陳維燈 圖片由市環保局提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