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女子反覆發熱、腹痛
輾轉多家醫院
最終竟然確診為
蟲癌!
記者從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肝膽胰外科確認一例複雜肝包蟲病例,通過計劃性肝切除術,目前患者已成功治癒。據悉,這在雲南省尚屬首例。
什麼是肝包蟲病
肝包蟲病是一種嚴重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流行於畜牧業發達的省區。家犬等是肝包蟲的主要傳染源,病因是犬絛蟲寄生在狗(少數情況下也可寄生於狐狸)的小腸內,隨糞便排出的蟲卵常粘附在狗、羊、牛、馬等動物的毛皮上,進而汙染一些食物或者水源,人食用或者飲用這些被汙染物後,即可能被感染。肝包蟲病主要分囊型、泡型及囊泡混合型三種,其中泡型包蟲病危害最嚴重、致死率高,被稱為「蟲癌」。(綜合於網絡)
此例肝包蟲病患者劉某為祿豐人,女,48歲,反覆發熱伴腹痛,輾轉多家醫院,接受抗炎、肝穿刺等多項治療,病情仍得不到好轉,後經省第三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肝包蟲病。
「這是一例複雜的肝包蟲病,患者因被誤診為肝膿腫,實施多次穿刺導致蟲病擴散,侵蝕了約一半的肝臟,且合併出血,出現失血性休克。」省第三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江行介紹,經國內外醫學專家一同會診後,專家建議採用離體肝切除+自體肝移植進行治療。
臨床表現
肝包蟲病感染初期症狀不明顯,甚至當囊腫長大後也可能無明顯症狀或偶爾發現上腹部腫塊開始引起注意。
發展至一定階段時,可出現上腹部脹滿感、輕微疼痛或壓迫鄰近器官所引起的症狀。如上腹不適、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和腹脹等;位於肝頂部的囊腫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壓迫肺而影響呼吸;位於肝下部的囊腫可壓迫膽道,引起阻塞性黃疸;壓迫門靜脈可出現脾腫大、腹水。囊腫的繼發性感染也是很常見的症狀。
肝包蟲病的臨床表現潛伏期可以長達5~30年!(來源於網絡)
患者劉某在省第三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接受計劃性肝切除的手術治療,第一次手術治療切除大於3cm的主要病灶+切除破裂出血囊泡,以達到控制出血及控制感染、並待殘肝代償性增生,首先保住劉某的生命,為第二步手術創造了條件,術後繼續口服阿苯達唑抗蟲治療。隨後,醫生為劉某實施第二次肝切除術,順利切除右肝。目前,患者劉某術後恢復良好,基本達到痊癒,正在進一步接受抗蟲綜合治療。
如何預防
專家提示,儘管雲南不是肝包蟲的高發區,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最好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尤其是生肉、未煮開或變質的水,不混用菜刀、菜板,生熟食分開存放等,特別要注意避免人畜混用。
加強對狗的管理,對狗進行驅蟲,不給狗吃家畜的生內臟,以減少狗患病的危險。
除了要給家裡的寵物打疫苗、注意衛生外,也應當注意減少人和家養寵物同衛生不明的流浪動物(尤其是狗)的接觸,尤其投餵食物和飲水時注意衛生(且勿親吻衛生不明的流浪動物)。(綜合於網絡)
原標題:蟲癌!雲南女子反覆發熱腹痛就醫:一半肝臟已被侵蝕…
來源:999微大理
45000 的景東人已經關注了印象景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