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武漢咖啡館:就算店垮了,最後一杯咖啡也要給醫護人員

2021-01-08 剝洋蔥people

Wakanda咖啡,一個在武漢剛剛成立一年多的咖啡品牌。在肺炎疫情蔓延武漢期間,它成為這座城市裡唯一還在運營的咖啡館。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後的第三天起,他們已經為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送去了7850杯「武漢拿鐵」。

Wacanda咖啡團隊留守的七位咖啡師,年齡跨度從80後到00後,分別來自武漢、鄭州和伊朗。受訪者供圖

文 | 新京報記者 解蕾

編輯|胡杰 校對 | 翟永軍

本文約5510字,閱讀全文約需11分鐘

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武漢幾家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杯咖啡,一支玫瑰,一顆巧克力。杯身上還有手寫的祝福語。

情人節當天,咖啡館收到了網友送來的玫瑰,請他們幫忙送給醫護人員。受訪者供圖

這是Wakanda咖啡團隊免費為一線醫務人員送咖啡的第20天,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後的第三天起,他們已經為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送去了7850杯「武漢拿鐵」。在情人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Wakanda團隊也特意準備了520杯咖啡和巧克力。玫瑰花是網友寄來的,字條上寫著,因為買不到口罩,所以買來了玫瑰花送給白衣天使們。

Wakanda咖啡,一個在武漢剛剛成立一年多的咖啡品牌。在肺炎疫情蔓延武漢期間,它成為這座城市裡唯一還在運營的咖啡館。

這個團隊由留守武漢的七位咖啡師臨時組成,年齡跨度從80後到00後,分別來自武漢、鄭州和伊朗。

隨著媒體的報導,這支團隊漸漸被大眾所知曉,眾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為他們點讚。也有網友留言「待到江城繁花似錦,一定打卡Wakanda。」

面對突如其來的如潮好評,大家既興奮又有些不知所措,作為隊伍裡兩個80後之一的Echo說,「其實也沒覺得自己多了不起,多麼偉大,我們只是想做一件很酷的事。」

有的拼盡全力要回來,有的不願離開

1月23日早晨,田亞珍被手機上的一則新聞推送驚到了:武漢市宣布將於今日10點關閉離漢通道。各大商城、餐飲、娛樂場所暫停營業。

90後姑娘田亞珍是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的老闆。就在兩天前,隨著春運返鄉潮的開始,Wakanda咖啡館已經關掉了武漢市內的五家分店,只有光谷店和漢街店還在營業。七家店的外地員工大多數也踏上了歸途。

其實12月底田亞珍就對「不明肺炎」有所耳聞,但沒放在心上。「封城」通告一出,這才真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和咖啡館的幾個夥伴商量之後,田亞珍決定關掉漢街店,把那邊的牛奶、咖啡豆等物資也拉回光谷店,至少先保住一家店,留守的人聚在一起也相互有個依靠。

Wakanda咖啡光谷店位於世界城光谷步行街,被各大高校包圍,毗鄰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和中南醫院。學生黨、上班族和醫生護士構成了消費的主要人群,其中不少醫護人員是咖啡的重度消費者。尤其是在夜裡,店裡總能接到許多來自醫院的外賣訂單。

1月24日,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二天下午,咖啡館來了兩位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他們是店裡的老顧客。工作人員從他們口中得知,醫院現在的工作量比之前突然增大了很多,疫情確實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兩位醫生拿著做好的咖啡走出店門,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大家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醫護人員都這麼辛苦了,還要親自出來買咖啡。」

田亞珍說,當天晚上,幾個人在店裡開了一個小會。「不能在家坐以待斃。大家都痛快地決定了,給醫護人員做公益咖啡!」

說幹就幹,一直是這個年輕團隊的行事風格。田亞珍在工作群裡發了一條信息,「誰要來光谷做咖啡,中午要送200杯咖啡給湖北省中醫院的醫生護士白衣天使們。」沒有想到的是,留在武漢的小夥伴紛紛報名,遠在成都旅遊的小豪也表示要加入。而彼時武漢的疫情已經開始大面積暴發。

小豪是武漢人,00後,是這個七人團隊裡最年輕的咖啡師。

「武漢的小夥伴們都開始響應了,我想著成都離武漢也不遠,然後也立刻響應。」大家都勸他不要回去,小豪卻很堅持,「在這種時候,還是想和家人、小夥伴在一起。」

於是,在五百萬人相繼離開武漢後,逆著人潮,小豪踏上了艱難的返鄉路。先是預訂的25號航班因肺炎疫情被取消,後來他坐高鐵到達潛江時,發現去武漢的高鐵也被取消。最後家人從武漢開車去潛江接上了小豪。來回六個小時後,26日凌晨,小豪終於平安回到了武漢。

咖啡店的另一位伊朗咖啡師Sina也選擇留在武漢,和夥伴們在一起。

員工們在專心準備咖啡。受訪者供圖

兩年前,出於對中國的喜愛,27歲的Sina從伊朗來到了剛剛開業的Wakanda咖啡館。Sina的主要工作是做咖啡和教新人做拉花,他做的拉花成為了店裡咖啡的顏值擔當。

2月2日,Sina接到了伊朗國家大使館的消息,近日伊朗要派遣專機接滯留在中國的伊朗公民回國。而從疫情暴發以來,Sina遠在伊朗的家人也一直希望他能儘快回國,店裡的夥伴也在勸他回去。

幾番思考後,Sina還是選擇留在武漢。

「外國人可以離開武漢、離開中國,但中國人呢,他們有機會選擇離開武漢、離開中國嗎?他們不能,因為這是他們的家。而這裡,現在也是我的第二個家。」

「在電影裡我們看過許多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但在真實的世界裡,這些醫生和護士就是超級英雄。」在一條朋友圈裡,Sina寫下了這句話,配圖是一張給醫護人員送咖啡的照片。

每天五百杯「武漢拿鐵」送往醫院

1月26日早晨九點半,田亞珍和三位咖啡師準時到達咖啡店。

數量是提前一天跟醫院溝通好的,一天五百杯咖啡分上午和下午兩批完成。一個醫院的老顧客看到田亞珍在朋友圈裡說想要免費為醫護人員送咖啡,主動幫忙聯繫了醫院,對方表示如果能喝到他們做的咖啡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收到這個答覆後,大家都特別激動。「有時候做公益不是說你想做就做了,也得看看人家到底有沒有這種需求,不然好心辦壞事,對醫院來講也是一種壓力。」Echo說。

一天五百杯的量和平時差不多,但是醫生們現在只有午飯和晚飯時間可以休息,所以必須要在這兩個時間段內把咖啡送到醫院。對Wakanda咖啡團隊來說,這也是一場考驗。

磨豆、壓粉、萃取、打奶、打包配送,Wakanda的員工自動形成了一道流水生產線。採用和平時一樣的製作工藝,省去耗時的拉花環節,其他保持不變。

上午批的三百杯咖啡要在一個半小時內製作完成。雖然時間緊迫,但既要保證速度,也要保證品質。為此,田亞珍之前做了很多細緻的功課。比如,選用拿鐵而不選用美式的原因是,美式咖啡除了提神也利尿,對於要穿著隔離服連續工作幾個小時的醫護人員來說極不方便。此外,做拿鐵平時打奶的溫度在55℃-65℃之間,口感和營養都是最佳的。但現在,他們把打奶的溫度控制在80℃上下,保證這些咖啡送到醫護人員手上時,還是溫熱的。

咖啡做好後,由Echo和段公子在12點前開車送達醫院。

Echo和段公子,包攬了每天送咖啡的重任。受訪者供圖

Echo回憶,第一次送咖啡的時候,一靠近醫院,不由自主地就安靜下來。來來往往的救護車,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嚴陣以待,一條二百米的路要開兩三分鐘。「每次一進去就變得特別乖,像軍人聽到了軍歌一樣,那一幕對我們的衝擊特別大。」

咖啡一般放在食堂門口的後勤部,那裡集中放置著盒飯、水果等各種物資。放下咖啡,醫院的志願者全副武裝地出來,等著他們隔開一定距離後,才把咖啡裝車帶走,送往住院部等地。

第三天,志願者看到他們又來送咖啡了,其中有個志願者阿姨,年齡稍大一點,眼眶像是有些泛紅,突然就對他們鞠躬致謝。

後來小豪也跟著Echo去送過一次咖啡,剛好趕上五六個醫護人員來取,交接完咖啡後,「他們五六個人突然就一起衝著我們鞠躬,我們有點不知所措,也給他們鞠躬,告訴他們注意身體。那個場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見,這輩子都忘不了。」

送到醫護人員手裡的每一個咖啡杯上都有田亞珍手寫的祝福語,「醫生最帥」、「護士最美」、「感恩有你」、「武漢加油」,讓這一杯定製的咖啡帶上每個咖啡師手間的溫度。有時大家還會買些果汁、巧克力隨咖啡送去。醫護人員偶爾遇到,也會送他們半桶酒精。

志願者把咖啡送去住院部等地分發。受訪者供圖

無法當面交流,不少醫護人員都會在商家後臺留言。「第一次喝到你們的咖啡是那天穿著防護服上完七個半小時白班,從早上八點一直沒喝水沒上廁所,回到科室第一件事,看到餐桌上擺了好多咖啡,立即打開一口氣就幹完一杯。」「為了照顧不喝咖啡的醫護人員,貼心的你們還搭配了果汁。」田亞珍說,這些回復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大家得知有很多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被感染,有些都沒有病床,甚至也不能回家自我隔離,只能住在醫院,心裡很難受。田亞珍做出一個決定,要為每天送去的「中國拿鐵」改個名字,他們不想煽情,「武漢天使」、「武漢英雄」這些都太肉麻了,於是就直接改名為「武漢拿鐵」,這是屬於武漢人的咖啡,「我們用店裡最寶貴的東西來紀念這些日子。」

「即使有一天店垮了,開不下去了,那最後一杯咖啡也一定是送到醫護人員手裡的。」田亞珍說。

來自全國各地的「雲咖啡」

2月9日,Wakanda團隊送咖啡的第15天,一篇在咖啡垂直行業媒體公眾號上發布的文章,將這家低調的咖啡館帶到公眾面前,文章迅速被轉載,閱讀量一夜破十萬。

有人說這是「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有人說他們是「城市的守護者」,更有許多網友表示「在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去Wakanda打卡。」

但也有人說他們是在炒作。

忙著做咖啡的田亞珍和夥伴們並不知道他們已經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第二天,先後有咖啡豆、牛奶的供應商打來電話,表示要捐助,田亞珍暫時婉拒了,表示店裡目前物資還充足,而且武漢現在物流也不方便。之前他們每天早上會趕在一家生鮮超市開門的第一時刻,去掃蕩當天需要的鮮牛乳。咖啡店的牛奶供應商在知道他們做公益咖啡後,主動捐贈了牛奶和鮮牛乳,一直對接的咖啡豆供應商也贊助了50千克的哥倫比亞咖啡豆。

來自伊朗的咖啡師Sina,不善言辭,但會把手中的每一杯咖啡都做到極致。受訪者供圖

2月11日早上,田亞珍發現不停有人通過微信和支付寶轉帳,「我退了他們又轉,我再退。」大眾點評上也突然多了一筆資金,還奇怪是哪裡來的,後來發現是網友通過大眾點評上的「買單」功能來付款的,大多數是20、30、50元這樣的金額,也有500、1000元的,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臺灣的咖啡同行。後臺的訂單越來越多,留言也成百上千地增長。

原來,網友自發發起了一場線上買單的捐贈,希望通過網絡下單請一線的醫生護士喝到一杯熱咖啡。被網友們所稱的「雲咖啡」就這樣誕生了。

截止到2月15日晚,店裡總共收到了13571筆訂單,累計為Wakanda咖啡捐贈了163多萬元。面對這個驚人的數字,大家都感到出乎意料的驚喜和感動,「心跳加速,背後像是湧來一股熱氣,在你身後站了幾十萬人似的。」Echo這樣形容自己的感覺。

在此之前,田亞珍從來沒想過會做到哪天。就是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把七家店的物資都耗光為止。但現在看到這麼多人說「不希望這麼溫暖的咖啡店倒閉」,他們決定盡最大所能堅持下去,滿足廣大網友的心願,把「雲咖啡」送到每一位醫護人員手裡。

現在店裡每天都會記錄訂單收到的捐贈,「大眾點評後臺的統計功能很強大很透明,所有訂單號都可以查到。」田亞珍說。除去購買咖啡原物料成本外,其餘的資金會一直用來做咖啡,直到疫情結束的那天。所有剩餘善款,他們會尋找最靠譜的基金會,成立武漢市醫護人員專享基金武漢拿鐵基金,全部捐贈給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並附上所有留有捐款名字的網友名單。

「特別感激,能擁有這麼一群熱血又善良的小夥伴」

2月17日,武漢大雪後的兩天,氣溫很低,馬路上依舊空空蕩蕩。經過聯繫,山東醫療救援隊的醫護人員也收到了Wakanda送來的「武漢拿鐵」,熱熱的,捂在手裡,像是回到了一個尋常的日子。一個醫生捧著咖啡,在酒店裡,自拍了一張,在朋友圈裡寫道:勝利之日,一定要去店裡喝上一杯。

現在,Wakanda團隊的免費咖啡已涵蓋了周邊的三家醫院,馳援武漢的一些醫療隊也開始聯繫他們送咖啡。每一杯咖啡上,除去祝福語外,還會寫上捐贈的網友ID名字。

瞞著家裡做咖啡的員工也瞞不住了,田亞珍的父母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讓她一定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家裡人明白,女兒決定做的事情,怎麼勸也勸不住。

Sina留在武漢做咖啡的事情更是在伊朗國內走紅。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為Sina點讚,Sina的父母看到新聞才知道真相,他們也被兒子的所作所為感動。「我家鄉城市有很多人都跑去告訴我媽媽,他們在新聞裡看到我在中國所做的事情了,他們特別為我而驕傲。」

Sina來武漢兩年了,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武漢。2月7日晚上,他坐在房間裡,聽到窗外有人喊「有沒有人」,「還有嗎?」從另一棟樓裡傳出「有」,此起彼伏。 然後他們開始喊「武漢,加油,武漢加油。」其中還有小孩子的聲音,他當時幾乎要流出眼淚來,「那一刻我被震撼到了,那些聲音裡帶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它們那麼動人,那麼美麗,成為我生命裡最美妙的一次經歷。我會永遠記住那個夜晚。」

像許許多多的武漢人一樣,大家也都在祈禱,希望疫情儘快結束。

武漢土著小豪說,疫情結束的那天,他一定要去吃一碗過早的熱乾麵。

Sina說疫情結束之後,他要好好休息一下,如果錢攢夠了就開啟一段遙遠的旅行。

田亞珍沒有認真想過疫情結束後會做什麼,只想做好每天的事,把「武漢拿鐵」送到更多的醫院去。她現在比以前更愛身邊的朋友們了。「特別感激,能擁有這麼一群熱血又善良的小夥伴。」

在最新的咖啡日記裡,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每天在去醫院送咖啡的路上,我們看到農民把自己種的菜直接拉到醫療隊,小飯館的老闆為醫護人員送幾百份飯菜,在國外旅行的人直接把一箱箱口罩背回來送到醫護人員手裡,我們見到了很多抗疫時期的「逆行者」。我們只是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只是一個中國人該有的樣子罷了。

洋蔥話題

你想對逆行者們說什麼?

相關焦點

  • NO SEAT COFFEE:武漢一杯「走量」的咖啡
    NO SEAT COFFEE,武漢第一家沒有座位的外帶咖啡。它帶給武漢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新的咖啡商業模式。重點是像這種品質的咖啡,單杯價格在別的店鋪基本都會在30-50元,而他們家一杯摩卡只要10元,人民幣!更驚人的是他們家試營業的期間只要5元一杯,低價促銷帶來的客流量超乎老闆預期,試營業3天賣出了500杯。
  • 來杯咖啡麼?
    鐵手咖啡朝悅店的店長姜彥龍說,疫情對胡同店客流的影響,以及不同區域恢復速度的差異,使得鐵手決定入駐購物中心試一試。 對於從胡同起家的精品咖啡而言,如何適應完全不同的消費人群喜好和結構,是一門新課題。
  • 至少1萬家店可能撐不下去!疫情下,我對咖啡館生存狀況做了調查
    ,進行了疫情下的咖啡門店生存狀況調查。 -01- 疫情下的咖啡館: 1家店至少賠2萬,近9成還能正常營業 超7成門店未營業,幾乎零收入 根據調查樣本,75%門店疫期未營業
  • 吐血整理武漢最好喝的咖啡 驚豔你的全世界!
    在任職鮮城小編的這一年裡,小編從拒絕喝咖啡變成了如今三天兩頭都要去泡咖啡館,之所以能被掰彎正是因為接觸了這些牛X哄哄的咖啡師和這些做得一手好咖啡的咖啡館。所以,在此小編吐血整理出來了這些牛人和好店推薦給大家,希望所有人都能喝到一杯好咖啡。
  • 專題|層層疊疊洋蔥皮——疫情初期《新京報》21篇人物類深度報導的...
    在疫情爆發的初期,武漢封城,武漢人民乃至全國人民都被籠罩在緊張不安的氛圍下,醫護人員積極抗擊疫情的態度對於鼓舞廣大人民有重要作用。在大規模爆發的初期,物資緊張、人員匱乏等很多現實問題突顯出來,媒體需要呈現社會現實情況,為更廣大群體供應準確消息。同時,在這些報導中,不乏對於醫療衛生知識的介紹。從一線醫護人員的視角,介紹新冠肺炎相關信息與防衛措施,能起到更好的防疫宣傳的效果。
  • 貓屎咖啡、星巴克、咖啡陪你等 中杯大杯哪個划算?
    城市的咖啡館就像一個小宇宙,在這裡,人們不僅僅需要一杯現磨咖啡,更享受那百來個平方裡發生的人情世故和自我沉澱。杭州的購物中心越造越多,各類咖啡館也風生水起。  這一次,我們體驗了杭州四家最熱門的咖啡連鎖店,想知道買咖啡到底是要中杯還是大杯划算?紙杯更換成馬克杯會不會有障礙?自助吧檯上的瓶瓶罐罐足夠貼心嗎?
  • 多倫多首家狗狗咖啡館即將開業!「老闆!來一杯咖啡和兩隻汪星人作陪!」
    來一杯咖啡和兩隻汪星人作陪!」在討論究竟是喵星人還是汪星人佔領世界的這個問題上,永遠沒有最優解。多倫多目前已有兩家針對喵星人領養+休閒娛樂的咖啡館:Meow Cat Café和Tot The Cat Café,滿足了眾多愛貓人士的領養心願。
  • 三頓半完成新一輪融資 咖啡生意正在走出咖啡館
    疫情重創了餐飲零售業,也傳導到了線下咖啡館。居家隔離的咖啡愛好者,買不到現磨的拿鐵、卡布奇諾,只能在家裡衝泡一杯咖啡來「續命」。星巴克等精品咖啡館的杯均價超過30元,瑞幸在券後的價格位於10元—20元之間、全家、7-11等便利店咖啡的價格在10元左右,以雀巢、麥斯威爾為代表的傳統速溶咖啡卻僅需要1元—3元。以三頓半為首的「精品速溶」,正好切入了5—10元這個空白的價格區間。
  • 一杯好咖啡的定義,加盟開店的正確邏輯
    一杯好咖啡的定義知乎上,關於這個問題的高贊回答是:如果你某一天去喝咖啡,覺得這杯咖啡非常好喝,那麼,此刻對你來說,它就是「好咖啡」。他們點一杯咖啡,是因為進咖啡館「當然要點一杯咖啡」這樣的認知,往往卡布、摩卡、拿鐵這些奶咖,佔著大部分銷量,而他們真正食用的更多是甜品、西點和西餐。
  • 玩具反鬥城六一特別獻禮致謝武漢醫護人員
    今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了全國上下,作為重災區的武漢更是一度遭受重創,為此一群又一群可愛的白衣天使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夜以繼日奮戰在一線以守護所有人的健康福祉。隨著全國的疫情發展逐漸趨於穩定,今年兒童節對於武漢醫護人員來說更是意義非凡,他們將更為珍惜和家人、孩子團聚並分享喜悅的時光。
  • 逆境下的獨立咖啡館,要明白這些生存邏輯
    去年的疫情在下半年有所緩和,在「報復性消費」的促使下,本地幾家獨立咖啡館的生意開始火爆。某家咖啡館的老闆娘戲言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店內的咖啡銷量就突然猛增了,目前每天可以出到300杯以上。有朋友說道:國內的咖啡消費浪潮開始來臨了,自己想去開店。我笑著說:再等等吧。
  • 在世界盡頭的咖啡館喝一杯刷鍋水
    星巴克咖啡館沒有小杯,小杯叫做中杯,中杯叫做大杯,把大杯叫做超大杯。羅永浩在微電影《幸福59釐米之小馬》裡被服務員整蒙了,「我不管這是什麼杯,我就要三杯裡面的中杯。」咖啡和咖啡館變得越來越魔幻。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買下星巴克,山寨成義大利咖啡館:主打義大利濃縮咖啡;沒有座位,客人站著喝完就走;沒有外賣的;沒有紙杯子。
  • 咖啡館越開越小,最近流行「店中店」
    但它不是只在檸檬茶店裡加個吧檯這麼簡單,這家小咖啡店,有自己的招牌、菜單,獨立的視覺,海報、杯子都有精心的設計——即使在同一門頭下,也絕不會和隔壁檸檬茶弄混。客單價也很親民。黑咖啡15元/杯,最貴的檸檬氣泡咖啡26元/杯,自帶杯還可以減3元。我聯繫上了店主兼咖啡師倪子揚。一年多前,他和朋友一起開了檸檬茶店。
  • 靠咖啡續命的小夥伴有救了!杭州這些獨立咖啡館、甜品店回來了
    獨立咖啡館復工ing 這兩年,杭州開出很多獨立咖啡館,小小的,遍布城區。我在想,那些獨立咖啡館不少是本地的年輕人在經營,有的店就一個咖啡師,店面非常小,本來就有很多客人是買了就走、並不留下來喝,再加上咖啡也很適合外帶,應該會比較符合復工條件。昨天聯繫了幾家,果然他們都開了。
  • 咖啡館越開越小,最近流行「店中店」!
    檔口外面擺了一兩個高腳凳,喝咖啡的時候也可以坐一坐。 但它不是只在檸檬茶店裡加個吧檯這麼簡單,這家小咖啡店,有自己的招牌、菜單,獨立的視覺,海報、杯子都有精心的設計——即使在同一門頭下,也絕不會和隔壁檸檬茶弄混。
  • 還記得泰國哈士奇咖啡館嗎?現在買一杯咖啡「送」一隻哈士奇
    有關注哈士奇的網友應該多少還記得泰國有個哈士奇咖啡館,這裡是以哈士奇為主題的咖啡館,這裡不僅擁有十幾隻漂亮的哈士奇,而且整個咖啡館的裝修風格都透露出哈士奇的氣息,甚至包括咖啡館的各種咖啡與甜品。早上咖啡館開業時哈士奇從它們住的地方奔跑出來,來到咖啡館的庭院迎接遊客,這一大波的哈士奇奔跑出來,是不是被萌到了。這是哈士奇咖啡館裡面的裝修風格,到處都擺滿了哈士奇公仔,讓喜歡狗狗的朋友就像來到了天堂一樣。咖啡館的牆上有一個很顯眼的標誌,一個哈士奇的頭像下面接著一個咖啡杯。
  • 咖啡館生存狀況調查:至少1萬家店可能撐不下去
    -01-疫情下的咖啡館:1家店至少賠2萬,近9成還能正常營業超7成門店未營業,幾乎零收入根據調查樣本,75%門店疫期未營業。但獨立靈活的優勢,讓咖啡門店營業比例超過茶飲店。 經過3年多的增長,結合上述數據,此次疫情後,可能有至少1萬家咖啡館面臨徹底關門的危機。 對多家咖啡館老闆進行採訪也發現,疫情最大的幹擾是門店正常運轉和暫時損失,但不會造成致命打擊,還是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質館咖啡創始人鄭松茂:疫情帶來的最大困難是有的店不準營業,能營業的店業績表現參差不齊。樂觀預期的話,疫情或將出現V型反彈。
  • 網紅打卡店「老友記主題咖啡館」差點閉店,靠什麼又「復活」了?
    仿真咖啡店的誕生經歷美劇《老友記》是迄今最受歡迎的連續劇之一,劇中咖啡館Central Perk是個虛構之地,而在上海卻能找到這麼一家真實存在的咖啡館,並且全上海僅此一家。世界各地的《老友記》粉絲慕名而來,人們窩在橙色沙發裡看劇,再品嘗一杯寫有巧克力字「FRIENDS」的暖心咖啡。
  • 世界最美咖啡館,曾是愛因斯坦最愛,2杯咖啡3份甜點僅50塊
    在家如此,去到咖啡盛行國旅行,更是不會錯過任何一家值得「去喝一杯」的咖啡館,今天老鼠皇帝首席村婦要帶大家一起去見識的是位於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cafeTortoni」。阿根廷人的一天是從一杯香濃的咖啡開始的。這個人口結構以義大利裔、西班牙裔和法國裔移民佔絕大多數的國家,自然而然地從一開始就襲承了來自南歐的咖啡館文化。所以布宜諾斯艾利斯有很多咖啡館,cafeTortoni不見得是最出品最棒淡淡一家,卻是旅行者趨之若鶩的打卡聖地,實在是因為它的歷史太過輝煌。
  • 武漢女子匿名給石家莊醫護點外賣 醫護人員:這份熾熱的情誼送到...
    近日,一則武漢人匿名為石家莊醫護點外賣的抖音視頻衝上熱搜。視頻中,一名美團外賣小哥將水果、麵條等外賣送到石家莊中醫院醫護人員手中。據外賣小哥介紹,訂單上註明送到石家莊市中醫院一樓,是給醫護人員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