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脫口秀與「諷刺」之年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一日談》EP6

今日的網絡環境掌握著一個可怕的氛圍,這裡的事實不多,道理不複雜,人們對於說服和溝通的期待和耐心都很少。

但在如何說出令人生氣噁心的話語上,卻是大師級的精通。

正是在這裡,我們才發現辱罵並非最讓人傷心,諷刺才往往是最令人氣憤的。

文 | 李厚辰

如果我們回看2020年,脫口秀應當是一個值得注視的現象。

雖然在這個風雨悽悽的年月裡,如此一個嬉鬧的事物竟然高漲,不免有些諷刺。不過我們也可以用「在糟糕的日子裡,人們更需要些樂子」來解釋。

到年末,脫口秀終於捅了個大簍子。楊笠一段名為「男人還有底線呢」的脫口秀表演,再次精準地踩到男女紛爭這個火藥桶般的話題,在「清華學姐」事件還未徹底冷卻之時,再次掀起巨大的爆炸。

當然,在進一步討論前,不管一段脫口秀好壞如何,是否冒犯,以舉報的方式對待都是毫無理由的。今天我也無意評價楊笠的表演。

這麼寫只是為了引出這個問題:因為脫口秀在2020的火熱,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面對更多的脫口秀表演、節目、播客、視頻,以及因其本身的冒犯性衍生出的,更多的爭議和網絡攻伐。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脫口秀和諷刺?

01.

單口喜劇是個冒犯免責的場域嗎?

遵從《一日談》的最後一位嘉賓,單口喜劇演員周奇墨的分辨,我們現在還是管這個形式叫「單口喜劇」而非「脫口秀」。

面對單口喜劇的冒犯性,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單口喜劇這個形式本身決定的,既然是喜劇,就不要代入自己,享受幽默,不要拿段子當真。

單口喜劇演員周奇墨

誠然,當郭德綱越來越刻薄地編造針對搭檔于謙的段子時,他也使用「舞臺上的都是假的」來作為辯護。

因此,我們是否有一個「喜劇」的例外場域?在這裡,諷刺和冒犯獲得了豁免,或者更進一步,我們可以主張很多壓力與張力在這裡得到了疏解,因而我們可以更健康地面對生活。

戲裡戲外的區分,有那麼明顯嗎?

在有單口喜劇之前,我們肯定都聽過「這不就是開玩笑嗎?你這個人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呢?」我們主張「開玩笑」就是這例外的場域。

很多時候這也不必針對具體的人,例如酒桌上男人泛泛地講著葷段子,並未針對在場任何一個特定的女性,如果有女性表示不舒服,恐怕也會有人說:「這不就是酒桌上的話麼?你那麼較真幹嘛?」

很明顯,我們絕對不會認為「酒桌」或「開玩笑」可以獲得冒犯的豁免,很多時候,那條豁免的金線並非那麼明顯。也許我們還會說,單口喜劇畢竟是「表演」,正是表演的這一層,區分了這種冒犯與生活中或酒桌的玩笑。

那影視行業,在片場表演時,演員對另一個演員的冒犯和騷擾,我們要說因為那是「表演」,因而可以受到豁免麼?很明顯,表演在我們心中遠沒有那麼特殊。

也許最後的辯護是一切形式都無法獲得冒犯的豁免,但「單口喜劇」的純粹娛樂性特殊到我們可以單為這一種藝術設置一個例外,因而可以和一切現實性切割。

不少人激進地持有這個立場,並認為單口喜劇就是冒犯性的。

郭德綱早期的作品《我要反三俗》也提供了這樣一種辯護方式,即相聲應該摒除教育價值,提供純粹的娛樂和笑聲,他說:「都是成年人,沒什麼人聽一段相聲就變壞的。」

但郭老師低估自己了,他在很多場合都講到一個段子:有些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大度的人,要離他遠一點,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相聲演員輸出的這個睚眥必報的觀點已經成為了網上很多人在表達「絕不原諒」時,經常會引述的金句。

B站上名為「郭德綱講道理」的節目已經洋洋灑灑剪出了262個段子,可見即便是他,相聲也不能「僅僅是笑料」而已。

因此,也許沒有一個場合,我們可以用「這是喜劇,別當真」來為他的冒犯做足辯護。

02.

諷刺的時代

當我看到單口喜劇的諷刺和冒犯之時,我不覺得陌生。單口喜劇形成諷刺的修辭術,無處不在。

每一個「凡爾賽」的笑話,都在用誇張的手法諷刺炫耀者的可笑。最近出現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梗,是單口喜劇的技術反轉。馬保國的空耳梗,是諧音。「u1s1」,「有一說一」的縮寫,看似要說客觀的話,但一般後面會接非常諷刺刻薄的話,是預期背離。

當然反話和反諷,更是我們在網上構成網絡熱詞的基本形式,例如「懂哥」。我們平時使用的微信表情包,尤其是截取的GIF表情包,也是以諷刺作為其基礎的構成邏輯。

可以說,今日的網際網路言談中不可忽視的一大部分,就是一場巨大的單口喜劇。

不管是在B站彈幕評論、微博評論和各個遊戲論壇,豆瓣小組,還是短視頻評論區,諷刺都成為網際網路話語的基本形式,並隨著各種迷因,輸出全網,複製、傳播。

所以我們開始談及「陰間話」,指那些冒犯性的,諷刺的,引起人不適和迷惑的內容。然後我們開始稱呼這些人為「陰陽大師」,甚至有一位,平日談論的都是嚴肅的政治話題,也擅長說「陰陽怪氣」的話,以「陰陽師」自誇和自居。

而那些以這種矛盾對抗、冒犯和不適為樂,喜聞樂見此種攻伐的,也稱呼自己為「樂子人」。此種網絡文化,我在之前一篇《陰陽怪氣的刻薄話,讓對話無處可去》的文章中,已經詳細地分析過了。

當然,我不會認為單口喜劇是此種文化的發源地,要為此種文化負全責。

但毫無疑問,人們對於這種諷刺的熟練,尤其是類似《吐槽大會》這種以刻薄挖苦作為賣點的節目,都在渲染著此種文化,並不斷為人們提供著可以效仿的模式,提供著練習和範例。

「清華學姐」事件中,人們用她的器官造梗,吐槽「清華美院不算清華」;「機核TLOUS2」事件中,人們抓出「奇蹟」這個詞彙,在所有機核內容下刷這個詞彙,形成一種「call back」的效果。

每一個群體,幾乎都擁有了一個噁心人的名字。持有溫和寬容價值觀的,叫「聖母」,非裔的權益運動,叫「黑命貴」,女權主義者叫「拳師」,和他們對立的叫「蟈男」。

說了這麼多,你還不覺得我們在以近乎瘋魔的方式和態度接納諷刺文化嗎?

今日的網絡環境掌握著一個可怕的氛圍,這裡的事實不多,道理不複雜,人們對於說服和溝通的期待和耐心都很少。

但在如何說出令人生氣噁心的話語上,卻是大師級的精通。正是在這裡,我們才發現辱罵並非最讓人傷心,諷刺才往往是最令人氣憤的。

這既是狂歡節,也是修羅場。

你或許會認為你是不同的,你欣賞單口喜劇的諷刺,卻從未在生活中使用這些詞語,你相信人能夠分清場合,欣賞單口喜劇的辛辣諷刺不會影響一個人說話的方式。

誠然,世界上永遠有意志力極其堅強的人。正因為此,我們總是採用一個句式,即「XX是中立的,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那麼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說,諷刺是中立的,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

但可惜的是,在每個我們認為是中立的,是工具的場域,我們似乎都未頂住濫用和誤用的衝動。

武器是中立的,技術是中立的,手機是中立的,AI是中立的,金錢是中立的。如果面對中立的東西,我們總是搞砸,也許面對中立的「諷刺」,我們也該對此三思。

還有一個假想例子,如果這是一個糧食匱乏的年代,而我擅長製作非常美味的炸雞,在這個口腹之慾無法被滿足的環境裡,炸雞對大家當然有巨大的價值和安慰。

但如果這是一個人人都患著肥胖症的年代,我是不是還要製作美味的炸雞,似乎與前一個狀況就有了巨大的不同,即便我告訴自己,「吃不吃是他人自己的決定」,也並沒有帶來顯著的合理性。

那麼我們今天的時代,是一個樂子、娛樂、諷刺匱乏的時代嗎?

03.

以諷刺繳械

可以想像,如果你和一個人發生爭執,你可以忍耐,可以勸告,可以詢問,可以講理,甚至可以表達憤怒,在這些情況下,你和他的爭執或許都可以得到一種對話的推進。

但如果你刻薄諷刺,對話立即就被終止。公共環境的爭鬥,很多就是從一句諷刺開始。

再想想網絡上的爭執,面對刻薄的玩梗,我們是否立即感受到了一種對話可能性的徹底喪失,似乎除了用同樣糟糕的語言回擊,另外的選項只剩閉嘴離開。因為你一旦正常繼續,對方也許就會馬上回復「他急了,他急了」。

諷刺是一種暴力的手段,我甚至不願意稱呼其為冷暴力,諷刺代表一種徹底的拒絕。

雖然諷刺看上去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但其實是在絕望時人們採取的手段。

我們經常為諷刺辯護的手段,便是別的言說方式已經被阻塞殆盡,因此才無奈選擇諷刺。或是認為對話和影響已經徹底不可能時,諷刺作為最終的手段。

在魯迅筆下,阿Q對他周圍的人總是諷刺揶揄的,而阿Q恰是文中最絕望之人。

諷刺是絕望時的暴力,但絕望是諷刺的原因還是結果,卻值得我們仔細考量。

我們先前說過,一旦開始諷刺,對話幾無可能。所以我們是深思熟慮,充分論證了絕望後,才無奈地諷刺起來,還是圖一時口快,放肆地諷刺起來,讓可能性終結的呢?

畢竟,有很多動機促使我們去諷刺。首先是諷刺的快樂和過癮,其次因為諷刺的暴力性,因此諷刺顯得像是一種懲罰,如果對方犯錯在先,我為什麼不可以諷刺?

這又回到了那個永恆的,關於「以惡制惡」的問題。簡單來說,如果你想快意過癮,大可以惡制惡,但如果你想真的解決問題,以惡制惡恐怕只是不斷衍生出更多的麻煩。

對網際網路弱勢群體 (沒有網際網路發言能力) 的諷刺,例如對「熊孩子」和「變壞的老人」,「禍害的父母」,基本也就代表在公共環境中我們放棄對他們的理解,通過諷刺坐實其「低道德」的身份。

而對其他與我們對立的群體,不管是另一種性別,另一個地區,另一個階層,或是另一個國家,諷刺凝固了他們可恨的方式,以及我們理解他們的可能。

例如稱呼美國為「燈塔國」和「醜國」後,他們的一切話語,就變得既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又極盡虛偽。

我們不是因為沒有辦法而選擇諷刺,而是用諷刺自己繳了自己的械,失去了其他的可能。

04.

無害諷刺的可能或難度

當然公允地講,也不必將諷刺描述為一個惡魔,諷刺確實存在其他可能。

我聽到過非常幽默而情感溫和的單口喜劇,其中的諷刺對言說對象抱有一種模糊的負面態度,但並不顯得刻薄可憎。

美國單口戲劇演員Whitney Cummings也有女權主義相關的單口喜劇,其中也包含對女權主義者本身的諷刺。

這是一種平衡而全面的態度,並未在一個喜劇表演中塑造出明確的人群劃分,並構建一個明確的不平等框架。喜劇中的正派和反派,那大約是一個受害者,和一個加害者。諷刺可以不必落入這樣的俗套。

因此,一個喜劇構成一種惡與惡競爭的態勢,讓聽眾在歡笑之餘,看出雙方皆需要克服自己的問題,才可能達成溝通與和解。

還有自嘲,那是一種特殊的諷刺,而很多自嘲也可以淪為一種自輕自賤換取的笑點,或自輕自賤換取諷刺其他族群的資格,就像印度裔單口喜劇演員Russell Peters的泛種族諷刺笑話。

但另一方面,自嘲也可以真誠地指出自己身上的可笑之處,而這個問題也許又和觀眾的問題形成某種共鳴,因而在對講述者的嘲笑中,觀眾慢慢意識到這也是對他自己的嘲笑。這讓觀眾與表演者的憎恨同盟,轉而成為一種自省同盟的關係。

這不僅對喜劇創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對觀眾的要求也更高。這樣的代價是笑點也許不夠密集,自省的沉重也許還打破了一種嘲弄的輕盈感,這樣的喜劇也需要帶著對喜劇有更多期待的觀眾。

不然,觀眾依然可以期待著密集的笑點和快意恩仇的越界體驗,並將這種出格的冒犯粉飾為對社會陳規的一種衝撞和革新力量。

說來也怪,平日從來講究自愛與佛系的人,突然變得對社會陳規的挑戰性來了興趣,且這樣一個重要、有困難的目的,竟然還在快感中完成,真是得了個好大的雙份兒。

諷刺並非只能呈現為一種破壞性的暴力,但它另外的可能,別覺得可以輕易得到。那需要苛刻得多的條件。

尾聲.

我們塑造諷刺

「世界以痛吻你,你扇它巴掌啊。」

這是2020年《脫口秀大會》冠軍段子的最後一句話,基本代表了今日不管是脫口秀,還是網際網路諷刺的基本形態,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激烈叛逆。

放棄自製,放棄忍耐,對我們煩惱之物一种放縱的報復。

不過世界被你扇了巴掌後,並不會對你百依百順,或你們就此分道揚鑣。你還是得和世界回到老問題上來,只不過這一巴掌後,你和世界的關係壞了,那些老問題變得更難解決。

但單口喜劇與諷刺畢竟是人的言行,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單口喜劇,我們接受何種單口喜劇,靠創作,靠觀眾用腳投票,現場反饋,後續評價。

說到底,單口喜劇與諷刺文化,是我們所有人決定的。這裡面的道理更簡單,你沉默,這個文化就交由他人塑造。

*本文為李厚辰為節目《一日談》撰寫的談後感。編輯:林藍;監製:貓爺。

👇

相關焦點

  • 開票|2020年最後一場,臨沂菩提脫口秀開放麥Vol.9
    2020-12-24 05:05:23 來源: 菩提音樂 舉報
  • 李誕低估了2020,你低估了《脫口秀大會》
    作為當代中國脫口秀標杆性人物,他一如既往出現在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但《脫口秀大會》已經不止於李誕。從前兩季積累的經驗來看,脫口秀的成功關鍵,內容的分量遠遠大過形式和賽制。 03脫口秀沉浮二十年隨著媒介敘事和網絡環境的變化,話語權的沉浮裡,中國脫口秀已悄然走過了二十年。從最初源起18世紀蘇格蘭的咖啡吧集會,到美國電視節目的發揚光大,而後在1992年上海東方電視臺首推一檔談話節目,在中國,脫口秀的落地從音譯詞上就能看出侃侃而談的要求。
  • 脫口秀演員走進《奇葩說》,一場錦上添花的眾贏之舉
    Norah Norah Norah作為一名2016年出道的女單口喜劇演員,在百度百科上認證的是「雙語脫口秀演員」,復旦、杜克的亮眼學歷,經常摻雜在脫口秀中流利的英語表達
  • 開票| 空手笑脫口秀放肆來襲
    2020-12-03 21:33:21 來源: 大屋頂 舉報
  • 脫口秀演員楊笠說的「男人都是辣雞」,你怎麼看?
    楊笠,中國內地女脫口秀演員,編劇。2018年正式加入笑果文化,參加脫口秀大會綜藝節目。作為一名脫口秀演員,她在脫口秀大會綜藝上講出了各種幽默的段子成功晉級全國十強。節目播出之後,因為段子風趣幽默引起觀眾喜愛,名氣大漲。楊笠因此走進了觀眾視野中。02發生了什麼?
  • 別舉報了,來認識下全球最汙的女脫口秀演員
    要知道,脫口秀本身就是一門諷刺與冒犯的藝術。  就跟相聲一樣,說個段子,博大家一樂。  如果拿「涉嫌歧視」來判罪,估計國外不少脫口秀節目都會被禁演。  黃阿麗,是這幾年最當紅的亞裔女脫口秀演員之一。
  • 最近成都的脫口秀「扎堆」,哪家最「牙尖」?
    最近這幾年隨著《奇葩說》《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綜藝的流行脫口秀這種語言藝術形式逐漸走入了不少年輕人的視野李誕、池子、卡姆也被不少人熟知(如今以上歲月靜好的也沒幾個凡人喜劇,想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給更多的人帶去歡樂。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冠軍王勉:世界以痛吻我,我扇他個巴掌
    在總決賽上,王勉拿自己和同齡人毛不易做對比,稱,2017年,同樣參加綜藝節目,毛不易選對了節目一舉成名,而他還蟄伏在上海靜安區,被關在某快捷酒店,足足寫了兩個多月的段子。1994年,有著「東北張杰」(長相酷似)之稱的王勉,出生在東北某偏遠小城,小的時候就頗有文藝細胞。,高考那年,文化課成績考的太差,讀不了他理想的播音主持專業,不得不選擇復讀。
  • 西安看脫口秀的幾家好去處,讓你笑出豬叫!
    這種簡單粗暴,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在這個社會,深受大家喜愛畢竟在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中把大張旗鼓的諷刺擺到檯面上來對於國人來說還是非常新鮮的(圖片來源:唐蒜鋪子)從黃西到王自健再到現在的李誕中國脫口秀節目也已走過二十餘年了但它真正走進大眾視野還是隨著近兩年《脫口秀大會》的爆火
  • 成年人的小心思,「脫口秀」都知道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隨著很多來自《脫口秀大會》的段子走紅,越來越多人對單口喜劇產生了興趣。等等,單口是什麼?喜劇來源於生活,所以成年人的小心思,「脫口秀」當然都知道。01.「喂,打工仔」這周,你鬼上身了嗎?「註:黃子華,香港著名喜劇人、演員。」每個工作過幾年的人,都會聽到一種來自遠方的聲音。
  • 觸碰社會敏感話題、通過自嘲消解爭議,美式脫口秀如何「逗人開心」
    2017年創立「大聲笑」公司,為全球各種族喜劇人提供演出機會。「脫口秀」源自翻譯錯位在去年年底的綜藝節目《脫口秀反跨年》中,脫口秀女演員楊笠的一番言論引發不小爭議——「男人,還有底線呢?」這種針對男性的諷刺語句激起部分網友不滿,也引發「脫口秀內核是什麼」的討論。
  • 王思聰攜手「叫獸易小星」,打造綜藝脫口秀《小蔥秀》
    新京報訊(記者 楊蓮潔)10月31日,芒果TV在年度招商會上發布了王思聰的首檔綜藝脫口秀《小蔥秀》。節目裡,王思聰將邀請「叫獸易小星」和沈雨一起擔任主持人,針對熱點話題進行交鋒,暫定2020年播出。王思聰 圖片來自網絡據介紹,《小蔥秀》是一檔集綜藝娛樂、文藝熱評、新銳視角、明星生活於一體的王思聰個人IP綜藝脫口秀,旨在「盡展新時代青年的新鮮觀點、新潮態度和新奇生活方式」。節目裡,王思聰將辛辣吐槽社會熱點話題,熱評當下文藝文娛熱點,並與新生代流量偶像深度私聊互動。
  • 趣事:希拉蕊讓一位脫口秀主持人吃下一隻鞋子
    趣事:希拉蕊讓一位脫口秀主持人吃下一隻鞋子那一年,希拉蕊出版了自傳《活著的歷史》,很多人對這本書的銷量並不看好。而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時,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脫口秀的節目主持人卡爾森也站出來抨擊希拉蕊,他的言語尖刻辛辣,把希拉蕊的自傳評論得一無是處,卡爾森甚至揚言:「她不可能賣得好,我敢打賭,如果超過一百萬本,我就把鞋子吃下去。」上天往往喜歡捉弄把話說絕的人,希拉蕊的自傳《活著的歷史》僅在第一天就賣出了50萬冊,僅僅幾周的時間,100萬冊書就宣告全部售罄。卡爾森該品嘗鞋子的味道了。
  • 脫口秀大會算什麼?看看這場好玩的哲學脫口秀吧!
    英式幽默,狗狗捧哏,來一場好玩的哲學脫口秀。一個是喋喋不休的主人,一個是聽到哲學術語就頭疼的狗狗,一場有趣的哲學脫口秀。作者安東尼和狗狗孟弟的互動調皮又溫馨,而只要安東尼一拽詞,說些讓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孟弟就會貼心地替讀者們要求作者趕緊閉嘴說人話。其實,學哲學就像遛狗,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朝哪邊走,走多遠,甚至目的都可以不同。
  • 盧偉冰脫口秀首秀:祝小米耗子尾汁?期待友商點讚加入復仇者聯盟
    2020年11月26日,Redmi在小米科技園區召開了Note 9三劍客新品發布會,不僅推出了Redmi Note 9 Pro、Redmi Note 9、Redmi Note 9 4G版三款手機,還發布了面向青春族群的Redmi Watch小方屏智能手錶。
  • 回顧2020年的網絡爆梗:這件事,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2020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新冠疫情到美國大選,每一個變化都牽動著整個世界。  No5:為什麼男人看起來那麼普通,卻可以那麼自信  在2020這個頗有些沉重的一年裡,《脫口秀大會3》,是給觀眾的奉獻笑聲最多的一期節目了。
  • 武漢本土脫口秀 讓講述者和聽眾共同治癒
    這是湖北武漢首家以單口喜劇為主體的脫口秀俱樂部「開飯喜劇」開放麥演出現場。  【解說】「開飯喜劇」的創始人馬光遠,也是武漢大學化學專業的一名在讀博士。平日科研任務繁重,便通過講脫口秀的方式釋放壓力。2017年,他與幾名武漢的脫口秀愛好者一同創辦了一家脫口秀俱樂部,起名為「開飯喜劇」,在願意提供場地的咖啡店進行演出。
  • 脫口秀演員卡姆吸毒被捕把自己活成段子
    2020年5月1日,脫口秀演員卡姆因吸毒被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行政拘留10日,其所屬公司笑果文化發布聲明稱「無限期停止卡姆的所有工作」,預示其演藝生涯可能就此落幕。說起脫口秀卡姆算是繞不開的人物,像熱門的脫口秀綜藝節目《奇葩說》、《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都有他的身影,還曾獲得脫口秀大會第二季冠軍,他誇張的肢體動作和極具舞臺感染力的表情確實是讓人印象深刻,天馬行空的跳躍式思維時常拋出槽點給人意外驚喜。
  • 脫口秀大會豆豆 被贊浙傳鍾漢良
    脫口秀大會豆豆個人資料1996年出生,今年才23歲,沒有微博。浙江傳媒學院的,被贊浙傳鍾漢良,也有說像張若昀。豆豆在2019年第一次參加脫口秀大會,第五期第一次上場就是開場。脫口秀大會節目會邀請一些非專業的脫口秀演員來表演脫口秀,豆豆也是其中的新人,豆豆的段子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日常的一些段子故事,很容易理解。再加上,豆豆在臺上非常活躍的動作和肢體語言,還會與觀眾互動,非常得觀眾的喜愛。
  • 脫口秀演員跑閃送|他說,不止送物品,還能送快樂
    當時,他正背著閃送背包,準備乘地鐵去脫口秀現場演出。閃送員,脫口秀演員。我和採訪他的這位記者一樣,對集這兩個身份於一身的楊師傅產生了好奇。後來我聯繫上了他,並找他聊了聊。"做閃送是想兼職賺點錢,也想積累點素材……"2020年7月,楊師傅辭去了工作8年的美工設計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脫口秀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