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社會敏感話題、通過自嘲消解爭議,美式脫口秀如何「逗人開心」

2021-01-10 騰訊網

【環球時報記者 呂克】種族混血、在索韋託長大的經歷以及對人種和種族的觀察是諾亞喜劇的主要主題。曾因講冒犯女性、反猶太主義(取笑猶太人大屠殺)的笑話被質疑。

黃阿麗 越南華裔美國人

其單口喜劇主題常圍繞孕婦、職場女性、少數族裔展開,曾挺著孕肚在舞臺上進行大尺度自嘲,在網飛播出的單口喜劇《黃阿麗:小眼鏡》廣受好評。

凱文·哈特 非裔美國人

職業生涯起步較慢,早期嘗試模仿克裡斯·塔克等喜劇演員,後來通過研究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生活經歷找到節奏。2017年創立「大聲笑」公司,為全球各種族喜劇人提供演出機會。

「脫口秀」源自翻譯錯位

在去年年底的綜藝節目《脫口秀反跨年》中,脫口秀女演員楊笠的一番言論引發不小爭議——「男人,還有底線呢?」這種針對男性的諷刺語句激起部分網友不滿,也引發「脫口秀內核是什麼」的討論。作為女性脫口秀演員,楊笠在脫口秀大會上說得最多的正是女性話題,尤其是聚焦女性在社會、家庭中遭遇的種種困境,而男性則常常成為她的吐槽對象,其中不乏令人捧腹的金句,在女性觀眾中引發極大共鳴。

但如果把楊笠節目中的段子單獨拎出來,刪除上下文放在社交媒體上,則會放大其「攻擊性」,包括另一位脫口秀演員池子在內的許多人認為:「脫口秀肯定不應該是楊笠那樣」。甚至有學者認為楊笠是在靠渲染性別對立「博出位」,把女性的性別弱勢變成自己的性別紅利,藉此出名、得利。楊笠的支持者則認為,脫口秀這種藝術形式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種「冒犯的自由」,讓人「開心」是這種藝術形式的內核,那些玻璃心、自動帶入受害者身份的人,壓根沒必要去看脫口秀。

如今國內興起的所謂「脫口秀」其實源自翻譯上的錯位,並非在歐美流行的談話類節目「Talk show」,若論形式和內容,更像「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如果要嚴格進行類比,那種一個人站在舞臺中央,通過模仿、調侃、講段子吸引觀眾的幽默手法,更像是中國傳統的單口相聲或是日本傳統的「落語」,但在敘述方式和肢體語言上,又有西方式的特點。而「艾倫秀」「雞毛秀」等有固定的主持人,每期邀請不同嘉賓,坐在沙發上閒聊的方式,才是美國人熟知的脫口秀,與之對標的國內節目不是「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而是「金星秀」。

其實在李誕等人的脫口秀大火之前,國內已經擁有成功的單口喜劇先例——王自健的「今晚80後」曾在年輕人中擁有大量觀眾,培養了第一批創作者和粉絲,具有一定開拓意義。節目中幾乎只有王自健一個人在臺上講笑話,調侃自己和團隊成員「蛋蛋」「建國」「賴寶」等,後者在「今晚80後」停播後,開始藉助網絡平臺擴大自身影響力,如今已經成為中國脫口秀大咖。

說回西方所熟悉的單口喜劇,起源可以追溯到歐洲早期的獨角戲,而美式單口喜劇則據傳與百年前的馬克·吐溫有關——這位擅長「毒舌」的大作家在落魄時,曾在酒吧、夜總會專門演出「單人吐槽」並頗受歡迎,逐漸帶動這種表演形式在全美流行,後來逐漸走入劇場、電臺和電視臺。如今在美國有大量優秀的喜劇演員,像戴夫·查佩爾憑藉睿智的幽默和犀利的金句,獲得美國喜劇界最高榮譽「馬克·吐溫獎」。

此外,還有傑夫·羅斯、比爾·伯爾,克裡斯·洛克、凱文·哈特、特雷弗·諾亞、黃阿麗以及回到中國的黃西等喜劇明星。他們擁有各自的風格和領域,尤其擅長種族、性別、政治和宗教等社會敏感話題,而他們本身又大多是非裔、亞裔或女性,通過自嘲消解外界爭議,同時能夠博得主流輿論對於少數群族的同情和關注。除了美國,歐洲也有不少成功的單口喜劇演員,像英國的格雷格·戴維斯,法國的加德·埃馬勒等,都擅長運用語言和本土文化來挖掘笑料。

臺上「冒犯」不總是被寬容

目前許多單口喜劇明星逐漸走出劇場,或是登上電視成為主持人,或是主演、執導電影,像黑人笑星艾迪·墨菲就是喜劇秀出身,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是劇場和電視臺的紅人,然後轉戰銀幕帶來不少佳作,今年即將上映的《美國之旅2》就是他喜劇精神的集大成者。

不過,這些單口喜劇明星在劇場演出時,還能享受觀眾默認的「對冒犯的寬容」,而一旦站上更大舞臺,難免遭到更苛刻的質疑。去年凱文·哈特即將接任奧斯卡主持人之際,卻被爆料曾發表「恐同」言論不得不換人主持;2016年克裡斯·洛克主持奧斯卡典禮時,把他在劇場裡對亞裔的調侃搬上領獎臺,遭到林書豪等亞裔明星和觀眾的聲討。

「前喜劇人」面對敏感話題相對克制

許多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本身也是單口喜劇演員出身,譬如「崔娃」特雷弗·諾亞、艾倫·德傑尼勒斯和「扣扣熊」史蒂芬·科拜爾。他們如今在自己的脫口秀節目中也會偶爾來段喜劇表演,在開場白和結尾時即興抖出包袱。

因為是在CBS、NBC等公眾電視臺上做節目,面對的是上千萬的電視觀眾,這些「前喜劇人」面對敏感話題通常相對克制:諾亞在電視上的吐槽就比較溫和,艾倫雖然早已公開同性戀身份,但她並不常以此為話題和噱頭,即便涉及政治立場和政治人物時,她的態度比其他男性同行更友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登上艾倫秀舞臺,還獲得不錯反響。川普在宣布參選時也上過科拜爾的脫口秀,主持人話鋒犀利,雖然當晚節目收視率不錯,但川普當選後反而鄙視科拜爾的表演「粗鄙不堪」。

影視作品中的喜劇人

單口喜劇和脫口秀給人帶來快樂的背後,同樣是「臺下十年功」,這些節目創作的艱辛和困難也是外人無法想像的。不少好萊塢影視劇就聚焦這些「喜劇人」私下並不喜劇的生活。

1999年的電影《月亮上的男人》中,金·凱瑞演活了傳奇笑星安迪·考夫曼,後者的一生心酸而飽受爭議,其悲劇性的死亡留給後人極大懸念。考夫曼秉承戲弄一切的姿態,甚至沒人相信他已經身患癌症,最後三十多歲就告別人世。而在熱門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原本從事單口喜劇的丈夫事業不順,離家出走,反倒是被拋棄的妻子意外成為單口喜劇明星,她在表演時,卻因為女性身份屢屢遭到歧視。

2019年大熱的電影《小丑》中,華金·菲尼克斯飾演的主角同樣是個不得志的單口喜劇演員,在社會底層遭到生活暴擊後形成反社會人格,最終在舞臺上槍殺自己的偶像——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前輩。其實《小丑》同樣是在致敬另一經典影片,名導馬丁·斯科塞斯1982年創作的《喜劇之王》,德尼羅飾演的主角也是卑微的喜劇演員,被另一位喜劇明星侮辱後綁架對方,以此威脅電視臺播放自己的節目。由此可見,喜劇和脫口秀行業雖然表面光鮮但競爭激烈,想要出頭並不容易,一代代的喜劇明星也在互相較勁中拼命創作,生怕過氣後被晚輩頂替。

相關焦點

  • 你會自嘲嗎?如何吐槽才能不傷害到別人?讓心理學教給你幽默的藝術
    在與人溝通中,自嘲和吐槽可以說是用來恰當暴露你一些可愛的小缺點、減少攻擊性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了。 下面我就為你介紹一下,在日常交流中,如何恰當、得體地用好自嘲和吐槽。
  • 網絡身份認同抗拒性的建構與消解
    (2)「屌絲」這種身份認同的背後不僅僅是一種群體性的無奈自嘲,還包含著對話語霸權、社會不公的「軟抵抗」,他們使用自嘲和反諷的方式建構起認同的抗拒性。然而,隨著商業力量和意識形態工具的介入,以及主動回歸現有社會框架的意願、娛樂至上的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這種抗拒性也在逐漸消解,最終歸於一場虛無的話語狂歡。
  • 《姐妹們的茶話會》楊笠自嘲像老巫婆
    本周脫口秀演員楊笠加入茶話會嗑友團,與茶話會協理人大左、茶話會發起人THE9-趙小棠以及各國嗑友團姐妹一起,就「養貓和戀愛的關係」「虛擬AI男友體驗」「相親人群年輕化」等話題熱切開聊,大家更是現場上演了偶像劇邂逅名場面,引來笑聲不斷!
  • 逗人開心又撩人的話,逗女生開心的幽默套路
    逗人開心又撩人的話, 對於情侶之間來說是必不可少。當你想和對方去談戀愛的同時,想追求對方的同事,那麼你就要學會和對方在相處過程中說一些讓對方開心的話。之所以一個女孩子能夠對你念念不忘,更多時候也是因為你足夠了解對方,也能夠讓對方感覺到對你記憶深刻。想要和這個女孩子在感情中走到最後,你不只需要多一些行動,也需要和對方在說話過程中注重對方的感受。
  • 2020,脫口秀與「諷刺」之年
    但在如何說出令人生氣噁心的話語上,卻是大師級的精通。正是在這裡,我們才發現辱罵並非最讓人傷心,諷刺才往往是最令人氣憤的。」文 | 李厚辰如果我們回看2020年,脫口秀應當是一個值得注視的現象。雖然在這個風雨悽悽的年月裡,如此一個嬉鬧的事物竟然高漲,不免有些諷刺。
  • 李誕低估了2020,你低估了《脫口秀大會》
    在脫口秀表演的這個封閉空間裡,觀眾的嗅覺越來越敏銳,也越來越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儘管是線上綜藝的錄製,但表演者需要具備同等於甚至是超越線下的控場能力和心理素質。被前排的觀眾破梗後,表演者如何接梗還不亂節奏,當底下沒有笑聲時,表演者如何化解尷尬重新熱場,這些都是考驗。而搶麥的賽制創新本身就是來自於線下真實的改變。
  • 「白天是總監,晚上講脫口秀」,這個上海女學霸火了!她讓李誕很有...
    來自上海的女性脫口秀表演者Norah則是因為被李誕評價太有「壓迫感」,成了大家近期討論的一個熱點。7分鐘的表演裡,Norah這樣介紹自己——「我是個上海人,我可能是現場唯一的上海演員。」「我白天是一家快消公司的總監,晚上講脫口秀。」
  • 生猛新人幹掉脫口秀老炮,李誕這節目有點好看
    自嘲起來比任何一期《吐槽大會》都狠,以下金句大家品品:「這個脫口秀就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同樣自嘲長相的還有新人楊蒙恩,吐槽在座的都很會給自己貼標籤,什麼「交大吳亦凡」「脫口秀皇后」「脫口秀之王」……但照一照鏡子,自己最多也就撞臉白舉綱,結果他悲傷地發現:白舉綱似乎也需要找標籤。
  • 如果生活讓我痛苦,我就去說脫口秀——一個素人是如何開始說脫口秀的
    去年話題度最熱的事情之一應該就是脫口秀了。本來很多人都覺得笑果今年應該撐不下去了,先是年初的疫情導致國外巡演全部取消,加上後來卡姆吸毒的事情,連李誕自己都吐槽:這破公司竟然還沒倒?結果《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豆瓣評分達到了八分,遠超前兩季,觀看量平均每集破億。
  • 別舉報了,來認識下全球最汙的女脫口秀演員
    之前,楊笠就曾因為一句吐槽引起巨大爭議: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  而那個隆起的孕肚,則是她脫口秀最鮮明的標誌。  因為,「生育」是她演出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通過喜劇的形式,把孕婦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搬上舞臺。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冠軍王勉:世界以痛吻我,我扇他個巴掌
    也是在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楊天真聽完王勉的脫口秀,足足笑了15分鐘停不下來;沈騰在李誕的主場,居然公然挖李誕牆角,要把王勉拉進「開心麻花」的團隊;大張偉則力邀王勉和五條人組成樂隊,並預測效果一定會炸!誰也沒想到,這個李誕口中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的「樂器」、「工具人」王勉,居然捧走了新一屆「脫口秀大王」的獎盃。
  • 騰訊「逗鵝冤」:輿論反轉背後的自嘲式公關 | 案例精選
    與此同時,騰訊在微博正面表態,用輕鬆的口吻抖機靈,發起#騰訊千瓶老乾媽求騙子線索#話題,並配圖自我調侃。騰訊公關總監張軍轉發,自嘲配文「你這個憨憨」,蓋章了「傻白甜」人設。    狂歡的背後,既消解了人們對騰訊的負面印象,也驗證了 B 站已經可以成為一個品牌與公眾溝通、進行精準傳播的新陣地。  如何有效進行自嘲式公關?
  • 臺上逗人笑,臺下辛酸淚,一個罹患重度抑鬱症的喜劇演員的自白
    所以,去年上映的電影《小丑》也獲得了熱烈反響,一時成為網絡熱點話題。圖片來源於網絡在電影中,「小丑」亞瑟是一個為人帶來歡樂的小丑,擅長逗人開懷大笑,並立志成為脫口秀演員。但現實中,他屢屢受挫、遭人嘲笑,逐漸罹患重度抑鬱症,並最終發展為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影片中「小丑式」的大笑和笑容背後的扭曲心理形成強烈反差,令很多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
  • 《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教你用脫口秀演員的方法學會講話
    我們需要通過良好的講話內容和技巧來成就自己及身邊的人。愛爾蘭脫口秀演員大衛·尼希爾在經過自身十多年的脫口秀表演生涯後,創造出《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一書。致力於能夠教會更多的人怎樣將脫口秀表演的技巧用在商務聽眾的身上。他曾在加利福尼亞頂尖俱樂部進行過脫口秀表演。一年集中的脫口秀演出,讓他從一名極度恐懼公眾演講的商務人士變成了登上《公司》《福布斯》的脫口秀演員。
  • 回眸2006:IT十大爭議話題
    因作為個體的網民看問題的視角遠近高低各不同,於是對同一事件形成了多元化的判斷標準,導致網上有關IT大事的爭議聲不斷。  ■一、實名制:該不該?  實名制可以說是2006年網絡上最具爭議的話題。只有這些根基打牢之後,「實名制」才能夠被所有的社會公眾所接受,反之,「實名制」 與「匿名制」之間的激烈PK,還會繼續。  ■二、網吧管理:要不要?  如何加強網吧行業的管理一直是困擾管理部門的心頭之痛。為了減少網吧之禍、淨化網吧環境,今年網吧管理部門和一些地方紛紛出臺了一些創新之舉或大膽之舉。
  • 小丑是用來逗人開心的,為什麼外國人那麼害怕小丑?
    忍得住的小丑自然不會被人害怕,可是忍不住的小丑往往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例如1972年到1978年之間,殘忍殺害了33名男孩的約翰.韋恩.蓋西。他每次作案都會保持自己小丑的模樣,但是平時生活又變成正常,他總是扮成小丑參加聚會把被害人引走,然後作案。這起案件只是眾多的案件之一,小丑這個本來是給人帶來歡樂的職業也因此漸漸給那些外國人來去恐懼。
  • 脫口秀大咖密集來廈演出 廈門活躍著一群愛玩「笑」的人
    3月9日,《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重量級卡司、被稱為「中國脫口秀界學生最多的人」的史炎老師來廈舉辦脫口秀專場,讓廈門的粉絲們興奮不已。而1月,《吐槽大會》第三季王晶場的Talk King呼蘭也來廈開了脫口秀專場。如此密集的脫口秀大咖來廈演出,讓人們意識到,未來在廈門線下看脫口秀表演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這真是件令人開心的事。
  • 白巖松談打工人:「我們那時是螺絲釘」,為何職場自嘲多是顯擺?
    要知道,「打工人」淪為職場身份「自嘲」,可能並非是真的「自嘲」。從某種層面上而言,過去一年,算是近十年來「職場人」最為艱難的一年,這種情況下還能找到工作,或是並沒有被所屬公司裁員,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事兒。因此,所謂的「打工人」反倒不像是喪氣的表達,更像是低調的顯擺。說到底,敢於自嘲「打工人」的人,多半是工作穩定的人。
  • 東湖評論:脫口秀用笑容給生活加點糖
    最近,一檔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火了。火到什麼程度?播放量幾乎期期破億。據不完全統計全網熱搜有210個。裡面的兩名寶藏選手「東北張杰」王勉、「北大學霸」李雪琴更是熱熱鬧鬧地出圈成為觀眾的心頭好,討論起來都會心一笑。沒有偽道理、沒有毒雞湯,簡簡單單的故事,生動有趣的訴說,讓網友直呼開口跪、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