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驚現脫漆掉皮,殲20如何應對這一現象?隱身塗層或更先進

2021-01-08 騰訊網

在最近播出的國防軍事節目中,又一次出現了國產殲-20隱形戰鬥機的身影。

節目視頻截圖,機庫裡還可見另一架殲-20的機首。

如我們之前的文章所述,今年7月下旬,我軍正式公布了殲-20戰機已經成建制加入空軍作戰部隊的消息。這意味著殲-20已經完成各部分系統測試,終於形成戰鬥力,並具備了一定的裝備規模。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軍已經開好了這個頭,但以該機為代表的先進空中戰鬥力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一個難點就是後勤保障怎麼做?

空軍發布公布的「62001」號殲20戰機,已列裝部隊。

五代機匯聚了當今軍事工業最頂尖的技術,這在賦予其強大打擊能力的同時,也讓它更依賴於穩定、高效的維護保養和升級改造體系,這對維持機隊戰鬥力非常關鍵。現在關於殲-20如何進行後勤保障的消息不多,但我們不妨以另一款經典五代機F-22為參照,它在維護方面遇到的問題或許我們也會遇到。

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經常出現的開放式停機棚不同,這次視頻中出現了設置完備的機庫,但應該不具備「恆溫恆溼」功能的專用機庫。我們知道隱身塗層是戰機實現隱形的重要手段,但它也非常「嬌氣」,例如,美國的B-2隱形轟炸機就需要停放在專用的機庫中,保持「恆溫恆溼」的環境來保護機身塗層。

2018年某軍事節目中,就出現了停在機庫中的殲-20,此機庫非「恆溫恆溼」型,還可以停放殲-10,殲11等主要機型。

之前網絡上曾出現過殲-20停在開放式停機棚的照片,有分析認為這證明了殲-20的機身隱形塗層的耐用性研究有了突破進展,已經可以經受住風吹雨打而保持功能。除此以外,網上還流傳出殲-20在青藏高原進行高海拔實驗的照片,在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飛機就直接停放在野外並裹上防護布,連停機棚都沒有。

網上流傳的殲-20高原實驗時的照片。

當然,現在還沒有消息可以證實殲-20的隱身塗層如此牢固耐用。就在不久前,據稱中科院光電所研製成功了新型隱身塗層,可以對北約現役主要雷達實現「隱形」,但也只涉及到隱身性能,並未提及耐用性。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日常運行的場景,在具備整修能力的中心機場應該配置有「恆溫恆溼」式空調機庫,畢竟精密設備的維護也對環境有特殊要求。

反觀美軍,近年來F-22和F-35戰機不時傳出蒙皮產生裂紋,生鏽掉漆,鼓起氣泡,甚至塗層大面積脫落的消息。這一方面源於機身塗料本身性能還不夠穩定,服役時間一久就很容易損壞,但最主要的還是出動架次太多,任務區域氣候惡劣,卻並沒有得到及時的維護。

F-22機身塗層呈現碎片狀裂紋,確實難以想像這是世界最先進戰鬥機的維護狀態。

我國幅員遼闊,境內有大片高寒、高溼、高鹽、高溫、風沙等不利於戰機維護的地域。在殲-20大規模裝備部隊後,就有可能在上述惡劣環境中執行任務,美軍當下面臨的後勤問題,我們也要面對。

F-22是世界上唯一有高寒地區維護和運用經驗的現役五代戰機,機隊一般駐紮在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地處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附近,常年高寒,機身塗層、航電設備以及機身等維護保養也更具難度。

為此,美軍專門修建了一排專用機庫。這些「豪華別墅」內安裝有空調可以使機庫內部「恆溫恆溼」。此外,還有有一套F-22 APU換氣系統,可供戰機在庫內進行發動機啟動測試。

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的F-22專用機庫,飛機上方的大管子就是F-22 APU換氣系統的集氣管。

類似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在具有戰機整備功能的我軍中心機場上,針對當地氣候採用不同的維護手段,將美軍的經驗作為參考,建立起自己的分級維護系統。

其實,早在在研製F-22時美軍就將後勤保障納入計劃中,並提出了如下幾個指標:

首先,緊急情況下,在15分鐘內做好出擊準備,這一點現在已經升級為「熱門座位」訓練。具體來說,如果戰機在飛行過程中沒有出現故障,則前一名飛行員降落後不交給地勤人員,而是由後一名飛行員立即駕機起飛。以此提升訓練次數,但這對飛機維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鷹醬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可以摸著鷹醬過河。

其次,大部分維修工作可以直接在機庫或者修理車間進行。地勤人員可以通過專用維修計算機讀取所需參數,不需要進入機艙。這樣一來,不用複雜的機庫設施來做維護,可以讓飛機更快地部署在各地。

最後,一個F-22中隊,由5架C-17空運支持,以便完成快速部署。現在發展為「快速猛禽」項目,即4架F-22搭配1架C-17,在必要時可將後勤系統全部裝入運輸機,然後和戰鬥機一起飛到世界任意一個簡易機場,執行快速打擊任務。在未來,如果我們也想把殲-20快速部署到更遠的地方,就需要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運載後勤設備和人員給予支持,這樣的綜合行動也有必要納入日常戰術訓練中。

運-20和殲-20搭配,實現遠程快速機動。

雖然事實證明,F-22的妥善率並不高,但這不代表之前做的後勤研究就是無用功。在看到美軍先進戰機塗層開裂,起泡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後勤系統。

客觀上看,我們在軍事航空技術上,和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這不是簡單地裝備一兩種先進作戰飛機就可以追平的。但也不能因為有差距就妄自菲薄,而是要只爭朝夕地去學習和追趕,一點一點縮小差距,從望都望不到,到能望其項背,甚至最終超過昔日的對手。

相關焦點

  • 隱身戰鬥機是如何實現隱身的?詳解隱身技術原理
    第一種就是讓這電磁波直接穿透戰鬥機不發生反射,也就是說把雷達反射面積做到越小就可以了。 所以呢,設計師在設計戰鬥機的時候,就會在外形方面考慮,如何設計才會更好。 比如人類第一款"隱身"戰鬥機-美國的F-117,它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個曲面。機身的下表面與上表面,是由許多塊小平面組成三角面錐體。
  • 殲10已掌握獵殺隱身機必殺技,能快速鎖定隱身機,F22將無所遁形
    大家都知道第五代戰機最大的一個屬性就是「隱身」性能,從美軍的F-22戰機開始美軍的戰機基本都具備隱身性能,在對付三代,四代機時猶如鬼魅一般將其獵殺。但是我軍的殲-10戰機裝了一個「眼」,它能發現隱身的F-22等戰機,給予致命一擊,這就是IRST。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我國殲20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想要知道一款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強大與否,就得仔細對比它的綜合性能如何,而五代機的話,人們除了常規的性能衡量,還會重點考察其隱身性能,不過除了隱身性能,其實還有一個性能數據對於五代機的戰鬥力有較大的影響,那就是爬升極限,也被稱為爬升高度,對於戰機而言,爬升極限越高,其作戰能力會越出色。
  • 「咆哮者」再次升級,比F35還具威脅,殲20要小心它!
    電子戰機對抗隱身戰機的方法說起來很簡單:在電子戰機的強大電磁攻擊下,四代隱身戰鬥機的雷達航電系統與三代戰鬥機一樣也會遭到壓制,利用隱身性能先敵發現的基礎將其去,而失去了這一基礎後能夠做到先敵攻擊的一方反而成了電子戰機。
  • 殲-20與F-22誰更先進?美國人給出了權威答案,還找出了解決方案
    殲-20和F-22是當今世界唯二入役的重型五代機,F-22的出現曾樹立了五代機的「4S」標準,到現在仍然是全球唯一滿足這一標準的機型。殲-20比F-22晚了10年才問世,到現在都不具備長時間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機動能力,很多人仍然認為殲-20沒有F-22強大。
  • 美軍為何要突然重啟F22生產線:最大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殲20
    20戰鬥機又即將服役,美國靠著五代機對中國進行「訛詐」的歷史即將終結,因此迫切需要生產更多的F-22來對抗中國殲-20。【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367期】軍事專家指出,F-22單價高達1.4億美元,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覺得力不從心,原計劃生產380架,最後削減到了186架,在2012年最後一架F-22戰機交付 美空軍時,美軍環顧中俄五代機的研發情況,認為186架完全夠用,但是沒想到,近年來中俄兩國尤其是中國五代機進展神速,殲-20即將在2017年正式服役的消息令美國嚴重不安,認為現有的F-22
  • 越南宣布自主研發隱身戰機,殲20疑成假想敵,真拿五代機當白菜?
    自噴氣式戰機誕生以來,每一代先進戰機誕生後,世界上能夠研製同水平戰鬥機的國家都會比上一代時有所減少。畢竟,戰鬥機是技術和資金高度密集型產物,越是先進的戰鬥機,具備研發能力的國家就越少。然而到了五代機時代,這一規律似乎被打破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似乎都想在這一領域證明自身實力。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中國的殲20呢?
    而要衡量某款戰機是否能躋身五代機的行列,主要有「4S」標準,其中就包括了隱身性,而這也足以顯示,隱身性能就是五代機最不可缺少的性能之一。而要提升一款戰機的隱身性能,除了機身所使用的特殊塗料之外,也可以通過提高該戰機的飛行高度來實現,也就是戰鬥機的升限,那麼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作為當今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三國五代戰機的最大升限分別是多少呢?
  • 立邦漆:脫漆投訴9年無人管 並威脅受害者
    推脫了9年,至今房頂的立邦漆已經掉皮、脫落的斑駁陸離,形成了大片的馬賽克,每天仰臉看看都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如圖)難受至極。我向立邦漆總公司反映,總公司也指令經銷商處理,專營店仍然是置若罔聞。最後專賣店老闆還說難聽話大有想打人的語氣,並威脅說他們不管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只好向您們反映情況,萬望在百忙中督促、調查處理。
  • 中國:殲20早列裝我空軍,印度發愁隱身戰機何時準備,賣給誰
    這架轟炸機在海灣戰爭中展示了它的威力,它獨特的外觀吸引了全球軍事大國的注意,也開創了人類隱形戰鬥機的先例。因此,世界上第一代隱形戰鬥機是美國F-117A「夜鷹」隱形戰鬥轟炸機。這也導致美國軍方壟斷了全球隱形戰鬥機。
  • 殲20的主要作用是什麼?截擊作戰只是一方面而已
    殲20戰鬥機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從它首飛的那天起,人們就在猜測,這麼一架能隱身、能超音速巡航、有超機動性的先進戰鬥機,將會在我國空軍體系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有人說它很長,像截擊機,有人說它是空優戰機,要遠程獵殺敵機,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殲-20誕生日,代表的是盛世中國
    但不妨礙1.11成為一種圖騰,每年還是盼,全然不顧這些年運-20、直-20、FC-31......首飛都不在這個日子,「遼寧」艦、「山東」艦航母、055型萬噸驅逐艦等等一眾大神級裝備也都沒選這天為重大節點,但全不妨礙。為什麼?因為殲-20的出現太意外了,首飛飛行員李剛說:2011年1月11日下午1點11分起飛。
  • 殲16升級指標曝光!有三方面改進,低視塗裝成亮點,或突破500架
    所以我國空軍便需要研發一款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以彌補空軍在這方面的種種不足。與此同時,海軍還需要一種能夠攜帶反艦飛彈對付敵方艦艇的戰鬥機,以前我軍用的殲轟-7現在已經非常陳舊,難以滿足海軍反艦作戰的需要,單靠殲-15一種戰機來對付敵方艦艇是遠遠不夠的。就這樣,我國殲-16戰機應運而生。它是我國第一款大批量服役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
  • 全世界五代機都是單座,美專家談中國為何推出雙座殲-20戰鬥機
    中國本周早些時候宣布了更廣泛的設計變更,這將使飛機經過改裝, 成為戰鬥轟炸機,在駕駛艙中增加了一個位置。 中國未來為何要生產雙座殲-20變型,原因是增加殲-20戰鬥轟炸機可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新的能力。 奧斯本認為,單座殲-20飛機傾向於隱身作戰能力,但兩座J-20也會提高飛機在競爭空域中的生存能力作為有效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印度的精神勝利法:殲20不可怕,那就是個空殼
    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阿Q,但其實這一精神制勝法寶現在在印度也發揚光大了!一位印度空軍的退役將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語出驚人:中國殲-20沒啥可怕的,那就是個空殼子,壓根不是印度先進戰機的對手!印度退役空軍中將的精神勝利法 說這話的可不是什麼印度媒體軍事專家,而是印度東部航空司令部的前司令、退役空軍中將拉古納斯·納比亞爾,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把陣風戰鬥機吹得天花亂墜,甚至認為足可改變未來空戰格局,但當記者提到陣風戰機是否可以對抗中國殲-20時,拉古納斯中將一臉不屑的表示:殲-20戰機壓根不是什麼威脅,因為陣風戰鬥機擁有更好的性能,甚至比殲-20更強大,後者其實就是個空殼子
  • 殲20大量細節公開:頭盔出現儀錶盤,還不斷跳動,這是新功能?
    殲近日在相關媒體公開的一篇報導當中:當殲20戰機雙機編隊起飛的時候,飛行員頭盔上面驚現一個儀錶盤卻讓人十分奇怪,頭顯還是衍射屏顯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談到殲20戰機的戰機顯示模式:據了解目前的殲20戰機一共有兩種顯示模式,一種就是頭盔顯示器中顯示的數據,另一種則是飛行衍生屏顯的顯示。首先從此次報導當中飛行員頭盔上的儀錶盤來看,從我們直觀上去它的相關數據是直接可以看出的。如果說是頭盔顯示器的話,裡面的數據應該來說是相反的並且頭盔內顯示器的數據一般的話是無法從外界看到其相關的數據的。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和殲20一樣,成飛也在研製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綽號「威龍」。實際上!該公司在競標中正是擊敗了沈飛的「雪鴞」,這才獲得了殲20這一官方授權編號,而非像「殲31」那樣由網友「命名」。 談起「雪鴞(xiao)」,和「威龍」一樣,雪鴞也有鴨翼,但整體上都是三翼面布局。
  • 脫漆技巧 你知道嗎?
    近日,有部分客戶反映,在使用脫漆劑時與寄工件到高遠打樣時,在時間上有些差別,那麼同一款產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小編通過收集銷售部反饋的問題,終於得出原因,原來是使用方法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教大家使用使用脫漆劑的一些小技巧,讓你脫漆效率成倍提高!
  • 聽首位將殲20飛上藍天的飛行員,講述殲10B眼鏡蛇機動背後的驚險故事
    就是他,第一位將我國隱身戰鬥機飛上藍天的人試飛員李剛三十四年飛行生涯,十三個系列,二十四種機型。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中國所有的戰鬥機他都飛過!殲20的首飛故事作為一名試飛員,能夠首飛殲20驗證機,是幸運中的幸運。首飛,對於一架戰鬥機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只有通過了試飛的考驗,才能接受更嚴峻的考核。2011年1月11日,中國四代機殲20隱身戰鬥機首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