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音量,往往暴露的是個人的層次

2021-01-08 感情中轉站

昨晚加班後和同事們一起去吃飯,三樓大廳只有我們和另外一個四人桌,然而這頓飯吃的可真是「豐盛」不僅可以吃,還有故事聽,其中一個男人不斷的在碎碎念,高分貝的講述著自己的家事,而那句「這個婆媳關係真正愁的我要死,就說我媽跟你鬧兩句,忍一忍不行嗎?能死啊」開不過以為這是個愚孝男,或者是媽寶男的故事,然而故事深入,原來對方父母更是「人物」他媽媽改嫁三次,最後又和自己的父親復了婚,他爸爸坐過牢,家過暴,在當初他小時候,出獄後拿著80元前直接還出過國。點點滴滴事無巨細,我們坐在隔壁想不聽都難。

然而各種奇葩的對白都會被當真理一樣和自己的朋友分享,公司技術部的小陳小聲嘀咕說,他這媽媽到現在來說已經是五婚了,聽得我們也不由跟著無奈的笑了。什麼類型的人,就會說怎樣階級的話,一個人說話聲音的大小分貝,往往暴露出他的層次和性格。

說話音量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一個人真正的修養素質,並不是刻意表現出的禮貌與偽高貴。它往往藏於細節之處,比如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分貝的大小。再比如說公眾場合下談論內容的甄選。圖書館需要的是安靜,大排檔需求的則是折騰,而什麼樣性情層次的人,自然都有屬於自己覺得舒適的環境。

一個人修養越高,在開口講話時越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控制說話的分貝和語氣,儘量不影響到別人。更不會毫無顧忌地大爆隱私,他覺得自己的表演得到了圍觀,其實不過成為了公眾場合中的一個跳梁小丑。

缺乏修養的人,不僅僅體現在大打出手,或者是爭吵反駁的如潑婦罵街般難看,更會在一些往往被人忽視的細節中有所表達體現, 一個人是否有修養,不在於說不說話,話說得多或少,而在於言語是否得當,是否恰到好處,而有一種自以為炫耀的背後,其實流露的是無知和低素質。

說話音量見一個人的實力

還記得曾經小時候看的警匪劇或者是武俠片,大多真正大哥盟主型的人越會低調,凡是那些張牙舞爪聲高八倍殺七個宰八個的人越是嘍囉小兵。所以不論是影視劇又或者是現實生活中,有真本領的人,大多會看上去沒有那麼浮躁而顯得相對穩重。

那些需要靠說話聲音偽裝氣勢的人,往往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二把刀,沒有什麼真能力,越是身家背景厲害有真本事的人,越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能耐,而那些不過都是一瓶只不滿半瓶子亂晃的半吊子裝腔作勢,自我化妝的一種方式而已。

蔡康永曾說:「講話時最好自覺地降低音量,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人說話的形式與表達方式,不論是詼諧幽默還是沉穩老城,你設定的風格類型,就是別人快速直觀了解你的通道,因為當人連最基本的語言素養都無法達標,也最終失去自己的社交圈子,和被接納程度。

即使今天我們看到的主角,看似自鳴得意喊著友誼地久天長,而身邊一名藍色衣服的朋友,臉上早已露出了相同的無奈,慚愧和鄙夷的眼神。

相關焦點

  •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音量增大,很容易點燃彼此心中的怒火,導致矛盾變得越來越不好控制。而聰明的人,往往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保持平和的語態,消除彼此之間產生的不良情緒。常言道,有理,不在聲高。溫言暖語,往往比疾言厲聲更有力量。-02-說話的音量,藏著一個人內在的修養梁實秋說過:「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層次
    眾所周知,很多公共場合,都會看見有個告示牌,請保持安靜,著名作家梁實秋曾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說話的音量是可以控制的,在大聲說話如有打擾到他人,我們應該察覺到,並減低音量。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夜市街邊的大排檔,不管人多人少,往往是鬧哄哄的,夏天的大排檔,更有甚者,甩開胳膊,上衣,大聲吆喝著幹完一杯再來一杯,似乎大聲喧譁,能帶給他們愉悅,完全不考慮周邊人的感受,但是,當你走進西餐廳,或者咖啡廳的時候,裡面的就餐的人都自覺保持低聲說話,以免影響到其他人,而高檔的餐廳,就更不用說了,待在那樣的環境裡就餐就是一種享受。
  • 職場中,你說話的音量,決定了你的層次和地位
    職場中,很多人都有一個行事準則:少說話多做事。但很多時候,說好話、好好說話也能助你一臂之力。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衡量一個人水平和能力的尺子,更是一個人脾氣和修養好壞的直接反映。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言談見真人,你說話的方式,就代表你的層次和人品。
  •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人們在支配語言的時候,也往往會受到它的影響,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然而時間無法重來,虛假的面具一旦被撕開就會留下永遠都無法復原的劃痕,縱然一個人的技藝再好,也無法消除人們心中的記憶。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是一個謙和大度之人的時候,一旦你做了一點出格的事情,都會被無限地放大,直到最後連自己說一句話都是錯的。其實,有的時候,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 識人術:一個人說話的音量,會暴露他的性格和層次,太準了
    梁實秋說過:「大聲說話,是一種本能;小聲說話,是一種文明。」這句話講得有理,說話的音量可以控制,所以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不過,一小片藥就能見到真功夫。別小看一個人的數量。說話的音量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和水平。他可以看到人,而且非常準確。
  • 擠牙膏的4種方式,往往能夠暴露一個人的層次高低,你屬於哪種?
    擠牙膏的4種方式,往往能夠暴露一個人的層次高低,你屬於哪種?人際交往一直是許多人所面臨的難題,究竟什麼人可以結交,什麼人不能結交,難以把握。說白了,想要成功,那就必須儘可能多地與出眾者結交。至於那些低層次的人,有多遠離多遠,儘可能別去結交,否則只會拉低你的檔次,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我怎麼知道誰的層次高,誰的層次低?其實,很簡單。想要判斷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從一些生活細節上就能夠輕易的看出來。比如,擠牙膏的4種方式,往往能夠暴露一個人的層次高低,你屬於哪種?
  •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你說話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層次
    一個人最重要的社會能力,就是說話的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以說話的能力為基礎的,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只能夠在社會上舉步維艱。老百姓常說一句話「狗嘴裡吐不出象牙」,這句話聽起來粗淺,但是卻是揭露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同層次的人,是有不同的說話態度,所以說一個人不論如何的去說話,都難以掩蓋他背後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他的學識,是他的視野,是他的社會地位,也是他的生性習慣。
  • 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層次:越是層次高的人,越不喜歡用這3種頭像
    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層次:越是層次高的人,越不喜歡用這3種頭像 微信作為一種社交的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和工作中,都非常普及。而且微信溝通的便利性,也讓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省了很多麻煩的事情。
  • 說話的音量,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可讀
    音量悅耳,似四月春風;音量刺耳,如六月冰雹。音量不僅是說話的要素,更是一個人文明修養的體現。1公共場合,音量別太大如果你剛到一個旅遊地,發現這個地方人聲嘈雜,第一印象就會變差。如果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你因為大嗓門嘰嘰喳喳,給別人留下了聒噪不成熟的印象,要扭轉這個印象就難了。
  • 人們說話的語氣、語調、音量,我們可以看清一個人的內心!
    而且說話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個最為神奇的魔術了,而且說話的音量就像一桿量尺,標示出內在的修養的高低度,就想一個用來衡量人們修養的程度的標尺。因為往往有非常大的本事的人,卻是往往能夠低調地去辦大事的人 ,而且這些低調的人還能在交流還有談話裡面去體貼別人。而且如果與他們交談的時候,就像春風一般不用去需要大的力氣去說話。
  • 降低自己說話的音量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
    在公共場所不管不顧地大聲說話,其實很丟人。大家都靜悄悄的,就你大聲喧譁,還覺得自己很有魅力,這樣的人,是不是傻?說話音量代表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打小就見過許多說話喳喳的人,語速又快,聲音又尖,一聽就煩。說話喳喳的人有多煩,本來一個簡單的事,從他嘴裡說出來,就像吵架。特別能引燃別人的情緒波動。
  • 說話音量的高低關乎一個人的素質,你的聲調和音量會反映你的內心
    說話的音量就像一個量尺,量出一個人內在修養的深度。噪音無疑會帶給人不適的感受。梁實秋曾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蔡康永也說:「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古人說貴人聲音低,便是這個道理。1你曾遇過說話聲音很大的人嗎?多少有的,和他講話時你有什麼感受呢?
  •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花錢方式,暴露了他的層次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消費觀,透過花錢的方式我們往往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內在特徵甚至是層次。 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生理需要是最低級的需要。 生理需要滿足之後,人們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
  • 心理學: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層次,喜歡用這些頭像的人層次很低
    其實你的微信頭像是會說話的,相信大多數人添加好友的第一步,便是瀏覽對方的頭像,然後在內心形成一個初判斷,通過觀察對方的朋友圈,更全面地了解這個人。 在心理學上的確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使用的微信頭像也蘊含著做人的層次。 前段時間,大家就渣男最愛用的頭像展開了激烈討論。
  • 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02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之前看《聲臨其境》這個綜藝時,看著各位嘉賓用自己的聲音給經典電影重新配音,其中周一圍非常圈粉。上一秒配的是《董存瑞》,大聲吼叫為了新中國。下一秒配的卻是《梅蘭芳》,吊著嗓子小聲說話,剛張開口,就非常驚豔。
  • 鬼谷子:一個人說話的聲量,展現出他的性情和層次,十有八九準
    俗話說,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非常羨慕那些伶牙俐齒的人,因為這種人非常受歡迎,總能靠著自己的口才,左右逢源。但是有的人會因為說話的聲量而遇到苦惱。其實說話的聲量是可以控制的,看起來非常小的一件事,卻可以看出真功夫。一個人講話的聲量,可以展現出他的性情和層次,看人十有八九準。
  • 「冷處理」,暴露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層次
    有個人得到一紫砂壺,甚是喜歡,視為寶貝,就連睡覺時都要將紫砂壺放在床頭。某天夜裡,他不小心失手將紫砂壺的壺蓋打翻,驚醒後甚為懊惱,心裡想著既然壺蓋已經碎了,還留著壺身有什麼用。沮喪之下,抓起紫砂壺的壺身扔出了窗外。天亮了,意外發現昨夜摔下地的壺蓋竟然沒有碎,因為掉在了棉鞋上。想到已經被丟出去的壺身,頓時又懊悔萬分。
  • 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往往會暴露其真實性格,第三種最討人喜歡
    每個人的說話方式均不盡相同,有的人激進;有的人內斂;有的人直接,單刀直入;有的人婉轉,迂迴曲折。不同的說話方式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氣度、品位,還有性格。不同層次的人,說話方式不同,不同性別的人說話方式也不同。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來講,表述方式千差萬別。這就是說話的人他們的性格在起作用。
  • 有禮貌的女人,往往會有這幾個特徵!
    很多人都說現在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擁有漂亮容貌的人在很多事情上佔據優勢,也往往能受到更多的關注。有禮貌的女人往往會有這幾個特徵,讓人印象深刻。1.逛街購物時對店員以禮相待,試穿衣服時不會把口紅沾染到新衣服上。 2.在擁擠的公車和地鐵裡請給需要的人讓座。對幫助你的人報以微笑,並記得說謝謝。
  • 校園裡用什麼樣音量說話才合適?和田路小學展示項目化學習探究成果
    「在學校用什麼樣的音量說話才合適?」「地震來了怎麼辦?」 在此次項目化學習工作坊研究展示活動現場,和田路小學教研團隊的教師和前來參加活動的種子實驗校、項目實驗校的教師們,分成6個大組,圍繞該校推出的「校園裡,如何用合適的音量說話」主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