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初創企業的熱情、無奈與酸甜苦辣:活下去,天亮的時候,要在...

2020-11-29 虎嗅APP




一、智能家居從喧囂走向現實,理想與趨勢的美好不能掩蓋骨感的現實


毫不避諱的講,個人對於智能家居的判斷一直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人會蠢到去說智能家居、萬物智能不是大趨勢。那些宣傳片中的場景是如此美好吸引人,以至於會讓眾多參與者暫時忘卻現實的骨感,飛蛾撲火般投入,所謂的產品體驗、成本價格、系統平臺、標準等統統被選擇性迴避。


筆者也曾參加過去年的智慧家庭高峰論壇,與去年相比,今年最明顯的變化是談論風口、畫餅熱炒的階段已過,業內對此已經無感,聚焦服務落地成為焦點,智能家居到了必須要拿出點乾貨的時候了。從空談概念到有實實在在的服務落地,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 晶片層面,Marvell產品應用廣泛,其MCU + WiFi智能物聯模塊已經被用在小米插座、小米空氣淨化器等智能家居產品,以及各大家電品牌的空調、智能廚電等產品中。端/物的智能化成本將持續降低,據悉,小米去年和Marvell合作的智能模塊成本為22元,今年計劃做到15元,明年底做到10元以內,進一步降低智能硬體的開發成本。


  • 產品層面,各家更加注重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而非僅僅單點產品的布放。海爾的智能家居體驗館廣受矚目,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已經構建了空氣、美食、洗護、用水、娛樂、安全、健康七大智慧生態圈,側重提供安防、家電控制、家庭生活數據分析、健康生活指引等功能點。而智慧機器人被稱為是真正實現智慧家庭的關鍵,它的成熟可推動家庭場景中的服務自動化。


  • 雲平臺層面,雲智翼等方案提供商則注重搭建接入平臺,向家電廠商提供兼顧,設備連接和管理、數據收集和分析等功能。


雖然有上述服務落地,但參會後的第一直感仍是「偽需求」仍然大行其道,那些烘培啊、溫感/煙感檢測等不提也罷,安防可能是智能家居中最現實的一個需求,但真是剛需嗎?其實也未必,只是一個最接近剛需的需求!在深圳展會上,你會看到做智能安防的廠商比比皆是,大家的產品、設計、體驗大同小異,業已接近「濫」了。


那麼,驅動智能家居發展的驅動力在哪裡呢?


二、當下智能家居的兩大驅動力:傳統企業的競爭驅動是現實需求,網際網路勢力的侵入將面臨回歸


智能家居是物聯網的一個分支,實際上萬物互聯一直高燒不退,而物聯網存在的前提就是物/端的智能化。所謂智能化至少有3個特徵:

1、能聯網;2、可控制交互;3、感知能力。正如前文智能控制模塊成本持續下降所述,在過去的一年中可以深切的感覺到業內在物的智能化方面的進步。


個人認為,萬物互聯中「物/端」的智能化驅動力源於內生競爭動力驅動與網際網路勢力侵入的驅動。


對於傳統「物」的製造企業而言,需要新的熱點,所謂智能化更多是想增加賣點,如同蛋糕上的櫻桃。比如傳統家電企業、房地產企業,所謂網際網路+轉型是第二位的、被迫的、被時代推著往前走,首要的目標依然是賣家電、賣房子。此定位下,必然要求智能化的同時成本不能大幅提高,雖然前述智能化成本在降低,但始終是道坎。當這種智能化成為普遍性剛需之後,其溢價/支撐能力也將隨之消失。


對於網際網路新勢力而言,2014年以網際網路思維來做的所有智慧家庭化都不算成功,包括小米。在智慧型手機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他們急需尋求新增市場,並且仍然遵循網際網路式的思維,有用戶就有一切,這種模式當下面臨兩點困境:


  1. 智能硬體不同於軟體APP,後者的邊際成本效應趨近於零,而硬體則是真金白銀的投入,雖然智能化成本在降低,但始終是道坎,更加重了這種困境;

  2. 是當下智能家居需求是碎片式,難以起量,沒有海量的端,也就談不上大數據等服務。


上述兩種驅動力,從急迫程度而言,傳統企業更甚。在競爭驅動的羊群效應下,將推著所有的智能家電廠商不得不都做「智能XX」之後,不支持智能的產品將被貼上「OUT」的標籤,消費者「被智能」升級,也許用戶當下並不需要這些智能,但也可能成為一種標配,因為沒有人敢於與趨勢做對。


在這種發展驅動力下,智能家居需求的真相是什麼呢?


三、現階段,智能家居到底是需求驅動還是創新體驗激發潛在需求?


在智能家居需求這個問題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人/觀點:第一類會一葉障目,為賦新詞強說愁,一味美好的前景,創造「剛需」;另一類是Just看到「偽需求」,苦於剛需無處尋覓。


個人理解,需求之於產品一直都有兩個方向:1、是規模需求驅動式,滿足用戶需求;2、是創新體驗激發用戶需求,引領用戶。前者往往適用於成熟產業的穩定期,後者往往更適合於新興產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用戶並不知道他是否真的需要什麼,直到你拿出產品讓他體驗。


對於智能家居而言,個人認為遠沒到第一種規模需求驅動階段,正處於第二種類型的早期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不應試圖滿足普遍性需求,也不適宜走成本控制路線,首先應滿足科技先鋒用戶需求,分攤前期成本,培育市場,等待起量,成本下降,飛入尋常百姓家當下而言,在網際網路模式與資本力量介入下,這個過程將被大幅壓縮,甚至一步到位。


在創新體驗激發潛在需求階段,市場呼喚英雄!


在深圳論壇上,你可以看到被「生態」所包圍,眾多企業言必稱生態,小米生態、樂視生態,海爾生態……好像不加個「生態」都不好意思出來玩兒。


其實,我想說:


四、智能家居生態仍是漂浮的神馬浮雲,對於中小創企業莫輕易談生態,產品才是智能家居照進現實的根本,也是中小創企業的唯一救命稻草


很多人會問,這麼多生態,哪個會脫穎而出?個人認為,最終勝出的一定是提供最優產品的,而不是生態空談家。用戶直接體驗的是產品而不是生態,現階段,智能家居的產品相比商業模式更加重要。所謂「標準」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最後剩下來的主流就是事實標準。


產品、實實在在的好產品是智能家居從理想走入現實的根基。在憧憬著無限美好願景下,眾多創業者進入到智能家居行業,做單品的,做系統解決方案的,做生態的……在產品技術、渠道、供應量等方面,面對BAT大鱷,中小創小夥伴幾無機會。但前述智能硬體與軟體APP的本質差異、智能硬體/家居的海量品種、碎片式需求等特性下,中小創企業總有生機,並且可以自己掌握命運,那就是產品制勝!


對於初創企業而言,技術和產品是唯一自己可以把控的,做一款極致的產品是小企業的唯一資本,雖然要做到一直被抄襲而不被超越是很難的,但卻是小企業的不二法門。因為即便是被收購,路人甲也是無人問津的。


在廣州智能家居展覽會上,初創企業睿祺RICI的展臺廣受矚目,產品品類豐富,6個系列60餘款產品,致力於做高端智能家居產品與系統方案提供商。產品風格上,個人認為是「蘋果+西門子」的混合體,堪稱驚豔。展臺上RICI要求參訪者必須佩戴提供的手套才能觸摸產品,這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自己的技術與設計有極大的自信,視自己的產品為藝術品,由此管中窺豹吧。走高端路線,當然價格也遠遠超過其他廠商。據說已經得到資本大鱷與樂視、京東等網際網路勢力的關注與合作了。個人認為,RICI未來仍有眾多的不確定性,但其做法值得一些初創企業借鑑。


因為,這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智能家居初創企業的切入點問題,個人觀點是初創企業不要妄想走拼成本的不歸路,因為你毫無勝算。


五、高端還是低端?其實只有如何做好高端的問題!智能家居從高端切入是條正確的艱辛路,借船出海是生存所迫更是捷徑,但選好船很關鍵


高端切入,核心在如何塑造高端品牌,做好產品這一根本砝碼的前提下,必須要借力。如今的智能家居中小創企業有哪些力可以借呢?


1、借自己的力量


借自己的力量的終極目標是啥,當然是做出一款卓爾不群的智能硬體/家居產品,技術?設計?體驗?都可以!前文所述,這是初創企業的砝碼!


2、藉資本的力量


融資的手段不再枚舉了,核心在於要能拿到資本,用明天的錢養活今天的團隊,面對今天的競爭度過風來前的日子。在今天,如果一個企業不能玩轉資本,那成功的機率大為降低,因為大家都是在拿未來的錢在拼當下的競爭。比如nest,如果不是谷歌效應,會有那麼火?


3、借傳統土豪之力


智能家居自然是放在房子裡的,傳統土豪,當然首選房地產廠商,比如萬科。對於動輒數百萬級的房屋而言,10萬以內的智能化費用,簡直是小case。以前的智能是寬帶入戶,現在不整個智能家居系統還好意思叫豪宅嗎?培育用戶智能升級,近朱者赤,打進豪宅裡逼格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永遠是離成功最近的,何況這個巨人並不像BAT/小米/360那般具有狼性,這裡面最大的風險是需要佔坑。你的資本仍是你的產品!


4、借價值鏈上下遊之力


當下智能家居價值鏈的主導者是誰?網際網路廠商?運營商?晶片廠商?尚不清晰!誰是最佳拍檔?其實各有合作點,看你看重哪一點。加入Google生態、小米生態、樂視生態、京東生態……還是蘋果生態?傍上蘋果生態或許可以雞犬升天,如不能,體驗上以蘋果為標杆,加入XX安卓生態又何嘗不可。如有更大的夢想不想淪為XX生態君的研發培訓部門,就要控制好親密度,防止被某些廠商掏空後擺一刀。


結束語:天亮的時候,要在!


最後,用一個寓言結束,公雞叫,天會亮;公雞不叫天也會亮;關鍵是天亮的時候,你是否醒著?醒的太早你在熬夜,當真正天亮時你熬不住卻睡過去了。活下去,才能等到太陽升起!


2015.06.16 廣州


相關焦點

  • 智能家居品牌有哪些?智能家居十大品牌
    索博智能家居 (世界智能家居為數不多集標準智能家居協議與產品生產的企業之一,世界品牌,上海索博智能電子有限公司) 3、安居寶智能家居 (高新技術企業,社區安防領域及智能家居領域最重要的集成生產商之一,廣東安居寶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快思聰智能家居 (世界領先的控制和自動化系統/創新科技及重塑人類生活和工作的方式的領航廠家,快思聰
  • 萬科高喊「活下去」,家居行業如何存糧過冬-億歐
    大哥的遠慮,小弟的近憂前陣子筆者的朋友圈被萬科集團秋季例會「活下去」的口號刷屏了,作為地產界的龍頭企業,萬科一句「活下去」揭開了地產行業艱難前行的現狀。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54.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8%。
  • 智能家居品牌哪個好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
    在目前的家庭生活中, 很多用戶為了家庭的便利都會安裝 智能家居 茶產品,智能家居,簡單來說就是家庭自動化的意思。如今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品牌都在爭產智能家居產品了,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品牌都有哪一些吧。
  • 家居企業僅僅靠抄襲就能活下去?
    RSB板材創造者原創板材首創者OS易裝—全程可視化系統模式開創者隨著中國家居市場的發展擴充,新的家居品牌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然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卻並不容易,消費者的認可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 「包場」CES,初創深企勇闖世界
    今年初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深圳參展企業數量超過560家,約佔參展企業總數量的1/8;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大疆發布經緯M200系列行業應用飛行平臺,正式進軍工業無人機新藍海;而即將於6月舉辦的亞洲CES,深圳企業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亦有初創企業「組團」參展。  「走出去」不僅是初創企業戰略布局的前端變革,更是深圳產業更替及創新驅動的最好體現。
  • 5G加持智能家居時代,智能晾衣機的突破口在哪裡?
    在早些時候,好太太的核心產品只有智能晾衣器和智能門鎖,產品略顯單一,在智能家居這個千億市場,好太太佔的比例太少了。好太太似乎也看到看這一點,圍繞智能家居領域展開布局,產品逐步延伸至智能窗簾等智能家居產品。在品牌營銷方面,最高效的方式就是通過用戶喜愛的方式,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形成用戶某一心理認知與自身品牌的自然連接。
  • 開啟智能家居新時代,2018中國智能家居博覽會在粵成功舉辦
    展會為期三天,並同期舉辦了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峰會暨第十三屆金盤獎頒獎盛典、中國房地產開發+智能家居高峰論壇、2018中國房地產產業開發博覽會,致力於打造國際智能家居行業交流商貿盛會。「智能家居」並非是新概念,國際國內行業巨頭早就有所布局,通過市場上的差異化競爭,建立核心優勢。本次,舉辦的2018中國智能家居博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為首展,為行業奉上一場視覺大餐,饕餮盛宴。品牌雲集,各路豪傑華山論劍。2018中國智能家居博覽會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如歐瑞博、長虹、聯想、廣田智能、多維尚書、大德中電、康雲、天喬等優質企業攜帶最新產品亮相本博覽會。
  • 初創企業孵化箱 人才培訓實戰場
    菁雅匯·數字夢工場是由雅安經開區打造的大數據企業初創孵化及人才培訓平臺,一期面積約3000平方米,主要布局黨群服務中心、夢想空間、人才實訓三大板塊,於今年10月投入使用。  27日至28日,記者來到菁雅匯,實地探訪這座數字經濟「夢工廠」。
  • 宜家大舉押注智能家居技術:成立宜家家居智能業務部門
    據外媒報導,宜家最近正在大舉押注智能家居技術領域進而使其成為公司的新收入來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宜家宣布投資一個全新的「宜家家居智能(Ikea Home smart)」業務部門,它將負責其快速增長的智能設備組合的端到端業務。據悉,每年有7.8億名消費者光顧宜家門店。
  • 你買的是智能家居還是竊聽器?
    美國一女士報警稱男友用智能家居監視自己智能家居?還是智能竊聽器?第一個倒下的就是亞馬遜Alexa智能助手,今年4月,亞馬遜旗下的智能家居產品Alexa被曝竊聽用戶隱私。據悉,亞馬遜甚至組建了上千人的「竊聽團隊」,竊聽團隊通過這件智能家居設備將用戶信息收集並整理,進而幫助Alexa進一步升級。
  • 「萌寵」步入智能家居時代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萌寵」也步入了智能家居時代。寵物的生活愈發精緻,定時定量投餵的自動餵食器、保持恆溫的智能冷暖窩、能自動清潔的智能貓廁......功能各異的智能家居產品涵蓋了寵物「吃喝拉撒睡」的各個環節。然而,寵物智能家居風靡的背後,細分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相關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導致有不少消費者質疑智能家居產品的設計、技術、價格。
  • 直擊廣州建博會: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成員企業攜旗下產品精彩亮相
    眾多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成員企業攜智能家居產品亮相。作為亞洲最大、品類最齊全的建築裝飾類展會,本屆中國建博會(廣州)展會規模再創新高,邀請了眾多國內外優秀企業展示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其中,智能家居依然是今年建博會的重點展示內容。
  • 如何定義你的企業?四種方式應對初創企業的身份認知危機
    商業地產經紀公司TheSquareFoot的CEO兼聯合創始人Jonathan Wasserstrum根據自己的創業經驗,總結了以下四種應對初創企業的身份認知危機的方法 。 作為初創企業,當我們第一次與客戶接觸,我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們到底是誰嗎?」。對於這一問題我們現在已有了答案,並且與當初相比,答案也發生了變化。
  • 魅族聯手海爾進軍智能家居
    早前,美的小米聯姻,這兩家大公司的喜事攪動了網際網路和家電企業的兩池春水,不甘寂寞的其他巨頭們也開始蠢蠢欲動。沒想到最早牽手成功的居然是魅族與海爾集團,協議顯示雙方將在智能家居、物流倉儲和金融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度的合作。
  • 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雲圖全場景智能家居到底憑什麼?
    但是,今年11月,在智能家居行業領域,雲圖、歐瑞博等智能家居新陣營玩家的新品發布會,用另一種方式打開智能家居,帶給行業巨大的衝擊。「智能家居」,我們不只是要關注「智能」,更要關注「家居」的概念,房子對於普通人來說,得住好多年,如果產品的耐用性、穩定性問題無法解決,購置智能家居產品就是個潛在的雷。
  • 智能家居設備安全漏洞頻出,再不重視真的要「耗子尾汁」了!
    供應商未經授權的數據收集,極有可能在使用和共享的時候造成數據洩露。不僅如此,安全漏洞也讓黑客攻擊有機可乘,留下嚴重的網絡安全隱患。LidarPhone攻擊聽起來更像是對隱私的嚴重侵犯,驗證它的意義也是在於提醒個人和企業安全主管,網絡安全和隱私的攻擊面正在不斷擴大,將安全性提高到產品設計的層面至關重要。如何保護智能家居安全?安全防護,是智能家居的重中之重。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餘承東吐槽智能家居「晚熟...
    華為之所以能在此時宣告布局全屋智能的野心,大抵因為智能家居還是個「晚熟」的孩子。餘承東表示,當前智能家居沒有體系化智能化,缺乏有力競爭方案,個別廠家做的是單系統智能化。華為推出全屋智能化解決方案,就是來解決智能家居的瓶頸。希望華為能把智能家居做好,那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生活品質。
  • 有沒有愛情,你都要好好活下去
    當有一天,他不再發信息給你,不再纏著你的時候,你們之間和陌生人又有什麼區別。有一種酒,一點點就能醉人,有一種愛,一點點就能溫馨,有一種人,相識就難以忘懷,有一句話,你忙吧,我不打擾你了,比任何話都讓人動容,讓人心疼,這裡面的無奈,依戀,相思,心痛和想念。所以啊,請不要說忙,而忽略了那個打擾你的人。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蘋果或建智能家居團隊,三維家...
    傳蘋果組建新智能家居團隊,要與谷歌亞馬遜一較高下據外媒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加州庫比蒂諾(Cupertino)總部和聖地牙哥(San Diego)加大招聘力度,以組建全新的智能家居軟體和設備團隊
  • 2020第九屆上海國際智能家居展覽會
    「2020第九屆上海國際智能家居展覽會」(SMART HOME EXPO CHINA 2020,以下簡稱「C-SMART 」)將於12月22至2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展會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批准、上海輝科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展示內容緊扣行業發展脈搏,是第一時間洞悉行業發展趨勢,對話行業主管部門、拓展亞太市場的重要平臺,也是智能家居行業年度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