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河邊常見蛇類分析.

2021-01-15 漁島先生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見蛇。今天就來講講河邊常見的蛇都有那些!更多預防,更加安全!


微信公眾號「漁之源釣魚俱樂部」沒有關注的抓緊時間關注了!

赤鏈華遊蛇
習性:半水棲
食物:魚,蛙,蝌蚪
毒性:無毒
繁殖方式:卵胎生

烏華遊蛇(草赤練,烏遊蛇)
習性:半水棲
食物:魚類,蛙類
毒性:無毒
分布: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
繁殖方式:卵生


環紋華遊蛇(水老虎)
習性:半水棲
食物:魚類,蛙類
毒性:無毒
分布: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等
繁殖方式:卵生


中國水蛇(中華水蛇、泥蛇)
習性:水棲
食物:魚類,蛙類等
毒性:微毒,咬傷沒事,消毒即可,過敏體質要注意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口、鉛山、貴溪、宜春、進賢、吉安, 永豐、安福、贛州、瑞金、尋烏、全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 江蘇 、 浙江等
繁殖方式:卵胎生


鉛色水蛇(水泡蛇)
習性:水棲
食物:魚類,蛙類等
毒性:微毒
分布: 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香港、雲南等
繁殖方式:卵胎生

黑斑水蛇
習性:水棲
食物:魚類等
毒性:微毒
分布: 福建、香港及海南等
繁殖方式:卵胎生


黃斑漁遊蛇( 草花蛇,漁遊蛇,漁蛇)
習性:半水棲
食物: 魚,蛙,蝌蚪,蛙卵,蜥蜴,小型獸類等
毒性: 無毒
分布: 長江以南地區,包括海南島與香港,臺灣
繁殖方式:卵生

紅紋滯卵蛇
別稱:三線蛇,紅點錦蛇
習性:半水棲
食物:魚類等
毒性:無毒
分布: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及廣西(百色)等
繁殖方式:卵胎生


虎斑頸槽蛇(虎斑遊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
習性:半水棲
食物:魚類,蛙類,鳥類,鼠類
毒性:微毒,一般沒事,過敏體質可能致死
分布: 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
繁殖方式:卵生


福建竹葉青蛇
俗稱: 刁竹青,小青蛇,小青蟲,白線連,金線連,紅線連,紅眼睛,青竹蛇,青竹標,青竹彪,青竹絲,赤尾青竹絲,焦尾巴,焦尾青蛇,藍蛇,綠牙蛇
食物:鼠類,鳥類,蛙類等
毒性:劇毒,一般不至死
分布: 四川、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臺灣、雲南、浙江等
繁殖方式:卵胎生


銀環蛇
俗稱: 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天朝第一毒
食物:魚類,蛙類,鼠類,蛇類,蜥蜴
毒性:劇毒
分布: 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
繁殖方式:卵生


黑背白環蛇
俗稱:黑決白環蛇,白梅花蛇
食物:蜥蜴,壁虎
毒性:無毒
分布: 臺灣島、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
繁殖方式:卵生

白環與銀環區別:
1 白環蛇的環紋顏色較淺,而且仔細看環紋上有小黑點,銀環蛇的環紋比較白且亮.
2銀環蛇脊柱凸起,橫截面是三角形,而白環蛇身體圓潤
3銀環蛇紋路整齊,白環不整齊,寬窄不一
4銀環蛇的一條脊鱗都是六邊形的
白環蛇的脊鱗都是和身上的鱗片一樣是菱形的
5銀環成體頭部全黑(銀環幼體頭部有白色),
白環無論成幼頭上都有白色

618大促全場驚爆價哦~

您的一個分享動作,可能給無數釣友帶來堅持下去的希望,分享技巧更是在分享一份信念!

相關焦點

  • 圖跡 | 常見蛇類——遊蛇科
    遊蛇科下的蛇類特性較為普通,亦較為常見。大部分遊蛇科下的蛇種都是無毒的(又或者含有輕量而且對人體不構成傷害的毒素),因此對人類的威脅普遍不大。黑頭劍蛇(學名:Sibynophis chinensis)又名黑頭蛇,為遊蛇科劍蛇屬的爬行動物。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湖北宜昌。
  • 專訪主播阿思:科普蛇類哪家強?KK直播找「蛇王」-中國娛樂網-專訪...
    在阿思的直播間裡,網友能夠親眼見到國內野生的幾十種蛇類,其中不少在毒蛇界都有著「鼎鼎大名」,就連《荒野求生》裡號稱「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貝爺,也害怕三分。   從16年開始直播蛇類科普,阿思的粉絲更習慣把他叫做「蛇王」,因為他不論面對什麼蛇,都格外遊刃有餘,那些蛇仿佛能聽懂他說話一般,這讓粉絲們崇拜不已。
  • 小科普|難以辨識的北美蛇類圖鑑
    蝮蛇 Dennis Church蛇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動物之一。您可能認為,我們可以輕鬆識別這種常見的爬行動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同種類的蛇的體型、大小和習性各不相同。在辨別蛇類時,人們總希望知道一些捷徑,尤其是在區分毒蛇和無毒蛇的時候。我們都喜歡快速簡單的學習方式,都喜歡有規則可循:最好能根據蛇類的頭部形狀、爬行方式或是身體上色帶的順序來判斷它有沒有毒。但是,在複雜混亂的自然界中,不存在什麼可靠的捷徑。辨別蛇類時確實有一些常用模式,但只能算是經驗之談。銅頭蝮還是棉口蝮?
  • 夏季如何有效防止蛇類入侵住宅?
    夏季如何有效防止蛇類入侵住宅?草叢中的蛇類蛇類,多在春夏活躍,入夏後喜在陰涼處活動,所以在夏季,有時會出現蛇類入侵住宅的情況。那麼如何做到防止蛇類入侵住宅呢?蛇類活躍的河流周邊首先,了解一下蛇類的生活習性。蛇類在非冬眠期,每周進食一次左右,喜歡盤踞於草叢、河邊、石縫等水草資源豐富的區域。
  • 人工養殖蛇類能食用嗎?蛇類疾病調查結果不容樂觀
    禁野之後,人工飼養的蛇類還能食用嗎?蛇類養殖者憂慮叢生,並且認為純養殖的蛇類沒有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有關蛇類疾病問題不容忽視。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大令」已經落下,如一根噼啪作響的打草棍,讓蛇類養殖業者直呼震驚。「種養殖業是農戶最大的經濟來源。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所有開支收入都指望著養殖。」
  • 古老的蛇類
    包括一個現在生活在英格蘭南部的古老蛇類在內的四個新種,將蛇類的已知近親比之前認為的時間向前推了幾乎7000萬年。[2]一個來自美國、兩個來自英格蘭、還有一個來自葡萄牙的蛇類新物種,是在對一些幾十年前收集但隨後被扔到博物館抽屜裡的化石碎片的最新分析中被辨認出來的。這些化石要追溯到1.67億年前~1.43億年前。此前,已知最古老的蛇類化石大約有1億年的歷史。
  • 農村一種「抓魚草」,扔河裡,可捕魚,河邊常見
    導語:農村一種「抓魚草」,扔河裡,可捕魚,河邊常見。這種野草在農村有很多,它喜歡潮溼之地,多生於水田,水溝邊,屬於一種常見野草,以前家鄉的人們都管它叫「抓魚草」,主要是因為它有「醉魚」的作用,方法就是摘來抓魚草,用錘子搗出汁,然後將其扔河裡,沒多久被醉倒的魚就飄起來,直接抓就行,太小的魚被醉了也無事,等藥勁過了,它會自己醒來,這種方法不僅不會破壞生態,而且簡便省時又省力,在家鄉的河邊常見到。
  • 濟南大明湖中為什麼沒有蛇類 這個傳說大家聽過嗎
    大明湖中確實是存在著乾隆爺各種各樣的傳說,他南巡的時候不止一次路過濟南,而且大明湖中沒有蛇類,傳說就是和他有關係,他當初在大明湖遊玩時坐在歷下亭休息,但是大明湖中卻是蛇類縱橫,青蛙鳴叫不止。於是他便開口說道:「蛇回洞,蛙不鳴」,乾隆畢竟是一國之君,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金口一開哪怕是青蛙和蛇都得遵命,從此之後,大明湖就再也聽不見蛙叫,再也看不到蛇類了。當然了,這個傳說是由後人杜撰出來的,為的就是增加大明湖的神秘感以及文化底蘊,大明湖中沒有蛇類並不是因為乾隆。
  • 科普| ArcGIS常見的疊加操作分析情況匯總
    疊加分析情況匯總交集交集(Intersect),計算兩個圖層幾何對象相交的部分。對於ArcToolBox中的Intersect工具來說,可以選擇保留所有的屬性欄位或是只有FID或是除了FID所有的欄位。
  •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看這裡,農村老家河邊很常見,現在很珍貴
    農村遍地都是寶,這句話是一點都不假,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神草,它就是菖蒲,最擅長「以毒攻毒」。本文將詳細講解下菖蒲的功效與作用,如果您家也有這種草,可以把文章收藏起來,萬一以後用得著呢!菖蒲怎麼讀?這兩個字可能有的小夥伴不認識,它讀chāng pú,但是你肯定見過。我家是農村的,從小喜歡在河邊玩耍,這種草隨處可見,還經常把它採回家玩。
  •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重要價值緬甸曉蛇復原圖 劉毅繪/光明圖片本報北京7月19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出一個全新的物種。
  • 農村常見的菜花蛇,它到底有沒有毒,會不會咬人?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最常見的就是菜花蛇了,別名(黃蟒蛇),是野生蛇類中種群數量較大的品種之一。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邊、庫區及田野均有棲息。它動作敏捷,性情較兇狠,爬行速度快,會攀巖上樹。雖然菜花蛇沒有毒,但是一但人進入它的領地也是會咬人的,建議大家不要食用野生蛇類
  • 做一期小科普,關於農村房子中常見的蟲子。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農村房子裡常見的幾種蟲子。1.馬陸。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蜈蚣咬人,是農村唯一一種會主動爬到人床上的、會咬人的小型節肢動物。以小型動物蟋蟀(蛐蛐)、螞蚱、蟈蟈、地鱉、螻蛄、小蛇為食。蜈蚣咬人後,傷口紅腫,灼熱痛感。北方蜈蚣咬人後三五個小時就沒事兒了,南方某些蜈蚣也許會持續一兩天。最常見的蜈蚣,成年體型大概在18-22公分。
  • 河邊上演「動物世界」,蛇魚搏鬥場面太殘忍!網友卻叫好
    25日,有網友爆料,在衛津河邊看到小蛇呑魚!事發地點是衛津河公園的河邊。這位網友恰好看到小蛇呑魚的全過程。說是小蛇,其實有一米多長了,蛇先是纏繞小魚,然後讓小魚窒息死亡,最後吞食小魚。這位網友感嘆:小蛇竟然能吞下比它頭大這麼多的食物,真是厲害。嚇人。
  • 餐桌上最常食用的蛇類是什麼品種?答案就是這種滑鼠蛇
    前些日子我們在科普黑眉錦蛇的時候,曾說過這種蛇體型較大肉質肥厚,適合拿來食用。
  • 臺中市蛇類出沒案例猛增 專家提示民眾小心處理(圖)
    臺中市蛇類出沒案例猛增 專家提示民眾小心處理(圖) 2010年09月06日 07:3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科普幾種你我身邊常見的毒蛇 為了安全碰到請迴避
    世界上有很多毒蛇的毒性都很強,今天就帶大家認識幾種陸地上毒性極強的蛇類。內陸太攀蛇內陸太攀蛇的毒性是迄今為止所有毒蛇裡最強的,沒有之一,甚至比海蛇還要強,它屬於一種速度極快且敏捷的蛇,就像非洲的黑曼巴,好在內陸太攀蛇是澳大利亞中東部半乾旱地區的特有蛇類,因為比較偏遠,所以很少會與人接觸,對人威脅不大。
  • 翠苑一區蛇和青蛙對峙蛇類專家估計是無毒的黑眉錦蛇
    院子有道柵欄式防盜門,小汪和同事們分析,蛇肯定是從外面的草叢追青蛙,追到了家裡。昨天中午,小汪用木棍挑著裝蛇的水桶,把蛇放生在小區的大池塘裡。「我們農村裡有種說法,家裡的蛇是不好亂打的。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問來問去,想想蛇畢竟也是一條生命,而且也沒傷害我們的意思,還是放生了。」
  • 一種溫和的蛇類——王蛇,可以當寵物養
    王蛇是一種溫和蛇類,全世界共有八種,其中以加州王蛇比較普遍,雖然王蛇屬於溫和的蛇類,可是如果受到生命威脅,它也會發出嘶聲並反擊,有時也會捲成球體並以排洩物噴向敵人,野生的比較健壯的沙漠王蛇也會吞噬同屬蛇科的響尾蛇。
  • 蛇類的天敵,兒時的田間野味,哈口氣再吃倍香的酸酸草,你吃過嗎
    扛板歸是我國農村非常常見的一種野草,除了部分地區以外在全國的農村都能夠見到這種野草。扛板歸是一種身體帶倒刺的植物,它們的葉片成三角形。扛板歸喜歡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因此一般在河邊最常見到它們的身影。扛板歸的花期在每年的6到8月份,結果期在每年的7到10月份。扛板歸的果實呈藍色,果實個頭小且緊密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