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自閉症男孩的鋼琴獨奏會(圖)
「看到《華商報》報導高位截癱女孩的古箏演奏報導,我很是感動,也很受觸動,所以想和你們聊聊我自閉症兒子鐵蛋兒的事兒。7月7日,他剛舉辦了專場獨奏會。」11日,廣州讀者曹玉翠女士向華商報「爆料」。
談演奏會:兒子感謝每位到場的聆聽者
時間回到7日下午3時,地點在廣州大劇院施坦威華南旗艦店。
在父母陪伴下,穿著T恤、短褲的鐵蛋,進入演奏廳。他站在印著「黎恆暢鋼琴獨奏音樂會」字樣和穿藍西裝、戴紅領結、雙腿交叉靠在鋼琴的自己的海報看了半天,然後對曹玉翠說:「媽,換衣服去吧。」
下午5時整,音樂會準時開演。身高1米74、留平頭、穿西裝的鐵蛋兒登臺。他一手背後、靠在鋼琴上、先90度鞠躬,接著講出了不流利卻真摯地致謝詞,演奏廳內掌聲陣陣。昨日接受採訪時,恆暢說:「當時演奏廳裡坐滿了人,我很緊張。開演前老師讓我不要看觀眾,看演奏廳最後面的門就可以了。可一緊張,我只盯著媽媽和老師看。」
很快他坐在鋼琴前,修長的十指在琴鍵飛舞,悅耳的琴聲瞬間響起。一進去音樂中,恆暢很快放鬆下來。曹玉翠說:「我聽著覺得開場還有些緊張,越到後面越坦然。」多年的陪練生涯,從陪兒子練琴才首次摸琴的她成了兒子的最佳觀眾,也最了解兒子的狀態。
獨奏會一連演奏12首經典曲目,直到與指導老師梁老師近乎零差錯的合奏後,圓滿結束。
接過鮮花和掌聲,鐵蛋靦腆地笑了笑。在後臺,他把鮮花遞給媽媽,笑了笑,抱了抱,沒說一句話,但媽媽已滿目含淚,有驕傲,有心酸,更有欣慰。
談養育:不一樣又怎樣?
離15歲還有2個月的鐵蛋,學習鋼琴5年多後,完成了所有鋼琴表演者的夢想——舉辦了人生第一場專場獨奏會。這背後最大的功臣是從小拉扯他長大的媽媽曹玉翠。多年負責養家賺錢的爸爸黎永綠也說:「媽媽操勞太多,是家裡功臣。要不是媽媽的堅持與陪伴,恆暢不會走到今天。」
將要奔五曹玉翠記不清何時起成了「白毛女」,只知現在長出的每根髮絲都是白的。她大專畢業,丈夫畢業於清華大學,現為深圳一律所高級合伙人。順風順水的夫妻倆,直到兒子8歲被確診為「高功能自閉症」後,陷入「低谷」。
「兒子長得清秀,2、3歲時,認字、背古詩、學英語和其他小朋友沒差。直到一年級,我發現他不懂老師上課內容、也不知完成作業。老師也告知,兒子上課時,常在教室亂走,甚至把水彩筆掛在桌子腿兒,中午吃飯時,也從不等同學們一起來吃飯。老師建議檢查,直到8歲多次檢查後才確診。」曹玉翠回憶說。那時候,常有不懂事的小朋友,對著曹玉翠說:「阿姨,哥哥是個傻子。」曹玉翠聽了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可還要忍住傷心對人解釋。
一貫好強的曹玉翠,一度接受不了和別人不一樣的兒子。尤其在一遍遍教他2+3等於5,將糖果換成別的東西讓他計算,他依然目光呆滯,不知何謂時,她一次次心碎、崩潰,可面對恆暢時還是耐著性子一遍一遍地教,她堅信,兒子肯定有自己的特長,一定有屬於他自己的路可以走。
「碎了的心,自己一片片拼好,像沒事人一樣再來。很久之後,我才明白,在確診時醫生告訴我這句話的含義」曹玉翠說,「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望,小到生活中的繫鞋帶,大到學校功課,每一樣都需要重複多次才能有一點效果。陪伴兒子可以說是我生活的全部內容。可也正是這日復一日的陪伴讓我徹底接納了兒子的不同」,曹玉翠平靜而堅定地說:不一樣又怎麼樣,我要用自己的努力為兒子鋪一條他能走的路」
談鋼琴:兒子說「媽媽,我要彈鋼琴」
確診自閉症後,曹玉翠將兒子帶回四川南充老家上私立小學。「鄉下民風淳樸,我希望兒子可以在那裡少受些歧視和傷害。」她說。
曹玉翠說:「他在2、3歲時,就能和著音樂擺動身體,吸引很多人觀看。大約5歲時,在動畫片《貓和老鼠》中有一幕湯姆貓彈鋼琴的場景,我對他說,『鐵蛋,這是鋼琴』,沒想到他聽了後馬上說,『媽媽,我要彈鋼琴』。難得恆暢有感興趣的東西,曹玉翠立馬給恆暢報了鋼琴班。可剛上了兩節課,學費就被退了回來,老師說他上課不聽話,根本學不成。聽了老師的話,曹玉翠的心都碎了:難道兒子真的就不能學會一樣東西嗎?
第二次學琴,是在回到老家後,因為朋友轉發了一條自閉症女孩練琴10年,演奏多首名曲的新聞。「我對比鐵蛋和那名女孩的情況,認為他的情況更好。就聯繫了他的音樂老師,開始了鋼琴啟蒙之旅。當然,在這期間,恆暢多次對我提過『媽媽,我要彈鋼琴』。」
12歲時,鐵蛋有幸借讀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系統學習。「鋼琴的內涵很廣,對他這個智力低於53、沒什麼感悟力的孩子,他無法理解大海的波瀾壯闊、也無法理解小橋流水的靜謐,更別說用音樂將歌曲裡的情緒表達出來。他聽不懂老師的話、更理解不了樂理,他能做的只是不斷練習、熟能生巧,我能做得只是儘量記住老師的話和動作,用他理解的方式轉達。」曹玉翠說。
不過,她也說:「兒子的耳朵天生很靈,老師都說很多人訓練多年,都沒有他這一對兒能『固定音高』的耳朵,還有他的鋼琴鍵盤距離感、曲譜記憶力也都不錯。」這些年過去了,曹玉翠已在兒子身上發現了很多早年她根本發現不到的優點。
和天下媽媽一樣,看到坐在鋼琴前6、7個小時,空調下都能汗透衣衫的兒子,曹玉翠也心軟。可一想到未來,她只能硬起心腸,逼兒子堅持練習。恆暢的琴邊,有個小鼓,恆暢一分神,曹玉翠就敲鼓提醒,一個好好的鼓,生生地被她敲壞了。鋼琴需要大量練習,為了確保恆暢練習的指法正確,曹玉翠這個基本不懂音樂的中年婦女,靠著死記硬背,生生地啃會了大量的樂理知識,並把老師的每一堂課錄下來,反正看,然後給恆暢指正。
就是靠著這一股拼勁,恆暢一天天堅持,一點點進步,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談未來:堅持下去,看看未來是怎樣呢?
華商報記者和鐵蛋簡短通話,對於「你認為你練琴中最困難的一個環節」這樣並不複雜的問題,他無法作答。他只能不太順暢地表達:舉辦專場演奏會非常開心,對自己的表演很滿意,最喜歡郎朗,以後還要好好練琴等。
通話期間,曹玉翠一直在一旁守著,當她覺得兒子的話無法讓人理解時,就自動充當「翻譯」。她說:「這次獨奏會能成功舉辦,多虧了廣州大劇院施坦威華南旗艦店提供場地贊助並承辦音樂會,也多虧了廣州市孤獨症兒童服務者協會的主辦和大力宣傳支持,更多虧了梁飛老師的指導,總之是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華商報記者試圖聯繫場地提供方,對方沒有接受採訪,只是說「做了對『來自星星的孩子』值得做、應該做的事。」
鐵蛋的老師梁飛說:「從剛開始,恆暢無法聽懂我的授課內容,到後來逐漸聽懂。近3年的相處我們逐漸熟悉了彼此,也理解了彼此。我了解了一個自閉症孩子所承受的異樣眼光,更看到了他的父母所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和艱辛。恆暢找到了他和世界溝通的橋梁——鋼琴,我會陪著他一直走,但能否走到對岸,誰知道呢?但只要一直走,就很棒了!」
曹玉翠說:「鐵蛋身後還有無數和他一樣的孤獨症患兒,他們的父母和我一樣,承受了太多的焦灼、內疚和心碎。我很認同梁老師說的『一直走就很棒了』。堅持下去,看看未來是怎樣的呢?」
「這世界唯一的你 霸佔了我所有表情 這是上天給我的獎勵 在遙遠星球的你 用你最獨特的頻率告訴我世界美麗又乾淨。」曹玉翠說她喜歡這首唱給星星孩子的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關注這個特殊群體,給他們包容、關愛,抑或是一個微笑。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相關熱詞搜索:自閉症鋼琴獨奏會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