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星海藝博苑——關雄贊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舉行。就讀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初三的關雄贊為觀眾帶來了巴赫、蕭邦、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斯克裡亞賓的作品,並與指導老師陳昊男合作演奏了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加演作品包括斯克裡亞賓、茨伐斯曼(Alexander Tsfasman)和關雄贊本人的作品。曲目有歷史的敘事,也有演奏者學藝心路的歷程。
這是今年星海音樂廳主辦的第五場「星海藝博苑」音樂會。觀眾對於這場精緻而美好的下午音樂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少年音樂家為熱情的觀眾兩次加演。這也展現了「星海藝博苑」創辦十幾年以來,立足古典、培育音樂人才和音樂愛好者的豐碩成果。文化賦能,助力夢想起航,年輕的笑臉在音樂殿堂星海音樂廳綻放光芒,音樂從想像中的崇高變得和藹可親。
現場許多觀眾對於關雄贊所演奏的斯克裡亞賓作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翟佳評論道:「斯克裡亞賓的奏鳴曲未必是14歲少年能夠完全掌握,但聽者顯然能夠感受到演奏者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傾注的情感,更可貴的是,在音響與力量的狂潮中,他仍然篤定把持,節奏的駕馭沒有飄忽不定,證明是一個理性、冷靜、善於分析的演奏者。」
李斯特第一鋼協是關雄贊在舞臺上演奏的第一部鋼琴協奏曲,媒體人林琳對其印象最深刻。她寫道:「關少年的演奏會,看著他漸入佳境,如逐漸綻開的花蕾,在《第一鋼琴協奏曲》迸發出全部的力量和光芒。那一段酣暢淋漓的表演,他的全情投入,我在音樂裡能體會到如同越野時下坡的長長一段中,快步奔跑,恰有山風吹來,腦中只有熱血沸騰的暢快。」
華南師範大學的麥瓊副教授看完現場之後評價道:「柴可夫斯基的《c小調杜姆卡》,關雄贊的技術處理比較淡定,音樂旋律線條清晰,完成質量很好。最讓我欣賞的是貝多芬的奏鳴曲(OP.2之三 第四樂章),體現出他初生牛犢的演奏『爆發力』。我想他對貝多芬的音樂結構和語言是內質化的,在表現上也就具有了完整性和感染力。」
得益於星海附中嚴謹而寬容、注重綜合能力培養的良好教學氛圍,關雄贊在演奏之餘也對作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次加演的作品改編自《負心人》,與斯克裡亞賓作品45的《冊頁》和《前奏曲》連續演奏。
「學校視唱練耳課的時候布置哼唱這個旋律,當時覺得旋律很美就用業餘時間配了鋼琴部分。」關雄贊介紹道。來自星海音樂學院的冼勁松稱:「作曲家不一定能把鋼琴彈好,但是能把鋼琴彈好的人,將來如果能寫鋼琴作品會更有優勢。」對於眾多演奏鋼琴的少年來說,此次嘗試,不失為一個新的啟發。
【記者】徐子茗
【作者】 徐子茗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