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兩點,出租房門外突然響起敲門聲,合租鄰居喝酒蹦迪,數名陌生男子辱罵威脅……這些發生在租房期間房屋「黑中介」的種種惡劣行徑,都讓25歲的年輕女孩丁雯雯心有餘悸。
「黑中介」們眼裡的「軟柿子」
25歲的女孩丁雯雯是河北人,畢業後來到北京工作。2017年2月,丁雯雯尋找到朝陽區一個地鐵站附近的租房信息。2月6日,丁雯雯在中介高志強的帶領下一起看房,很快看中了一處合租房的一間次臥。當天,丁雯雯和高志強在出租屋籤訂租房合同並用支付寶轉帳6110元,這筆錢款包括房屋租金、水費、物業費等雜費,租金支付方式押一付三。
由於居住期間丁雯雯自行聯繫電信公司接了網,高志強知道後就打電話給丁雯雯,說租戶不能自行辦網。等丁雯雯下班回家後,高志強帶著四五個男子到出租屋威脅並將網掐斷,要求丁雯雯只能使用他們裝的網,必須交500元網費。當時有五六個陌生男子在場,丁雯雯嚇壞了,只好妥協交錢。
好景不長,入住不到一個月,丁雯雯深夜總能聽到門外有異響,有時候是敲門聲,有時候又像是貓叫,但每次小心翼翼地去開門後,發現門口並沒有人,這讓丁雯雯心裡恐懼不已。
沒過多久,高志強帶著四個陌生男子住進了丁雯雯隔壁,經常半夜喝酒蹦迪,非常吵鬧。丁雯雯和合租室友都跟中介公司反映過此事,中介公司不予理睬。一到半夜兩點,這群男子喝醉了就來敲丁雯雯和其他租戶的門,並讓他們去收拾廚房的東西。
同年9月8日,高志強又帶著五名男子來到出租屋,說丁雯雯的出租屋擾民,讓丁雯雯趕快搬離,並答應五六個工作日後退還房租和押金。9月9日,被嚇壞的丁雯雯搬離了原來的出租屋,但後來多次詢問,高志強也一直沒退還押金和三個月的房租,造成丁雯雯實際損失4050元。
除了年輕女孩,小情侶、小夫妻也是「黑中介」們眼裡的「軟柿子」。吳曉飛和女友陳思麗是一對年輕情侶,2017年6月在網上租房平臺看到了一個房屋出租信息,就添加了廣告商預留的微信,對方自稱是中介向思亮。在向思亮帶領下,兩人看上了三室一廳的主臥。對方讓交2500元押金,吳曉飛通過支付寶轉給向思亮,約定過幾天再籤合同。
後來,向思亮帶來一份租房合同,約定月租金2500元,押一付三,除此以外一年水費、網費、衛生費、維修費近2000元,電費隨用隨交,租期從2017年7月1日開始計算。
7月7日,兩人入住了該處房屋,但沒過多久,向思亮就經常帶所謂的親戚來住,都是住在客廳裡,經常吵架和大聲說話,影響休息。有時候,這些人還會在凌晨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兒敲房門。「我們都特別害怕,不敢惹他們。」吳曉飛說,入住的第二個月,向思亮曾提前半個月找次臥的女孩要房租,態度極其惡劣,女孩自己拿手機偷偷錄像,向思亮發現後將手機搶走並將內容刪除。
「除了半夜滋擾,向思亮和團夥還通過電話簡訊騷擾,聲稱要把我們的東西都扔出去,還更改房門密碼、用膠水堵鎖眼甚至斷水斷電等,有時候回家不折騰很久是進不了家門的。」在向思亮的各種威脅逼迫下,吳曉飛和陳思麗幾乎崩潰,被迫提前搬離,向思亮答應退的押金一直沒有退還。
「不怕中介黑,就怕『黑中介』」
在北京市朝陽區東五環的幾處小區,向思亮、高志強這些房屋「黑中介」很有名氣。這些小區住過的很多人都知道,「不怕中介黑,就怕『黑中介』」。這群「黑中介」主要分為三個團夥:向思亮團夥、高志強團夥和張達康等同姓團夥,其中向思亮更是有著朝陽某地區「黑中介」教父的名號。有租客透露,以向思亮等人為首的房地產「黑中介」,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裡,靠著坑騙租客買上了寶馬車。
據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孫璐介紹,「黑中介」通常分為幾種情況:
一是在租戶交定金、押金等費用後,籤合同時向租戶收取額外費用或者以欺騙手段設置障礙造成租客不能入住,以威脅恐嚇或者無故強迫客戶退出租房活動。
二是租戶入住一段時間後即以索要物業費、服務費、管理費不然就打電話騷擾、半夜敲門、不給門卡、水卡、斷水、威脅等手段強迫搬離,或者以欺騙手段,比如房東要提前收回房屋、房屋漏水等強迫搬離(不搬家不退錢),租戶搬離後不予退還剩餘房款。
三是將房東不再續費的房子租給租戶造成房東上門要求租戶搬走等方式趕走租戶,而中介卻拒不退還房租及押金。
四是將已經租出去的房子向租戶再次出租或者在租賃期間將房源轉租他人,編造房東收房等事由,以威脅方式強迫租戶換房或搬離,不退定金、租金等。
五是租戶入住後因自身原因想退租,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中介對其進行威脅恐嚇並強迫搬離、佔有租金。
六是以不退押金為要挾,強索衛生費、管理費,租客花錢買平安,交了物業費、取暖費、中介費之後得以正常居住。
在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趙越超看來,這些「黑中介」幾乎沒有使用直接的暴力手段,比如暴力的打砸搶或是傷害人身財產安全,而是採用半夜滋擾、言語威脅這樣的「軟暴力」,給租客形成心理上的壓迫和恐懼,從而實現非法牟利的目的。
哪些符合「軟暴力」涉惡特徵
2018年8月22日,據北京市住建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北京市開通打擊「黑中介」12345投訴舉報熱線首日,共接到投訴舉報52條,曝光23家中介機構,並將其中12家企業列入異常名錄,10家由工商部門進一步查處。
通報顯示,投訴舉報信息主要反映了哄抬房租、無照經營、不退押金、打隔斷群租、轉租他人、強制貸款付租金、對委託出租房不予維修、採取「軟暴力」(堵鎖眼、恐嚇、騷擾)威脅租房人八類問題,共涉及朝陽、豐臺等9個區,30餘家經紀機構。
其中,公安部門對涉及強迫交易或「軟暴力」威脅租戶的「黑中介」線索進行調查處理。同年10月,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集中起訴了數起涉及「黑中介」的敲詐勒索案。
所謂「軟暴力」,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他人或者在有關場所進行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手段。
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龔潔婷告訴記者,該系列敲詐勒索案件被告人的作案手段類似,均是通過籤訂租賃合同收取被害人租金、押金等費用,後以語言威脅、半夜騷擾、強制斷水斷電等方式強迫被害人退租,並不予退還被害人租金、押金等費用,具有「軟暴力」的典型特徵。
2018年12月,向思亮、高志強、張達康等21人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至一年五個月不等的刑罰,並處罰金。一審宣判後,張達康等人提出上訴。2019年2月,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文中涉案當事人均為化名)
來源:京檢在線微信公眾號
編輯:郜蕾
(轉自:北京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