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遇上迷途的羔羊/伸出你的援手/帶領他們開創新天地/令他們從彷徨的深淵裡/看到期望的湧現生命的熾熱。
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閒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好電影所帶來的震撼的力量能夠在內心震撼許久,當世界變得越來越現實,這激蕩變得彌足珍貴。物質世界隨時豐富,可人們的心卻總是那麼冷酷。這世界變得越來越現實,心靈的交流已經成為最早被人們捨棄的東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裡,在那個嚴酷環境下依然用愛走進孩子心裡的那個人,他這一生是無愧的。因為心靈從來就不是用來徵服而是用來走近並溫暖的。善與惡從來都糾纏在一齊。學校發生意外,馬修被迫離職,並且要求不許和孩子們告別。馬修無奈地走在離開的路上,但卻最後沒有失望,不斷有紙飛機從哪個高牆的窗口飛出,如天降一般。看不見孩子們的臉,卻看見一群手在揮。
在我們感慨音樂的神奇力量的同時,也不能不想到,無論多麼叛逆、任性、看起來無藥可救的孩子,其實都有一把可以打開他們內心之門的鑰匙,關鍵是教育者有沒有這種願望、有沒有這種耐心來尋找這把鑰匙;馬修提供了我們思考的另一個角度:可否在無力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熱愛自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天籟之聲有溫暖開闊的和聲,猶如無垠的藍天,寬廣,悠遠,沒有一絲雜念。我們也差點遇上像電影這樣一個能夠改變你一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