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其中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一群小男孩為了夢想,為了希望,在舞臺上合唱的那一幕。
這部電影翻拍自1945年的電影《一籠夜鶯》,而《一籠夜鶯》的故事原型就是巴黎木十字男童合唱團。
巴黎男童合唱團(巴黎木十字男童合唱團)The Little Singers of Paris與維也納男童合唱團、德國託爾策童聲合唱團並稱「世界三大童聲合唱團」。
孩子們純淨美好的嗓音不僅贏得了「夜鶯之聲」的美譽,更被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盛讚為「和平小天使」。
法國作曲家米堯也曾讚譽:「巴黎男童合唱團是集結信念、記憶、熱忱與才華的奇蹟」。
雖然合唱團的表演很莊嚴,但是它的誕生卻並不是這樣。1906年夏天,在法國塔米修道院度假的兩個學生,突然有了一個天馬行空的念頭:何不成立一間兒童合唱團學校,遊走於教堂、城市間演出,成為真正宗教音樂的見證。
他們說做就做:在滿腔熱忱卻缺乏資金的情況下,這兩個年輕人搬到巴黎近郊一間殘破的老房子,並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童,巴黎男童合唱團由此誕生。
1907年1月10日合唱團第一次彩排,同年十月在羅浮宮聖日爾曼奧塞爾教堂首演,一鳴驚人,大受歡迎。
相較於當時流行的音樂風格,他們的歌聲音質純淨,令聽者驚嘆不已,同時也會被深深吸引。
而團員們身穿白麻布聖職衣、頸系小小木十字架的莊嚴形象,也成為音樂復興的象徵。巴黎男童合唱團學校的傳奇亦由此誕生,並延續至今。
現在,巴黎男童合唱團在藝術總監唐吉·奧尼斯·杜·西樂的帶領下,繼續擔當著「和平小天使」的角色,他將自己精湛的合唱指揮技能服務於心靈音樂。
曲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