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消息,「春天到,貓狗鬧」。眼下春暖花開,天氣變暖,動物進入發情期。醫生提醒,要注意防止被動物抓傷咬傷,萬一被咬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家住姑蘇區潼涇一村的居民王阿姨反映,小區幾十隻流浪貓成群結隊,以小區為家,晚上聚在一起打鬧、嬉戲,更不勝其煩的是它們一起發情,叫聲擾民,大家一點辦法沒有。
貓咪叫聲擾民只是噪音問題,更令人擔心的是,發情的貓貓狗狗經常會攻擊抓傷咬傷市民,可能傳染狂犬病毒,嚴重的還會致命。
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只要皮膚破損,就能感染,並不是通過所謂的血液傳播。不僅僅貓和狗會攜帶狂犬病病毒,其他家畜和野生動物也會攜帶。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動物咬傷門診副主任朱烽烽介紹,以五院為例,在動物發情高峰期,每個月有三四千人次接種狂犬疫苗,其中被貓狗抓傷咬傷的佔絕大多數。
那麼被貓狗咬傷有何區別?朱烽烽說,相比被狗咬傷,被貓抓傷咬傷的傷口要更深、更尖銳。但是無論是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醫院接種疫苗。
如何避免被貓狗咬傷?朱烽烽說,發情期的動物情緒非常亢奮,如不能得到及時宣洩,很可能產生焦躁和敵對情緒。如市民碰見犬類貓類,最好站在原地直立不動,以免引起其敵對情緒。一旦發現狗的身體發抖並不停流口水,一定要保持距離。
據統計,被貓抓傷咬傷的半數人群,是那些主動逗貓、投食的市民。朱烽烽說,對流浪貓要特別要警惕,市民有愛心餵食沒錯,但是貓狗會誤以為市民冒犯了它的領地,從而攻擊人類。
醫生提醒:如被貓狗咬傷,應當快速將傷口處的血擠出去,然後用流動的肥皂水衝洗傷口,並儘快到醫院打狂犬疫苗。如果傷口撕咬嚴重,還需及時送醫做進一步處理。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家飼養寵物,在享受寵物帶來快樂,怎麼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有寵物醫生建議,除非是需要作為繁育的寵物,如果想讓寵物健康長壽,最好還是給其做絕育手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它們在發情期離家出走、私奔、追咬同伴等情況,總體來說利大於弊。」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