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貓狗鬧 發情高峰期蘇州每月數千餘人被咬傷

2020-12-06 媒體大搜索

2019年2月26日消息,「春天到,貓狗鬧」。眼下春暖花開,天氣變暖,動物進入發情期。醫生提醒,要注意防止被動物抓傷咬傷,萬一被咬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家住姑蘇區潼涇一村的居民王阿姨反映,小區幾十隻流浪貓成群結隊,以小區為家,晚上聚在一起打鬧、嬉戲,更不勝其煩的是它們一起發情,叫聲擾民,大家一點辦法沒有。

貓咪叫聲擾民只是噪音問題,更令人擔心的是,發情的貓貓狗狗經常會攻擊抓傷咬傷市民,可能傳染狂犬病毒,嚴重的還會致命。

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只要皮膚破損,就能感染,並不是通過所謂的血液傳播。不僅僅貓和狗會攜帶狂犬病病毒,其他家畜和野生動物也會攜帶。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動物咬傷門診副主任朱烽烽介紹,以五院為例,在動物發情高峰期,每個月有三四千人次接種狂犬疫苗,其中被貓狗抓傷咬傷的佔絕大多數。

那麼被貓狗咬傷有何區別?朱烽烽說,相比被狗咬傷,被貓抓傷咬傷的傷口要更深、更尖銳。但是無論是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醫院接種疫苗。

如何避免被貓狗咬傷?朱烽烽說,發情期的動物情緒非常亢奮,如不能得到及時宣洩,很可能產生焦躁和敵對情緒。如市民碰見犬類貓類,最好站在原地直立不動,以免引起其敵對情緒。一旦發現狗的身體發抖並不停流口水,一定要保持距離。

據統計,被貓抓傷咬傷的半數人群,是那些主動逗貓、投食的市民。朱烽烽說,對流浪貓要特別要警惕,市民有愛心餵食沒錯,但是貓狗會誤以為市民冒犯了它的領地,從而攻擊人類。

醫生提醒:如被貓狗咬傷,應當快速將傷口處的血擠出去,然後用流動的肥皂水衝洗傷口,並儘快到醫院打狂犬疫苗。如果傷口撕咬嚴重,還需及時送醫做進一步處理。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家飼養寵物,在享受寵物帶來快樂,怎麼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有寵物醫生建議,除非是需要作為繁育的寵物,如果想讓寵物健康長壽,最好還是給其做絕育手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它們在發情期離家出走、私奔、追咬同伴等情況,總體來說利大於弊。」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

相關焦點

  • 貓狗發情很「暴躁」 廈門一個月千餘人被咬傷
    ,貓狗體內的荷爾蒙就爆發了。在這個發情的季節,貓狗也想談談情、說說愛,這時就算是原本溫順的動物也會性情大變。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小心惹到了它們,就很可能被抓傷咬傷。導報記者從廈門部分醫院了解到,這個8月尚未結束,各醫院的急診就已經接診了千餘位被狗、貓等嚙齒類動物咬傷的患者,接種疫苗達3000多支。
  • 一個月千餘人被貓狗咬傷 狂犬病發病死亡率100%
    ,貓狗體內的荷爾蒙就爆發了。在這個發情的季節,貓狗也想談談情、說說愛,這時就算是原本溫順的動物也會性情大變。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小心惹到了它們,就很可能被抓傷咬傷。導報記者從廈門部分醫院了解到,這個8月尚未結束,各醫院的急診就已經接診了千餘位被狗、貓等嚙齒類動物咬傷的患者,接種疫苗達3000多支。
  • 動物春季傷人高峰期 廣州有醫院每天超百人打疫苗
    俗語講:春天到,瘋狗鬧。廣州天氣逐漸變暖後,貓、狗開始陸續進入發情和換毛期,性情狂躁,很容易進攻人,再加上人們衣服漸薄,被動物咬傷的機率也越來越大。有醫院最多一天超過300人因被動物咬傷而注射狂犬疫苗。
  • 專家建議市民不要逗發情期的貓狗
    說到寵物,大家首先就想到貓狗。「除了貓狗、寵物名錄還包括鳥、蛇、龜、魚等。」江西省寵物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國良說,一般來說,寵物是指人們出於非經濟目的為了消除孤寂或出於娛樂目的而豢養的動物。寵物一般是哺乳綱或鳥綱的動物,因為這些動物腦子比較發達,容易和人交流。  陳國良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南昌城區寵物數量大約為6萬隻,其中90%以上是犬類,剩餘的主要是貓、鳥、龜類等。
  • 67秒|春季貓狗發情人遭罪!濟南一醫院二月份被咬傷接診200餘例
    齊魯網濟南3月6日訊 俗話說「春天到,貓狗鬧」。最近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暖,今天又是驚蟄,小動物們都開始躁動起來。
  • 春天動物發情易傷人
    每到春天,犬類傷人的事件就會多起來。記者在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段時間前來注射狂犬疫苗的人數呈上升趨勢。
  • 女子給流浪貓餵食被咬傷,花1655元「挨」了8針,這個時期千萬別逗貓...
    首席記者 宗雷 通訊員 文曉歡春天到,貓狗躁。餵了一下流浪貓,鄭州一醫院檢驗科技師被咬傷,狂「挨」8針。狂犬疫苗接種有倆誤區,大伙兒一定得注意。打狂犬疫苗不疼,但打免疫球蛋白讓她這位老醫務工作者直接暈針了……春季是動物發情期,也是動物傷人高峰期"春季是動物的發情期,也是動物傷人的高峰期,要提防動物咬傷。
  • 「春天到了,我家貓咪發情了!」
    春天到了,不少朋友家的貓咪都開始躁動起來了
  • 夏天到貓狗躁 哈爾濱一天50多人被咬傷
    原標題:夏天到 貓狗躁 一天50多人被咬傷 天熱寵物狂躁症發作。昨天,記者從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和市第四醫院狂犬病門診了解到,5月份我市被貓狗寵物咬傷、抓傷而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多,5707人次注射狂犬疫苗。
  • 廣東狂犬病致死數僅次於愛滋病和肺結核
    省衛生計生委數據證實,2014年,狂犬病死亡數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居傳染病致死第三位。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各地養狗養貓量越來越大,但給寵物打疫苗、人被動物咬傷抓傷後趕緊處理的意識提高了,從2010年至2015年,全省狂犬病發病、死亡數一路在降。
  • 貓狗咬傷後該怎麼辦
    上期和大家分享了關於溺水的安全知識,本期和大家分享貓狗咬傷後的急救與處理。近期我院急診科接診了不少被貓狗咬傷的病例,兒童居多,尤其是在夏季皮膚相對暴露,兒童被貓狗咬傷的機率也較大。據統計,兒童被動物咬傷佔兒童意外傷害的比例排在前五名。
  • 春天來了,又到了兔子發情的季節
    一到春天很多動物又進入了發情的狀態,在這段時間內它們會極力地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 春季貓狗易暴躁 意外咬傷你別慌
    俗語講:春天到,瘋狗鬧。進入春季,寵物脾氣變得暴躁,加之天氣轉暖,人們穿著單薄,動物的抓咬更容易傷及皮膚,因此感染狂犬病的風險也比冬季更高。那麼不慎被被貓狗等寵物咬傷後,如何處理才能避免感染狂犬病? 什麼是狂犬病?
  • 陽泉市衛健委緊急提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遠離不明來源貓狗
    夏季氣溫高,動物尤其是犬類動物易煩躁和衝動,加之人們穿戴較薄,被貓狗抓傷、咬傷的情況增多。一旦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所傷,容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夏季成為狂犬病發病的高峰期。現在有家養的寵物貓、狗,也有無主的流浪貓、狗,但是這些貓、狗身上是否攜帶病毒,是不確定的,只有帶有狂犬病毒的貓、狗咬傷人,才會把病毒傳染給人。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2至3個月。目前,狂犬病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只有從預防的角度著手,不要讓貓、狗咬傷,一旦咬傷,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處理傷口,再接種疫苗。
  • 近期注射狂犬疫苗人數增多 春天別和貓狗太親密-廣西新聞網
    近期注射狂犬疫苗人數增多,疾控部門提醒——春天氣溫轉暖 別和貓狗太親密「24小時/72小時內注射有效」的說法並不屬實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李藝) 養了1年的寵物狗乖巧可愛,但最近小主人和狗狗玩耍的時候,卻突然被咬了一口……據了解,進入3月以來,南寧市被寵物咬傷、抓傷的人數明顯增加。
  • 貓狗春季容易性情大變,愛寵可能化身「小惡魔」
    最近不少鏟屎官都在說,一到春天怎麼我家的貓貓狗狗像換了一面,原本溫馴可愛現在特別暴躁,甚至有時候還會想咬人。其實,春天本就是貓狗們「發情」的季節,發情期的它們脾氣非常暴躁,攻擊性也很強,而人們到了春天衣服也會穿的比較薄,因此很容易被抓咬受傷。
  • 又到發情高峰期,主人忽視這些護理,小心疾病找上狗狗
    又到了秋風起,蟹腳癢的季節。當然了,這個季節癢的可不止是蟹腳,還有狗狗蠢蠢欲動的談戀愛衝動。一天天無精打採,茶不思飯不想,就想著隔壁的小母狗(小公狗)。秋季是狗狗發情的高峰期,這個季節主人除了惦記月餅和大閘蟹以外
  • 天氣熱貓狗也瘋狂 每天七八人被咬傷
    天氣熱貓狗也瘋狂 每天七八人被咬傷    [九江新媒體JJXMT.CN]夏天到,貓狗鬧。隨著潯城氣溫的逐漸升高,平常溫順的小貓、小狗等動物,容易出現躁狂、易激怒的現象。昨日,九江晨報記者從潯陽區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我市被貓狗咬傷的市民逐漸增多,平均每天都有七八人因貓狗咬傷前往門診接種狂犬疫苗。
  • 被貓狗咬傷了怎麼辦?收藏這些知識會幫到你!
    現在不少家庭飼養寵物,如不小心被貓狗咬傷後,傷口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結炎或蜂窩組織炎,如貓染有狂犬病,其後果就更嚴重。因此,必須做好現場急救處理。被狗咬傷或抓傷後,一般按暴露級別分別作不同處理方法:Ⅰ級:指僅接觸餵養動物,或完好的皮膚被舔,則不需處理;Ⅱ級:指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則要立即處理傷口並接種狂犬病疫苗;Ⅲ級:單獨或多處貫穿性皮膚的咬傷或抓傷,或破損皮膚被舔
  • 別擔心 被兔子、烏龜咬傷不用打狂犬疫苗
    疾控專家這樣說……【疑問】被兔子、老鼠、烏龜等咬傷要接種狂犬疫苗嗎「寶姨,孩子被兔子咬傷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寶姨,孩子被烏龜咬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這幾天說也奇怪,不斷有寶親聯繫河南商報寶姨諮詢「寶寶被動物咬傷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這不,寶姨聯繫到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