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單或貨架上看到你沒吃過的口味,而且它還限時發售,是否會引起你強烈的好奇?
而「季節限定+獵奇口味」這個打造網紅食品的套路,更是成為不少餐飲及食品企業每年的固定節目,甚至季節還沒有到就有消費者催著出新品。
知食君發現,隨著春天的到來,商家們已經爭相推出各種青團、櫻花等春季限定產品。為何商家紛紛入局「春季限定」市場?難道限定食品更「香」嗎?
多個商家推出青團、櫻花等限定食品
說到春季限定,「青團」或許是春天裡最具有代表性的時令小吃了。
作為春季限定版的好味道,青團身上帶著網紅食品的典型屬性——季節限定和獵奇口味。做青團的艾草只在每年春季生長,清明節後不久便不能再食用,過時不候的「春天味道」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欲望。
經過幾年的增長,青團已經從江浙滬地區走向了全國。根據淘寶公布的數據,北京的青團銷量已經超越杭州、南京等傳統市場,僅次於上海。
知食君搜索發現,在今年,從網店到生鮮商家如盒馬鮮生等,再到百年老字號如新雅、沈大成等,市場百花齊放。而青團的口味也空前豐富,除了經典的豆沙青團,還有蛋黃肉鬆、小龍蝦、酸菜魚、雞絲培根、乳酸菌……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
而另外一個受歡迎的春季限定食品要數「櫻花」了。今年也不例外,各種零食、咖啡、飲品等紛紛攀上「櫻花枝」。
據了解,近日,奧利奧推出了櫻花抹茶口味夾心餅乾,原本黑白兩色的經典款換了新裝,粉色的餅皮和綠色的夾心十分惹眼,商家還通過直播為消費者推薦新品;在剛被百事收購的百草味也緊隨奧利奧打出了「櫻花牌」,推出了櫻花糰子、糖果、薯片等產品。
不僅是零食,咖啡品牌也一如既往地推出了「櫻花季」飲品和周邊,雖然今年星巴克繼續沿用了「貓元素」的櫻花周邊,但沒有出現去年瘋搶「貓爪杯」的情況。相比星巴克,咖啡界的後起之秀瑞幸今年也加入了「櫻花經濟」大軍,推出櫻花系列新品和咖啡杯。此外,蒙牛、伊利等乳企也紛紛推出櫻花口味的系列飲品。
刷了一波存在感,限定食品會更香?
那麼,限定食品是真的「香」嗎?
「顏值口味都在線,吃完了再買。」已經購買過奧利奧櫻花餅乾的網友表示,「主要還是它們的包裝吸引」;「春天要有春天的顏色,在櫻花盛開的季節,吃櫻花口味的零食,正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嘗嘗新品的口味感覺很棒。」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限定食品正是強調了稀有價值,利用人們對買到不容易獲得的東西的優越感和珍惜心理。其實,人在感知味道的時候,不僅會受到味道本身的影響,還會被眼睛、耳朵等感官信息影響,所以限定食品吃起來會更「香」。
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不買帳。其中一位消費者認為,「青團、櫻花口味這些零食只是個噱頭,有些只是包裝使用櫻花粉,口味卻很一般,價格還比普通款貴一些,所以不是很樂意去購買」。
在南京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周耿看來,商家推出這些限定元素產品,主要是企業對自身的宣傳。但是,這種短期性、少數商家推出的櫻花等元素產品的行為,很難判斷它能否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這種情況能否持續發展下去,要看消費者和市場的反映,如果市場反饋良好,有可能會形成現象級的購物節。
對此你怎麼看,是否願意為這麼限定食品買單?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