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品牌雲南「種」咖啡,產業發展尚不均衡

2020-11-29 騰訊網

雲南咖啡被搬上了大熒幕。隨著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主演的以雲南咖啡為題材的電影《一點就到家》上映,這也讓雲南咖啡走入觀眾的視野。

此前,雲南咖啡由於缺少管理和技術扶持,多年來一直以低廉的速溶咖啡銷售為主。近年,更多的資金與技術來到雲南,雲南咖啡在品質方面有了逐步提升。如今,不管是像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品牌,還是Seesaw、Manner、鷹集、魚眼等精品咖啡品牌,雲南產地的咖啡豆都正在成為其菜單上的一個選項。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大規模的咖啡生產商,雲南本土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的咖啡莊園,發展仍不均衡。「雲南咖啡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還有4年-5年的路要走。」

多品牌布局

由於擁有咖啡生長所需的高海拔、合適的熱區條件以及工業汙染小,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普洱、怒江、紅河、版納等地是我國阿拉比卡(小粒)咖啡的優良種植區。

9月29日,星巴克中國連續第四年推出了產自雲南的高品質臻選咖啡:星巴克臻選中國雲南晴開農場咖啡豆和星巴克臻選中國雲南佐園農場咖啡豆。據介紹,星巴克和雲南咖啡的緣分起源於2009年,當年星巴克為慶祝進入中國大陸市場10周年,第一次推出了含有來自中國雲南優質咖啡豆的綜合咖啡——鳳舞祥雲。2012年,星巴克中國及亞太區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在雲南普洱落成並投入運營,為當地咖農提供咖啡種植、加工等知識培訓和技術支持。此外,星巴克還陸續發掘並推廣多種創新的咖啡豆加工方式,展現雲南咖啡新風味。

除了星巴克,速溶咖啡頭部品牌雀巢咖啡也早已加入了雲南咖啡培育大軍。1992年,雀巢公司在雲南省成立咖啡農藝服務部門,實地支持指導當地的咖啡發展。此外,雀巢公司還培育出適合當地土壤條件和氣候的咖啡種子,並為咖農提供技術建議,提高其咖啡豆產量和質量。

此外,2015年,精品咖啡品牌SeesawCoffee開始在其國內的門店使用雲南咖啡豆,使用的佔比達30%。2018年,英國精品咖啡品牌Square Mile首次推出「中國味道」雲南單品,並沿用至今。

作為平臺方的天貓對於雲南咖啡也情有獨鍾。2018年9月,天貓方面推出阿里&雲南咖啡原產地計劃,並與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打通雲南原產地咖啡到消費者的通道,拓寬雲南咖啡推廣渠道,推動雲南咖啡相關產品的開發及銷售。

咖啡行業專家、北京斯葵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張宏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內咖啡市場的潛力巨大,消費咖啡的被視為優質客戶群體,願意進行中高端消費。咖啡廳這種形式也可以讓連鎖咖啡企業積累更多的優質客戶資源和信息,因此許多企業都想進來分一杯羹。

雲南咖啡產量已達14.5噸

雲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達138.8萬畝,產量為14.5萬噸。種植面積、產量兩方面均為全國第一,帶動了邊疆100多萬農民從業。出口貿易方面,據昆明海關統計,2019年雲南省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產品遠銷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55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咖啡豆及相關製品5.61萬噸。

作為全國最大的咖啡生產區,雲南的咖啡種植企業也位居全國首位。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咖啡種植」,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共3615家,其中95.42%都分布在雲南省。

「雲南的咖啡豆帶有草本的風味,獨特又讓人印象深刻,而且酸度很明亮,醇度也很柔和,和牛奶類似,帶給人愉悅的味覺享受。」在雲南從業逾8年的杯評師郭瓊說。在咖啡收穫的高峰季,每位杯評師每天需要品嘗的咖啡數量高達1000杯,要從咖啡外觀、風味、氣味、含水量、粒徑、瑕疵等多方面檢驗評估咖啡品質,練就了一條「金舌頭」。

產業仍需進一步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報告,全球咖啡市場規模巨大、成熟度高,但咖啡在全球範圍內消費分布不均,消費量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則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咖啡市場空間還有巨大潛力。

受年初疫情影響,大部分咖啡企業將重心轉向電商,線上咖啡站上了風口。天貓整個咖啡類的大盤,搜索量增長80%,銷售量增長50%-60%。天貓數據顯示,在線上購買咖啡的人群中,55%是咖啡新客,即近一年內沒有購買過咖啡的人。

雲南咖啡近年來陸續孵化了一些本土品牌,包括雲潞、景蘭、中啡、老咖啡在內的咖啡企業,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保山小粒咖啡、普洱咖啡、思茅咖啡等還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登記及證明商標註冊。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雲南本土的咖啡生產商除了給星巴克和雀巢供應商品豆的,還有很多規模較小的莊園主,規模小,難以形成足夠的競爭力。因此,雲南咖啡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還有4年-5年的路要走。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雲南咖啡再起波瀾,用心耕耘才是當務之急
    但缺乏話語權就要因噎廢食了嗎 雲南並沒有這麼做 而是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 積極發展咖啡產業 回顧雲南咖啡的蛻變,從一粒種子到中國最大產區,從舶來品到「雲品」,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 雲南咖啡為何形象低質低價:好豆子都被拿走了
    長期以來,雲南以單純出售咖啡豆為主,與下遊加工配套不足,利潤空間不大。加之咖啡種植面積發展過快,質量難以控制,漸成發展隱憂。如何將雲咖塑造為一個高端品牌,拓寬國內外市場,考驗著包括政府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   「經歷了幾年躍進式擴張之後,雲咖產業已到了有序推進的時候了。」雲南省咖啡產業協會副秘書長胡路稱。
  • 星巴克如何講好雲南咖啡的故事?
    來自中國雲南的咖啡豆愈發頻繁地出現在手衝咖啡的菜單上,並且一度引發咖啡行業的討論與關注。因為在過去雲南咖啡豆與考究口味與衝煮方式的精品咖啡尚有距離。但如今,故事已經不同以往。十年前星巴克曾推出採用中國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調配的鳳舞祥雲綜合咖啡;隨後,2007年,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單一來源雲南咖啡,星巴克用自己的行業地位為雲南咖啡背書。直至兩款全新的雲南臻選咖啡豆上市,則證明雲南咖啡豆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因為臻選品牌對於星巴克而言格外重要,它是星巴克在精品咖啡領域的代表。星巴克首次推出雲南臻選咖啡豆。
  • 詳解中國雲南咖啡產區:雲南花果山與小粒咖啡有什麼不同
    第三階段:1952年,雲南省農科院專家將80kg咖啡種子分發到保山潞江壩的農民手裡,數年後又大規模指導種植,這才有了此後滇緬公路沿線婆娑搖曳的咖啡樹。由於供應蘇聯的巨大需求,雲南的咖啡種植獲得了一次迅猛發展。
  • 中國精品咖啡:雲南精品咖啡和雲南小粒咖啡的風味特點區別
    2018年,前街咖啡老闆在雲南又踏上了過去幾年來常去的那條路,種下第二批次的阿拉比卡咖啡。在雲南的這幾天,老闆接觸了幾位相識的咖農,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最近的咖啡價格,也如雲南咖啡行業協會5月25日新聞發布會所說:雲南咖啡再次遭遇價格低谷。
  • 中國雲南咖啡精品產區 雲南卡蒂姆小粒咖啡衝煮口感與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的口糧豆系列中,中國雲南小粒咖啡映入了不少愛好者的視線中。雲南咖啡豆在以前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品質不好風味不好。但隨著精品咖啡行業的發展,雲南咖啡豆成為了一匹黑馬闖進了精品咖啡屆。雲南鐵皮卡被標註為雲南精品咖啡,而雲南卡蒂姆咖啡豆則按市場習慣相應的標註為雲南小粒咖啡。這兩支雲南咖啡前街咖啡都會烘焙至中度烘焙,因為雲南產區並不是一個酸感產區,咖啡豆風味都是比較均衡,基調都是堅果、紅糖的風味。
  • 雲南咖啡憑啥怒懟阿里?我的10年咖啡消費清單說明啥?全球30種知名...
    雲南咖啡硬扛阿里事件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020年12月2日雲南昆明,阿里公司和雀巢公司代表以及部分雲南咖啡企業參與了咖啡產業發展的會議。
  • 雲南可食用花卉達700餘種 原料緊缺成為花卉加工產業發展「瓶頸」
    雲南素有「亞洲花都」之稱,花卉新品種研發和品種種類均居全國第一,是我國最重要的花卉新品種研發基地和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同時,雲南還擁有豐富的加工花卉品種資源,有可食用花卉700餘種,香花類和香精花卉植物約400種,但目前開發利用率尚不到10%,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貓圖咖啡雲南首店入駐愛琴海 系全國第二家
    雲南省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咖啡種植黃金帶」上,海拔1100米左右的山地,平均氣溫21.5℃,終年無霜……其長出來的咖啡品質較高,受到全球咖啡界廣泛認可。   其中的雲南小粒咖啡一直是品質咖啡的象徵,數百年前傳教士田德能在雲南種下了第一顆中國咖啡,這顆咖啡的種子在亞熱帶氣候和高山密林中悄然生長。百年後的今天農墾集團追根溯源帶來了「貓圖咖啡」。
  • 愛米廳空間故事丨雲中咖啡,是充滿雲南臨滄咖啡的果香味的午後
    「 濃而不苦,酸而不烈,醇香濃厚,帶果酸味。」VIVI的logo將多樣化vivid的英文舍d取無限豐富的意境,將咖啡作為載體,意在傳達一種健康愉悅的工作生活狀態。雲中咖啡(河西)店為雲中咖啡品牌的線下精品體驗店,致力於推廣「雲南」精品咖啡,傳播民族咖啡文化產業。
  • 中國雲南普洱精品手衝咖啡豆 小粒咖啡品種 卡蒂姆咖啡品種
    普洱國土面積4.5萬平方公裡,熱區面積超過2.3萬平方公裡,全市適宜種植咖啡的面積達800萬畝以上,發展潛力巨大。-雲南咖啡豆品種-卡蒂姆(catimor):卡蒂姆並不是純粹的阿拉比卡血統,它是Timor種(屬於羅布斯塔種)和caturra(波邦種的變種)的雜交種,所以catimor有著25%的羅布斯塔血統,而它的羅布斯塔血統也決定了它的味道缺陷:香氣不夠豐富,而且整體味道苦味重,易出現澀味和比較刺激的黴味
  • 「還是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好喝」,連總理都誇的咖啡,真的那麼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保留喝茶習慣的同時,選擇喝咖啡成了一種時尚,中國咖啡消費總量正在與日俱增,中國也正在逐漸從一個傳統茶葉消費大國轉變成為一個潛力無限,吸引眾多國際連鎖咖啡品牌投資的咖啡最大新興消費市場。
  • 打造中國咖啡產業新樣板 天九共享與貓屎咖啡共拓產業鏈上行路徑
    可是市面上的品牌多如過江之鯽,想要消費者記住品牌的名字比登天還難。然而有些品牌卻能輕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那是因為它們的名字並不是生搬硬造出來的,而是直接從一個大眾熟知的概念中提取的,比如在咖啡行業就有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貓屎咖啡。貓屎咖啡是一個高端咖啡品類。
  • 連星巴克都在用的雲南咖啡豆,為何不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也是全球主要咖啡生產國之一。2017年,全國咖啡產量達到14.72萬噸,居全球第12位。其中,雲南佔據中國近99%的咖啡產量,主要為星巴克、雀巢、麥氏、卡夫等國際品牌供貨,但中國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不足20%。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雲南咖啡怎麼了?雲南種植咖啡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 「雲南咖啡」,可能是如今的雀巢想講但怎麼也講不好的故事
    咖啡果實即將收成,雀巢邀請 5 家媒體前往雲南,展示咖啡果樹、咖啡工廠以及雀巢咖啡中心模擬採購咖啡豆的過程。時至今日,「雲南」這個詞在咖啡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消費端,「雲南」在數年之後終於位列各家精品咖啡館菜單之上。它帶有一絲本地產出的驕傲感,也帶有支持本土生產的情懷。但更實際的變化發生在產業鏈的上遊。
  • 雲南球根花卉發展成績喜人 種球國產化率達40%
    中國園林網4月27日消息:來自雲南省溫帶球根花卉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推進動員會的消息說,全省球根花卉發展已取得可喜成績。截至目前,雲南花卉企業生產的百合、馬蹄蓮、劍蘭等種球種植面積約7000畝,商品球產量7000餘萬粒,種球國產化率達40%。
  • 雀巢和星巴克為什麼都在用雲南小粒咖啡?
    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的獨特口感,既不會太酸也不會太苦,屬於香而不苦,濃而不烈,微酸舒適又略帶果香的咖啡。雲南的獨特環境出產的小粒咖啡品質優異,國際咖啡組織品嘗專家將雲南咖啡評價為世界上品質不錯的咖啡。
  • 百變大「咖」秀之系列四:最具新意的25家新銳咖啡品牌
    年來,海內外數十個甚至近百個各具特色的咖啡館品牌紛紛進軍中國大陸拓展(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連鎖咖啡館品牌多達數千個),於是很多知名購物中心開始引入多家咖啡館同臺競技。、豪普生達咖啡、FINEST CAFE等各類咖啡品牌和甜品泛咖啡品牌多達近二十個(另有早安巴黎、蔡嘉法式甜品、Pony、司甜、MooMoo Cake、BLACKMAGIC CHOCOLATE等二十多家西式甜品店,而已被調整出局的泛咖啡品牌也有allans、Q&T CAFé、聖摩珂咖啡等),日月光廣場就此成為上海最大最甜蜜的咖啡沙龍聚集地,以滿足咖啡愛好人士對極品咖啡的追求
  • 外交部發言人頻頻為雲南點讚!原因是……
    中國駐美大使館官方帳號寫道:「一杯來自雲南的醇香咖啡生動地講述了中國精準脫貧的故事。」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說:「在中國種植茶葉的核心地帶,咖啡也正在迅速發展成為人們新的口味偏好,咖啡的發展提升了雲南普洱地區咖農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中國駐巴基斯坦喀拉蚩總領事李碧建等多名外交官也一一化身「代言人」。
  • 星巴克咖啡助農 連續第4年推出臻選雲南咖啡豆
    另一家「佐園農場咖啡豆」的種植者番啟佐,也擁有以自己莊園名字命名的星巴克臻選咖啡豆,這讓從事精品咖啡十餘年的他高興壞了。作為雲南土生土長的「咖三代」,番啟佐一家見證了雲南咖啡品質的提升,也讓他看到了雲南咖啡的未來和無窮潛力。微信指數上,國慶期間,「雲南咖啡」和「普洱咖啡」這兩個關鍵詞的指數成倍攀升。「在電影的帶動下,我們這三天電商的發貨量是國慶前幾天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