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冰城生態平衡 異色瓢蟲對抗有害蚜蟲 「以蟲吃蟲」保大樹

2021-01-08 東北網

異色瓢蟲

蚜蟲

生活報5月21日訊 20日,哈爾濱市園林科研所的實驗地內,一株稠李被掛上一張「益蟲卵卡」,黃色如小米粒大小的20多個異色瓢蟲卵,整齊地排列在上面。一周內,這些「小寶寶」就會孵化成為成蟲,變為有害蚜蟲的天敵,利用食物鏈關係,進食蚜蟲,從而達到保護樹木的目的,比起藥物消殺,更利於平衡城市生態。據了解,這項有趣的實驗,其實已經進行了兩年。

哈市園林科研所所長祝長龍介紹,園林害蟲是危害園林植物,破壞城市生態的主要因素之一,園林害蟲的天敵昆蟲能有效控制其危害,同時具有環保性。科研所近兩年對異色瓢蟲進行了觀察和觀測記錄,發現其不僅捕食蚜蟲,還會捕食榆紫葉甲及榆綠毛螢葉甲的卵和幼蟲,以上害蟲都是哈市危害較大、較難防控的。而且異色瓢蟲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強、食量大和食性廣等特點,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哈市園林科研所生態植保室負責人和巍表示,植物葉片常因蚜蟲及葉甲等害蟲的危害而退綠、缺刻,既影響景觀效果和植物健康,又為病害發生提供便利,嚴重時致使園林植物死亡,生物防治是自然有效的防治方法,也是國內外提倡的植保發展方向。

哈市園林科研所實驗室負責人劉佔國表示,一隻異色瓢蟲一天可捕食上百隻蚜蟲,同時對冰城出現的榆紫葉甲、榆綠毛螢葉甲等害蟲有較好的防控作用,目前技術人員正在選擇合適地點,分批掛放異色瓢蟲卵卡,瓢蟲幼蟲孵出後會自行尋找獵物捕食,人工幫助瓢蟲擴大繁殖,達到防控害蟲的目的。這種生物防治的方法既保護了環境,又調節了生態平衡。

相關焦點

  • 冰城園林害蟲蚜蟲的天敵來了
    更能夠達到平衡城市生態的目的。科研所近兩年對異色瓢蟲進行了觀察和觀測記錄,發現異色瓢蟲不僅捕食蚜蟲、還會捕食榆紫葉甲及榆綠毛螢葉甲的卵和幼蟲,以上害蟲是哈市危害較大、較難防控的害蟲,異色瓢蟲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強、食量大和食性廣等特點,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異色瓢蟲的花花世界
    紅色鞘翅異色瓢蟲、黑色鞘翅異色瓢蟲與黃色鞘翅異色瓢蟲 異色瓢蟲根據鞘翅可分為淺色型和深色型兩類,淺色型鞘翅每一鞘翅上最多9個黑斑和合在一起的小盾斑,也有這些斑點部分或全部消失等情況;深色型鞘翅黑色,通常每一鞘翅具2或4個紅斑,有時在紅斑中出現黑點等。大多數個體在鞘翅末端7/8處具1個明顯的橫脊。
  • 異色瓢蟲克蚜蟲(組圖)
    但是,由於農民在生產中追求蟲害防治的高速和高效,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農藥,不但殺傷了害蟲的天敵,還使得害蟲對農藥的抗性越來越嚴重,這樣一來,農民不得不使用濃度更高的農藥來對抗害蟲。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惡性循環導致農藥的過量使用以及對農產品和環境的極大汙染。  為徹底杜絕這種惡性循環,現在的有機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多地使用生物農藥來防治害蟲。
  • 異色瓢蟲「小斑」的一天
    ▲異色瓢蟲的卵但我一點兒都不為離開寶寶而傷心,因為我們瓢蟲的卵寶寶孵化成為小幼蟲後就可以自己生活了,並不像人類的寶寶那樣需要母親的照料。▲異色瓢蟲卵孵化成的大齡幼蟲而且侯老師她們還說,我的瓢蟲寶寶會被帶到種植蔬菜的大棚裡,那裡有很多鮮美可口的蚜蟲吃,而且蔬菜大棚比我所在的飼養室要大得多,也美麗得多。這樣一想頓時為我的瓢蟲寶寶們感到高興。
  • 生物防治再升級 鄭東新區引進異色瓢蟲卵防治蚜蟲
    近日,鄭州鄭東新區興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東綠化公司)引進18萬頭異色瓢蟲卵防治蚜蟲2015年、2016年,興東綠化公司引進管氏腫腿蜂防治蛀幹害蟲天牛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今年又引入異色瓢蟲防治蚜蟲!記者 王陽 通訊員 謝士鑫 劉明楊 文/圖迎來新的「小夥伴」異色瓢蟲4月19日上午10時左右,興東綠化公司開始在鄭州之林、CBD周邊、高鐵東站、熊兒河、東風渠、九如路、九如東路等河渠遊園及道路掛放瓢蟲卵卡。
  • 草莓蚜蟲,來看看怎麼防治
    蚜蟲,是草莓種植過程中一個主要蟲害,主要刺吸葉片汁液。受蚜蟲危害的作物表現為生長率降低、葉斑、泛黃、發育不良、卷葉、產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蚜蟲對於汁液的攝取導致植物缺乏活力,而蚜蟲的唾液對於植物也有毒害作用,且還能傳播病毒病。蚜蟲種類繁多,但在草莓上為害以桃蚜和棉蚜為主。
  • 湖南投放害蟲「天敵」保豐收 實現大農業綠色防控
    4月28日,位於長沙寧鄉市關山古鎮葡萄園旁,農業技術人員正向村民免費發放蚜繭蜂、蠋蝽、異色瓢蟲等害蟲「天敵」,並講解釋放「天敵」技術要領。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在春耕時節正全力抓好農業生產,為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不少地方通過綠色防控技術惠及大農業,利用害蟲「天敵」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實現純有機、綠色農作物的豐收增產。
  • 鼠兔在維持草原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是兔是鼠難分清,有益有害更難論?  長期以來,這種體態嬌小的哺乳動物,卻有著「草原殺手」之稱。但人們真的了解鼠兔嗎?鼠兔真的是導致草場退化的罪魁禍首嗎?甚至,在促進草原保護方面,鼠兔還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正能量?  維持草原生態平衡,鼠兔功大過大?《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專家李維東。
  • 大樹底下好乘涼嗎?世界上最高的樹告訴你:大樹底下不可以乘涼
    樹木是大自然的靈魂,它們的存在給世界增添了許多生命的活力,改善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它吸收有害於我們身體的二氧化碳來為人類製造氧氣,它們維持生態平衡,美化了環境,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當厭倦了在旅途中的行走時,人們大都會找一棵樹在樹下遮蔭,在樹下休憩,而且一般長的都是哪種枝繁葉茂的大樹,可是大樹底下真的好乘涼嗎?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高的樹是怎麼說的?世界上最高的樹非澳洲杏仁桉樹莫屬,它最高可以達到156米,相當與五十層高樓的高度,高聳入雲,直插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