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現在,回憶起來,我的心底還會泛起甜蜜。
因為這些小朋友叫的「萊萊老師」太甜了。
完全已經被她們萌化了。
就算是很社恐的人也能從她們身上獲得能量和支持。
善於從回憶裡汲取養分的我。
就帶你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群小畫家們的竹編課吧。
小畫家們來自杭州的幾家美術培訓機構。
來鸕鳥鎮秋遊寫生,親近大自然。
畫完美麗的秋景,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來體驗竹編啦。
老師們說:竹編體驗每次都是最難的。
這次也不例外,可是忙壞了萊萊和帶隊的老師們。
——— 了 解 竹 編 的 歷 史 ———
竹編的歷史有多長?
竹編用久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你們身邊有什麼樣的竹編器物?
通過和小朋友們的互動。讓他們了解:竹編這項手工藝,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有很悠久的歷史,並且在古人的生活中曾經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在介紹的過程中,我們相互提問:
你們家裡還有竹編的用品嗎?
有,竹蓆,菜籃子。
他們一起回答:見~過~,就是萊萊老師。。。。感謝小朋友們的捧場,大家回答的都很積極,沒有讓萊萊老師冷場。
這位小朋友在介紹他見過的神奇竹編。
——介紹完竹編歷史,還收穫了小朋友們集體鞠躬和「謝謝萊萊老師」,超開心!
———見 證 竹 篾 的 誕 生 ———
看了那麼多竹編,那你們知道做這些竹編的第一步是什麼嗎?
要有竹篾!
一根竹篾是怎麼誕生的?
萊萊老師告訴你~
萊萊老師為大家演示劈竹子的流程。
大家知道「勢如破竹」這個成語嗎?
知~道!!!!
看到萊萊老師,將竹子對半破開的瞬間了嗎?
因為竹子的纖維是豎向生長的,只要將口部劈開,將篾刀放進竹子裡,往下推,竹子很容易就順著纖維裂開。
這就是「勢如破竹」的由來。
一根小小的竹子裡真的包含很多文化呢!
在看劈竹子的時候,同學們一邊拿出自己的相機拍照記錄,一邊金句頻出:
老師,你是一個真女漢子呀~
好怕劈到手~
老師,我好心疼這根板凳呀~
哇!!!太厲害了~
嗯,竹子好甜呀,我要聞一下。
我也要!
調皮的男同學,不僅要聞,還要嘗一下竹篾的味道。
好吃嗎?
好吃!
———動 手 做 一 個 竹 編———
看完劈竹子演示,就到了做竹編的環節。
考驗大家動手能力的時候到了。
也是考驗老師的時候了。
這是小畫家們的竹編初體驗。
在這個環節,小朋友的動手技能們紛紛被激活。
不光要動手,還要理解老師講的挑一壓一。
在開始編的時候,我已經被她們脆生生的唧唧喳喳聲淹沒了。
還有此起彼伏的「萊萊老師,幫幫我~」。
在場老師們的手都已經不夠用啦。
萊萊老師示範籃子的打底。
要在求救小分隊之間輪流巡迴。
雖然籃子有點難,但是小畫家們還是理解了經緯和挑壓的關係。
把籃子的底部都完整地做出來了。
但是,在折角的時候。
難哭了幾位小朋友,引得帶隊老師趕忙來安慰。
原來做竹編和教竹編,不是那麼簡單的。
會有快樂,會有挫折和困難。
教小朋友做竹編也是一樣:
總是希望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是很難的事。
在教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小朋友學的也有快慢;有的小朋友比較享受這個過程,有的就有比較高的自我要求,一定要做到很好才滿意。
不行,我要重新開始。
做出籃子底部啦,超開心。
籃子的折角,對年齡小的同學來說要「難哭了」。
萊萊老師也有點不好意思,真的不忍心看她們為難。
為了不繼續難為這些可愛的小畫家,我偷偷拿出準備好的第二套方案。
——竹編鈴鐺
如我所願,大家都順利地把鈴鐺底部編出來了。
雖然,鈴鐺比籃子簡單。但是,竹編手法和技巧並不能短時間內掌握的。
同學們在編的時候,也經歷了許多小困難:篾絲總是容易被拉斷,編的太鬆了,口部收不緊了,等等~。(這個問題對於初學者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存在。)
認真研究中。
認真編織中。
認真編織中。
小朋友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編織--修改--編織--修改。
終於可以進行收尾啦。
最後在老師們的力挽狂瀾和奮力補救中,大家的竹鈴鐺都按時完成了。
小朋友們都開心地拿著自己的作品回去啦。
佩服老師們的機智呀。
小畫家們的部分竹鈴鐺作品。
小畫家們做的竹籃子。
美美的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