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萊竹編課|小畫家們的竹編研學課

2021-01-20 萊萊做竹編

直道現在,回憶起來,我的心底還會泛起甜蜜。

因為這些小朋友叫的「萊萊老師」太甜了。

完全已經被她們萌化了。

就算是很社恐的人也能從她們身上獲得能量和支持。

善於從回憶裡汲取養分的我。

就帶你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群小畫家們的竹編課吧。


小畫家們來自杭州的幾家美術培訓機構。

來鸕鳥鎮秋遊寫生,親近大自然。



畫完美麗的秋景,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來體驗竹編啦。

老師們說:竹編體驗每次都是最難的。

這次也不例外,可是忙壞了萊萊和帶隊的老師們。



 ——— 了 解 竹 編 的 歷 史  ———


竹編的歷史有多長?

竹編用久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你們身邊有什麼樣的竹編器物?

通過和小朋友們的互動。讓他們了解:竹編這項手工藝,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有很悠久的歷史,並且在古人的生活中曾經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在介紹的過程中,我們相互提問:

你們家裡還有竹編的用品嗎?

有,竹蓆,菜籃子。

他們一起回答:見~過~,就是萊萊老師。。。。


感謝小朋友們的捧場,大家回答的都很積極,沒有讓萊萊老師冷場。



這位小朋友在介紹他見過的神奇竹編。


——介紹完竹編歷史,還收穫了小朋友們集體鞠躬和「謝謝萊萊老師」,超開心!



———見 證 竹 篾 的 誕 生 ———

看了那麼多竹編,那你們知道做這些竹編的第一步是什麼嗎?

要有竹篾!

一根竹篾是怎麼誕生的?

萊萊老師告訴你~

萊萊老師為大家演示劈竹子的流程。

大家知道「勢如破竹」這個成語嗎?

知~道!!!!

看到萊萊老師,將竹子對半破開的瞬間了嗎?

因為竹子的纖維是豎向生長的,只要將口部劈開,將篾刀放進竹子裡,往下推,竹子很容易就順著纖維裂開。

這就是「勢如破竹」的由來。

一根小小的竹子裡真的包含很多文化呢!

在看劈竹子的時候,同學們一邊拿出自己的相機拍照記錄,一邊金句頻出:

老師,你是一個真女漢子呀~

好怕劈到手~

老師,我好心疼這根板凳呀~

哇!!!太厲害了~


嗯,竹子好甜呀,我要聞一下。

我也要!

調皮的男同學,不僅要聞,還要嘗一下竹篾的味道。

好吃嗎?

好吃!



———動 手 做 一 個 竹 編———


看完劈竹子演示,就到了做竹編的環節。

考驗大家動手能力的時候到了。

也是考驗老師的時候了。

這是小畫家們的竹編初體驗。

在這個環節,小朋友的動手技能們紛紛被激活。

不光要動手,還要理解老師講的挑一壓一。

在開始編的時候,我已經被她們脆生生的唧唧喳喳聲淹沒了。

還有此起彼伏的「萊萊老師,幫幫我~」。

在場老師們的手都已經不夠用啦。


萊萊老師示範籃子的打底。


要在求救小分隊之間輪流巡迴。

雖然籃子有點難,但是小畫家們還是理解了經緯和挑壓的關係。

把籃子的底部都完整地做出來了。

但是,在折角的時候。

難哭了幾位小朋友,引得帶隊老師趕忙來安慰。

原來做竹編和教竹編,不是那麼簡單的。

會有快樂,會有挫折和困難。

教小朋友做竹編也是一樣:

總是希望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是很難的事。

在教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小朋友學的也有快慢;有的小朋友比較享受這個過程,有的就有比較高的自我要求,一定要做到很好才滿意。

不行,我要重新開始。

做出籃子底部啦,超開心。

籃子的折角,對年齡小的同學來說要「難哭了」。

萊萊老師也有點不好意思,真的不忍心看她們為難。

為了不繼續難為這些可愛的小畫家,我偷偷拿出準備好的第二套方案。

——竹編鈴鐺

如我所願,大家都順利地把鈴鐺底部編出來了。

雖然,鈴鐺比籃子簡單。但是,竹編手法和技巧並不能短時間內掌握的。

同學們在編的時候,也經歷了許多小困難:篾絲總是容易被拉斷,編的太鬆了,口部收不緊了,等等~。(這個問題對於初學者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存在。)

認真研究中。

認真編織中。

認真編織中。

小朋友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編織--修改--編織--修改。

終於可以進行收尾啦。

最後在老師們的力挽狂瀾和奮力補救中,大家的竹鈴鐺都按時完成了。

小朋友們都開心地拿著自己的作品回去啦。

佩服老師們的機智呀。


小畫家們的部分竹鈴鐺作品。



小畫家們做的竹籃子。



美美的大合照。


雖然,做竹編的過程有點苦惱,要求助老師,要克服困難,要努力編織。希望小朋友們長大的時候也能記得這樣難忘的竹編手作之旅呀。好了,以上這些就是小畫家們生動有趣的成語課堂和竹編課堂。


對了,想知道可愛的小畫家們在鸕鳥都畫了哪些秋景嗎?
我們一群人,昨天晚上在工社煮了熱紅酒,一起共度平安夜,來了一場平安夜話。

相關焦點

  • 非遺傳承人:竹編最難編的是人的面部表情
    竹編 俞樟根  策劃:趙潔 文/圖 上海記者站 李曉璐  竹的雅,竹的糙,是歷朝藝術家所津津樂道的不老話題,所謂「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何以詮釋竹看似毛糙外表下細膩滑嫩的美,是對技藝的絕佳考驗。俞樟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嵊州竹編傳承人,他用一雙樸實無華的手,用近乎於天賦般的靈感,用觸手可及的竹絲篾片,為世人帶去雅致玲瓏的「竹編藝術」。
  • 80後的記憶:正在消逝的竹編椅
    文/鄉土365(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對於不少80後而言,小時候一定見過這種竹編椅子,古樸的造型、精湛的手藝,稱為一個時代特有的印記。在不少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竹編椅子的記憶,夏季的傍晚,坐在涼絲絲的竹編椅子上聽奶奶講述一段段有趣的故事,而時隔多年,這種傳統的椅子也漸漸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竹編椅子不但對人體無害,而且經久耐用,在以前缺衣少食的舊社會裡,人們只能用竹子編織一些生活用具。在那個時代,好像人人都具備這樣精湛的編織手藝。
  • 在日本見到的青神竹編與大熊貓玩具
    在日本見到的青神竹編與大熊貓玩具     記者眼□本報記者王成棟  MADE IN CHINA,FROM SICHUAN QINGSHEN(中國製造,來自四川青神)。
  • 白沙七坊鎮因地制宜打造竹編製品基地助農增收
    「別看咱這竹編工廠不算大,但能製作竹掃、芒花掃、竹耙和竹筐等,以後還要培訓聘請更多本地村民來增加收入。」8月4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南洋村的竹編基地,工人們嫻熟地編制著竹編產品,海南富竹環衛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陸紀成很欣慰。
  • 地球儀、南瓜盒、涼帽…成都這些竹編手藝人太牛了!
    本次大賽以「創新產品」為主題,以「技能是基礎,創新是關鍵,實用是核心,振興是目標」為原則,開展以成都市「瓷胎竹編」、「道明竹編」兩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為主的傳承人群的技藝競賽活動。精緻的竹編地球儀、內外雙層的南瓜盒子,53歲的丁志雲手不停的編制還不忘忙給人介紹:「這個南瓜盒子裝雞蛋最好,比起傳統的竹兜兜美觀多了。」都江堰石羊鎮清水村的劉忠青,號稱「劉椅子」,祖輩三代的傳承讓「劉椅子」在當地有很響的名頭,這次比賽,他也帶來了自己的拿手竹編椅子作品。
  • 義烏篾匠樓長流:竹編一夢六十載 指間技藝盼長流
    樓長流和他的竹編「學生」們。一個晴冷的冬日,記者在義烏大陳鎮楂林小學,見到了已至古稀之年的樓長流。幾句質樸的話語,讓我們窺探到一位老手藝人心底最真摯的心願與熱愛。寄情竹編六十載竹編,在中國是一門古老的手藝。大陳竹子多,竹編工藝有上百年的歷史,還曾建有楂林竹編廠。自古以來,就有竹編手藝人走街串巷,以此為生,他們也被稱為「篾匠」。
  • 百年雨帽村 濃濃竹編情
    村民們嘗試編出新款雨帽。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陶彩忠 文/圖「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在平樂縣張家鎮老埠村委,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雨帽村」——砧板寨自然村,村裡大多數人都會做傳統竹編鬥笠。幾百年來,雨帽村出產的鬥笠做工精細,美觀耐用,銷往我區及湖南等省區鄉村。在平樂縣,人們習慣把竹編鬥笠稱為雨帽。從古至今,雨帽村的村民們一直秉承著質量為本的祖訓。
  • 柳州手藝|竹編匠人:將竹子編出一條致富路-廣西新聞網
    竹編,就是其中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竹編工藝,富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2008年6月7日,竹編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4歲的黃素娥老人是柳州市級竹編非遺傳承人。7月3日下午,記者在花鳥市場裡半坡路邊看到黃素娥,老人正坐在一張陳舊的竹編椅子上劈絲。
  • 將鮮蕨臘肉蒿菜粑粑竹編技藝帶出大山 直播助農增收
    湘西竹編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胡廷賢。胡廷賢在編織「土家背簍王」。胡廷賢在編織「土家背簍王」。紅網時刻3月26日訊(記者 李慧)從田間採摘蕨菜,炒制湘西特色鮮蕨臘肉;下地採摘白蒿草,製作蒿菜粑粑;還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技藝工藝大師現場砍竹子,編織土家族工藝品……3月26日,「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大湘西第二站,來到了永順縣萬坪鎮寨湖村,帶動農戶直播賣貨。有數百年歷史的萬坪豆腐,永順莓茶,野生蕨菜,蒿草粑粑等特色農產品帶出大山,助農增收。
  • 納卡村長做竹子碗筷的手藝讓人驚嘆,其實傣族竹編藝術遠不止這
    勐遠仙境雨林大餐《嚮往的生活》第四季裡面的竹樓,竹桌、竹凳、竹籠、達寮都是傣族竹編藝術的代表。此外,織布用的竹紡車、竹織具,捕魚用的竹漁具等,也都是竹子做的。竹製品種類太多了,竹碗竹杯竹筷這些都是基礎的竹子藝術,竹桌達寮等竹編製品技術含量會更高。竹資源優勢竹製品種類繁多以及能夠獲得我們傣家人喜愛和頻繁使用的重要原因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擁有得天獨厚的竹資源優勢。
  • 這個「竹編小背篼」,裝下成都的音樂夢想
    現在來成都玩耍的人,也有一座城市文化地標可「打卡」,這裡不僅有德國設計的「編織小背篼」建築,還有不斷檔的高水平藝術演出,比肩世界頂級音樂廳的音樂品質。這就是剛剛面向市民全部開放的成都城市音樂廳。↑成都城市音樂廳主要由1569座席的歌劇廳、約1396座席的音樂廳、440座席的戲劇廳、336座席的小音樂廳及相關配套設施組成。
  • 虞書欣又出彩了,黑色吊帶小綠裙搭泡泡裙擺,挎竹編包萌回18
    在一次活動中,她穿了一件黑色吊帶的小綠裙,這件吊帶連衣裙採用了大面積的淺綠色,但是卻在吊帶設計上選擇了黑色,這樣也減少了裙子過於單調的缺點,而且黑色和淺綠色在與白皮膚的襯託之下更容易顯得性感。裙擺採用了泡泡裙的設計,本身就有一種可愛的魅力。而且虞書欣本人就是一個走可愛風格的女生,這種裙子非常符合她給人的氣質,有事的披肩長直發搭配齊眉劉海,很像二次元小女生。
  • 25個竹編藝術裝置妝點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這裡不僅落成了25個別具匠心、值得全民打卡的25個竹編藝術裝置,還同時舉辦了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的「天府美學」主題周末集市。10月23日-11月22日每周末的「花園主題周末市集」;10月23日-10月26日安排了時尚無邊界,潮流無極限的「時尚生活展」;以及11月1日-11月24日「悅動成渝」休閒運動文化體驗的2020年第二屆英國體育節。
  • 貓、狗、雞鴨魚兔鳥、竹編花卉……界首這地方你肯定也來過
    帶著這些「七嘴八舌」的問題,界小論周末探訪了界首牛行街文玩寵物市場,為大家逐一揭開「內幕」。寵物江湖如今,界首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的同時,人們開始尋求一些精神寄託,養寵物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北京站 圓滿結課
    2021年1月5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第二階段非遺代表項目泥人張彩塑、景泰藍課程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圓滿結課。「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於2018年落地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先後開展雕漆、京繡、泥人張彩塑、景泰藍四門課程共計40節,校藝術中心組織各年級師生參與學習。
  • 給小孫女編芭比娃娃 象山老篾匠在抖音上火了
    潛心竹編技藝象山老篾匠做了48年  今年63歲的張心榮,是象山竹編非遺傳承人。  象山丘陵盛產毛竹,也不乏好的篾匠師傅。從15歲開始,喜歡手工藝的張心榮選擇了竹編這門手藝,跟著師傅學藝,成了這門古老技藝的傳承人。
  • 生於十三五|道明竹藝村「變形記」:從普通小村落,到「網紅」鄉村新...
    四年前,崇州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龍黃村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