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寧市農產品電商發展研究報告(附全文)

2020-11-27 東方財富網

  中商情報網訊:南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糧食、蔬菜、乳製品、淡水產品產量多年穩居廣西首位,火龍果、晚熟雜交柑橘種植規模和產量全區第一,是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生產基地(火龍果種植面積佔全國種植面積近五分之一),水果、蠶繭、肉類產量居廣西第二,有綠水江牌香蕉、力拓牌大米等一批農產品知名品牌以及南寧香蕉、橫縣茉莉花茶、上林大米、上林八角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具有發展農產品電商的先天優勢。但是,農業現代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較低,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兼業化、低端化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農產品依然存在「滯銷、進城難」問題。因此,有必要充分抓住新一輪信息化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快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掃清障礙。

  南寧市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

  政府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商發展

  出臺一系列支持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文件。2011年南寧成為全國首批23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次年市政府就下發《2012年南寧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目標任務》,並陸續出臺《南寧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南寧市電子交易管理辦法》、《南寧市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加快推進南寧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南寧市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南寧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6-2020)》、《南寧市促進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從網絡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引進、電商人才培養、金融政策扶持等多個方面推動全市的電商發展。近年來,南寧市通過不斷強化農村電商人員隊伍、物流配送體系、創業就業環境等軟硬環境建設,加快突破農業產業化、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等電商發展制約瓶頸等措施,不斷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橫縣、賓陽、上林3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農產品資源豐富,電商交易規模不斷擴大

  2017年南寧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7.67億元,比2016年的16.62億增長了1.05億元,增長了6.32%。預計到2018年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20億元。從賣家數量看,截至2017年12月底,南寧商家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的網店有7000多個,佔廣西全區的四分之三。而2017年南寧市生產水果248.32萬噸、蔬菜585.4萬噸、茶葉4225公斤,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達到700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與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比值僅為2.5%,農產品電子交易化的比率比較低。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成效明顯

  南寧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主要分為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兩種,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市共有7個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其中南寧市商務局與市兩新組織黨工委聯合建設「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網銷平臺通過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搭建網上店鋪的形式,提供農產品網上銷售服務,是政府部門自建的比較成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而「舌尖網」、「供銷優品」、「八桂鮮」、「易菜籃」等是較為典型的企業自建平臺,尤其是「易菜籃」,以農產品直供方式從田間到廚房全程冷鏈運輸配送到家,入選了國家工信部「信息消費創新應用示範項目」。截至2017年12月底,南寧商家利用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微店(微信)、淘寶、京東蘇寧易購、天貓、阿里巴巴、供銷e家(供銷社)、郵樂網(郵政)等,銷售的主要品種為茶葉、水果、乳業、畜禽、蛋類、水產等特色農產品。

  農產品電商物流環境不斷向好

  1。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南寧市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增加,2017年完成行業(不含鐵路、軌道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6.33億元,同比增長10.02%,比2016年提高了2.72個百分點。相繼建成南欽高鐵等4條高鐵、來賓至馬山、馬山至平果、南寧新外環等多條高速公路及南寧東站、新機場航站樓、西鄉塘客運站等一批重大項目,南寧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一千萬人次大關,「12310」高鐵經濟網、「一環六射一橫一縱」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內河港口吞吐能力超過1800萬噸;公路總裡程突破1.28萬公裡,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

  2。全市快遞行業快速發展

  南寧市快遞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初步形成了以郵政速遞、中鐵快運、民航快遞等為代表的國有快遞企業,以順豐、申通、宅急送等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和以DHL、FedEx等為代表的外資快遞企業多元共存的良好局面。2017年南寧市億元快遞物流企業已超過3家,已有39個快遞品牌進駐,全市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178家,快遞從業人員約19000人,建成日均處理量10萬件以上分撥中心7個。

  3。農村物流體系不斷完善

  通過合理規劃和布局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支持面向農村的城鄉倉儲物流平臺建設,構建了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配送體系。截至2017年底,橫縣已建成1個農村淘寶縣級物流倉儲中心和130個村級物流驛站,賓陽縣所有鄉鎮實現快遞全覆蓋。依託村郵樂購,郵政EMS村級覆蓋率達70%;菜鳥物流村級網點51個(農村淘寶),綜合村級物流網點覆蓋率達80%。

  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強勢推進

  大力實施「寬帶南寧」戰略和「網際網路+」行動,截至2017年12月,南寧市網際網路出口總帶寬5520G,同比增長94.37%;50M以上家庭寬帶接入用戶數佔比提高到32.2%;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1.14億G,戶均流量13.21G,同比增長107%;IPTV用戶數54.7萬戶,廣電寬帶用戶數38.68萬戶,同比增長117.8%。固定寬帶建設方面,城區實現了光網全覆蓋,農村地區行政村光纖接入通達比率98%,網際網路寬帶接入通達率99.99%。移動寬帶建設方面,南寧市已建設開通的移動基站3.46萬個,其中4G基站數量1.76萬個,同比增長34.39%。移動4G高速寬帶網絡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行政村覆蓋率97.8%。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勢推進,為全市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信息化支撐。

  農村電商網絡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通過用足用活國家、自治區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作的相關政策,規劃建設縣級電商服務中心、電商產業園、鄉村電商服務站(點),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目前,南寧市已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6個,分別為橫縣、賓陽縣、上林縣、興寧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農村電商產業園6個,分別為橫縣3個、賓陽縣2個、上林縣1個;完成村級服務點(體驗店)超1600個(其中已覆蓋行政村561個),全市發展農村電商氛圍深厚,行政村農村電商覆蓋率達65%,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橫縣、賓陽縣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集O2O中心、溯源中心、培訓中心、企業孵化區、創客空間等功能區於一體,可提供品牌註冊培育、電商培訓、創業孵化、網絡營銷策劃、網站託管等多種服務功能。

  培育出一批縣域農副產品電商品牌

  通過引進樂村淘、一畝田等大型農業電商企業,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實施「農村淘寶」項目等舉措,農產品電商得到快速發展,培育出橫縣茉莉花茶、甜玉米、木瓜絲醬菜、富硒香米、粽子,賓陽縣古辣香米、洋橋芋頭、新圩土製紅糖、百桂米粉、勝哥沙糕,隆安龍眼、蕎麥粉、雁江香米、霸王花、薑母紅糖,武鳴那羊香米、百香果,上林縣的維度泥鰍,西鄉塘壇洛土雞等一批農副產品電商品牌。

  農產品電商模式多樣

  目前,南寧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主要有B2C、B2B、F2C、O2O、地方特色館模式、農村服務站模式等。例如,採用B2C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農戶分散經營的大宗農產品例如江南區西瓜的銷售;B2B主要是香蕉、茉莉花等產業規模較大的農產品的龍頭企業,例如金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金花茶業等;採用F2C模式的主要是一些在淘寶、京東、微信等網上平臺上開店的農戶,規模一般較小;採用O2O模式的典型有易菜籃、樂村淘和威寧公司主導投資的寧家鮮生;地方特色館模式的典型就是南寧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在淘寶網絡平臺上開設特色農產品館——南寧館,用於推進農副產品在網上銷售;農村服務站模式目前主要是淘寶、蘇寧易購、京東、郵政等電商農村建立的服務站,如農村淘寶、村郵樂購等。

  南寧市農產品電商發展面臨的瓶頸與制約因素

  農產品電商規模較小

  近年來,南寧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取得了較快的增長,但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交易額中的比例比較低。2017年南寧市重點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2500億元,而2017年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僅17.67億元,佔重點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不足1%,交易規模相對較小。

  農產品電商區域發展不均衡

  全市農產品電商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橫縣、賓陽,是7區5縣中農產品電商發展最好的二個縣區。尤其是橫縣,各類農村電商平臺的村級服務站總數達700多個,佔全市的60%以上,作為南寧市唯一的產業扶貧典型材料上報國務院扶貧辦。第二梯隊是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邕寧區和武鳴區,這一梯隊的縣區農產品電商發展相對橫縣、賓陽縣較為滯後,目前主要是通過引進電商平臺,推進農村電商村級服務點(體驗店)、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農產品電商硬體基礎建設,其農產品電商處於起步階段。第三梯隊的是青秀區、西鄉塘區、江南區、良慶區、興寧區,主要是城區,第二、第三產業基礎條件好,但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較低。

  農產品電子商務自建平臺知名度低

  儘管有淘寶、京東等全國性的電商平臺參與到本市的農產品電商發展中來,但是大部分農產品電商自建平臺普遍存在網站建設滯後、規模小、知名度較低的問題,目前基本沒有全國知名的農產品電商自建平臺。一些相對較大的電商平臺例如南寧「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網銷平臺主要以提供供求信息為主,大部分農產品電子交易支付等功能不能實現,也限制了其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同時,自建平臺上雷同農產品太多,同質化經營嚴重,多數農產品沒有形成品牌或品牌競爭力不強,知名度不高。大多數農產品的交易市場還沒有配備相應的信息設備,不能將農產品市場的信息充分展示,雖然已有物流網和農業信息網絡平臺等相關網站,但針對農產品的加工與倉儲等流程的專業化網站建設並不完善,不能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農村電商基礎設施薄弱

  物流成本較高。尚未形成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電子商務進農村最後一公裡問題還沒有完全破解;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方面運營主體規模小、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強,尚未形成完整的農產品產業鏈,導致農產品物流資源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增加了物流成本。

  農產品配送能力薄弱。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仍以農業生產基地到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批發市場到零售店和零售店到客戶的末端渠道建設滯後。鮮活農產品預處理加工設施、冷鏈物流、冷凍倉庫建設落後。

  村級電商服務站運營能力還需提升。目前,全市雖然建成了不少村級電商服務站,但網點業務內容單一,營銷實績較少,僅從事網上代購、充值等便民服務,網上代賣和網銷農副土特產品、旅遊產品還需提升。

  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尚不完善

  一是涉農網站少,且缺乏專業水準。多數網站信息以宣傳和服務為主,真正從事農產品交易和為交易服務的較少;許多涉農網站信息更新慢、內容抽象、缺乏吸引力。二是農產品網銷標準化進程亟待加快。許多農品還不符合網上營銷的條件,沒有進行質量認證,註冊品牌商標等。三是農村金融扶持政策工具不足。農產品電商發展所必須的預處理設施、冷庫、冷鏈建設需要相當的資金,這些涉農項目回收風險大,加上當前各大銀行普遍面臨去槓桿壓力,因此較難獲得金融機構貸款。

  農產品電商自有品牌缺乏

  南寧農副產品豐富,香蕉、茉莉花、甜玉米產業規模居全國之首,是全國「南菜北運」和「西菜東運」基地。雖然橫縣茉莉花茶、力拓牌大米、橫縣甜玉米等農產品在網上熱銷,但大部分都是依託原有的土特產品牌進行的銷售,電商銷售的農產品基本沒有形成有影響力和競爭優勢的品牌,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品牌。

  專業人才緊缺

  電商運營中心即使是發展較好的橫縣也普遍缺乏電商專業技術人員,不具備高水準的品牌及營銷策劃、設計、包裝、宣傳、運營服務能力,電商企業和網商創業者迫切需要提供電商銷售技術指導和服務;大部分農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利用網絡平臺推廣農產品的能力、採用電子商務技術降低與客戶交易成本的能力都比較低;大部分農產品電商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文化水平也參差不齊,對網絡店鋪管理、信息採集和發布,市場行情分析和反饋等營銷缺乏系統認識,而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優秀人才基本不願為農村地區服務,這都極大制約了南寧市農產品電商的快速發展。

  南寧市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對策建議

  進一步加大組織引導

  做好頂層設計。積極借鑑浙江、廣東等農產品電商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加快解決本市農產品電商發展的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降低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制度成本。

  把農產品電商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重點支持貧困村網店建設,鼓勵有農產品資源的村鎮、貧困村、貧困戶網上開店或與電子商務企業合作,開展農特產品線上銷售,提升貧困戶創業增收能力。利用粵桂扶貧協作茂名、南寧兩市對口幫扶的契機,推動上林、馬山、隆安三個縣與廣州茂名市電商扶貧產業對接協作,進一步促進電商精準扶貧工作,助力南寧市脫貧攻堅。

  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一步梳理典型案例,將農村青年創業故事、企業發展經驗、產業基地運營模式等進行宣傳推廣。

  完善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

  拓寬農產品網絡零售渠道。引導農戶通過淘寶、京東、蘇寧等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開設網店;引導農民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自建農產品電商網站,培育農產品網絡銷售品牌;積極探索跨境電商、微商、網紅營銷等新型電商業態,拓展網絡零售業務,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構建多層次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依託「南菜北運」信息平臺,積極推動南寧市茄子、苦瓜、冬瓜、南瓜、豆角等蔬菜產銷對接。推動西瓜、香蕉、甜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在知名涉農商品信息平臺進行網上批發、大宗交易等電商業務。引導海吉星水果批發市場、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產品交易市場發展網絡分銷業務。鼓勵個體農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及網紅等方式開展農產品網上直銷。引導和支持金穗香蕉產業示範區、十裡花卉長廊示範區、中華茉莉花產業示範區等現代農業園區開展「網上農產品直銷」和「時令農產品預訂」等網絡直銷。鼓勵生鮮農產品採用「網訂店取、網訂店送」電商模式,促進網上直銷。

  適時開展季節性農產品網上促銷。依託第三方網絡團購促銷平臺,或者通過舉辦廣西「三月三」電商節、扶貧日促銷以及其他網絡購物節等網絡促銷活動,適時開展西瓜、火龍果、百香果、香蕉、龍眼等季節性特色農產品團購促銷活動。

  提高自建平臺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優化平臺細節,提升顧客體驗。優化平臺網頁設計,考慮如何增加亮點,吸引進入平臺網頁的用戶的注意力,增加用戶下單可能性。增加平臺支付方式的種類與數量,使得支付更加便捷。

  與知名網站開展合作。鼓勵平臺與知名度大的電商交易平臺如淘寶、京東、天貓等開展合作,進行合作網站登錄,即使用淘寶、京東等網站的帳號便可登陸到農產品電商平臺進行購物,提高交易平臺的訪問量形成較大潛在流量和潛在銷售訂單。

  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強品牌引進,銷售國內部分特色農產品,擴大平臺銷售的商品範圍。增強農產品品質,將本市的一些地標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如上林八角、南山白毛茶、橫縣茉莉花、上林大米等打造成為農產品爆款,凸顯平臺特色的同時,增加銷售。完善商品信息,在提供基本介紹和商品全方位實物拍照圖片的同時,增加商品供應商資質信息、商品歷史信息、視頻信息甚至在田間地頭的種植信息等。擴大商品供貨渠道,農產品電商平臺可積極與商業信譽等級高的農業開發公司或專業農業生產合作社開展深度合作,擴大平臺直採規模,保證商品來源可靠性,也便於後期進一步開展商品溯源機制的建設,更好的保證商品品質。

  重點打造一批有一定基礎的平臺。對目前南寧市已經有一定影響力的電商平臺,例如「舌尖網」、「供銷優品」、「八桂鮮」等,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和覆蓋面,打造成為區域知名電商品牌。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縣級快遞倉儲物流中心,加快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布局,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加快冷鏈物流建設,打造以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中心、南寧市農產品交易中心、五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南寧國際綜合物流園(玉洞冷庫)、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廣西華穗農產品物流中心等核心的農副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發展產地預冷、冷鏈運輸、冷庫倉儲、定製配送等全冷鏈物流,構建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配送體系。強化與郵政、「四通一達」等重點物流快遞企業的合作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和綜合服務網絡,解決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提升農戶家庭寬帶接通率,提高寬帶速度,降低寬帶資費,加大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等網絡終端設備在農村的普及率。

  完善農產品電商服務體系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認真組織實施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工程、農業標準化建設工程、農業投入品整治工程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能力提升工程、監測預警工程、追溯工程。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和安全監控等設施建設,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貯藏、運輸等環節的質量管控,保障農產品質量。

  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通過貼息貸款,小微企業集合貸款等方式,支持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倉儲物流設施、連鎖零售等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探索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宅基地使用權、農產品訂單為擔保,授予信貸額度的抵押貸款模式。加大對電商創業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授信和貸款支持,簡化農村網商小額短期貸款手續。

  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積極實施「一品一策、品牌強農」戰略。在繼續壯大「橫縣茉莉花茶」、「力拓大米」、「『綠水江』牌香蕉」等品牌影響力的同時,鼓勵農產品電商企業開展農產品深加工、深度挖掘農產品文化,在甜玉米、龍眼、茶葉、醬菜等目前電商發展較好產品領域培育形成一批高附加值、具有文化內涵的名特優農產品,提升農產品觸網銷售的競爭力。強化電商品牌的宣傳推廣。繼續開展「我為家鄉代言」活動,結合特產、電視、網紅、網絡直播等資源,提高農產品品牌知名度。鼓勵農產品銷售商家效仿「褚橙」的做法,註冊自己產品的商標,通過包裝、品牌策劃,將當地民俗文化與農產品相結合,塑造一批像橫縣茉莉花茶、力拓大米等知名度高的農產品品牌。

  壯大專業人才隊伍

  通過整合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資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模範的作用,鼓勵基層黨員尤其是鄉鎮幹部、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返鄉青年等積極投身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實踐,為家鄉產品代言,帶動農民脫貧致富。進一步強化和淘寶大學等專業電子商務服務機構合作,重點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培訓,培育新增電商網商,壯大電商隊伍。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農產品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跨境電商市場...
    原標題:2020年中國農產品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跨境電商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1、2019年
  • 南通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研究
    南通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研究 來源: 南通市統計局 發布時間:2019-01-04 字體:[ 大 中 小 ] 南通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研究 2018 二、南通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近年來,南通大力支持農村電商發展,2018年出臺了《全市大力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店」
  • 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發展現狀、邏輯與未來趨勢
    以下為報告內容概述部分: 《2020年中國生鮮行業報告》 萬億級市場,2019年生鮮線上滲透率不足8% 生鮮農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禽蛋、奶類等,是事關民生的「菜籃子」主要品類。 布瑞克諮詢研判認為,2020年疫情是生鮮電商消費突破「臨界點」的催化劑,開啟了生鮮行業發展新階段,也將成為中國農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 2018年生活服務電商「獨角獸」榜發布 總估值444.6億美元
    5月20日,網經社(100EC.CN)發布《2018年中國「泛電商」獨角獸數據報告》(全文下載:http://www.100ec.cn/zt/18djsbg/),該報告根據泛電商「獨角獸」資料庫編寫而成
  • 極光大數據: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極光大數據(NASDAQ:JG)發布《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結合電商大數據以及電商用戶調研數據,從行業運營情況、用戶評價、用戶粘性、用戶價值、雙十一情況、用戶畫像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電商行業的情況。
  • 中國寵物電商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寵物電商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年線上寵物消費佔比已達38%(國外僅為5%),僅在淘寶天貓平臺寵物行業銷售額121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瘋狂的小狗、耐威克等國產主糧品牌上量迅速,瑪氏品牌線上銷售甚至略有下滑,進口品牌市佔率全面下降。
  • 《2019年(上)中國電商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全文
    近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了《2019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全文下載:http://www.100ec.cn/zt/2019syhjcbg/),報告依據第三方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315.100ec.cn)上半年受理的全國數百家各類電商上半年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
  • 農產品電商的「鎮域」實驗
    隨後,「鎮域倉」(鄉鎮農產品中轉倉庫)與城市社區間實現點對點運輸,工作人員提供送貨上門、售後服務,形成閉環生態鏈。「只要頭天晚上9點前下單,第二天早上10點前準能收到產品,這個模式正在向更多鄉鎮推廣,產品種類也在逐漸擴大。」33歲的劉明心感慨,在農業領域摸爬滾打6年多,總算摸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讓家鄉的生態農產品資源有了「歸宿」。
  • FORWARD:2019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研究報告(附下載地址)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掃一掃下載全網最新數據報告點擊播放 GIF 0.1M查看完整報告請閱讀全文電子競技概念的誕生,標誌著人類將競技運動的邊界定義從實體世界拓展到了虛擬世界2016年左右,我國電競產業進入政策爆發期,多項政策利好電競產業發展,為我國電競未來的黃金髮展奠定基礎。我國電子競技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前瞻產業研究院特此發布《2019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研究報告》,深度解讀我國電子競技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極光大數據:2018年秒拍用戶研究報告(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8年秒拍用戶研究報告】即可!
  • 2020-2026年中國電商攝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電商攝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電商攝影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電商攝影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電商攝影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電商攝影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電商攝影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電商攝影市場競爭格局及電商攝影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電商攝影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電商攝影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農產品跨境電商運營平臺有哪些?農產品電商平臺介紹
    跨境電商模式下的農產品出口有著天然的優勢,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農產品出口的積極增長。中國農村電商正全力開拓全球大市場。那農產品跨境電商運營平臺有哪些?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淘寶 淘寶網是亞太地區較大的網絡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團在2003年5月創立。淘寶網是中國深受歡迎的網購零售平臺,擁有近5億的註冊用戶數,每天有超過6000萬的固定訪客,同時每天的在線商品數已經超過了8億件,平均每分鐘售出4.8萬件商品。
  • 謝揚:2016年農村電商發展將再獲支持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 (孫陽)1月14日,由CCTV-7農業節目主辦,成都市農業委員會、蒲江縣人民政府、《每日農經》欄目承辦,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支持的「第六屆CCTV魅力農產品嘉年華——蒲江之夜」大型推介活動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隆重舉行。
  • 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研究報告
    2017年,我國寵物數量已達到1.68億隻,寵物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寵物行業形成上遊產品、下遊服務的產業細分,包括寵物飼養交易、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寵物出行、寵物婚喪嫁娶、寵物保險等一系列產業。傳統寵物食品醫療領域加速整合,新興事物層出不窮。
  • 平順電商螞蟻軍團走上發展「快車道」
    今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作為支撐電商發展最主要的承載主體電商企業,長治市平順縣電商螞蟻軍團逐漸成長,小微個體從最初的30餘家發展到近400家,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直接帶動了2237戶貧困戶增收。土裡不土氣,山貨也洋氣。
  • 深度報告:2018年全球五大洲TOP電商平臺詳實盤點
    月費:無 月瀏覽量:12億 沃爾瑪 從2018年2月到7月,沃爾瑪官網的總訪問量達到了3.63億,該網站是美國領先的品牌之一,且依然不斷發展壯大。 該公司的實體店最近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截止到2018年150家Sears和Kmart商店被迫關閉,在美國本土商店只剩約1250家。
  • 獨山電商農產品加工中心:餈粑土貨搭電商快車出大山
    獨山農產品加工中心行政主管胡莉介紹,為保障餈粑供應鏈不斷,加工中心從原有的18名員工擴增到近50名員工,每天實行三班倒工作機制,預計這樣的情況將持續到年後。 晾曬 2019年8月,獨山縣供銷社從強化電商孵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農產品網貨轉化率三個方面精準發力,著力打造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電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三個中心
  • 2020-2026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26368億元,增長11.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027億元,增長12.9%。
  • 電商法、個稅法、疫苗管理法……剛剛過去的2018年,立法領域這些...
    電商法、個稅法、疫苗管理法……剛剛過去的2018年,立法領域這些大事改變了你我的生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
  • 滕州「十大優質電商農產品優選品牌」評選徵集啟動
    、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滕州優質電商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發揮優質品牌的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農業發展氛圍,即日起,滕州市正式啟動「十大優質電商農產品優選品牌」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以及徵集活動由滕州市商務與投資促進局、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棗莊分公司承辦,徵集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  參選報名對象為滕州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評選活動中認定的知名農產品品牌、獲得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誌和中國馳名商標等農產品品牌,以及其他符合參評條件的農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