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見傾心,再見亦是一雙人

2021-01-11 慕亭衣

#林徽因#

徐志摩與張幼儀的離婚,讓我看到了一個男人對一個女子的決絕與無情,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不舍與悲痛,仿佛一瞬間十幾年的感情全都化為雲煙,不見蹤影。

1922年9月,徐志摩乘坐日本商船返回上海。六個月前,他寫信給妻子張幼儀,開誠布公地談了自己對婚姻和愛情的理解:

「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為了挽回那段美好的康橋之戀,徐志摩毅然決然地與張幼儀離婚,不惜背上拋妻棄子的罪名,成為了「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

好像是很偉大的行為,背後卻是一個女人的哭泣,一個孩子的無助。一個家庭就此被撕成了兩半,碎了一地的心。

徐志摩的這一切行徑的目的是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而林徽因所做的決定是不想讓另一個女人不幸福。留下一封分手信後林徽因選擇和父親回國。一條路出現了分岔口,林徽因選擇走了另外一條路。

回國之後沒多久,便傳出了林徽因和梁思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將結婚的消息。徐志摩不死心,他不相信這回事,他定要當面問問林徽因。

徐志摩沒有在林家見林徽因,而是看到了梁思成與林徽因在一起,還有一張貼在門上的便條,明言勿擾。

徐志摩的恩師梁啓超擔心林徽因和徐志摩會死灰復燃,他寫了一封信寄給了徐志摩。

梁啓超也從張幼儀哥哥那聽到了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了。

梁啓超寫給徐志摩的信裡提了兩條忠告:

「萬萬不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弱妻幼子之上;真愛固然神聖,但可遇不可求,不可勉強。」

隨後,徐志摩給梁啓超回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其中一句便是: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作為父親的梁啓超,擔憂是自然,但林徽因與梁思成結為一生伴侶的事情,是從早就有了結論的。

原來在林徽因十四歲那年,在教會女校上中學。這一天,一個文質彬彬的少年到林家拜訪。

他戴著眼鏡,卻眼神堅毅,只是神態有些局促不安,這讓林家大小姐覺得十分有趣。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曾告訴過她,這個少年是他的好朋友,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維新派領軍人物梁啓超的長子——梁思成。

梁思成走後,林徽因的二娘程桂林打趣地說:「寶寶,這個梁公子怎麼樣?你爹爹打算招他當女婿呢。」聽完這話,徽因立刻羞紅了臉,低頭跑開了。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第一次見面,竟是這麼的青澀。以為這是一次普通,尋常的會面,可卻成為了梁思成心裡揮之不去的回憶。

對於父親第一次見到母親的情景,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在《回憶我的父親》中寫道:

「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她的雙眸清亮有神採,五官精緻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自那天見到梁思成後,再一次見面是在三年之後。

結束了遊學的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乘坐「波羅加」號郵輪從倫敦轉道法國,回到了中國。

回國後,林長民留在上海,林徽因則回到北京的教會女中繼續上學。

此後,林徽因與梁家的來往越加頻繁。梁思成與林徽因的聊天內容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在談到各自的理想時,梁思成說他將來可能會跟他的父親梁啓超一樣從政。

林徽因說「從政需要磨鍊,也需要天賦。古往今來,把政治之路走得順風順水的人不多,即使我的父親,也許還有尊駕——不好意思,唐突了,不過這不是我操心的,我感興趣的是建築。」

說這話時的林徽因才有十七歲,在二十歲的梁思成聽來感到驚訝:「建築嗎?你是說,蓋房子,女孩子家怎麼做這個呢?」

林徽因解釋道:「不僅僅是蓋房子,準確地說,是architecture,叫建築學或者建築藝術吧,那是集藝術和工程於一體的學科。」

梁思成訝異林徽因十七歲的年紀卻比同齡女孩有著開闊的眼界,思維敏捷,談吐優雅。是的,她完全打動了梁思成,回到家後,他與父親確定了兩件事:

第一,他要把建築作為終生的事業和追求;

第二,他想要約會林家大小姐。

梁啓超聽完梁思成的話後,他十分贊同,本來他就支持梁思成與林徽因交往。

梁啓超與林長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梁啓超希望自己的兒子與林徽因締結連理,這就是這位維新派大人物心中的「理想的婚姻制度」:

「父母留意,確定人選,然後創造適當的機會讓兩人接觸,兩人經過充分的了解,自由戀愛後結合。」

在這裡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她就是梁家的大小姐梁思順,她就是父親「理想的婚姻制度」的實踐者。

梁啓超選定的得意女婿周希哲,原本出身寒微,但後來成為駐菲律賓和加拿大使館總領事,對梁思順和梁家都很好,這是梁啓超一直引以為傲的。

1923年11月5日他給女兒寫信說:

「……徽因我也很愛她,我常和你媽媽說,又得一個可愛的女兒……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留心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錯罷。徽因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

身為父親的梁啓超與林長民,為孩子的考慮,卻也尊重孩子的決定。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相遇,日久生情,最終走進婚姻的殿堂。

相關焦點

  • 林徽因的詩告訴你:為何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都對她一生深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最廣為傳誦的詩作。這首詩的美絕不僅僅局限於表面的文字,它體現出林徽因對人生大境界深刻體悟,超越凡俗,而這也正是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這三個大名頂頂的人物甘願為其奉獻一生所愛的根本原因!今天,騫尋就和大家一起走進林徽因和她的詩世界。
  • 抹黑林徽因,壓榨梁思成,大師後妻林洙拋夫再嫁目的何在?
    這些都無可厚非,畢竟梁思成去世的時候,只給她留下了4000元的存摺,而她的一雙兒女也只有初中畢業的履歷,沒能像林徽因兒女梁再冰、梁從誡那樣成才,為母則剛,她不得不為自己孩子的未來生活考量。
  • 梁啓超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新月社,替兒子梁思成做出了一個決定
    1923年,徐志摩帶著滿腔對林徽因的愛戀回到國內,但是讓他失落的是,林徽因這時候已經在和梁思成談戀愛了,但徐志摩卻不死心,依舊經常去找林徽因,甚至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約會的時候都要厚著臉皮跟著,他們二人坐在圖書館裡看書,徐志摩就心緒不寧地在圖書館外徘徊一下午,這個時候徐志摩已經沒有單獨接觸林徽因的機會了
  • 林徽因與徐志摩確有感情?梁思成室友:不可能!梁每天半夜才回來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曾經給徐志摩這樣一封信:志摩足下:長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徽因)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誤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飯,盼君來談,並約博生夫婦。友誼長葆,此意幸亮察。敬頌文安。如果林徽因跟志摩談過,斷然不會搬出父親,讓父親義正言辭地回絕徐志摩。
  • 直擊百年前北京古城牆:壯觀無比,難怪梁思成林徽因拆除時淚滿襟
    一旁面色鐵青的梁思成扶起妻子,亦堅定地說道:「你們會後悔的,五十年後,歷史將證明你是錯誤的,我是對的。」 1952年,天安門外的長安左門、長安右門被拆除;1953年北京的牌樓一座一座被拆除;1953年,永定門城樓即將被拆除,林徽因、梁思成夫婦直接衝去現場,指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大罵
  • 文化十分丨太原晉祠:梁思成林徽因「不肯失之交臂」的千年之美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人文清華」講壇製片人 張小琴:我記得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寫的《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裡面,就講到了「叉子」是《營造法式》裡面的名詞,看來他們真的是拿著這個《營造法式》,按物來解書。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來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梁思成的建築設計專業課成績優異,但是更痴迷於建築史,他發現,當時中國的古建築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
  • 林徽因:一身詩意,一生傳奇
    林徽因,就像是一朵蓮花一樣,在亂世當中獨美,她的一絲柔情也化入了江南煙雨當中。「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地捧出輝煌。在幽靜的宅院裡,一個不大點的小女孩捧著書,就著燈光,在一個明朗的夜晚靜靜地閱讀,這一讀,就是一生。
  •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梁思成從來不是什麼神
    林洙(1928年- )福建省福州市人,清華大學建築師、教員、作家,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編者按】 建築歷史研究者朱濤的《梁思成與他的時代》一書日前問世。該書在宣傳時,使用了「終結了梁思成的偶像神話」這樣的表述。
  • 這裡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不小心闖入的「隱世仙境」,五一自駕超讚!
    武義縣桃溪鎮所在的陶村,是陶淵明後裔聚居地、是歷史悠久的江南名鎮,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全國第四批傳統村落;她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她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不小心闖入的「隱世仙境」……@盧宣新/攝那裡,居住著陶淵明的後人,像極了「黃髮垂髫,雞犬相聞」的桃花源,到處是「採菊東籬下,
  • 張愛玲和林徽因:莫問誰更幸福
    作為男人來說,胡蘭成的確風流,而他對張愛玲並非無情,他是這樣寫的:「愛玲這樣小氣,亦糊塗得不知道妒忌。」這句話說得愛憐橫溢,儘管胡蘭成的人品頗受非議,但如果沒有段正淳一樣的多情,也就不是胡蘭成了。張愛玲對胡蘭成的風流,恐怕愛和恨是很難分清的。從張愛玲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胡在一起的日子裡,一丁點的快樂,都會被愛玲放大到和一個大燒餅一樣大。
  • 林徽因:愛情是不顧一切的衝動,婚姻是深思熟慮的選擇
    隨著交往的深入,徐志摩對林徽因就像著了迷,她的美麗,她的氣質,她的談吐,她的修養,她的知識,她的一切,都讓徐志摩著迷,他想用儘自己的一切去愛這個美麗的姑娘,於是他要求和還懷著自己孩子的妻子張幼儀離婚,在他給張幼儀的信中的那般無情和決絕,完全看不出他是有一絲情感的男人。
  • 林徽因身高究竟是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這幾張合影不會騙人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靈氣,雖然難以言表,但一見林徽因就能感覺到,這詩就是她寫的。只有如此俊秀而充滿靈氣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詩。正如後來金嶽霖為林徽因所寫的那副輓聯一樣:「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一顰一笑,都讓人感受到仿佛是看見了充滿生機的四月天一樣稚嫩而充滿生機,難怪有那麼多文人才子將林徽因當作心中的女生。
  • 錢鍾書為貓和林徽因結怨,林徽因:欲哭無淚
    新中國成立以後,錢鍾書楊絳夫婦在清華園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毗鄰而居。兩家的貓有矛盾,但錢鍾書家的貓打不過林徽因家的貓,看到自家的貓落敗,錢鍾書特別心疼,為此還在門口立了一根長竹竿,只要聽見有貓的打鬧聲,錢鍾書立刻就衝出門去憤怒地抄起竹竿打林徽因家的貓,以此維護自家貓咪。
  • 林徽因長得有多美?AI復原16歲容貌,網友:成了網紅臉,沒氣質
    林徽因,中國90年前的國民女神,她是建築師、作家和詩人,同時也是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很多人說,林徽因是女人的「公敵」,男人的夢中情人,但實際上,這是世人對她的誤解。縱然徐志摩猛烈追求過她,金嶽霖愛上有夫之婦的她,但她一沒答應徐志摩,二沒出軌,她仍是那個清高、孤傲、一心為國的女子,她的成就和建樹,是99%的人都達不到的。
  • 林徽因:才貌雙全,傲驕如蓮
    最近,有幸讀到90後才女羽川的《林徽因: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作者用散文的筆法,對她的才與情做了細緻地敘述和分析,使我對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 伉儷情深,琴瑟和鳴,奏響人間最美的愛情樂章世間最難得的,是有人懂你。林徽因才華橫溢,思維活躍,活潑善交際。梁思成踏實勤勞,沉著篤定,也顯得有點沉悶,少了些浪漫。可是,梁思成卻是最懂她心思的人。
  • 林徽因到底是女神還是綠茶?你看錢鍾書在《貓》裡寫了啥,便知曉
    林徽因生前有三位有名的男性追求者,其中一位成為了她的丈夫,也就是梁思成,不過無論是在婚前還是婚後,林徽因都喜歡與其他男子保持曖昧的關係,婚後林徽因與金嶽霖相談甚歡,並且對自己的丈夫還曾說過「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之類的話。而金嶽霖認為林徽因是一個完美女子,只是她已經嫁於他人,相見恨晚,之後再沒有娶妻。
  • 梁思成二妻林洙:婚後親生子女留給母親照顧,多年後子女皆未成才
    1955年4月1日,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因肺結核離世,終年51歲。這一年,她的丈夫梁思成年54歲。 「中年喪偶」是人生的三大悲劇之一,經歷這一人生悲劇的梁思成境況嚴峻:他在處理建築系繁雜的工作之餘,還要抽空管兒女和丈母娘、林徽因母親何雪媛。用「身心疲憊+孤獨」來形容這一階段的梁思成,著實貼切。
  • 民國才女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妒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 林徽因16歲時,在英國倫敦遊歷,遇見了正在倫敦大學讀書的天才詩人徐志摩,一時間他驚豔了她的時光,心動之後才知對方已有家庭。
  • 林徽因:喜歡分三個層次,最後一層才是真熱愛,你在那一層?
    穿著一身優雅旗袍的林徽因便在這裡教女兒寫字,寫院落裡「搖曳的樹影」。民國動蕩年代,一二老物件,三兩花簇,幾件舊家具……零零散散幾個小玩意和小植物,林徽因將它們創意、擺弄,捯飭後家裡顯得有生氣又文藝,盡顯一種錯落的美,更有懷舊之情。從林徽因的老照片中,能依稀可見她家書房布置的雅趣,林徽因依在案几上,一臉明媚,一身優雅。
  • 林徽因收藏兩塊飛機殘骸:一塊與徐志摩有關,一塊與弟弟林恆有關
    林徽因堂弟林宣曾在接受徐志摩研究者陳宇的採訪中說:「她(林徽因)保存了兩塊飛機殘片,而且它們都是由梁思成取回的。一塊是徐志摩過世時取自濟南,一塊是林恆(林徽因弟弟)在對日空戰中陣亡,梁思成參與後事處理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