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製藥:業績依賴斑蝥酸鈉系列 重銷售輕研發業績逐年下滑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1月28日,神奇製藥公告顯示,全資子公司貴州神奇藥業有限公司(神奇藥業)控股持有吉林神奇康正醫藥有限公司(吉林康正)30.16%的股權,吉林康正是公司的控股孫公司,神奇藥業擬在2021年內,以吉林康正2020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和淨資產價值為參考,協商股權轉讓價款,向無關聯方、吉林康正其他自然人股東轉讓其持有的吉林康正30.16%股權。吉林康正主營業務是從事中成藥、化學藥製劑、抗生素、醫療器械批發代理銷售。

業績依賴斑蝥酸鈉系列

公司主營醫藥製造業和醫藥商業,2020年上半年,營收佔比分別為60.58%、39.42%。醫藥商業主要以孫公司山東神奇、重慶神奇康正、吉林康正為醫藥商業平臺,從事醫藥品的配送、批發和零售,銷售公司及其他企業的醫藥產品。

製造業主要為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感冒止咳類產品包括枇杷止咳顆粒、強力枇杷露、枇杷止咳膠囊;補益安神類產品包括精烏膠囊、全天麻膠囊;抗腫瘤類產品包括斑蝥酸鈉維生素 B6 注射液、斑蝥酸鈉注射液;抗菌消炎類產品包括珊瑚癬淨;心腦血管類產品包括銀丹心泰滴丸;風溼骨疼類產品包括金烏骨通膠囊。

公司核心產品為抗腫瘤類藥物斑蝥酸鈉系列產品,2017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抗腫瘤類藥物營收分別為6.17億元、6.87億元、7.64億元、3.16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35.53%、37.10%、39.65%、37.62%,毛利潤分別5.17億元、6.52億元、7.17億元、2.93億元,毛利佔比分別為49.40%、57.72%、58.86%、63.17%,業績依賴斑蝥酸鈉系列。

斑蝥酸鈉系列產品已上市銷售20年,是公司自主研發、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抗腫瘤化學藥物,藥品註冊分類為「化藥6類」,公司擁有的斑蝥酸鈉原料藥和注射劑為全國獨家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目前斑蝥酸鈉注射液由金橋藥業生產,斑蝥酸鈉維生素 B6 注射液由柏強制藥生產。2017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斑蝥酸鈉系列產品毛利率分別為83.76%、94.81%、93.77%、92.90%,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

來源:iFinD、新浪財經整理繪製

重銷售輕研發 淨利潤逐年下滑

2017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7.36億元、18.53億元、19.28億元、13.29億元,分別同比變動8.63%、6.75%、4.03%、-6.43%,營收增速逐年放緩,2020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主要系醫藥製造業因新冠疫情影響導致銷售收入同比下滑所致,其中感冒止咳系列因國家新冠病症與感冒類症狀相似,禁止感冒止咳類、發熱類用藥禁止在醫院外銷售用藥,造成感冒類OTC藥品極度銷售下滑,上半年公司止咳類藥品同比下滑5459萬,降幅67.79%。

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公司淨利潤逐年下滑。2017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0億元、1.06億元、8397.48萬元、-1.47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21億元、9666.46萬元、8221.09萬元、-1.45億元,業績逐年減少。

盈利能力層面,毛利率分別為60.25%、60.94%、63.17%、57.68%,而淨利率分別為6.89%、5.31%、4.18%、-10.88%,淨利率逐年降低,主要系公司銷售費用增速超營收,2017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1.71%、44.51%、45.75%、46.02%,逐年增長,橫向看,公司銷售費用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選取2019年年報顯示的千金藥業、白雲山、昆藥集團、江中藥業、西藏藥業、東阿阿膠、華潤三九、康緣藥業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19年銷售費用率均值為37.18%,公司45.75%高於行業均值。

與此同時,公司研發投入規模和研發投入佔營收比值均低於行業均值,2019年,可比公司的研發投入均值和研發投入佔營收比值分別為2.65億元和3.74%,而公司2019年研發投入僅1995.91萬元,遠低於行業均值,且佔營收比值也僅1.04%。

公司年報和半年報未顯示公司在研項目,從去年公告得知,公司於2017年委託相關醫藥研發機構開展了斑蝥酸鈉系列研究,為斑蝥酸鈉系列上市後再評價和適應症擴展探索,尚處於體外細胞試驗、動物體試驗階段,屬於前期研究階段,且動物試驗樣本量較小,是否對人體有效需進一步臨床試驗證明,存在重大不確定性。(Kodak/文)

來源:公司年報、新浪財經整理繪製

相關焦點

  • 神奇製藥:斑蝥酸鈉抗癌療效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證券時報e公司訊,神奇製藥(600613)25日晚公告,公司於2017年開展的斑蝥酸鈉抗腫瘤譜體外篩選實驗、斑蝥酸鈉動物體內抗胰腺癌實驗、斑蝥酸鈉抗人體原代胰腺癌活性實驗、斑蝥酸鈉抗癌作用機制及靶點研究,近期取得重要進展。
  • 一力製藥:合作若不能續期或致業績巨震
    一力製藥實際控制人為曾勝、蒙仙花、曾佐達、曾佐成和曾梓熙,其中曾勝與蒙仙花系夫妻關係,曾佐達、曾佐成和曾梓熙為曾勝和蒙仙花的子女。   一力製藥是一家中藥企業,公司業務有很大部分依賴於強勢合作方,合約即將到期,一旦無法續約將會對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公司毛利率在強勢合作方面前遭受重大衝擊,業績出現顯著下滑,產品優勢不足,長期前景恐難樂觀。
  • 飛科電器單季度營收淨利7連降,「重營銷輕研發」常被詬病...
    國內剃鬚刀王者飛科電器正在走下坡路,2020年第二季度是飛科電器業績連續下滑的第七個季度,重廣告輕研發、研發投入略顯不足,豪氣分紅多數的錢都進了老闆腰包。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飛科電器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4.87億元和2.8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13.77%及-14.79%。值得一提的是,分季度來看,這已是飛科電器業績連續下滑的第七個季度,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1.87%和9.42%。
  • 營收依賴新冠檢測產品 博拓生物業績持續性存疑
    營收依賴新冠檢測產品 博拓生物業績持續性存疑 2020-10-14 06:42:30 來源:北京商報
  • 業績增長逐年大幅下滑 周黑鴨欲重回「鴨王路」
    近期,滷味界知名品牌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周黑鴨」,01458 .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盈利預警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收益同比下降約45%,淨虧損約為4200萬元至500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2.24億元。總部位於武漢,且以線下店為主的周黑鴨受到疫情重創在意料之中,但如此大的業績下滑還是令人側目。
  • 翰森製藥領跑醫藥股,背後有何難題待解?
    業績走勢常年穩健與股價走勢相一致的是,翰森製藥常年穩健的業績表現。據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54.33億元、61.85億元、77.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4.76億元、15.95億元、19.03億元,呈現雙增態勢。
  • 海南海藥21.4億併購奇力製藥:業績變臉 扭虧靠理財
    資料顯示,同海南海藥相同,奇力製藥也是一家位於海口的醫藥生產企業,以研發生產抗生素、心血管用藥、消化系統用藥為主,產品線覆蓋西藥化學製劑與中藥、黎藥,目前,擁有108個藥品品種合計216個藥品生產批准文號。  奇力製藥是注射用頭孢曲松鈉他唑巴坦鈉國內獨家生產廠商,同時也是磷酸肌酸鈉和注射用頭孢哌酮鈉他唑巴坦的主要生產廠商之一,上述核心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強。
  • 兔寶寶:輕資產運營模式成效顯著
    兔寶寶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000~5000萬元,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8.25%~60.31%;其中單二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6833~7833萬元,同比增加102.82%~132.51%。業績下降主要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影響,二季度追趕效應明顯。
  • 2020年淨利預計達101億元 但這家化學公司業績依然下滑
    1月7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或「公司」)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20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96 億元到 101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 5.3 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 5%到基本持平。
  • 短暫回春後業績再度下滑,「中年危機」的旺旺如何扭轉頹勢?
    6月16日,旺旺披露全年業績公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因疫情對第四季度(2020年1-3月)銷售的影響,旺旺實現收益200.95億元,同比下降3%,這也是旺旺在經過2017、2018年連續兩年上漲後,再度出現下滑;毛利96.55億元,同比增長2.7%,淨利潤為36.49億元,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旺旺的工廠線也在縮減。
  • 潔雅生物依賴大客戶,客戶兼任供應商合理性存疑
    但從數據來看,潔雅生物的質量卻有「瑕疵」:2019年營業收入下滑,依賴外資客戶的同時,ODM/OEM模式對其進一步發展有所局限;研發費用率等數據缺乏同業比較,且第二大客戶同時兼任第二大供應商身份合理性存疑。
  • 新東方烹飪母公司業績全線下滑背後:疫情衝擊下的職業教育困境
    8月19日晚間,新東方烹飪學校的母公司——中國東方教育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15.17億元,同比下滑16.7%;毛利潤8.72億元,同比下滑21.3%;淨利潤2.43億元,同比下滑22.4%。作為職業教育賽道的代表企業,中國東方教育的業績狀況是職業教育上半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從業績來看,上半年的職業教育經受了不小的衝擊。
  • 金城醫藥:2.9億商譽減值利潤下滑 標的盈利穩定性差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溢價416.07%、作價18.80億元收購的金城泰爾給金城醫藥帶來11.44億元商譽,標的在2015年-2017年業績精準達標後變臉,淨利潤自2018年來持續下滑致商譽不斷計提。2018年計提1.22億元商譽致金城醫藥業績下滑7.84%,2019年欲計提2.90億元致金城醫藥業績下滑5%--35%。
  • 生豬減少致業務萎縮,動物疫苗龍頭生物股份去年淨利下滑70%
    年報顯示,生物股份主要從事獸用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種類涵蓋豬、禽、反芻和寵物類四大系列100餘種動物疫苗。生物股份表示,2019年國內生豬養殖行業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截止2019年年底生豬存欄量同比減少40%以上,其經營業績出現異常波動。
  • 去年曾因業績下滑撤回材料 超力高科捲土重來擬A股上市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獲悉,超力高科曾經申報創業板IPO,並在證監會排隊,去年因業績下滑撤回材料。業內人士認為,超力高科業績應該有所好轉,預計未來將申報主板(中小板),而不會申報對成長性要求相對較高的創業板。原擬募資6億元用於主業超力高科曾在2015年1月預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 中國生物製藥:集採和疫情雙重影響調整期業績略低於預期新品種逐步...
    機構:國盛證券評級:買入中國生物製藥發布 2020 年三季度報告。受疫情和帶量採購的雙重影響,三季度業績略低於預期,但收入結構改善和變化明顯。2020 年醫藥行業整體收到疫情的影響,Q3 開始,雖然醫院門診量和手術量有所恢復,但是各批帶量採購逐步落地。三批國家帶量採購涉及公司的肝病、心血管、鎮痛等多個主要產品,多個品種降價幅度超過 90%,對公司的收入利潤產生一定的衝擊。
  • 德國製藥和化工巨頭拜耳上調未來幾年業績預期
    (原標題:拜耳上調未來幾年業績預期)
  • 中國生物製藥:股價深跌36%,還會繼續低迷嗎?
    (來源:Wind)11月30日晚間,中生披露最新三季度業績,整體表現遠低於預期,高估值不可維持,今日股價狂瀉超過11%。據財報披露,中生前三季度總營收為207.16港元,同比下滑6%,淨利潤為21.06億港元,同比大幅下滑18%。
  • 看好中國生物製藥後續增長潛力 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中泰證券評級:買入投資要點事件:中國生物製藥公布 2020 年三季度業績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81.26 億元,同比下降 6.2%;歸母淨利潤點評:疫情疊加集採影響,收入端整體有所下滑,業績略低於預期。公司 Q3單季實現收入 54.78 億元,同比下降 19.36%。腫瘤、呼吸、抗感染、骨科領域 Q3 單季收入分別同比+8.42%、35.64%、14.61%、13.58%。收入端下滑主要在於肝病、心腦血管、消化系統、鎮痛等領域受疫情和集採影響有所下滑,其中肝病領域收入單季同比下滑 52.03%。
  • 翰森製藥(03692.HK):高效研發驅動,率先實現創新轉型,給予「買入...
    目前已上市1類新藥4個,三代EGFR阿美替尼、二代Bcr-AblTKI氟馬替尼、長效GLP-1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均為同類首個國產創新藥,創新藥開始迎來業績兌現期。(2)公司學術推廣和銷售能力強大,多個仿製藥品種直面外資競爭,市場份額做到行業第一。(3)新品種密集上市,有效緩解集採擔憂,公司近年多個首仿和創新品種上市,仿製藥和創新藥管線儲備豐富,業績有望持續保持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