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五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2021年伊始密集而緊湊地完成了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的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起連續31年每年首次出訪都到訪非洲。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王毅此行的訪問路線貫穿非洲,到訪國家體量大小不一,分布在西非、東非、南部非洲、中部非洲等多個方位之上。
「中方希望以這一實際行動,體現中國對非洲的高度重視,體現中國與非洲兄弟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體現中國對非洲各國發展振興的堅定支持。」1月5日,王毅在此行的首站奈及利亞向外表達了他此訪非洲的四點明確信息:中國堅定支持非洲抗擊疫情、堅定支持非洲加快經濟復甦、堅定支持中非合作提質升級、堅定支持非洲提升國際影響。
有分析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王毅此行弘揚了中非傳統友誼,體現了中方在中非關係中既珍視老朋友,也願意結交新朋友的明確態度,也加速了推進中非「一帶一路」合作,共同努力讓這個朋友圈越來越大。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次訪問,是一次危難之際的赴非訪問,彰顯中國對非洲支持和中非友好傳統。此次訪問期間,不僅有變異病毒推高全球疫情風險、非洲疫情仍在蔓延的國際大背景,也有非洲國家比如剛果(金)內部政局轉型的地區層面背景,傳遞出中非合作穩步前行的重要信號。
雙邊層面:珍視老朋友,結交新朋友
2021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收官之年,中非之間有幾個重要的客觀背景不容忽視:
首先是中非合作正在提質升級,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模里西斯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是中國與非洲國家籤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與此同時,第八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也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塞內加爾召開。
其次是中非將在這一年中繼續攜手抗疫,共同應對新冠病毒和疫情帶來的挑戰。此前,中方已向非洲15國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同非洲12國籤署緩債協議,減免非洲15國2020年底到期的無息貸款債務。王毅去年8月就在同摩洛哥外交大臣通話時指出,中國冠病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並願率先惠及非洲國家,支持非方抗疫行動。
除此之外,國際局勢變化也勢必影響到中非關係發展。據《參考消息》網站1月6日援引日本《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王毅在疫情期間訪問非洲,體現出中國對非洲的重視。中方將支持非洲國家抗疫,實現經濟復甦。
也就是在這些背景下,王毅此行尤為受到各方關注。此次陪同王毅出行的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其社交平臺帳號上表示,今年的訪問顯示中方在抗擊新冠病毒、實現經濟復甦、推進「一帶一路」合作以及建立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誠意與決心,在後疫情時代,中非傳統友誼將達到新的高度。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外交部網站官方信息顯示,中方在同此次到訪的非洲五國雙邊關係層面獲得豐碩成果。
在奈及利亞,中尼之間就抗疫、建立政府間委員會、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重點項目建設、拓展合作空間、軍事安全合作以及密切國際地區事務協調達成七點重要共識。奈及利亞總統布哈裡表示,尼方對兩國關係進展感到十分滿意。在石油價格下跌、尼發展遭遇困難之際,感謝中方大力支持,幫助尼有效緩解了基礎設施欠發展以及糧食不足等問題,為尼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剛果(金),雙方籤署了兩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剛果(金)成為非洲第45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剛方即將擔任非盟輪值主席國,齊塞克迪表示,剛方珍視剛中友誼,始終視中國為好朋友,願繼承兩國友好傳統,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
在波札那,雙方也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波札那也成為了非洲第46個共建「一帶一路」夥伴國。
在坦尚尼亞,王毅同坦總統馬古富力以及坦方官員在總統家鄉查託舉行一系列正式會談,體現了「坦尚尼亞是中國在非洲的鐵桿朋友,在中國外交史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中坦就傳統友誼、密切雙方各層級交往、加強務實合作、加強國際事務協調等方面達成四點重要共識。
在塞席爾,王毅指出中方願重點在綠色環保、藍色海洋、旅遊觀光三大領域深化中塞互利合作。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表示塞方視中方為重要合作夥伴,完全同意中方提出的務實合作設想,這十分符合塞方的需求。拉姆卡拉還特別提到「本人願帶頭接種中國疫苗」。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沈詩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此次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訪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都在近兩年經歷大選,此次出訪體現了中方「珍視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同相關國家共同繼承弘揚友好傳統的明確信號。沈詩偉舉例說,前些時間剛果(金)政壇經歷波折,王毅此次訪問傳遞的第一點明確信息便是支持剛政府維護國家團結穩定。
張春分析認為,中國外長連續31年首次出訪都是到非洲,這種與時間變化、領導人代際更替等似乎「絕緣」的慣例本身,就足以說明中非傳統友好;其次,中國和非洲的確都在變,但我們仍能實現青春常駐,只靠中國一方的努力是不夠的,非洲多代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儘管外部有各種評論或更準確的說是猜測,但非洲當前的政治家在對與中國合作上的態度,應當說仍是積極的。今天中非關係的政治基礎與30年前或60年前肯定存在差異,中非關係的感情基礎在發生「位移」或變化,更多經濟利益或現實考慮被納入進來,但這種基礎變化本身也與整個中非關係的宏觀基礎變化、整個國際體系的變化等是相匹配的,因此儘管影響因素多了,但綜合起來看,非洲新一代領導人或政治家對中非關係或中非合作還是充滿信心的。
中非關係:中非合作提質升級的七點構想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6日撰文指出,王毅此次訪問表明儘管受到外界強大的政治壓力和疫情帶來的經濟問題影響,但中國仍將發展和加強與非洲國家的長期合作,中國也準備幫助非洲國家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
南非新聞網站IOL1月8日也在報導中認為,中國外長連續多年的訪問鞏固了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團結,是中國高度重視對非關係的鮮明體現。此次訪問在整體層面旨在支持非洲國家經濟復甦、債務減免以及抗擊疫情,並促進「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非共同體的建設。
在雙邊層面之外,王毅在此次訪問期間也從中非關係整體層面詳細闡述,密集釋放信號。澎湃新聞記者梳理外交部網站官方信息,其中有三個表述尤為突出:
1月5日,王毅在奈及利亞回答記者就「中國同其他國家在非洲開展競爭」提問時強調,非洲應當是國際合作的大舞臺,而不是大國博弈的競技場。中非合作從來就不是封閉和排他的,中方願積極推進對非三方或多方合作,共同為促進非洲和平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1月9日,王毅在維多利亞同塞席爾外交部長拉德貢德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外交歷來奉行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原則,中方始終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應有作用。
1月7日,王毅在坦尚尼亞重點闡述了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升級的七點構想:加強衛生合作、產能合作、區域聯通、農業合作、數字合作、環保合作以及軍事安全合作。
張春認為,這些表述傳遞出中非合作穩步前行的重要信號,為不確定的世界提供重大的確定性。我們說當前是個大變局,不確定性是大變局時代最大的特徵。疫情因素使得2021年的中非合作論壇「開不開、怎麼開」等都充滿未知數,今年中非關係形勢不確定性也存在,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的訪問,非常明確地傳遞出中非合作論壇會按時開的信號,儘管細節還需要進一步討論。但在不確定時代提供這些明確的信號,是難能可貴的。
「中方正推陳出新,大力夯實和開拓中非合作基礎,」張春指出,此次訪問不僅強化了此前的中非合作承諾,如對非洲工業化、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等的承諾,還大力開發新的合作領域,包括公共衛生、數字經濟等。這不僅有利於落實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也有利於今後的中非合作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