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接受新華社和中央...

2021-01-21 中國日報網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全文如下:

記者: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您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王毅:2020年,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環顧全球,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快了百年變局的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疫情蔓延、經濟衰退、治理困境是擺在人類社會面前的突出挑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政治成為阻撓國際合作的主要障礙。與此同時,這場疫情也使各國人民對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認知更為深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要團結不要分裂、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選擇。

放眼國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錨定了前進方向。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令全球矚目,中國發展的韌性活力得到世界認可。

2020年,對於中國外交而言,是迎難而上、負重前行的一年。外交戰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抗疫合作為主線,主動為國家擔當,積極對世界盡責,同步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和國際政治病毒,為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全球穩定作出了不懈努力。

我們嚴守疫情防控「國門關」,全力服務國內抗疫和復工復產,積極開展海外公民保護救助,創造性開設人員往來「快捷通道」、貨物運輸「綠色通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盡心盡責。

我們共築國際抗疫「防火牆」,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匯聚團結抗疫重要共識,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做出貢獻。

我們壯大外交關係「朋友圈」,不斷深化同各國友好合作,積極運籌大國關係,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維護拓展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積極推進新型國際關係的建設。

我們釋放對外開放「新紅利」,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健康絲路、綠色絲路、數字絲路新願景,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關鍵動力。

我們打好國家利益「保衛戰」,堅定理性回擊美方的無理打壓,在涉臺、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上開展有理有利有節鬥爭,打贏了一場又一場多邊硬仗,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發展權益。

我們擔當多邊合作「領頭羊」,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宣布碳達峰、碳中和國家自主貢獻新目標,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主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們堅信,在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會被戰勝,危機一定會被克服,人類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我們堅信,一個走向復興、充滿機遇、開放合作的中國,也將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疫情期間,「雲外交」成為各國交往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多次以「線上」方式同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舉行會晤並出席重要國際會議。請問「雲外交」在2020年中國外交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王毅: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各國線下交往按下了「暫停鍵」,但中國外交面對困難沒有止步、面對挑戰沒有後退、面對重大議題沒有失聲。

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元首「雲外交」。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始終是中國外交的指南針。2020年,習近平主席親自設計、親自指揮、親力親為,以「雲外交」的方式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晤、通話87次,出席22場重要雙多邊活動。

通過「雲外交」,習近平主席為國際抗疫樹立了團結的旗幟。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習主席明確指出,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強調要秉持科學精神,推進國際聯防聯控和疫苗合作,共同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共同反對政治化、汙名化,為國際抗疫合作匯聚了力量。

通過「雲外交」,習近平主席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勁的信心。面對瀕臨衰退的世界經濟,習主席結合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益實踐,提出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發揮數字經濟推動作用、實現更加包容普惠發展、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等一系列破解之策,為世界經濟走出陰霾帶來了希望。

通過「雲外交」,習近平主席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指出了清晰的方向。面對全球治理遭受的嚴峻衝擊,習主席站立時代潮頭,全面系統闡述了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旗幟鮮明表達了中國堅定奉行多邊主義的原則立場,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斷邁進。

可以說,「雲外交」展現了中國外交的擔當、貢獻了中國外交的智慧,也拓展了中國外交的維度。

記者:中國如何參與和支持國際抗疫合作,做了哪些工作?

王毅: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抗疫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面對這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中國從一開始就積極倡導國際抗疫合作,同各國攜手抗擊疫情,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國參與和支持全球抗疫,可以用六個「最」來概括。

我們與時間賽跑,最早向世界報告疫情。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疫情很可能是全球多地多點暴發。面對未知的新冠病毒,中方第一時間展開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時間確定病原體,第一時間公布病毒基因序列等關鍵信息,為全球抗疫拉響了警報。

我們與病毒鬥爭,採取了最「硬核」的防控措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國內疫情,有序恢復了經濟社會發展,率先築起了全球抗疫的牢固防線。

我們以科技護航,開展了最大規模的「雲上」抗疫交流,組織了上百場跨國視頻專家會議,開設了向所有國家開放的新冠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迄今已發布8版診療方案、7版防控方案,毫無保留地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

我們雪中送炭,發起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向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向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相關機制提供資金援助,同各國人民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我們盡力盡責,發揮了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迄今已經向各國提供了2200多億隻口罩、22.5億件防護服、10.2億份檢測試劑盒。「中國製造」成為全球抗疫鬥爭源源不斷的「補給線」。

我們擔當道義,最早承諾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致力於讓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疫苗,積極推進藥物、疫苗研發合作,為飽受疫情之苦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希望。

當前,全球疫情遠未結束,團結抗疫不能鬆懈。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抗疫國際合作,同各國加強聯防聯控,繼續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直到全球徹底戰勝疫情。

記者:在全國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外交部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是如何踐行「外交為民」理念的?

王毅: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國外交的鮮明底色,經歷這場疫情磨礪後,中國外交更具溫度和情懷。我們以戰時狀態全面動員、火速行動,踐行「外交為民」,堅守世界各地,做守護海外同胞的堅定「逆行者」。

我們站在外防輸入第一線,採取各種措施呵護國內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我們站在服務發展第一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外交助力。我們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第一線,為形成全球抗疫合力發揮作用。我們站在輿論鬥爭第一線,堅決反擊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決不允許任由謊言汙染抗擊疫情的客觀敘事和集體記憶。

疫情可以阻斷航班,但阻斷不了祖國對海外同胞健康的牽掛;疫情給領保工作帶來挑戰,但我們始終把海外同胞的安全裝在心上。領事服務從未停擺、領保工作從未掉鏈。

疫情初期,我們急武漢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在全球範圍籌集、採購、接收各類醫療物資,為國內抗疫解「燃眉之急」。

疫情全球蔓延後,我們心系海外公民的安危冷暖,促請駐在國政府重視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組織救治不幸染疫的中國公民,包括進行精準的遠程診斷治療。我們克服困難向海外留學生發放了120多萬份「健康包」,向100多個國家的僑胞送去緊急防疫物資,安排350多架次臨時航班接回面臨困境的在外人員。外交部「12308」領事保護熱線24小時運轉,搭建起海外公民保護救助的「直通車」,將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傳遞到每一個人。我們的駐外使節明確告訴身處疫區的海外同胞:只要你們在,大使館就一定和大家共克時艱。

當前,疫情還在全球肆虐,輸入風險有增無減,領保任務依然艱巨。外交戰線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外防輸入工作和海外公民保護救助,不畏艱險,不負重託,不辱使命。

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中俄始終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您如何評價當前中俄關係?

王毅:過去一年裡,中俄關係經受了世紀疫情洗禮和百年變局考驗,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兩國元首密集互動。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5次通話,多次互致函電,為兩國關係的穩步前行發揮了最關鍵的戰略引領作用。

兩國人民守望相助。俄羅斯是最先向中國提供抗疫物資的國家。中國也是向俄羅斯提供抗疫支持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雙方還圍繞疫情聯防聯控、疫苗和藥物研發開展了密切協作。

兩國務實合作逆勢前行。雙方大力推進復工復產,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運轉,大項目建設穩中有進,科技創新年活動如期啟動,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合作快速拓展。

兩國國際協作進一步密切。2020年是二戰勝利和聯合國成立75周年,兩國攜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在反對強權政治的道路上相互扶助,中俄關係的全球意義更加彰顯。

2021年對中俄關係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雙方將以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為核心任務,以共同慶祝《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籤署20周年為契機,重溫世代友好、合作共贏的締約初心,堅持互為戰略依託,互為外交優先,互為發展機遇,互為全球夥伴,在更高起點、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繼續為大國睦鄰友好作出中俄表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中俄動力,為全球戰略穩定打造中俄支柱。

記者:當前中美關係正經歷建交以來罕見的嚴重困難,中美關係再次來到重大歷史節點。您怎麼看中美關係的未來?

王毅:近年來,中美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當政者對中國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視為所謂最大威脅,並由此採取了完全錯誤的對華政策。事實證明,美方全面打壓遏制中國、企圖挑起新「冷戰」的做法不僅嚴重損害兩國人民利益,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危害,註定不得人心,也註定會走向失敗。

當前,中美關係已經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開新的希望之窗。希望美國新政府重拾理性,重開對話,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重啟合作。

就中方而言,我們的對美政策保持著連續性和穩定性,願同美方發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中國從不幹涉美國內政,願意同美國和平相處,合作共贏。同樣,美方也應當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中國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正當權利。

我們知道,美方一些人對中國快速發展心存焦慮,但最可持續的領先是不斷提升自我,而不是阻擋別國的發展。未來的世界不應當也不可能讓中國變成美國,而應是美國使自己成為更好的美國,中國則必將成為更好的中國。我們相信,只要美方及時汲取教訓,真正同中方相向而行,中美完全可以通過對話化解矛盾分歧,通過合作擴大共同利益,找到既有利兩國、又造福世界的大國相處模式,開闢出順應歷史前進方向的發展前景。

記者:2020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我們看到歐洲內部在堅持戰略自主和拉近同美國關係上有爭議。您如何評價中歐關係發展的經驗,怎麼看歐洲在國際格局多極化進程中的作用和中歐關係發展?

王毅:2020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45周年。中歐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總體上保持了對話合作的主導面,維護了互利共贏的主基調,展現了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雙方積累的最重要經驗就是要堅持和平共處、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對話協商。得出的最重要結論就是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雙方是全面戰略夥伴,不是制度性對手。雙方承擔的最重要使命就是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推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2020年,中歐關係在疫情中逆勢前行。中國首次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雙方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決定新建環境氣候和數字領域兩個高層對話機制,共同打造中歐綠色合作、數字合作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和歐洲領導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為中歐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也為低迷的世界經濟帶來了重大利好。這說明,只要雙方相互理解,彼此體諒,平等協商,中歐合作就能展現出更廣闊的前景。

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中方願一如既往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支持歐盟增強戰略自主,支持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歐雙方共同倡導的多邊主義,應是致力於各國的團結合作,而不是服務於集團政治;應當超越不同體制的差異,而不是以意識形態劃線。我們願與歐方加強協調,確保中歐關係沿著正確方向向前發展。

記者:2021年是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您對中國—東協關係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王毅:東協是中國山水相連、血脈相親的友好近鄰。中國—東協合作啟動以來,就一直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站立潮頭,已經成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區合作樣板。長期以來,中國東協關係創下了多個第一:中國是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大國,也是第一個同東協建立自貿區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雙方又第一次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我們共同推動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建立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實現了雙邊合作的歷史性突破。

面對疫情,中國和東協守望相助、互施援手,率先開展抗疫合作,率先推動復工復產合作,帶動整個東亞成為全球抗疫的示範區,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2021年,中國和東協將共同迎來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雙方關係發展面臨新的契機。我們願同東協一道,不斷充實戰略夥伴關係內涵,共同開創地區和平、發展、合作的新時代。

首先,要攜手徹底戰勝疫情。繼續加強聯防聯控和疫苗合作,提升公共衛生合作水平,共同建設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庫和公共衛生應急聯絡機制,提高應對危機能力。

第二,要全力推動地區經濟復甦。有序擴大「快捷通道」「綠色通道」適用範圍。推動RCEP儘快生效,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抓住新業態新模式機遇,培育科技創新、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經濟新增長點。

第三,要堅持推進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落實《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重點加強減貧、防災減災、氣候變化、環保等領域合作,辦好2021年可持續發展合作年,促進人文交流,推進藍色經濟夥伴關係建設。

我們相信,進入而立之年的中國—東協關係將更加成熟自信,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步伐將更加穩健有力。

記者: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2021年將在塞內加爾舉辦新一屆論壇會議。您如何評價當前中非關係?

王毅: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發展中國家是中非共同的身份認同,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是中非共同的責任擔當。

中國與非洲一直同呼吸、共命運。2020年,中非友誼又經受疫情考驗得到新的升華。習近平主席同非洲領導人成功舉行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鞏固增強了中非友好互助傳統。中方向非洲派出醫療專家組,建立醫院對口合作,提供急需抗疫物資,及時開展疫苗合作,中方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最近開工奠基,成為中非團結抗疫的歷史見證。雙方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尤其是加強衛生健康行動。中方還同非洲12國籤署緩債協議,減免15國到期無息貸款,成為G20成員中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

20年前,中非合作論壇開啟了雙方政治互信、全面合作的新時代。20年來,中非合作論壇創造了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典範。中國同非洲共同制訂並相繼實施了「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幫助非洲修建超過6000公裡鐵路、6000公裡公路,建設近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非貿易額增長了20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增長了100倍。我們還同非洲拓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新業態合作,促進了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論壇已成為非洲跨越式發展的「助推器」,南南合作的新旗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金名片」。

2021年中非將在塞內加爾舉辦新一屆論壇會議,中方願同非方以此為契機,圍繞疫苗合作、經濟復甦、轉型發展三大重點,凝聚團結新共識,開拓合作新領域,增進民生新福祉,繼續做相互支持的好兄弟、共同發展的好夥伴、同甘共苦的好戰友,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記者:中東、阿富汗等地區安全問題仍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伊核全面協議前景難測。中國在推動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中發揮了什麼作用?為促進相關地區和平穩定作了哪些努力?

王毅:和平是人類的永恆期望。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一直在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我們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地區爭端,堅持恪守不幹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持以客觀理性態度主持公道,堅持努力尋找符合地區實際、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全力守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寧。

過去一年來,我們堅定維護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與國際社會共同抵制違背安理會決議的各種圖謀,提出搭建海灣地區多邊對話新平臺的建設性倡議。我們堅定支持巴勒斯坦正義事業,堅守「兩國方案」的正確方向。我們倡導按照分階段、同步走思路,推進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兩大目標。我們凝聚阿富汗國內和解及地區涉阿共識,支持促進阿人內部談判。我們斡旋孟加拉和緬甸之間的糾紛,協助緬北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中國歷史上曾飽經戰亂,深知動蕩之艱辛、和平之可貴。我們衷心希望熱點問題不再成為熱點,和平對話最終真正帶來和平。我們也希望在各個熱點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的大國,能夠放下一己私利,真正從地區國家和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與福祉出發,為解決紛爭擔負應有責任,發揮建設性作用。

記者:中國外交官在國際上堅決回擊抹黑誣衊、甩鍋推責和幹涉圖謀,在多邊平臺打了多場硬仗,也因此有人給中國外交貼上了各種標籤,認為更加強硬。您對此怎麼看?

王毅:中國外交承擔著維護國家利益、捍衛民族尊嚴、開展國際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職責。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為此擔當盡力,光明坦蕩。

中國外交根植於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積澱,承繼著新中國獨立自強的光榮傳統。我們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始終主張國與國交往應當遵循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始終在國際事務中伸張公平正義,維護全人類共同價值,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對待朋友,我們有好客之道;對待夥伴,我們有合作之道;對待惡人,我們也有鬥爭之道。對於善意的批評,我們一直願意虛心聽取;對於有益的建議,我們從來都是相向而行。但如果是無端抹黑和惡意攻擊,我們當然要堅決回擊;如果是危害世界的強權霸凌,我們更需要主持公道。這是中國外交應盡的責任,也是中國人應有的風骨。

記者: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產生了什麼影響?中方將如何恢復並推動「一帶一路」合作?

王毅: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些困擾。但「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止步,反而逆勢前行,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展現出強勁韌性。

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重要致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2020年,「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在疫情中相互支持,締結起團結抗疫、共同發展的「命運紐帶」。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萬列,前十個月運量已超過2019年全年,成為助力各國抗疫的「鋼鐵運輸駝隊」。「空中絲綢之路」運送超過1700噸中國援助醫療物資,搭建起「空中生命通道」。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30%。大多數「一帶一路」項目堅持不停工不裁員,持續推進,一批新項目順利啟動,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具有強大生命力,疫情並沒有撼動各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決心,後疫情時期更需要「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發展動力。中國正在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將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強動力、更大空間、更優路徑。

我們願同各方一道,結合各國戰勝疫情和經濟復甦的現實需要,推動「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助力互聯互通和復工復產,挖掘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經濟新動能,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更高質量邁進。

記者: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發展進入新階段、開啟新徵程。外交將如何更好服務國內發展?您對2021年的外交工作有何展望?

王毅:2021年確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我們將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繼續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基礎上,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

我們將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促進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引導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更好對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創造有利外部環境。

我們將持續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推動同主要大國關係穩定發展,厚植同周邊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友誼,持續深化國際和地區合作。

我們將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以自身發展推動世界經濟復甦,與各國分享更多中國紅利。

我們將主動參與全球治理變革,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之際,繼續踐行多邊主義理念,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合力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推動建設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我們將積極增進各國相互理解,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推動不同國家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鑑、和諧共生。

我們將繼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著力推動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奈及利亞學者: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成功到訪開啟尼中關係新篇章
    人民網阿布賈1月16日電 (記者姜宣)據中國駐奈及利亞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奈及利亞阿布賈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授謝裡夫在尼主流媒體《藍圖報》發表題為《中尼外交政策與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尼》的評論文章,高度肯定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尼成果,盛讚中國外交政策及中尼戰略夥伴關係。
  • 攜手鑄就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結束...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1月4日至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邀訪問了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結束訪問之際,王毅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的採訪。內容如下:一、多年來,中國外長一直每年年初首訪非洲。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然克服困難,堅持這一傳統,請問是出於什麼考慮?
  • 王毅同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舉行會談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對剛果(金)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金夏沙同剛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舉行會談。  王毅表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是中剛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中國對剛友好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不受各自國內形勢變化影響。中方從不幹涉別國內政,尊重剛人民做出的選擇。
  • 王毅: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是中國外交的原則
    新華社維多利亞1月9日電(記者文浩 李琰)當地時間1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維多利亞同塞席爾外交部長拉德貢德舉行會談。王毅說,中國外交歷來奉行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原則,中塞關係就是這方面的典範。中方始終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主席曾說過,大國更應有大的樣子。大國應當率先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率先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率先幫助中小發展中國家,率先承擔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方願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中國的發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長、正義力量的增長、發展中國家力量的增長。
  • 大外交|六天五國,王毅新年首訪非洲傳遞哪些信號?
    六天五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2021年伊始密集而緊湊地完成了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的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起連續31年每年首次出訪都到訪非洲。打開地圖,可以看到王毅此行的訪問路線貫穿非洲,到訪國家體量大小不一,分布在西非、東非、南部非洲、中部非洲等多個方位之上。
  • 中國外長王毅下月初將出訪剛果(金)
    汪文斌宣布,應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波札那外長誇佩、坦尚尼亞外長卡布迪、塞席爾外長拉德貢德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2021年1月4日至9日對上述國家進行正式訪問。隨後有記者提問,中國外長每年年初首次出訪都前往非洲。請問此次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非主要目的是什麼?
  • 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藍皮書發布會:希望美國走出短視回到現實
    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藍皮書發布會:希望美國走出短視回到現實 楊逸夫/光明日報 2020-07-25 09:07
  • 奈及利亞媒體:王毅新年非洲五國行意義重大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奈及利亞《民族報》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外長在尼進行為期兩天正式訪問》的報導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正在奈及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奈及利亞外交部發言人費迪南德·恩沃涅表示,王毅於1月4日至5日訪問阿布賈。
  • 我外交部長用了8個字概括2019年中國外交
    問:上周有外國記者問你如何評價今年中國外交,你當時說王毅國務委員年終一般都會接受中國媒體採訪,建議他關注。我們注意到王毅國委昨天已經接受了媒體專訪。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答:王毅國務委員昨天接受了中國媒體的年終採訪,回顧一年來的中國外交,並對明年外交工作重點進行展望。
  • 境外媒體:中國外長為馬尼拉帶來禮物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6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為馬尼拉帶來禮物,承諾提供一批新冠疫苗並支持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執政末期、拜登即將成為美國總統之際,凸顯北京對其「友好近鄰」的支持。
  • 王毅:塞爾維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塞牢不可破的「鐵桿之情」
    :塞爾維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塞牢不可破的「鐵桿之情」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26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同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外長達契奇舉行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  王毅表示,達契奇副總理兼外長是中國發生疫情以來中方接待的第一位外長。在中國人民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塞爾維亞代表團專程訪華,以實際行動體現塞爾維亞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體現中塞牢不可破的「鐵桿之情」,體現在關鍵時刻相互堅定支持的良好傳統。中方表示高度讚賞,中國人民將銘記於心。
  •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會見王毅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  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在金夏沙會見對剛果(金)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齊塞克迪請王毅轉達對習近平主席的誠摯問候。齊塞克迪表示,剛方珍視剛中友誼,始終視中國為好朋友,願繼承兩國友好傳統,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
  • 王毅在德國警告捷克參議長:你做事不要太過分
    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9月1日,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馬斯共同會見記者。王毅表示,這是今年我第二次到訪柏林。我同馬斯外長進行了坦誠、深入、友好的會談,增進了互信,也富有成果。
  • 波札那總統馬西西會見王毅
    據新華社哈博羅內1月7日電(記者滕軍偉)當地時間1月7日,波札那總統馬西西在哈博羅內會見到訪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王毅向馬西西轉達習近平主席的親切問候和新年祝福。王毅表示,我們願同博方一道,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成果,分享治國理政經驗,加強黨際人文交流,深化後疫情時期雙邊各領域合作,以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為契機,推動中博合作轉型升級,助力博加快工業化和數位化進程,惠及更多博民眾福祉。馬西西請王毅轉達對習近平主席的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 王毅:歡迎剛果(金)成為非洲第45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 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金夏沙同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舉行會談。會談後,雙方籤署了兩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王毅表示,「一帶一路」是重要國際合作倡議,致力於促進各國發揮經濟互補性,對接發展戰略,形成發展合力,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目前,中國已經同44個非洲國家分別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歡迎剛果(金)成為在非洲的第45個合作夥伴。
  • 中方介紹王毅訪問汶萊情況:中文雙方宣布啟動能源合作工作組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北京介紹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汶萊相關情況時說,雙方宣布在兩國政府間聯委會框架下啟動能源合作工作組,就儘快成立海上合作工作組保持溝通。有記者提到王毅剛剛結束了對此次東南亞之行第三站汶萊的訪問。
  •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會見王毅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金夏沙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在金夏沙會見對剛果(金)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齊塞克迪請王毅轉達對習近平主席的誠摯問候。齊塞克迪表示,剛方珍視剛中友誼,始終視中國為好朋友,願繼承兩國友好傳統,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
  • 王毅坦誠回應,傳遞友好信號
    據吉爾吉斯斯坦選舉和全民公決中央委員會11月15日發布的最新消息,吉爾吉斯斯坦新一屆總統選舉將於2021年1月10日舉行。在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局勢仍不明朗的時刻, 一通重要電話打來中國。據外交部網站17日消息,11月1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吉爾吉斯斯坦外長卡扎克巴耶夫通電話。就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局勢問題,王毅表示,中吉兩國山水相連、安危與共。
  • 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世界上越是亂,中俄關係就越要穩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2日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王毅表示,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普京總統在年度大型記者會上強調同習近平主席建立了高度互信和深厚友誼,指出中俄在許多問題上擁有共同立場。中方對此深表贊同。
  • 12月7日,地點北京,王毅出席一場重要活動開門見山,美國聽仔細
    隨著川普任期即將結束,近段時間以來,其對華施壓可謂是動作頻頻,繼上個月川普宣布禁止美國境內任何人對「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公司」進行投資的行政令後,當地時間5日,美國國務院又發布了一份所謂的「事實清單」,點名全球知名的兩家指數服務公司明晟和富時羅素,將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從相關指數中刪除